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方法和途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方法和途径
摘要: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一线专业教师,都是从理工类院校毕业后直接就业,只有少数教师经过短期的实习。

因此,理论知识较丰富,但缺乏实践教学经验。

作为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高等教育教师应当共有的专业素质、
教学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科研能力素质等,还应当具备专业实践能力的素质,
这是职业教育教师最主要的特点之一,也是对专业教师更加强调的特有素质。


于此,本文主探讨了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方法
引言
当前职校教师赴企业实践还存在着诸多障碍,只有想尽办法将其清除,建立
完善的职校教师赴企业实践的轮换机制,经过企业实践使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水
平保持在较高水平,从而有效提高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水平。

1教师进行企业实践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内在要求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一线专业教师,都是从理工类院校毕业后直接就业,
只有少数教师经过短期的实习。

因此,理论知识较丰富,但缺乏实践教学经验。

作为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高等教育教师应当共有的专业素质、教学
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科研能力素质等,还应当具备专业实践能力的素质,这是
职业教育教师最主要的特点之一,也是对专业教师更加强调的特有素质。

俗语说
的好“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实践教学方
法显得尤为重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在职业院校
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中,要“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制度”。

也明确的提出鼓
励企业接收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职院校教师进行企业实践已经成为制度,对每一位高职教师都提出了深入企业实
践时间的要求,这充分体现了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重要性。

另外,随着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大
型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将是高职院
校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通过定期参加企业实践和
顶岗实习,能够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了解行业最新发展趋势,熟悉企业实际
生产工艺流程和管理;通过对岗位操作的真实体验、对操作控制的观摩学习、对
工作流程的实践经历,积累形成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岗位技能素质,将会更加
胜任高职专业教师岗位的教育教学工作[1]。

2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方法和途径
2.1建设校企合作协同管理制度
在完善整个实践体系的过程中,首先,校企双方需要建立长期、深度的合作。

考虑到企业作为提供实践教学资源的平台,可能不会有太多的直接或间接的收益,高职院校应主动为企业提供支持或补偿,学校和企业在已有的基础上建立长期的、相互的合作。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的专业实践操作技术能力很强,但是对更新的
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不太了解,而新的理论知识可以让员工更好地适应岗位发展要求,获得更高效的专业技术操作。

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学校的教学优势,定期进行
理论知识宣讲或者针对企业员工开设免费的理论教学班,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传
授和加强巩固,同时也可以安排其他非专业的理论兴趣课程,强化和员工的理论
知识储备。

相应的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教师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但是缺少相应的
技术能力培训。

所以双方可以就这两方面进行合作,既能补上各自员工的短板,
又能补上企业的利益缺口。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与企业要共同建立一套完整的教育
教学管理方案,保证整个实践教学过程顺利地进行[2]。

2.2深化校企合作、搭建师资互训培训平台
教师进企业实践有相当一部分的实践机会来自教师自身人脉关系,这类企业
质量参差不齐,岗位与专业契合度不高,企业不愿接受零散教师实践而带来的成本,且存在技术保密等特殊情况。

若能够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在现有的合作企业
中遴选质量好、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作为教师的校外“师资培训基地”实践效果
会更有效。

一方面,经过学校筛选的企业已经与学校有一定的合作,这为进一步
落实“校企共评”的评价体系、核心技术保密协议奠定了良好基础,学校和企业可
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的“互训”;另一方面,学校也能从教师专
业与企业实践岗位对口程度,实现对教师实践的过程性监督,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的提升。

2.3进一步完善教师去企业实践的激励政策
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是职业教育中技术发展的需求,职业院校内部应以
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的需求为出发点,做好教师企业实践的长期规划,依据职业
教育教师发展需要,形成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定期轮换制度。

这种制度不仅要保证
老师有下企业的机会,利用教师评聘制度、评优评先、绩效考核制度相结合,形
成教师主动到企业实践的驱动力;保障参与实践的教师工资待遇前提下,制定教
师实践路径计划、确定实践内容,明确考核方式和考核点,让教师有的放矢参加
企业实践。

2.4明确教师企业实践管理责任
教师企业实践涉及企业主体本身、企业方联系人、企业实操指导师傅,学校、学校联系人、实践教师。

在整个工作中有各自独立工作,又有相互配合工作,细
化工作职责有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3]。

2.5建立完整的考核评价机制
(1)阶段性考核
阶段性考核是在教师企业实践过程中,针对实践计划开展的定期考核,主要
考核教师在每个阶段的任务完成情况。

阶段性考核由学校联络人组织,教师准备
汇报材料和阶段性成果汇报,企业联络人和实操指导师傅参加。

保障实践任务进度、实践目标的一致性。

校企双方对实践过程中出现问题进行讨论沟通,针对问
题调整工作方式和改善方案。

(2)总结评价
总结评价是在企业实践结束时由校、企依据实践计划对实践报告和成果进行
总结性评价。

首先教师收集的职业岗位分析、教学案例的可行性、知识技能的专
业性、课程模块的完整性等实践成果进行评价。

学校联络人进行组织,教师准备
汇报材料,校企双方联络人及指导师傅、实践团队人员、专业负责人参加。

其次,对整个实践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评价,学校联络人和企业联络人、指导师傅准
备汇报材料。

总结评价是对教师实践成果和实践组织活动双评价,总结成功经验,有利于将来实践工作的开展。

(3)教学实践跟踪评价
教师企业实践的目的是了解企业职业岗位技能需求和技能操作训练,提高教
师实践教学能力。

因此,对教师实践工作的评价不仅局限于实践成果的评价,更
多的评价应是将企业真实案例迁移到课堂上,提高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对技能训
练的掌握,这是建立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联系的通道。

教师通过企业实践后,针对企业实践内容准备观摩课程,由校企双方对课程知识点、技能点完整性进行课堂评价,完成教学实践跟踪评价[4]。

结束语
中国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数是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

推进教师实践技能建设,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是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础上,在国家政策层面推动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实际执行过程中涉及到校企双方合作的机制、人员配合、利益博弈等因素,影响教师企业工作顺利执行。

参考文献:
[1]朱美秋,王胜杰,杨晓梅.关于高职农业技术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问题的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03):35-37.
[2]沈巧娜.高职院校动漫专业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的感悟与体会[J].艺术科技,2017,30(07):410.
[3]徐红年.教师企业实践对教学质量的改善[J].中国市场,2015(33):194-195.
[4]秦笑梅,胡顺民.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必要性与实现途径[J].新经济,2016(26):132.
项目名称: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制度研究
项目编号:SJGZY0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