BOT方式在垃圾焚烧发电中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OT方式在垃圾焚烧发电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垃圾焚烧发电在中国近年来发展迅速。
电力焚烧,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城市生活垃圾造成的环境问题,而且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文章主要阐述了BOT方式在垃圾焚烧发电中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垃圾焚烧发电厂;BOT项目;风险;研究
市民不明白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存在政府管理不到位、选择位置不合理、周围居民的抵制等问题,导致合同签订后缴费不及时的情况发生,技术和管理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和理论指导,政府和项目公司之间的专营权协议是不完善的。
本文通过对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的分析,从不同层面的风险得到初步总结并得到最终形成的因素。
而风险应由政府、项目公司二者共同分担。
1 我国垃圾处理现状
在中国垃圾处置主要有3种方式: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
根据建设部2006年的统计资料,截止至2005年年底,全国661个设市城市中建有各类生活垃圾处理场479座,257 000 t/日的加工能力,81.08万t集中处理能力,集中处理率51.97%。
其中,卫生生活垃圾填埋场365座,213 000 t/日处理能力,69.24万t 的加工能力;46座城市固体废物堆肥厂,处理能力11 800 t/日,处理能力3.45万t;固体废物焚烧厂66座,32 200 t/日的处理能力,处理能力7.8万多t。
填埋、堆肥和焚烧的处理能力的比例是85%、5%和10%。
由于政策、资金、技术、选址、收集、运输、监管等因素,中国的城市主要采取填埋方式。
然而,垃圾填埋场很容易导致二次污染,威胁到空气、土壤、地下水和饮用水的安全。
2 BOT方式与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结合的必要性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是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它是一个一次性的项目,投资和经营成本高,操作和管理的难度大。
废物处置设施,缺乏资本和运营成本是我国垃圾焚烧落后于国际标准的原因,采用BOT方式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它具有帮助加快废物处理设施的建设和发展的优点。
3 BOT项目的风险
BOT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在客观上存在着风险。
所谓风险是指引起损失产生的不确定性。
或者说,风险是指某一不利事件将会发生的概率。
然而,将来实际发生的情况可能比预期的情况更糟,也有可能比预期的情况更好。
“风险”一词并非单指不利的一面,但稳健的投资者更重视避免不利的情况发生。
BOT方式的风险主要表现为BOT项目的风险。
从金融角度来看,项目融资带有一些与众不同、要求高的特点,其主要特点包括:在项目融资构架中,融资各方必须主要依赖项目公司的资产和现金流量来获得偿还款,如果项目失败,融资各方将无法求助于或只能在有限程度内求助于资助人公司或其他第三方的财政资源获得偿债款。
因此BOT项目是存在风险的。
BOT项目投资大,期限长,且条件差异较大,常常无先例可循,所以BOT项目的风险较大。
规避和分担风险也就成为了BOT项目的重要内容。
总之,对BOT项目风险进行控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国际上通行的风险分担原则是:凡是企业自身能够把握的风险由项目公司承担;凡是企业不能够把握的风险由政府部门承担;对界限不明的风险,可规定在风险发生时通过磋商解决;对由于动乱、暴乱等原因发生的政治风险,一般寻求国际组织采用政治担保方式解决。
4 BOT方式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BOT方式在中国仍处于初级阶段,有很多不规范和有待提高的地方。
BOT 方式,因其投资大、恢复慢,涉及主要的和更复杂的程序,要承担风险。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政府所面临的风险是:清楚掌握垃圾焚烧设施的市场潜力和价格趋势,可能是盲目承诺给投资者的回报率较高的投资,增加居民和政府的负担。
如果政府规划滞后,缺乏监管,可能会导致非标准的私营部门的参与和竞争,在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结果,是不规范的操作和障碍问题。
承包商拖延建设周期,投资成本超支,资金问题;承包商破产或不可抗力终止合同,从而导致垃圾焚烧发电设施,不能如期完成并投入使用。
不具备资金和技术实力的环保企业在获得巨额收入后,无论施工质量和不成熟的技术和设备的BOT项目的运作状态,在完成后的垃圾焚烧、设施的风险、项目本身的运作,事实上都留给了政府。
项目公司所面临的风险是:政府不讲信誉和政策不稳定,这是参与基础设施和危险废物焚烧场项目公司的最大障碍。
焚烧的风险,在设计和建设基础设施项目上,包括项目的设计缺陷、施工延误、成本超支和基础设施项目投产后垃圾焚烧风险贷款的变化,包括具体项目的风险和价格风险。
我国目前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尚没有成文的BOT法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尚未形成,环保产业标准体系尚未建立,不正当的市场竞争和一些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存在。
这都对新兴的垃圾发电的环保市场产生不良的影响,挫伤广大投资者的信心和积极性。
BOT方式在许多方面都有一套独特的运行规则和方法,需要专业人员来实施,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而我国BOT的专业人员相当匮乏。
5 BOT方式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中应用的对策
为了规避违约风险,政府应选择那些有经济和技术实力的企业来运作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保证合同的履行。
必须防止一些“三无”企业通过低价策略取得运营资格。
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招标阶段,政府应参考环保部门的意见,在特许权协议的签订阶段,环保部门的意见也应作为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在运营阶段应接受环保部门的监管,因焚烧处理的二次污染风险很大,若监管不严,企业可能为了追求更多利润,想方设法增加发电量,而忽视垃圾处理质量,导致严重的二次污染,必须确保垃圾焚烧产生的污染物全部达标排放,不发生超标排污、偷排偷放的行为,避免环境问题的发生。
在不久的将来,垃圾发电将大有作为。
社会应积极利用BOT方式来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解决环保资金缺口问题,加快垃圾焚烧发电这一高新环保产业的发展速度。
这不仅能化解城市的环保难题,也能产生新能源,改变电力生产仅依靠煤、油发电的单一结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