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简介以及作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熹的简介以及作品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江西婺源今属江西上饶市人,南宋时期的理学家和教育家。

父亲朱松是岳飞、秦桧同时人,曾得
充福建政和县尉小官,携全家赴任,后调任尤溪县尉。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出生
于南剑州尤溪,降世不久,其父升任朝廷秘书省正字职,但因反对秦桧主和,被逐出朝廷。

朱松回到福建建阳家中。

朱熹随父在建阳度过了他的童年。

侨寓建阳今属福建。

曾任秘阁修撰等职。

主张抗金,并强调备战。

被主和派韩侂胄等
目为“伪学”。

平生广注儒学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均有贡献。

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颢、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起客观唯心主义的
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

其学认为:理、气不能相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
气之理”。

又断言:“理在先,气在后”;“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

”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要求人们放弃“私欲”,服从“天理”。

教学授徒五十馀年,认为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
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朱文公文集》卷十四《甲寅行宫便殿奏札二》。

又提出对
自然变化的科学见解,如关于阴阳二气的宇宙演化说,如从高山上残留的螺蚌壳论证地质
变迁原为海洋说等。

其学说在明清两代被确立为儒学正宗,并影响至日本等国,如日本德
川时代,“朱子学”颇为流行。

其博览和慎思精神,对后世学者影响至深。

所著有《四书
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所编纂的《晦庵先生朱
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

绍兴十七年秋中举人,次年春登进士,先后被授予左迪功郎、武学博士、朝奉郎、朝
散郎,历任泉州同安主簿、秘书省秘书郎、知南康军、提举江西常平茶盐公事、直秘阁、薄提刑、江东提刑、秘阁修撰、江东转运使、漳州知府、湖南转运副使、潭州知府、湖南
安抚、焕章阁待制兼侍讲等职。

其著作有《周易本义》、《启蒙》、《蓍卦考误》、《诗集传》、《大学中庸章句》、《四书或问》、《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楚辞集注辨正》、《韩文考异》、《参同契考异》、《中庸辑略》、《孝经刊误》、《小学书》、《通鉴纲目》、《宋名臣言行录》、《家礼》、《近思录》、《河南
程氏遗书》、《伊洛渊源录》等。

此外,还有《文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阂人辑录的《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

其易学思想主要集中在《周易本义》、《易
学启蒙》、《朱子语类》等书中。

[1]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博学多识,著述丰富,对中国思想文化有极大的影响。

《朱子全书》共27巨册,共约1436万字,23604页。

是一个多产作家。

其主要诗集有鹧鸪天宋• 朱熹
脱却儒冠著羽衣。

青山绿水浩然归。

看成鼎内真龙虎,管甚人间闲与非。

生羽翼,上烟霏。

回头祗见冢累累。

未寻跨凤吹箫侣,且伴孤云独鹤飞。

.鹧鸪天宋• 朱熹
已分江湖寄此生。

长蓑短笠任阴晴。

鸣桡细雨沧洲远,系舸斜阳画阁明。

奇绝处,未忘情。

几时还得去寻盟。

江妃定许捐双佩,渔父何劳笑独醒。

春日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泛舟宋•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观书有感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

好事近宋• 朱熹
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

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

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阕。

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彻。

.浣溪沙宋• 朱熹
压架年来雪作堆。

珍丛也是近移栽。

肯令容易放春回。

却恐阴晴无定度,从教红白一时开。

多情蜂蝶早飞来。

.九曲棹歌宋• 朱熹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满江红宋• 朱熹
秀野诗翁,念故山、十年乖隔。

聊命驾、朱门旧隐,绿槐新陌。

好雨初晴仍半暖,金釭玉斝开瑶席。

更流传、丽藻借江天,留春色。

过里社、将儿侄。

谈往事,悲陈迹。

喜尊前现在,镜中如昔。

两鬓全期烟树绿,方瞳好映寒潭碧。

但一年、一度一归来,欢何极。

念奴娇宋• 朱熹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

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

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

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

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

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

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波折。

.菩萨蛮宋• 朱熹
暮江寒碧萦长路。

路长萦碧寒江暮。

花坞夕阳斜。

斜阳夕坞花。

客愁无胜集。

集胜无愁客。

醒似醉多情。

情多醉似醒。

..菩萨蛮宋• 朱熹
晚红飞尽春寒浅。

浅寒春尽飞红晚。

尊酒绿阴繁。

繁阴绿酒尊。

老仙诗句好。

好句诗仙老。

长恨送年芳。

芳年送恨长。

水调歌头宋• 朱熹
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

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

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

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

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

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平生。

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

只恐买山隐,却要炼丹成。

水调歌头宋• 朱熹
富贵有馀乐,贫贱不堪忧。

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

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

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鸱夷子,成霸业,有馀谋。

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

春画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

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水调歌头宋• 朱熹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

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

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

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题榴花宋• 朱熹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西江月宋• 朱熹
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

身心无累久轻安。

况有清池凉馆。

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

兰膏元自少陵残。

好处金章不换。

西江月宋• 朱熹
堂下水浮新绿,门前树长交枝。

晚凉快写一篇诗。

不说人间忧喜。

身老心闲益壮,形癯道胜还肥。

软轮加璧未应迟。

莫道前非今是。

忆秦娥宋• 朱熹
梅花发。

寒梢挂著瑶台月。

瑶台月。

和羹心事,履霜时节。

野桥流水声呜咽。

行人立马空愁绝。

空愁绝。

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忆秦娥宋• 朱熹
云垂幕。

阴风惨淡天花落。

天花落。

千林琼玖,一空鸾鹤。

征车渺渺穿华薄。

路迷迷路增离索。

增离索。

剡溪山水,碧湘楼阁。

.鹧鸪天宋• 朱熹
暮雨朝云不自怜。

放教春涨绿浮天。

祗令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船。

青鸟外,白鸥前。

几生香火旧因缘。

酒阑山月移雕槛,歌罢江风拂玳筵。

1、忆秦娥梅花发,寒梢挂著瑶台月。

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

野桥流水声呜咽,行人立马空愁绝。

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2、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

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

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语录
3、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宋朱熹中庸集注
4、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

——朱熹语录
5、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6、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语录
8、西江月堂下水浮新绿,门前树长交枝。

晚凉快写一篇诗,不说人间忧喜。

身老心闲益壮,形臞道胜还肥。

软输加璧未应迟,莫道前非今是。

9、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10、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
友也。

11、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

就一
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

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12、菩萨蛮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

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

老仙诗句好,好句诗仙老。

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

13、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14、朋友,以义合者。

15、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朱熹名句
16、水调歌头不见严夫子,寂寞富春山。

空余千丈危石,高插暮云端。

想象羊裘披了,一笑两忘身世,来把钓鱼竿。

不似林间翮,飞倦始知还。

中兴主,功业就,鬓毛斑。

驰驱
一世豪杰,相与济时艰。

独委狂奴心事,不羡痴儿鼎足,放去任疏顽。

爽气动心斗,千古
照林峦。

17、青玉案雪消春水东风猛。

帘半卷犹嫌冷。

怪是春来常不醒。

杨柳堤边,杏花村里,醉了重相请。

而今白发羞垂领。

静里时将旧游省。

记得孤山山畔景。

一湾流水,半痕新月,画作梅花影。

18、思索,譬如穿井不懈,便得清水转自:
19、百学须先立志
20、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