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关于学术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关于学术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学术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学术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化的推进,学术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学术英语具有高度规范化和专业性,它是学术交流、科学研究以及国际合作的必备工具。

然而,当前我国学术英语教学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不够科学、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等。

因此,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思考,探讨如何提高学术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学术英语教学的内容应该是科学的、系统的,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目标。

然而,在当前的学术英语教学中,教学内容过于零散,缺乏系统性。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科背景和需求,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必要的学术英语知识和技能。

首先,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学科特点和需求,根据学科特点设计教学内容。

例如,在医学领域,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医学英语词汇和专业术语,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词汇教学,有针对性地教授医学英语词汇和专业术语。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将各个知识点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写作技巧、语法、词汇等知识点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

二、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学术英语教学的方式应该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方式。

然而,在当前的学术英语教学中,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只注重传授知识,缺乏互动和合作。

因此,教师应该探索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互动和合作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课堂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

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加深理解和记忆。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交流和分享。

例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相互修改和评价作文,提高写作水平和质量。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学术英语教学的方法应该创新,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

然而,在当前的学术英语教学中,教学方法过于传统,缺乏创新性。

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几点思考

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几点思考

关于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摘要:2013年初,上海市即将在部分试点高校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新一轮改革,学术英语将取代通用英语,成为改革核心,本文在阐述本次改革主要内容和背景基础上,指出本次改革存在定位不清、专门学术英语的性质含混及教学模式缺位三方面问题,提出应该进行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岗位胜任力基础上进行课程设置和团队基础上的合作学习方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学术英语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219-022013年初,在上海市启动的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学术英语作为改革后上海市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写入新出台的《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试行)》,今秋即将在上海市试点高校推行。

此次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下简称上海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台?本文将在阐述上海改革主要内容和背景的基础上阐述自己的困惑并提出有关思考,以求抛砖引玉,激发大学英语教学界更为激烈的思考和争论。

1 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主要内容及背景1.1 改革主要内容上海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学术英语全面取代了通用英语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课程性质中,明确规定课程首要定位是服务学生专业学习需求,提高学术英语交流能力和学术素质修养,帮助学生用英语直接从事自己的专业学习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第二,在教学内容上,进一步明确规定学术英语是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并将学术英语细分为通用学术英语(egap)和专门学术英语(esap);第三,在课程体系中,确立了学术英语课程的核心地位,通用英语课程一般仅为选修性质,主要为英语水平较低的新生补基础设置。

1.2 改革背景对于大学英语应进行新一轮改革,学界争论已经历时数年。

以蔡基刚为代表的学者们认为,学术英语导应该取代通用英语,应该“把以考试为导向的通用英语教学转到以国际化课程为导向的学术英语上来,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国际竞争能力”。

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英语学法指导的几点思考太和县宫集镇中心学校张倩【内容提要】学法指导是各学科都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

“授人以渔”即是对学法指导的精辟论断。

只有方法得当,方能“事半功倍”。

英语教学也不例外。

文章主要就英语学法指导的重要性,学法指导的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与同仁相互切磋。

一些英语教师常抱怨,自己在教学中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却收效甚微。

于是便认为学生脑子笨, “朽木不可雕也”。

实际上,我们应多方面寻找原因。

“勤奋+方法=成功”。

对大量的学生调查表明,许多学生学习极为勤奋,但成绩老是上不去。

究其原因,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当而导致成绩不佳。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研究教法,更重要的是研究如何指导学生的“学法”。

只有通过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了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之后,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各方面的能力得以加强。

教学质量才能稳步上升。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授人以渔”是历年来众多仁人志士都普遍认同的观点。

因此教学生会学,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优化学生的学习素质,是现代教学理论中必须研究的迫切课题。

下面就“学习方法指导”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把调动学生情感因素与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结合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指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态度、好奇心以及情感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这些方面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教师本身的感染、熏陶,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都代替不了的。

”我国古代学者也认为:“亲其师,信其道”。

当学生知道老师在关心他,帮助他时,他便会对学好英语充满信心。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纠正了一个又一个的错误,英语成绩不断提高。

这就会进一步激发他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我们会有这样的经验,只要是学生所喜欢的老师一走进课堂,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很高。

因此,教师要重视情感投资,要以自己真挚的爱唤起学生的共鸣。

同时,配合适当的激励手段,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因此会更加喜欢英语。

《学术英语》课程的定位思考

《学术英语》课程的定位思考

《学术英语》课程的定位思考学术英语课程的定位思考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学术交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学术英语作为一门专门培养学生学术交流能力的课程,在高等教育机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学术英语课程的定位涉及到教学目标、内容安排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考虑,本文将对学术英语课程的定位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学术英语课程的定位应将核心目标定为培养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

学生在大学期间将接触到众多学术文献、研究报告以及学术会议等资源,因此具备良好的学术英语能力是他们获取并整合这些信息的基础。

学术英语课程应该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演讲和听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术研究和交流。

其次,学术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加以选择。

学术英语作为一门实用性的语言课程,其内容应与学生的专业领域相结合,突出学科特色。

例如,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课程内容可以包括科技文献的阅读技巧、科学报告的写作规范以及学术会议的演讲技巧等;而对于社科类学生来说,则可以侧重于学术论文的写作、文献综述的撰写以及学术讨论的参与等方面。

通过将课程内容与学科实际应用相结合,学生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提高学术英语能力。

此外,在教学方法上,学术英语课程应该注重提供实践机会。

纸上谈兵远远不如实践出真知,学术英语的学习也需要通过实践来提高。

教师可以设计各类案例、实验或者模拟学术会议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学术英语知识和技能。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术讨论、阅读小组和参加学术会议等活动,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术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学术英语表达能力。

定位学术英语课程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背景和水平。

学术英语课程通常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当的教学安排。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英语能力和学术需求进行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定期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使学术英语课程更加贴合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对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这学期我带的初二(3)、(4)班的学生原有英语基础都较差,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部分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我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以及学习习惯,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创造运用英语的实际情景,鼓励学生积极地运用语言,在玩中学,在学中用,在用中得到切实的体会。

结合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一、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包括动机和态度等对英语学习的效果乃至成败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这一点在我暑假期间听牛塘中学副校长贺剑英的一堂课中也得到了论证,其中四点八个字:诚心、爱心、匠心、慧心讲的就是情感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东西。

所以如何把握学习者的情感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如果能正确把握情感教育,则既可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行,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情感对教学的影响是极其复杂而具体的。

情感始终与教学中学生的智力活动紧密相联系,但它本身并不是学生直接的学习内容,而是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因素。

在教学工作中应该强调智力的发展,但忽视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则是片面的,只有满足了学生情感上对于成功的渴望及自尊的要求,才能直接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并能使学生的情感品质得以发展与提高。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项情感互动的过程。

而“浸入情感”的英语教学实际上对师生的人格有潜移默化的改变,让人更开放、坦诚,更加善于表露自己,也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创造了条件。

学生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复杂多样的,也都有两极性。

积极、良好的情感可以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激活他们的思维,从而发挥智慧潜力;而消极情感则往往抑制他们语言学习的动机和自信心,成为智力活动的阻力。

因此,在教学中,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情感因素,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善于因势利导,化消极情感为积极情感;更要关心和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促进他们学习及其智力的发展。

关于学术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学术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学术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学术英语教学在培养全球化人才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当前学术英语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我们深入探讨和解决。

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提高学术英语教学的质量。

当前的学术英语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即注重语法和翻译的练习。

尽管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语言知识,却往往忽视了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实际应用。

教学内容多局限于课本知识,缺乏跨学科和实用性内容,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除了语法-翻译法,我们还可以借鉴任务型教学法、交际型教学法等,根据具体教学情境和学生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拓展教学内容:教师应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和实际需求,融入更多跨学科知识和实用性的内容。

例如,商务英语、科技英语等课程可以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

在学术英语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

他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教师还需承担纠正学生错误、提供学习资源等责任。

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我们应明确他们在学术英语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计划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实用性和针对性,确保学生在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学术素养。

以下是具体建议: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其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个性化需求,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明确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教师需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环境,确保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最大程度的学习效果。

教师还应当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目标。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难度层次,确保学生在学术英语方面得到有针对性的提高。

关于英语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关于英语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关于英语教学中的几点思考[关键词]英语教学阅读方法思考一、提倡语篇教学,忌把文章讲得支离破碎首先,一篇文章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整体。

而作为读者,就是要破解作者的思路,按照作者的构思意图,去领悟文章向我们传递的思想。

其次,我们阅读就是要快而准确的获取文章的大意,抓住文章的中心。

第三,从近年的高考来看,解语篇教学应当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过去,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原因,老师们过多地强调了语法的作用而忽视了语篇,在其教学过程中肆意夸大语法的地位和作用,把一个好端端的句子拆得支离破碎,完全为了语法而教,其结果是掌握了大量的死语法规则却不会灵活运用,更不用说会说一句完整的话了,其恶果影响极大。

二、提倡层次阅读法,把阅读引向深入首先,对课文的阅读提出不同的要求:(1)理解文章意义;(2)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3)段落内部的层次关系,句间及句子内部关系;(4)文章欣赏;(5)重要的字词句及语法现象等。

三、语法分析应服务于阅读教学这个中心我在课文教学中也分析句子成份,但那样做主要是为理解文章。

比如有这样一个句子:Such was Albert Einstein, a simple man of the 20th century’s greatest scientist.我们知道这是个倒装句,同时还要知道:在英语句子中,句尾是句子的重心,这句话就是在强调爱因斯坦是个生活简朴同时又是个成就巨大的科学家。

四、阅读教学与高考试卷中题型的关系1.听力。

听懂首先必须自己读准说对,因此,正确的朗读就可能较好地解决听力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听,实际上就是把别人的发音与自己的发音相比较而且以自己的发音为准,自己如果读错了当然就听不对了。

2.阅读理解。

实际上课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把就是阅读理解,我们老师在讲解课文之前一般要求学生把课文阅读至少两遍。

第一遍是速读,就是用23分钟的时间,快速阅读一遍掌握文章大意,抓住文章中心;第二遍,用58分钟时间仔细阅读,能够回答老师就课文提出的一般细节问题。

关于英语教学的几点看法

关于英语教学的几点看法

切 忌老 师 “ 一手 包 办 ” 教学任务 ! 学 英语 的真 正 目的是 学 习 者 能 够
使用 英 语 、 运用 英 语 跟 他 人 交 流 ! 所 以, 课 堂 上 如 果 师 生 能 够 一起
很多老师还是抱着这种思想 , 学 生 题 目做 多 了 , 学 生 学 习成 重 视练 习 口语 交 际 用语 , 并把 语 法 知 识 的讲 解 灵 活 地渗 透 于 交 际
1 . 乏 味 的课 堂教 学 四、 一 定 要重 视 孩 子 们 英 语 口语 和 听 力 能 力 的 培 养
素质 教 育 讲 了 这 么 多年 了 , 但 是 很 多老 师 还 是 采 用 传 统 的 教
很 多 老 师 在 学 生 一 开始 学英 语 , 就是长 篇大论的语法 , 有 的 学 方法 即老 师 讲 、 学生听和记。 可 对 于英 语 这 门 学科 , 这 有 可 能 是 自以 为 很 聪 明 的一 开 始 就 让 学 生学 国际 音 标 . 这 样 的课 堂 注定 会 效 果 最 不 佳 的 一 种 方法 。 一 节 课 下来 , 老 师 讲得 口干 舌 燥 , 甚 至好 使 学 生 学 得乏 味 , 学 生对 英 语 的学 习 兴趣 也 在 不 经 意 之 中 慢慢 流 些 英 语 老 师 还 得 了 咽喉 炎 。学 生 们 呢 , 睡 觉 的 睡觉 , 聊天的聊天 , 逝 。 他 们 不懂 得 让 学 生 去 模 仿 去归 纳 去 总 结 , 不 懂 得 英语 学 习 的 打 哈欠 的打 哈 欠 , 教 学 效 果 可想 而 知 。 其实 , 很 多 教 学 任 务是 需 要
第 1 2期 2 01 3年 1 2 月
青春岁月 ・ 学 术版
Yo u t h f u l Ye a r B ・ A c a d e mi c Ve r s i o n

关于学术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学术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学术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作者:赵娴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5年第10期【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许多国家之间开始进行知识和文化的交流来改进自身的文化,而学术英语则是在这个过程之中必须要进行严格论证的知识,与自己的专业技术相配合,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使其更好的完成工作。

本文通过对学术英语的专业分析,剖析了当今学术英语的些许弊端,并结合社会形势,将学术英语科学合理的融入大学课堂,提高了学术英语对专业人员的实用性。

【关键词】学术英语英语教学自从我国步入发展中国家以来,开始大力发展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如今已有了巨大的进步。

但是由于学术英语融入课程的方法过于古板,使学习学术英语的学生或专业人员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学术英语和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所以我们有必要设计一种更科学的方案来将学术英语与教学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对学术英语的教学体系、课程分析和实际应用进行了思考并且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一、对学术英语含义的理解学术英语是各专业的技术人员使用的高级专业英语,它与普通英语相比还是有些差别的,普通英语侧重于基础教学以及正常交流词汇的运用,涉及面比较广泛;而学术英语则具有更强的专业化,有指定的教学方向和应用方向,涉及领域较专一。

所以,学术英语是建立在普通英语基础上的有指向目标的专业用途英语。

学术英语包括常用学术英语和专业学术英语,常用学术英语着重教育学生学习的方法、听说读写能力和查找所需资源的动手能力;专业学术英语则是为了加强学生对专业课的综合学习,包括学习学术英语的文章段落、句子语法和词汇等内容。

为了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当今的课程将通用学术英语和专业学术英语混合融入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英语基础的同时也获得了专业技术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术英语的应用价值。

二、正确定位学术英语课程学术英语作为专门为大学生开设的英语专业,历年都有千百万名大学生学习,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关于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摘要本文从英语教学的实际应用角度出发,探讨了英语教学方法与课程设计等方面的问题,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引言英语作为全球性语言,在现代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因此,英语教学也日益成为各个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常常遇到各种问题,例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需求有所差异、学习中存在的困难等等。

本文旨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英语教学方法英语教学方法是英语教学中最基础的部分。

传统的教学方法倾向于重听说而轻读写,但现代英语教学方法已经有所变革。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也应运而生,例如软件模拟、多媒体教学等等。

然而,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对于不同学生而言,有着不同的效果。

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实际情况进行方法的灵活运用与调整。

英语课程设计英语课程设计应当既照顾到学生需求,又能满足课程标准。

为了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效果,教师们应当在课程设计中注重语言学习的全面性,例如英语口语和听力训练、词汇学习和语法知识等。

合理的课程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是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它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

教师们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激发其兴趣,让其乐于探索与发现。

同时,学生也需要有自身的计划和方法,向着获得更好的成果不断努力。

结论总之,英语教学需要教师们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现代化教育方式的更新,同时教师们也需要在教学中不断调整与提高自身的方法与能力。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推动下,教育者们能够让学生在更多的方面受益。

关于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摘要】本文围绕着关于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展开讨论。

首先探讨了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强调了英语在今天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教学英语的必要性。

其次讨论了教学方法的选择,指出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然后强调了课堂互动的重要性,认为积极的互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下来提到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指出学生应该主动去探索学习的过程。

最后讨论了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方法,认为多进行口语练习是提高口语能力的关键。

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英语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关键词】英语教学、重要性、教学方法、课堂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口语能力、思考、结论1. 引言1.1 关于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英语教学是一门重要的教学科目,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社会的全球化背景下,掌握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基本能力,而英语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的发展。

针对英语教学的一些思考,主要包括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互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的英语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在今后的文章中,我们将依次深入探讨这些方面的内容,以期为英语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并为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作出贡献。

通过不断地思考和实践,我们相信英语教学的质量将会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也将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2. 正文2.1 英语教学的重要性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日益重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国际间交流的主要语言之一。

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英语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竞争优势。

通过学习英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强国际交流能力。

英语也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很多优质的学习资源都是用英语编写的,只有掌握英语,学生才能更好地获取这些资源,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学术英语教学策略探究

学术英语教学策略探究

学术英语教学策略探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学术英语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

在各行各业,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学术英语已经成为必备的基本素养。

学术英语的特殊性使得教学变得更加复杂,教师们需要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学术英语水平。

本文旨在探讨学术英语教学的策略,以期对相关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一、学术英语特点分析学术英语是英语在学术领域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形式规范性。

与日常口语或商务英语相比,学术英语更加注重准确性、严谨性和规范性。

学生需要掌握专业术语、学术写作技巧以及学术交流能力,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术英语倾向于正式、客观、科学性的写作风格。

学生需学会使用学术词汇、学术语法结构和学术表达方式,这与日常英语有着明显区别。

学术英语要求学生能够有效地解读和理解学术文献,运用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进行学术分析。

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学术思维能力。

学术英语还包括学术演讲和学术论文写作等交流技能,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和论述能力。

二、学术英语教学策略探讨1. 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平衡学术英语的教学应兼顾语言输入和输出,即听、说、读、写全面发展。

在语言输入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听力训练和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学术词汇量和语法结构掌握能力。

在语言输出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口语训练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学术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要注意的是,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语言能力。

2. 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通过任务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生的学术英语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学术讨论任务,让学生展开学术交流,培养学生的学术讨论能力;又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学术写作任务,让学生进行学术论文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学术表达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动性,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3. 专业化课程设置针对学术英语的特殊性,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的学术英语课程,注重学科交叉和实际应用。

学术英语教学策略探究

学术英语教学策略探究

学术英语教学策略探究引言学术英语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学术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学术英语不同于一般英语,其特点是应用范围广泛、专业性强、语言表达准确、逻辑性强。

如何有效地进行学术英语教学成为了英语教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究学术英语教学的相关策略,旨在为英语教学者和学生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和思路。

一、学术英语教学的特点1.1 学术英语的专业性学术英语与一般英语不同,其内涵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专业术语和概念。

学术英语的学习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学科素养。

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1.2 学术英语的语言表达学术英语的语言表达要求更加准确、严谨,要求学生具备逻辑性强、表达清晰的能力。

教学者需要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系统的训练和指导。

1.3 学术英语的应用范围学术英语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到学术论文写作、学术交流、国际会议等多个领域,学术英语教学需要结合实际应用,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学术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

二、学术英语教学的策略2.1 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学术英语的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学科素养。

教学者可以结合学科特点,引导学生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理解,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2.4 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为了提高学术英语教学的效果,教学者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学术英语教材、学术英语网络资源、学术英语期刊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实践。

2.5 鼓励学术思维和创新能力学术英语教学不仅仅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学术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者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学术讨论、学术研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术思维和创新能力。

2.6 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学术英语的应用范围涉及到国际交流,教学者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

通过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国际学术合作等方式,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

三、学术英语教学的案例分析下面以某高校的学术英语教学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关于学术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学术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Some Thoughts on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EAP) Teaching
作者: 王守仁[1];姚成贺[2]
作者机构: [1]南京大学;[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出版物刊名: 中国外语:中英文版
页码: 4-10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5期
主题词: 大学英语;学术英语;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回应学术英语应“替代”大学英语的主张,从学术英语的定义、我国学术英语教学现状、学术英语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学术英语与高中英语教学的关系等入手,讨论中国高校的学术英语教学,认为学术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须建立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不宜将其作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全部内容。

关于学术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学术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学术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1 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突出问题在当下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环境中,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失去了原有的优势和地位。

为了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家对于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为了更多地体现多元化和个性化教育的特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在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目标和要求。

2007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最终制定了一个较以前刚性极强的教学要求而言有相当弹性的英语能力等级量化表。

但是真正落实到全国的高校中时,其效果还是有些差强人意。

从现在来看,国内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基础英语课程。

基础英语课程的特点就在于其教学目标是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其教学方法为传统的翻译法或听说法,所以教学内容任然停留在泛化的语言知识,教学过程也依然是单词语法篇章结构的机械化操练。

这就使得高校的英语教学使学生普遍感到乏味厌倦。

我们知道,高校的任务之一就是为国家社会发展培养有用的人才。

如果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各跑一条路,高等教育也就走进了死胡同。

翻开各个高校各专业培养方案,可以看到在能力结构要求中,外语能力总是首当其冲。

按照百分比来看,大学英语课程能够占到总学分的10个百分点。

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单纯地强调外语教学规律,忽视各专业的实际需求是行不通的。

同时,如果专业课程的改革,专业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本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忽略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研究的学术能力,其目标是很难实现现的。

2 学术英语改革的背景和理论近年来不少声音都在说,学术英语课程应该是各高校英语教学发展变革的其中之一。

如张杰(2005)指出,学术英语教学将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蔡基刚等则认为学术英语是链接通用英语教学和全英语或英汉语教学的桥梁(2010)。

这个改革方向的制定与社会背景和发展趋势分不开。

马武林从三个层面上进行了归纳:一是国家外语教育战略需要。

为了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大环境中立于不败,中国需要有大量业务能力过硬、外语又强大的精英,学术英语课程可以针对性很强地培养这样的人才。

慕课时代的学术英语教学思考-最新文档

慕课时代的学术英语教学思考-最新文档

慕课时代的学术英语教学思考一、引言近年来,慕课凭借着其开放性课程、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及大数据等特点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国外许多顶尖大学,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纷纷推出慕课课程。

随着慕课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来源变得多元化,知识的获取更加便捷,传统英语教学受到极大冲击。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术英语教学应如何把握契机,通过和慕课的有机结合加速自身发展,更好地培养国际化人才。

二、慕课慕课( MOOC)s指的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

随着“慕课潮”席卷而来,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足不出户地接受免费、优质的网络教育。

只要轻点鼠标,学习者便可以在网上方便地学习名校课程,且可以自定步调,反复学习。

慕课的推广和发展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大学的围墙正在被推翻,人们开始适应并习惯于在线学习,正如陈坚林所说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大数据已使得这种有边界限制的知识传授方式跟不上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

信息的获取或知识的学习再也不受时空限制了”。

慕课和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随时随地都能获取知识,慕课平台也为学习者提供了广泛的课程选择。

Udacity 、Coursera 、edX 是国际最主要的三大慕课平台。

以Coursera 平台为例,它与世界一流的大学合作,到目前为止已推出了数千门课程,内容涵盖文科和理、工科的诸多领域。

面对如此丰富而优质的课程,学习者可以任意选取并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享受知识的盛宴。

以上三大平台的主要课程都是采用xMOOC模式,这种慕课课程在形式上类似于传统教学,需要学生观看教学视频、阅读文献、参与讨论、进行同伴互评。

绝大部分的xMOOC课程都是采用英语授课,且课程基本上都是专业课程,因而对学习者的学术英语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果壳网慕课学院是国内主要的慕课平台之一,其曾在2013 年对六千多名中国学习者进行网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达55%的学习者认为“语言障碍”是阻碍其完成慕课学习的原因。

学术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学术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外语外文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9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大高校开展了英语教学改革,学术英语作为一种高校英语中的后续高级课程备受人们的关注与重视,许多高校都已经实施了学术英语教学,有的高校学术英语教学效果并不好。

下文就针对学术英语教学现状,指出学术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学术英语教学现状分析现阶段,许多国外高校中英语教学都是以学术英语为主,而我国学术英语的教学发展的还比较缓慢。

国内众多专家学者针对是否在高校开展与推广学术英语教学有着很大的争议,尽管早都有专家呼吁着要调整教学定位,提出了学术英语应当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主流的观点,但还是有很多学者认为学术英语在中国高校开展与推广需要并不十分迫切,学术英语教学并不是是英语全面范围的高校英语教学的。

现今,通用英语教学还是占据着我国各大高校英语教学的主导地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与深入,国内一些高校也逐渐意识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以及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性。

像有的高校就会要求学生在入校后的第一年进行学术英语的学习,学生要用英语阅读学术期刊与专业文献,积极进行小组讨论,再来完成教师布置的课题作业,使得学生能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提供了的有利语言基础保障。

举例子来说,我国复旦大学就为学生开设了理工类学术英语、社会类学术英语以及文史类学术英语等不同类型学术英语的课程。

尽管学术英语在我国高校中已经得到了一定发展,但还是处于探索阶段。

国内许多高校仍没有意识到开设学术英语课程的重要性,因此学术英语在我国各大高校上的开展与推广也面临着较大考验,但是学术英语在培养国际性人才方面上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学术英语的发展也势必带来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

二、学术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一)优化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实用性特征学术英语教学的有效开展与推广离不开对教学内容的合理选取,突显出教学的重点。

学术英语的教学内容选取应当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各项英语技能。

学生各项技能的培养与提高是学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学术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学术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学术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王文静
【期刊名称】《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年(卷),期】2017(000)036
【摘要】现阶段,各地高校纷纷开展了英语教学的改革,在英语教学课程中融入了学术英语教学的内容。

就各高校学术英语教学现状来看,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高校应当重视其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学术英语教学思考,总结出学术英语教学的优化策略。

【总页数】1页(P9-9)
【作者】王文静
【作者单位】[1]内蒙古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9
【相关文献】
1.关于学术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J], 杨桦;
2.小学英语教学中新知呈现的几种方法——对于人教版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 朱文佳
3.连接学术英语教学大纲与测评——以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术英语教学改革为例 [J], 刘云龙;高原
4.国外近十年学术英语教学研究对国内农科类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的启示 [J], 陈泽源;曾小荣
5.通用英语教学转向学术英语教学的探索——清华大学公外本科生英语教学改革设想 [J], 张为民;张文霞;刘梅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学术英语教学策略探究

学术英语教学策略探究

学术英语教学策略探究学术英语是指用于学术交流和论文写作的英语。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学术交流的增加,学术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学术英语教学也逐渐成为英语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学术英语教学的策略,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术英语水平。

一、课堂教学策略在学术英语教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英语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范文来指导学生学习学术英语写作。

这些范文可以是论文、报告、研究论文等,通过分析范文的结构、语言特点和写作技巧,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学术英语写作的要领。

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讨论、合作写作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术英语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某一学术主题,并要求学生撰写小组报告,通过合作写作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英语阅读能力。

学术英语的阅读是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该通过阅读教学来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科相关的学术文献或论文让学生阅读,并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阅读学术英语的技巧和方法,比如扫读、略读、精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术文献的内容。

学术英语的词汇不同于日常用语,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学术性。

在学术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词汇教学,帮助学生积累和运用学术英语词汇。

教师可以通过学术英语词汇的归类和整理来进行教学。

将学术英语词汇按照学科分类,教授学生相应的词汇,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学术场景中灵活运用词汇。

教师还可以通过学术英语词汇的记忆和运用来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词汇练习,让学生通过记忆、拼写、造句等方式来掌握学术英语词汇。

教师还可以通过学术英语词汇的扩展和应用来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词根、前缀、后缀等方式来扩展学术英语词汇的范围,帮助学生在阅读、写作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学术英语词汇。

教师还可以通过学术英语语法的比较和对比来进行教学。

学术英语教学策略探究

学术英语教学策略探究

学术英语教学策略探究学术英语教学是指为学习者提供专门针对学术领域的英语语言技能和知识的教育过程。

学术英语教学策略的选择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用的学术英语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策略是学术英语教学中的关键一环。

教师应该采用灵活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术背景。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学术演讲和论文写作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语言输入与输出平衡是学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原则。

教师应该既注重学生的语言输入,也要鼓励学生的语言输出。

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听力和写作练习来积累学术用语和语法结构。

学生也应该有机会进行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的训练,以提高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各种交际任务和活动,鼓励学生运用学术英语进行口头交流。

语言输入的质量和来源也是学术英语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教师应该选择权威性强、内容丰富的学术英语教材和教学资源,以保证学生接触到高水平的学术英语材料。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讨论、阅读学术文章和参与学术会议等活动,以提高学生对学术英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术英语教学策略还应该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

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水平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自主学习,例如学术英语网站、学术数据库和学术论坛等。

学术英语教学策略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术背景,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术英语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C
下简称《参考框架》),附有以蔡基刚个人署 名的“制定说明”,其内容与已发表的《制定与说
F
4
中国外语
46)。《制定与说明》也明确指出: “ 学术英 语即大学英语。”(蔡基刚,2012b:2) 学术英语是否将“替代”大学英语,成为“我 国大学公共英语的方向 ” (蔡基刚,2012a: 51),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一问题给予解答, 对学术英语进行审慎思考。
5
不少高校在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时,将 学术英语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进行开发建设, 特别是教育部近年来推出 “ 一拔尖、四卓越 ” (拔尖创新人才、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 越农林人才、卓越法律人才)人才培养计划, 相关院校推进教学改革,对课程设置进行调 整。如南京工程学院作为 “ 卓越计划 ” 试点学校 之一,顺应该计划的要求,将大学阶段的英语 教学分成四个模块,其中第三个模块为“学科英 语模块 ” , “ 主要涉及相关学科学术英语通用规 范和基本知识,也包括国际通行的工程师必备 知识和技能,如F I DI C条款、说明书翻译、科 技文献阅读等。”(乔小六,2012:72) 专门学术英语也受到人们重视,特别是在 专业类院校,课程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如上海 中医药大学的 “ 中医英语 ” 是上海市精品课程, 解放军理工大学围绕军事英语进行大学英语教 学改革,形成特色,入选第三批大学英语教学 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2010年北京外国语大学 创办《中国ES P研究》期刊,主要发表有关专 门用途英语,包括学术英语的理论与教学实践 研究成果。 在我们国家高校中,大学英语全面实施 “ 学业用途英语 ” 教学的是宁波诺丁汉大学。该 大学作为一所中外合作大学,采用全英文教 学,教材从英国诺丁汉大学引进,师资全部由 英国诺丁汉大学选聘,采用英国诺丁汉大学教 学质量保障体系,共享英国诺丁汉大学网络 教学资源。学生进校后第一年即学习学术英 语(E AP)课程,第一学期是 “ 学术阅读和写 作”、“本科生的学术听力和口语”,第二学期是 “ 本科生在特定环境中的学术英语运用 ” (分人 文科学类和科学工程类)、“本科生学术口语演 讲 ” 。学术英语课程的宗旨是 “ 培养学生的学术 英语能力和专业学习技巧 ” , “ 为高年级的专业 课程的学习提供英语学术语言支持”。(见宁波 诺丁汉大学网站) 总体而言,由于不同高校的办学层次、定 位、类别、生源等差异较大,学术英了《解读
sr wang@nj . 〈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试行)》 cn 。 姚 成 贺 , 首 (以下简称《解读》),该文内容与《外语教 都经济贸易大学外 学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4期刊登的文章《我国 语系讲师,研究方 第一份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导文 向:英国文学、英 件的制定与说明》(以下简称《制定与说明》) 语教育,E-mai l: 基本相同①。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了 yaochenghe@163. 《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试行)》(以 com。
2013年9月 第10卷 第5期 (总第55期)
1 “学术英语”的定义
上述《解读》、《制定与说明》、《参 考框架》中的 “ 学术英语 ” 是指 “ EAP:Engl i s h for Academi c Pur pos es ”(《参考框架》, 2)。其实,EAP准确地翻译,应该称之为“ 学 业用途英语”,而与“学术英语”相对应的英文是 Academic English,国内外学者将其定义为: “在专业书籍中使用的英语,具有与学科有关的 语言特点 ” , “ 教师和学生使用的语言,用以学 习新知识和技能、传授知识、描述抽象概念、 发展学生的概念性理解 ” , “ 英文学术研究文 章中使用的语言 ” (熊淑慧、邹为诚,2012: 54)。Academic English与EAP是两个不同的 概念,为方便讨论,本文的E AP沿用 “ 学术英 语”译法,意指“学业用途英语”。 学术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即E S 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是英语语言教 学的一种形态或课程。Hutchi nson & Water s (1987:19)认为: “ E S P并不是一种特殊 的语言或方法,也不是由特殊类型的教学材 料构成 ” ,而是一种基于需求的 “ 语言学习方 法 ” ,其前提基础是回答 “ 学习者为何需要学习 一门外语”这一问题。英国雷丁大学Paul i ne C. Robi nson(1991:3)认为:专门用途英语有 两条最基本的判断标准,一是E S P必须是 “ 以 特定目标为导向的”(goal-di r ect ed)英语教 学;另一条是E S P教学必须建立在 “ 需求分析 ” (needs anal ys i s)的基础上。严格地讲,学 术英语的 “ 特定教学目标 ” 是为学生学习全英语 专业课程提供语言支撑,满足学生专业学习 的需要。T ony Dudley-Evans & Maggie Jo St. John(1998:4)强调ES P方法的两个方面: 一是ES P教学应反映目标学科和目标职业的方 法;二是在更为具体的ES P教学实践中,教师 与学生的互动与通用英语教学存在很大差异。 “ 学术英语 ” 广义而言关注的是 “ 正规教育 体系中以学业用途为目的的英语交流技巧” (Jor dan,1997:1)。这一概念于1974年首 次被提出,次年伯明翰大学关于“英国高等教育 中留学生的语言问题”的会议记录以“学术英语”
改 革 论 坛
革的稿件,推动了我国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全国学界的关注。希望通过《改革论 坛》这个交流的平台,引发更多的关注和讨论,大家都能重视我国的外语教学改革,共 同推动我国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于学术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王守仁 姚成贺
要:本文回应学术英语应“替代”大学英语的主张,从学术英语的定义、我国学术 英语教学现状、学术英语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学术英语与高中英语教学的关系 等入手,讨论中国高校的学术英语教学,认为学术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须 作者简介:王守 建立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不宜将其作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全部内容。 仁,南京大学外国 语学院教授、博士 主题词:大学英语;学术英语;教学改革 摘
2 我国学术英语教学现状
学术英语教学一直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 的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将学 生的英语能力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提出三个要 求,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根据 2007年《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 行)〉的修订说明》: 项目组在讨论“更高要求”的标准时,认 为在确定英语能力具体要求的同时,要突出与 专业学习的联系,体现学以致用,以此来区别 于“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因此,《大 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关于“更高要求”听说 读写译能力的描述较原文更为简洁,从实际需 要出发,要求学生“能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 课程和英语讲座”、“能在国际会议和专业交 流中宣读论文并参加讨论”、“能比较顺利地 阅读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和资料”、“能用英 语撰写所学专业的简短的报告和论文”、“能 借助词典翻译所学专业的文献资料”。(教育 部高等教育司,2007:227-228)
为标题出版,开始了这一概念比较广泛的应用 (同上,1)。学术英语又可细分为通用学术英 语(English for General Academic Purpose) 和 专 门 学 术 英 语 ( E n gl i s h f or S peci f i c Academic Purposes)两类(同上,4-5)。通 用学术英语强调学习技巧与实践,包括培养学 生专业学习所需的学术英语阅读、写作、听讲 座与做笔记、作学术报告、查阅英文文献等综 合学习技巧(同上,141)。专门学术英语强 调专门学科的语言学习,包括词汇、语法、语 篇、体裁等内容(同上,228)。在以英语为 第二语言的国家,本科生进行学术英语学习的 目的是“在本国接受高等教育,如阅读专业学术 文献;也可将其作为到英语国家留学深造之前 的准备,如各项语言技能”(同上,2)。 英语国家和地区高校的专业课程(或者说 是全部课程)都是用英语讲授,学术英语是为 了满足他们那里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而设计和开 发的课程,其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即为专业学 习提供语言支撑,主要是帮助外国留学生听懂 英文授课、用英文参与课堂讨论、阅读全英文 教材及其他学习材料、用英文撰写课程论文。 由此可见,学术英语教学就其内涵来说是“学业 用途英语”教学。
Sept. 2013 Vol.10 No.5 (General Serial No.55)
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学术英语教学现状。
3 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国际化”
《参考框架》及《制定与说明》、《解 读》等均提到了 “ 高等教育国际化 ” ,将其作为 倡导学术英语教学的主要动因。何谓“高等教育 国际化 ” ?高等教育国际化通常被理解为 “ 高等 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具体表现为国家间高校学 者和师生交流增加,高校间科技与文化合作频 繁,招收大批留学生,招聘外国教授和访问学 者,研究世界前沿课题等。高等教育国际化也 可理解为“与国际接轨”:“教育质量、水平、效 益与国际接轨,与国际教育主流衔接,符合国 际上的教育惯例 ” (陆建非,2013:B07)。 大学英语教学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显然可 以发挥作用,对中国的大学生而言,高等教育 国际化意味着境外访学机会增多,能听更多的 英语讲座,学习一些全英语专业课程,而这些 都需要有较好的英语能力。但是,必须指出: 这样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并非与全体大学生都有 关,毕竟能到境外访学的大学生人数有限,来 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并不都讲英语,他们到中 国来是要学汉语、讲汉语。涉及专业的英语讲 座只限于范围较小的听众,而一般话题的英文 讲座也不会在校园经常举办。中国高校开设的 全英语专业课程不多,各学科高年级专业课程 几乎都是用汉语讲授,对大多数学校来说,“学 业用途英语”的需求并不迫切。例如,财经类院 校的财经类专业可以说是与国际接轨最为密切 的专业之一,以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市财经类院 校为例,某重点专业在开学之初以外教、专业 教师英语口试,同时参考英语高考成绩的形式 选拔出英语基础相对较好、有出国留学意愿的 学生组成 “ 国际班 ” 。但即便是这样的专业、这 样的班级,外教授课的全英语专业课程比例也 较低,平均每学期2—4学分。由中国教师开设 的双语教学课程则由于专业教师英语水平的限 制,基本上 “ 教材和课件是英语,授课依然是 汉语为主 ” ,而 “ 国际班 ” 之外的 “ 普通班 ” 学生仍 然以传统的全中文授课方式学习专业课程。宁 波诺丁汉大学将包括学术英语在内的一年级课 程称之为“the Preliminary Year Programme”, 具有 “ 预备 ” 性质,目的性明确,是基于他们 学生的实际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宁波诺丁汉 大学“学术阅读和写作”、“本科生的学术听 力和口语”分别为“ U nder gr aduat e Readi ng an d Wr i t i n g i n Academi c Con t ex t s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