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一章 声现象复习教案(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第一章:声现象
一、【自主学习】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而产生的,______停此,发声停此。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不能传声,____、_____、______均能传声。
在150C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声音在_______中传播最快,在_____中次之,在_____中传播最慢。
声音是一种______,它具有 ______。
声音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
其中声音的_____叫音调,音调与_____有关,_______,音调高,_______,音调低;声音的_______叫响度,响度与_______
有关,_______,响度大,_______,响度小,即使某两个人的音调与响度都一样,他们的_______也不同,此时声波的_______也不同。
2、乐音通常是指那些_____、_____的声音,它的波形是_____的,噪声通常是指那些_____、_____的声音,它的波形是____的,但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____、____和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减少噪声对人们干扰的主导学提示
例1考查学生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基本知识,让学生知
排峰。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涛声是通过_______传到人耳的。
【例2】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明不断用
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二胡的
声音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拓展变式】
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
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
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例3】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跟水量有关。
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 ,
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
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使人丧生。
(1)请你将上面短文A 、B 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
(2)文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3)从短文C 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在左右,声具
有。
【拓展变式】
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称为___。
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实
例:。
【例4】小明正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每周一歌,歌唱家的歌声通过传
到收音机,这歌声对正在专心做作业的小良来说是(乐音/噪声)。
【拓展变式】
城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
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
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
现的()
A.噪声的产生B.噪声的传播
C.噪声的接收D.以上三种均是
三、【课堂检测】
1.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1)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大。
(2)歌唱家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歌唱家的歌声的好。
(3)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小女孩说话声的高。
2.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不同来加以辨别。
3.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若从玻璃钟罩内抽气,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时,琴弦看上去好象变粗了
4.人在池塘边的脚步声会吓跑附近水域的鱼,声音传播的主要途径是()A.岸——空气——水——鱼B.空气——水——鱼
C.岸——空气——鱼D.岸——水——鱼
5.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图中所示的标志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A.该地有乐队,可以出租B.道路弯曲,注意行车安全
C.禁止鸣笛,保持安静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
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课后练习】
1.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3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 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31 m/s),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为什么?
2.为了减少噪声枵染,很多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
从声学上讲,这是从处减弱噪
声。
人们以为单位表示噪声强弱的等级。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月球上的宇航员可直接用语言交谈
C.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B.“细声细语”指的是音调
C.“尖声细嗓”中的尖指的是音调D“起音太高上不去”中的“高”指的是响度5.信息1 :据说,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后,为了“聆听”语写的乐曲,用硬捧的一端抵住琴板,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就这样语写了不少传世之作。
信息2 :有经验的土著居民在打猎时,经常伏身贴地,他能听到一般人站立时不易觉察的
动静,并且能及早发现猎物。
请综合1 、2 所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声音传播的特点
( )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B.固体能将声音放大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空气中更快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天坛公园内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它的声学原理是()
A.声音的反射B.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在墙壁内传播D.利用回声加强原声
7.医用听诊器的作用是()
A.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B.使振幅增大,响度增大
C.减少声音的分散D.缩短听者距发声体距离
8.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
A.通过科学研究,使所有声源都不发生振动
B.将所有噪声源都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传出
C.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道路两旁植种树木花草
D.规定建筑工地上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
9.在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环境保护的是()
A B C D
10、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
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
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
这一现象说明()
A.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B.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
C.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声波
D.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
11.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的
()
A.响度不同B.振幅不同C.音调不同D.音色不同
12.“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能判断来的熟人是谁,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
A.振幅B.音调C.响度D.音色
13.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
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
下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14、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15.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
学习声音之后,小李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二胡、琵琶等弦乐器为什么能演奏出不同音调?在认真观察孩乐器之后,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①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长短有关;②乐器的音调跟弦的松紧有关;③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粗细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所示,将一根胡琴弦的一端绕结在桌子的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
的小滑轮,挂上几个祛码,使它在桌面上拉紧,并用A 、B 两个三角
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用一把塑料尺弹拨弦的中部,就可以听见弦
发出的声音。
然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A 、B 间的距离进
行了多次实验,发现A 、B 间的距离越长,音调越低。
小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弦乐器的音调跟弦长短之间的关系,
(1)小李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同一根弦,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
(2)小李实验过程中,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A、B 之间的距离.所运用的一种研究
方法是。
(3)小提琴演员演奏时,手指要在弦上不停地移动,这样做的作用是什么?
(4)请你将小李他们的实验改进成能研究猜想③的实验。
(写出实验的方法和注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