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武警部队军事翻译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武警部队军事翻译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军对外交流不断发展,多样化的军事任务对军事翻译
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军事外语能力的建设问题也开始受到关注。
尤其是当前国
际形势复杂,武警部队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近几年来越来越
多地参与到各种国际交流合作当中。
为应对这一变化,武警院校作为培养武警部
队军事人才的摇篮,急需培养一支能应付多种外事任务的军事翻译人才队伍。
但
就目前的武警院校的军事翻译人才现状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就武警部队
军事翻译人才的需求以及培养现状作进一步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武警部队;军事翻译;培养现状
一、武警部队军事翻译人才需求
自2013年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决策以来,各地方高等院校针对这一
决策调整外语教学方案,目的是提高国家的外语综合能力。
而随着我军对外交流
不断发展,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机会不断增多,军队外语能力的建设问题也开
始备受关注。
武警部队作为我军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其职能范围要求武警官兵
具有一定的军事外交能力。
当前,随着美国反恐战略的调整,国际反恐局势日益
复杂。
周边国家的动荡局势使得我国周边的反恐压力骤然升高。
而武警部队作为
反恐力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遂行任务时面对的情况越来越复杂,牵涉到外交、国际反恐的机会和挑战也在不断增多。
这一新形势对武警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
新要求,那就是我军官兵,尤其是一线指挥要具备基本的外语交流能力,以及开
阔的全球化视野。
近几年来,武警部队主办及参与了多个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涉及到的专业
门类多,涉及到的语种多,翻译作为沟通的桥梁,直接影响着交流合作的效率和
质量。
经初步统计,近些年武警部队外事活动的翻译任务几乎是由各家武警院校
临时调拨的外语教员担负。
但即使如此,不管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来看,也远
远无法满足武警部队的各类外事任务翻译需求。
首先,从各家武警院校抽调的外
语教员只能承担一般的英语翻译任务以及部分俄语、法语翻译任务。
然而,任务
需求量同样较大的还有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小语种翻译。
另外,就翻译质量来看,武警部队的外语教员只有极少部分是翻译专业出身,大部分人长期以来从事
的都是通识英语教学。
既没有扎实的翻译理论和技能基础,也没有深入系统地学
习过军事英语,所以在担负外事翻译任务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
二、武警部队军事翻译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武警部队在军事教学、联合作战演习以及各类军事访问交流中需要大量的
军事翻译。
而军事翻译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军事翻译人才除了要有过硬的语言技
能和扎实的翻译功底以外,还要非常熟悉军事领域的相关知识。
目前,武警部队
院校当中,只有极少数学校由于任务需要设立了专门的翻译室。
但是要想满足武
警部队所有的外事翻译需求,光靠少数院校的翻译人员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武
警部队大多数的外事翻译任务都是从各个院校抽调而来。
而院校外语教员几乎是
从地方大学招聘的外语专业学生,对于军事领域各类专业知识不够了解,对于基
层部队缺乏深层次的认识。
尤其是这几年各个院校从地方招收的文职人员多,而
院校的外语教员多是以文职人员为主。
当中很大一部分人对部队的职能任务等基
本常识都不了解,所以很难胜任军事翻译的工作。
就语言层面来讲,军事领域有专门的军事专业用语,军事翻译与军事领域的专业
知识密不可分,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军事专业素养,仅靠语言方面的能力,是很难
完成好军事翻译任务的。
另外,很多人认为只要是外语专业毕业,就能做好翻译
工作。
这一误解导致我们缺乏针对各个领域的专业翻译人员的培训,进而也造成
了专业翻译人才储备的匮乏。
基子秋芳教授的“辅出驱动假设",并经过反复实践论证,目前武警院校外事翻译
人才培养采取了“输出—输入一输出”的模式。
如前所述,武警部队的外事翻译任务
大多数是由各个院校抽调的外语教员担负,在完成担负各类外事翻译任务当中,
已经有明确的输出任务,这种以任务为牵引的输出是武警外事翻译的开始,也是培
养外事翻译人才的原始动力,实现了输出驱动。
但就目前的翻译实践情况来看,
还存在诸多问题。
由于涉外任务承办单位的相关业务部门参谋及干事不具备对外
交流能力这一现实原因,承担外事翻译任务的译员不仅仅要扮演好翻译这一角色,做好信息的传递者和文化的传播者,同时还要身兼数职,做好参谋、干事甚至是
秘书、助理的工作。
笔者在担负某次翻译任务时对于翻译所起的协调作用感受颇深。
由于地理因素,当时的任务承办单位某训练基地在保障训练器材方面出现滞后,而外方教官领队对于培训的紧凑性和连贯性要求极高,导致双方出现分歧和误解。
笔者在察觉到问题严重性以后,通过与双方领导的沟通交流,迅速了解情况。
随后,通过双方负责人面对面的交流,使双方领导更加详细地了解了双方在训练方
式上的差异和缘由。
最终,双方达成谅解,培训得以顺利进行。
沟通不畅看似不
经意,但是却是属于致命性的问题,一旦造成外交事故,将会给中国的国际形象
和武警部队的声誉带来重创。
此外,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部分翻译人员没有把
握好作为外事翻译的职责使命,敏感性不强。
外事翻译人才旨在培养精英,因此培养对象需要经过选拔和筛选,培养内容也需
要精心打磨和设计。
担负外事翻译任务的教员将外事活动现场带回的图片、音频、影像和文件资料整理分类汇编成培训手册,并作为学习资源融入具有武警外事特
点的分类培训。
其中的军衔、警衔、职务翻译培训、口令翻译培训、反恐翻译专
题培训、竞赛比武翻译专题培训、军事授课翻译专题培训、会务翻译专题培训以
及各国英语口音辨析技巧培训就是针对反恐研讨交流国际比武演习、涉外授课等
外事活动设计的,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外事翻译的军事素养和翻译专业水平,使其
成为一个合格的信息传递者。
在这一板块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对象不集中,
虽然目前院校设有第二课堂,例如英语辩论队和模拟联合国,但是学员主要还是
以比赛培训为主,所以对于军事相关的翻译培训主要还是在课堂当中进行。
然而,军校学员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军事翻译培训在教学时间和内容的比例一定要适度。
二是军校学员学习动力不足,教员层面的人才培养是以任务为牵引,但近几年来,学员因为时间受限,所以很少有参与涉外任务的机会。
在驱动力不足的情况下,
学员很容易丧失培养自身军事翻译能力的动力和兴趣。
三是缺少军事英语翻译教材,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的知识载体,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和基本依据。
教学
内容决定了学员的能力素质,教材的好坏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因此要想培养出
优秀的涉外军事翻译人才,应首先编写出优质、实用、科学的军事外语教材。
目前,武警部队使用的军事英语教材是由王传经负责主编的《军事英语听说教程》,但
这套教材的内容没有覆盖到武警部队,与武警院校的教学对象实际情况脱节,所
以教员在教学讨程中很难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因此,我们现在主要依靠的
还是一些零散的内部资料对学生进行军事翻译培训。
然而,要培养专业的外事翻
译人才,不能仅靠不成体系的学习资料,一套具有武警部队特色的军事翻译教材
成为当务之急。
三、结语
当前,武警部队院校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目标上的不明确已成为
一个普遍问题,而军事翻译人才的供不应求或许能成为我们做下一步教学改革和
规划的一个启发,使得我们的人才队伍建设与武警院校的教学工作紧密联合起来,做到相互促进,相互提升。
习主席提出的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明确提出“为战育人”的要求,教员和学员两个层面的军事翻译人才培养紧密地贴近了实战,贴近了部
队需求,应当成为我们为之努力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外语界, 2013;
[2]侯建伟韩子满,论新形势下的军事翻译与军事翻译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