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10.2 物质的分离、提纯、检验与鉴别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根据硫酸锰与硫酸镁晶体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80~90 ℃ 的范围内二者溶解度差别最大,且硫酸镁晶体的溶解度最小。
(5)④加入氯化钡溶液主要是为了除去 SO ,检验该离子 是否除尽的方法为__取_少__量__上_层__澄__清__溶_液__于__试_管__中__,__滴_加__B_a_C_l_2溶__液__,____
互不相溶的液体 大
蒸馏
沸点
支管口
进
出
(5)图⑤装置名称:_升__华__
适用范围:某种组分易升华的混合物,利用物质升华的性质在加 热条件下分离的方法。
3.分离提纯常用的化学方法
方法
原理
①沉 淀法
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
②气 化法
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气体
③杂转 将杂质转化为需要提纯的物 纯法 质
杂质成分
(过滤)提纯固体混合物应满足的条件:所加试剂能达到让一种物质
形成溶液,而另一物质形成难溶物的状态。A项中碳酸氢钠、氯化铵 受热均易分解,故用方案1不能将两物质分离开,错误;B项方案1中 的残留物应该具有受热时不挥发或难分解的性质,错误;C项方案2中 加入的试剂可能不与除X外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加水进行溶解分 离,错误;D项中Si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溶解而分离,正 确。
A.利用图1装置可从氯化铁溶液中直接蒸发结晶获得氯化铁晶体 B.利用图2装置可分离石油,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各种馏分 C.利用图3装置可分离CH3CH2OH和CH3COOC2H5混合液 D.利用图4装置可进行酸碱中和滴定
答案:D
解析:加热FeCl3溶液,促进盐类水解,直接蒸干得到的是Fe (OH)3,A项错误;石油分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 的支管口处,B项错误;乙醇和乙酸乙酯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
[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用分液漏斗、烧杯分离Br2和CCl4的混合物( × ) (2)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 ) (3)升华、萃取、重结晶等操作和物质的溶解度无关( × ) (4)分液操作中,待下层液体流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 斗的下口放出( × )
(5)蒸发操作中,将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并垫上石棉网加热 ( × )
石灰水变浑浊
SO 、HSO 、 HCO 有干扰
产生有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 且气体能使品 红溶液__褪__色______
I-
氯水(少量), CCl4
Fe2+
显 色 Fe3+ 法
KSCN溶液和 氯水
KSCN溶液 苯酚溶液
Na+、 K+
Pt(Fe)丝 和稀盐酸
下层为紫色
先是无变化, 滴加氯水后 变血红色
考点一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 知识梳理 1.物质分离和提纯 (1)物质的分离 将混合物的各组分分离开来,获得几种 纯 净 物 的过程。
(2)物质的提纯 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 纯 净 物 的过程,又叫物质的净化
或除杂。
过滤
Hale Waihona Puke 固液分离漏斗内壁 漏斗口
三层滤纸处
蒸发结晶 液体局部过热而飞溅
分液
(6)过滤时为加快过滤,用玻璃棒搅拌悬浊液( × ) (7)蒸发时可用玻璃棒搅拌( √ ) (8)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 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 × )
(9)NaCl的熔点高,除去碘中的NaCl应采用加热升华的方法( )√
[提醒] 提纯的“四个原则”及“四个必须”
(3)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H__2C_2_O_4_+_C_a_2_+_=_=_=_C_a_C_2O__4↓__+__2H__+__。
( 4 ) ③ 加 热 搅 拌 、 静 置 过 滤 时 , 所 选 择 的 温 度 的 范 围 是
。 d
a.0~20 ℃ b.20~40 ℃
c.40~60 ℃ d.80~90 ℃
先加KSCN 溶液,无变化,
再加氯水
血 红 色 紫 色
火焰分别呈 __黄___色、 紫 色
K+要透过蓝 色钴玻璃片
观察焰色
2.常见气体的检验 (1)可燃性气体的检验
(2)酸性气体的检验
变浑浊 继续通入浑浊的石灰水再变澄清
褪去 恢复到原来颜色
白烟 红
(3)碱性气体(NH3)的检验
白烟 蓝
漏斗
的NaI
答案:D
解析:A项,缺少酒精灯、铁架台(或三角架),不能完成
CuSO4溶液的浓缩结晶,错误;B项,缺少漏斗、铁架台等实验器材, 不能完成过滤操作,错误;C项,缺少称量仪器天平,不能称量NaCl
固体,无法配制0.5 mol·L-1的NaCl溶液,错误;D项,Br2+2I- ===2Br-+I2,然后用CCl4萃取I2,利用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 液漏斗完成分液操作,正确。
7.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 氯仿和苯中,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
溶,熔点为156~157 ℃,热稳定性差,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药。已知: 乙醚沸点为35 ℃,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之一是以萃取原理为基 础的,主要有乙醚浸取法和汽油浸取法。乙醚浸取法的主要工艺如图
(1)“四个原则”:一是不增加新的杂质;二是不减少被提纯 物质;三是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易分离;四是被提纯物质易复原。
(2)“四个必须”:一是除杂试剂必须过量;二是过量试剂必 须除尽;三是除杂途径必须最佳;四是除去多种杂质时必须考虑加入
试剂的先后顺序。
2 对点速练 练点一 仪器、试剂、方法的选择
1.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 ( )
2.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目的 除去KCl中的MnO2 除去碘中的NaCl
分离KNO3和NaCl
分离方法
蒸发结晶 加热、 升华
重结晶
原理 溶解度不同 NaCl的熔点高,碘易升华 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
D 分离食用油和汽油
分液
食用油和汽油的密度不同
8.工业品MnCl2溶液中含有杂质,利用锰粉、草酸、硫酸锰分别 依次除去Pb2+、Ca2+、Mg2+制得纯净的MnCl2。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草酸为二元弱酸,其钠盐、钾盐 易溶于水,钙盐难溶于水。 ②硫酸镁晶体、硫酸锰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主要有 漏 斗、 烧 杯 、 玻璃 棒 ,加热搅拌
答案:C
解析:A项,在坩埚中灼烧,错误;B项,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 流,错误;C项,由于碘的CCl4溶液的密度比水大,而且与水互不相 溶,所以分离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应该用分液的方法,正确;D项, 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不能伸入到液
面以下,错误。
4.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Cl-、SO 、CO 及能形成沉淀的阳 离子
CO 、HCO 、SO 、HSO 、S2-、 NH 杂质中含不同价态的相同元素(用氧 化剂或还原剂)、同一种酸的正盐与 酸式盐(用酸、酸酐或碱)
④氧化 用氧化剂(还原剂)除去具 如用酸性KMnO4除去CO2中的SO2, 还原法 有还原性(氧化性)的杂质 用热的铜粉除去N2中的O2
可除去H2O;B选项不合理,干燥管中的无水氯化钙在除去水的同时 也吸收NH3;C选项合理,干燥管中的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与 氢氧化钠,可除去HCl和H2O;D选项合理,在加热条件下,O2可与丙 装置中的铜网反应而被除去。
练点三 流程分析中的分离提纯 6.如图所示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X的两种方案,请根据方案1 和方案2指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①
从海水中 获得粗食
盐
②
从溴水中 提取溴
③
除去氯化 钠溶液中 的泥沙
④
分离固体 氯化钠和 单质碘
⑤
用自来水 制取蒸馏
水
⑥
油脂发生 皂化反应 后产物的
分离
⑦
四氯化碳 和水的分
离
⑧
除去硝酸 钾中混有 的氯化钠
B
C
A
E
D
H
F
G
A.过滤 B.蒸发 C.萃取 D.蒸馏 E.升华 F.分液 G.重结晶 H.盐析
所示:
(1)对青蒿进行干燥破碎的目的是 __增__大__青_蒿__与__乙_醚__的__接__触_面__积__,_提__高__青__蒿_素__的__浸_出__率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Ⅰ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 漏 斗、 玻 璃 棒 ,操作 Ⅱ的名称是 蒸 馏 。
(3)操作Ⅲ的主要过程可能是 B (填字母)。 A.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B.加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 C.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分液
解析:
(1)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主要有漏斗、烧杯、玻璃棒,加热搅 拌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
(2)根据题意,结合流程图知,反应①为除Pb2+,则弃渣Ⅰ为 铅及少量锰粉;反应③除镁离子,则弃渣Ⅱ为硫酸镁晶体;反应④为 除去引入的硫酸根离子,则弃渣Ⅲ为硫酸钡。
(3)草酸与Ca2+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注意草酸为弱酸,不能 拆写成离子。
考点二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1 知识梳理 1.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白色 灰绿色 红褐色
NH
气 体 法 CO
浓NaOH 溶液和湿 润的红色 石蕊试纸
稀盐酸和 石灰水
SO
稀H2SO4和 品红溶液
产生有__刺__激__性____
气味的气体,
且气体能使湿
要加热
润的红色石蕊
试纸__变__蓝______
的作用是 加 快 反 应 速 率 。
( 2 ) 弃 渣 Ⅰ 、 Ⅱ 、 Ⅲ 的 主 要 成 分 分 别 为 、
、铅及 少量 锰粉 M gSO 4·7H。2O 反 应硫酸①钡(的或离BaSO子4)方 程 式 为
。
Mn+Pb2+===Mn2++Pb
答案:B
解析:除去KCl中的MnO2应采用过滤的方法;B项,碘易升华, 加热可分离;C项,利用重结晶方法分离KNO3和NaCl是利用KNO3的 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于NaCl;D项,食用油和汽油互溶,但沸点不
同应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练点二 分离提纯装置的判断 3.从海带中制取单质碘需要经过灼烧、溶解、过滤、氧化、萃 取、分液、蒸馏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装置合理、操作规范的是( )
A.可以选用方案1分离碳酸氢钠中含有的氯化铵 B.方案1中的残留物应该具有的性质是受热易挥发 C.方案2中加入的试剂一定能够与除X外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方案2中加入NaOH溶液可以分离出SiO2和Fe2O3混合物中的 Fe2O3
答案:D
解析:①加热法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应满足的条件:一种物质受
热易挥发或分解,另一物质受热不挥发或难分解。②加试剂法分离
C项错误。
5.下列实验的试剂、装置选用不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除去Cl2中少量的HCl、H2O 除去NH3中少量的H2O
除去H2中少量的HCl、H2O
除去N2中少量的O2
选用试剂 试剂a为饱和氯化钠溶液
试剂b为无水氯化钙 试剂b为碱石灰
足量铜网
选用装置 甲 乙 乙
丙
答案:B
解析:A选项合理,甲装置中饱和氯化钠溶液可除去HCl,浓硫酸
选项 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
相应实验
A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
CuSO4溶液的浓缩结晶
B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 用盐酸除去BaSO4中少量的BaCO3
C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 瓶
用固体NaCl配制0.5 mol·L-1的溶液
D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 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少量
_如_无__沉__淀_出__现__则__说_明__S_O___已_除__尽__,_反__之__则__没_有__除__尽______________。 (6)已知MnCl2溶液呈弱酸性,操作X为_____b____(填字母)。 a.蒸发结晶 b.降温结晶 c.萃取分液 d.蒸馏
解析:(6)MnCl2溶液呈弱酸性,是因为Mn2+水解,不能用蒸 发结晶的方法,而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即降温结晶)的方法。
(4)强氧化性气体的检验
复燃 黄绿色 刺激性
蓝 红棕色 刺激性
(5)NO的检验——无色气体,打开瓶口与空气接触后气体立即 变为 红 棕 色。
⑤热分 解法
⑥酸碱 溶解法
⑦电 解法
加热使不稳定的物质分解除
去
如除去NaCl中的NH4Cl等
利用物质与酸或碱溶液混合 如用过量的NaOH溶液可除去
后的差异进行分离
Fe2O3中的Al2O3
利用电解原理除去杂质
含杂质的金属作阳极、纯金
属(M)作阴极,含M的盐 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思考] 请选用适当的分离方法,按要求分离下列混合物
(5)④加入氯化钡溶液主要是为了除去 SO ,检验该离子 是否除尽的方法为__取_少__量__上_层__澄__清__溶_液__于__试_管__中__,__滴_加__B_a_C_l_2溶__液__,____
互不相溶的液体 大
蒸馏
沸点
支管口
进
出
(5)图⑤装置名称:_升__华__
适用范围:某种组分易升华的混合物,利用物质升华的性质在加 热条件下分离的方法。
3.分离提纯常用的化学方法
方法
原理
①沉 淀法
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
②气 化法
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气体
③杂转 将杂质转化为需要提纯的物 纯法 质
杂质成分
(过滤)提纯固体混合物应满足的条件:所加试剂能达到让一种物质
形成溶液,而另一物质形成难溶物的状态。A项中碳酸氢钠、氯化铵 受热均易分解,故用方案1不能将两物质分离开,错误;B项方案1中 的残留物应该具有受热时不挥发或难分解的性质,错误;C项方案2中 加入的试剂可能不与除X外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加水进行溶解分 离,错误;D项中Si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溶解而分离,正 确。
A.利用图1装置可从氯化铁溶液中直接蒸发结晶获得氯化铁晶体 B.利用图2装置可分离石油,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各种馏分 C.利用图3装置可分离CH3CH2OH和CH3COOC2H5混合液 D.利用图4装置可进行酸碱中和滴定
答案:D
解析:加热FeCl3溶液,促进盐类水解,直接蒸干得到的是Fe (OH)3,A项错误;石油分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 的支管口处,B项错误;乙醇和乙酸乙酯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
[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用分液漏斗、烧杯分离Br2和CCl4的混合物( × ) (2)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 ) (3)升华、萃取、重结晶等操作和物质的溶解度无关( × ) (4)分液操作中,待下层液体流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 斗的下口放出( × )
(5)蒸发操作中,将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并垫上石棉网加热 ( × )
石灰水变浑浊
SO 、HSO 、 HCO 有干扰
产生有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 且气体能使品 红溶液__褪__色______
I-
氯水(少量), CCl4
Fe2+
显 色 Fe3+ 法
KSCN溶液和 氯水
KSCN溶液 苯酚溶液
Na+、 K+
Pt(Fe)丝 和稀盐酸
下层为紫色
先是无变化, 滴加氯水后 变血红色
考点一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 知识梳理 1.物质分离和提纯 (1)物质的分离 将混合物的各组分分离开来,获得几种 纯 净 物 的过程。
(2)物质的提纯 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 纯 净 物 的过程,又叫物质的净化
或除杂。
过滤
Hale Waihona Puke 固液分离漏斗内壁 漏斗口
三层滤纸处
蒸发结晶 液体局部过热而飞溅
分液
(6)过滤时为加快过滤,用玻璃棒搅拌悬浊液( × ) (7)蒸发时可用玻璃棒搅拌( √ ) (8)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 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 × )
(9)NaCl的熔点高,除去碘中的NaCl应采用加热升华的方法( )√
[提醒] 提纯的“四个原则”及“四个必须”
(3)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H__2C_2_O_4_+_C_a_2_+_=_=_=_C_a_C_2O__4↓__+__2H__+__。
( 4 ) ③ 加 热 搅 拌 、 静 置 过 滤 时 , 所 选 择 的 温 度 的 范 围 是
。 d
a.0~20 ℃ b.20~40 ℃
c.40~60 ℃ d.80~90 ℃
先加KSCN 溶液,无变化,
再加氯水
血 红 色 紫 色
火焰分别呈 __黄___色、 紫 色
K+要透过蓝 色钴玻璃片
观察焰色
2.常见气体的检验 (1)可燃性气体的检验
(2)酸性气体的检验
变浑浊 继续通入浑浊的石灰水再变澄清
褪去 恢复到原来颜色
白烟 红
(3)碱性气体(NH3)的检验
白烟 蓝
漏斗
的NaI
答案:D
解析:A项,缺少酒精灯、铁架台(或三角架),不能完成
CuSO4溶液的浓缩结晶,错误;B项,缺少漏斗、铁架台等实验器材, 不能完成过滤操作,错误;C项,缺少称量仪器天平,不能称量NaCl
固体,无法配制0.5 mol·L-1的NaCl溶液,错误;D项,Br2+2I- ===2Br-+I2,然后用CCl4萃取I2,利用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 液漏斗完成分液操作,正确。
7.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 氯仿和苯中,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
溶,熔点为156~157 ℃,热稳定性差,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药。已知: 乙醚沸点为35 ℃,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之一是以萃取原理为基 础的,主要有乙醚浸取法和汽油浸取法。乙醚浸取法的主要工艺如图
(1)“四个原则”:一是不增加新的杂质;二是不减少被提纯 物质;三是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易分离;四是被提纯物质易复原。
(2)“四个必须”:一是除杂试剂必须过量;二是过量试剂必 须除尽;三是除杂途径必须最佳;四是除去多种杂质时必须考虑加入
试剂的先后顺序。
2 对点速练 练点一 仪器、试剂、方法的选择
1.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 ( )
2.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目的 除去KCl中的MnO2 除去碘中的NaCl
分离KNO3和NaCl
分离方法
蒸发结晶 加热、 升华
重结晶
原理 溶解度不同 NaCl的熔点高,碘易升华 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
D 分离食用油和汽油
分液
食用油和汽油的密度不同
8.工业品MnCl2溶液中含有杂质,利用锰粉、草酸、硫酸锰分别 依次除去Pb2+、Ca2+、Mg2+制得纯净的MnCl2。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草酸为二元弱酸,其钠盐、钾盐 易溶于水,钙盐难溶于水。 ②硫酸镁晶体、硫酸锰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主要有 漏 斗、 烧 杯 、 玻璃 棒 ,加热搅拌
答案:C
解析:A项,在坩埚中灼烧,错误;B项,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 流,错误;C项,由于碘的CCl4溶液的密度比水大,而且与水互不相 溶,所以分离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应该用分液的方法,正确;D项, 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不能伸入到液
面以下,错误。
4.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Cl-、SO 、CO 及能形成沉淀的阳 离子
CO 、HCO 、SO 、HSO 、S2-、 NH 杂质中含不同价态的相同元素(用氧 化剂或还原剂)、同一种酸的正盐与 酸式盐(用酸、酸酐或碱)
④氧化 用氧化剂(还原剂)除去具 如用酸性KMnO4除去CO2中的SO2, 还原法 有还原性(氧化性)的杂质 用热的铜粉除去N2中的O2
可除去H2O;B选项不合理,干燥管中的无水氯化钙在除去水的同时 也吸收NH3;C选项合理,干燥管中的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与 氢氧化钠,可除去HCl和H2O;D选项合理,在加热条件下,O2可与丙 装置中的铜网反应而被除去。
练点三 流程分析中的分离提纯 6.如图所示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X的两种方案,请根据方案1 和方案2指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①
从海水中 获得粗食
盐
②
从溴水中 提取溴
③
除去氯化 钠溶液中 的泥沙
④
分离固体 氯化钠和 单质碘
⑤
用自来水 制取蒸馏
水
⑥
油脂发生 皂化反应 后产物的
分离
⑦
四氯化碳 和水的分
离
⑧
除去硝酸 钾中混有 的氯化钠
B
C
A
E
D
H
F
G
A.过滤 B.蒸发 C.萃取 D.蒸馏 E.升华 F.分液 G.重结晶 H.盐析
所示:
(1)对青蒿进行干燥破碎的目的是 __增__大__青_蒿__与__乙_醚__的__接__触_面__积__,_提__高__青__蒿_素__的__浸_出__率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Ⅰ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 漏 斗、 玻 璃 棒 ,操作 Ⅱ的名称是 蒸 馏 。
(3)操作Ⅲ的主要过程可能是 B (填字母)。 A.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B.加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 C.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分液
解析:
(1)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主要有漏斗、烧杯、玻璃棒,加热搅 拌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
(2)根据题意,结合流程图知,反应①为除Pb2+,则弃渣Ⅰ为 铅及少量锰粉;反应③除镁离子,则弃渣Ⅱ为硫酸镁晶体;反应④为 除去引入的硫酸根离子,则弃渣Ⅲ为硫酸钡。
(3)草酸与Ca2+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注意草酸为弱酸,不能 拆写成离子。
考点二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1 知识梳理 1.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白色 灰绿色 红褐色
NH
气 体 法 CO
浓NaOH 溶液和湿 润的红色 石蕊试纸
稀盐酸和 石灰水
SO
稀H2SO4和 品红溶液
产生有__刺__激__性____
气味的气体,
且气体能使湿
要加热
润的红色石蕊
试纸__变__蓝______
的作用是 加 快 反 应 速 率 。
( 2 ) 弃 渣 Ⅰ 、 Ⅱ 、 Ⅲ 的 主 要 成 分 分 别 为 、
、铅及 少量 锰粉 M gSO 4·7H。2O 反 应硫酸①钡(的或离BaSO子4)方 程 式 为
。
Mn+Pb2+===Mn2++Pb
答案:B
解析:除去KCl中的MnO2应采用过滤的方法;B项,碘易升华, 加热可分离;C项,利用重结晶方法分离KNO3和NaCl是利用KNO3的 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于NaCl;D项,食用油和汽油互溶,但沸点不
同应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练点二 分离提纯装置的判断 3.从海带中制取单质碘需要经过灼烧、溶解、过滤、氧化、萃 取、分液、蒸馏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装置合理、操作规范的是( )
A.可以选用方案1分离碳酸氢钠中含有的氯化铵 B.方案1中的残留物应该具有的性质是受热易挥发 C.方案2中加入的试剂一定能够与除X外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方案2中加入NaOH溶液可以分离出SiO2和Fe2O3混合物中的 Fe2O3
答案:D
解析:①加热法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应满足的条件:一种物质受
热易挥发或分解,另一物质受热不挥发或难分解。②加试剂法分离
C项错误。
5.下列实验的试剂、装置选用不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除去Cl2中少量的HCl、H2O 除去NH3中少量的H2O
除去H2中少量的HCl、H2O
除去N2中少量的O2
选用试剂 试剂a为饱和氯化钠溶液
试剂b为无水氯化钙 试剂b为碱石灰
足量铜网
选用装置 甲 乙 乙
丙
答案:B
解析:A选项合理,甲装置中饱和氯化钠溶液可除去HCl,浓硫酸
选项 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
相应实验
A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
CuSO4溶液的浓缩结晶
B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 用盐酸除去BaSO4中少量的BaCO3
C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 瓶
用固体NaCl配制0.5 mol·L-1的溶液
D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 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少量
_如_无__沉__淀_出__现__则__说_明__S_O___已_除__尽__,_反__之__则__没_有__除__尽______________。 (6)已知MnCl2溶液呈弱酸性,操作X为_____b____(填字母)。 a.蒸发结晶 b.降温结晶 c.萃取分液 d.蒸馏
解析:(6)MnCl2溶液呈弱酸性,是因为Mn2+水解,不能用蒸 发结晶的方法,而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即降温结晶)的方法。
(4)强氧化性气体的检验
复燃 黄绿色 刺激性
蓝 红棕色 刺激性
(5)NO的检验——无色气体,打开瓶口与空气接触后气体立即 变为 红 棕 色。
⑤热分 解法
⑥酸碱 溶解法
⑦电 解法
加热使不稳定的物质分解除
去
如除去NaCl中的NH4Cl等
利用物质与酸或碱溶液混合 如用过量的NaOH溶液可除去
后的差异进行分离
Fe2O3中的Al2O3
利用电解原理除去杂质
含杂质的金属作阳极、纯金
属(M)作阴极,含M的盐 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思考] 请选用适当的分离方法,按要求分离下列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