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geCAM入门到精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dgeCAM入门到精通
2.EdgeCAM的工作界面
功能菜单
EdgeCAM的主要命令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工具条
EdgeCAM有很多工具条,当前界面下只是显示其中的一部分,可以将鼠标放置在现有工具条的任意位置上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其他的工具条。

浏览器
共分若干页,分别是层控制、加工指令和特征浏览器等。

模拟操作区
这里主要用来操纵刀具路径仿真的进程。

交互区
给操作者提供下一步的操作内容和提示的内容。

在屏幕的最下面,无任何操作的情况下,显示为“准备”两个字,当鼠标指向任意一个工具条上的命令时,此处将提示该命令的用法。

在软件的应用过程中,请时刻注意此处的提示。

按照提示的内容进行操作。

当前环境状态指示区
指示当前环境参数。

如单位制式、加工方法等。

图形工作区
编程操作的工作区。

所有的模型和刀具路径将在这里显示。

按窗口下面的分割图标可以分割窗口,多窗口显示当前模型
3.EdgeCAM环境下的鼠标与键盘操作
EdgeCAM几乎完全可以通过鼠标操作来完成一个编程工作,因此,鼠标的使用就显得尤其重要,这里介绍鼠标各个键的功能和用法.建议使用带有滚轮的鼠标.这里就这种鼠标的各个功能键作如下说明: 左键功能:
选择键。

一般用来选取元素。

右键功能:
(1)确认键。

指令完成或结束时点击确认。

(2)弹出快捷菜单。

见图2-1,快捷菜单中可以显示最近应用的若干指令。

其长度可以通过参数设置中规定。

(3)旋转功能。

按住右键托拽可以旋转模型。

(4)绘图时,按住右键不放开,可以谈出捕捉菜单,允许捕捉一些特定位置的点。

滚轮:
比例缩放:
滚动滚轮可以放大或缩小图形工作区的模型。

调整显示:
点击滚轮使得全部图形以最大方式显示于整个窗口。

移动模型:
按住滚轮,移动鼠标可以拖动图形工作区的模型。

*鼠标使用小技巧
选择元素时,可以用鼠标拖拽框选的方式,选择一系列的元素,当用鼠标从左向右拖拽时,只有在画定区域内完整的元素被选中。

当将鼠标从右向左拖拽时,拖拽显示该区域所涉及到的全部元素。

键盘操作:
键盘除了输入数据之外,在EdgeCAM中还有很多快捷键和功能键。

这里介绍如下:
Enter:回车键。

一般与鼠标右键功能相近,主要用来确认指令完成或结束。

Esc:取消键。

取消选择或执行指令。

P、X、Y、Z:绘图时,按该四个键,将弹出坐标输入窗口,输入坐标位置。

Ctrl:按住不放开,点击某个元素时,选择该元素的一个距离选择位置最近的端点。

Ctrl+A:全部选择。

经常使用,不用逐一选择,方便快捷。

Ctrl+E:调整显示。

Ctrl+W:窗口放大功能。

用鼠标托拽选择放大区域。

Tab:切换选择元素。

当某些元素相邻较近不容易选择时,可以通过点击Tab键来切换。

Ctrl+S :保存文件。

Ctrl+N:新建文件。

Ctrl+O:打开一个已经存在的文件。

Ctrl+X:退出。

**这些快捷键可以不用一个一个背下来,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这些快捷键与其他Windows应用软件是相同的,只要你把Windows 的快捷键直接在这里使用就可以了!
4.EdgeCAM中的基本环境参数设置
EdgeCAM中的基本参数在安装过程中就已经设置了一些,比如默认的单位制式等。

安装过程中设置完成的一些系统参数在EdgeCAM的界面下同样可以更改。

系统参数在主菜单的“Options(选项)”->“Preference (参数设置)”来进行设置的。

界面见下图:
在系统参数的设置中,最重要的是系统公差的设置,在铣切环境下默认时的系统公差是0.01mm。

可以根据零件模型的尺寸和精度需要在这里更改设置。

如果系统公差设置太小不仅没有实际的意义而且在存储时会造成零件模型过大,浪费资源。

因此一定要实际情况酌情设置。

关于模型的单位制式、默认的加工环境也可以更改。

其中XY代表铣切环境;XZ代表车削环境。

显示公差对模型精度本身没有影响,只是对模型显示时的精度有影响;如果模型显示精度不够圆滑,更改显示公差可以解决。

显示公差如果小于系统公差,是没有意义的。

在“选择”页面中,设置动态捕捉时允许捕捉的点的条件,其中打勾的条件点可以被直接选中。

另外,加工编程过程中,如果不需要刀具与鼠标一起运动,只需要在这里将“刀具与鼠标随动”选项前面的对号去掉即可。

刀具路径仿真时,如果出已选定增加的刀套图形没有显示出来,在“验证”页面中这里只要选中“输出用户自定义图形”即可。

在刀具库页面中,可以设置刀具库文件的路径;在刀具库中新建的刀具也被自动保存到这个文件中。

如果已有其他的刀具数据库文件,也可以通过这里指定并导入。

其他页中的参数设置一般可以接受默认状态,除非有特殊需要。

另外,在主菜单的“Options(选项)”->“Colour(颜色设置)”这里不仅可以设置背景色,还可以设置元素被选中后的颜色,以及高亮显示的颜色。

背景色支持两种颜色自然过渡。

生成的刀具路径也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以便观察。

见下图示:
快捷菜单是EdgeCAM的另一个方便的工具,在图形工作区的任意位置,只要点击鼠标右键,它都会弹出来。

快捷菜单可分为两个部分,其中的基本功能主要用于针对窗口的操作,其功能介绍如下:
Intellisnap(动态捕捉):被选中后,可以利用鼠标在图形工作区中直接选择元素进行操作。

Undo(撤消):撤消先前的操作。

Redo(恢复):恢复刚刚取消的操作。

Manufacture(加工模式):进入加工模式。

Design (设计模式):进入设计或加工模式。

Horizontal Split(水平分割):水平平分当前窗口。

Vertical Split(垂直分割):垂直平分当前窗口。

Close Windows(关闭窗口):关闭当前显示窗口及其内容。

Rotate Model(旋转):进入旋转模式。

Pan(移动):进入移动模式。

Propertries(属性):弹出元素属性窗口。

除此之外,还将提供刚刚使用过的命令堆饯在下部,方便再次选择;使用过命令的历史记录数量在“Option(选项)”->“Shortcut
(快捷菜单)”中进行设置。

其中:
Shortcut Delay:延迟时间。

History list limit:历史记录(堆饯命令的长度)。

5.EdgeCAM中的坐标系—CPL
一般来说,在Windows中,RGB通常是用来调整显示的三个基本色调,EdgeCAM利用了人们的这个习惯,用三色箭头来分别代表XYZ三个坐标轴。

他们的对应关系如下:
R(ed) 红色 -> X 轴
G(reen) 绿色->Y 轴
B(lue) 蓝色 ->Z 轴
在EdgeCAM中,三维空间建模时,是通过指定构造平面和Level 值实现的;也就是我们在后面常常提到的CPL(Construction plane Level 的缩写)模式。

因此,我们常常用CPL来指代坐标系。

下面看看如何通过CPL来构建几何元素的。

构造平面:按当前构造平面后面的下拉按钮即可改变当前的构造平面,见下图:
在构造平面上可以确定元素的XY坐标,通过level高度可以确定Z坐标,如此以来我们就可以构建任意的元素了。

见下图在标准工具条上的构造平面与level的设置位置:
对于任何一个新建的模型,系统都自动给出了6个构造平面,也可以理解成六个坐标系,当这些默认的CPL不够用的时候,我们可以新建CPL
命令:主菜单->Geometry(建模)->Create CPL(新建CPL)选中此功能后,弹出下面的对话框:
原点Origin:如果需要指定新建CPL的原点,将此项选中
名称Name:新建CPL的名称
平面Plane:这里需要指定如何定义坐标平面(构造平面),有四种选项可供选择,一般情况下我们选择
无(None):可以通过参考已经存在的CPL,通过改变其原点位置,或旋转一定的角度来定义新的CPL。

(见命令对话框中的Rotate 和Reference页面)
圆弧(Defined by Arc):通过一个圆弧元素定义一个坐标平面,在不指定新建CPL的原点位置的时
候,圆弧的中心被默认为新建CPL的原点
直线(Normal to line):垂直于一条直线的平面作为新建CPL 的坐标平面,在不指定新建CPL的原点位置的时候,直线的一个端点被默认为新建CPL的原点
通过三点(Through 3 Points):通过选择3个已知点来定义新建CPL的坐标平面。

在不指定新建CPL 的原点位置的时候,第一个点被默认为新建CPL的原点。

这里注意选择3个点的顺序,逆时针和顺时针选择相同的三个点时,新建CPL的Z轴正方向是不一致的!
曲面法向(Face Normal)–当前模型如果为实体模型的时候,可以通过此选项来指定一个实体模型的平面作为新建CPL的坐标平面。

实体或曲面模型下有效
曲面轴向(Face Axis)–当前模型如果为实体模型的时候,可以通过此选项,通过选择现有实体模型的圆柱面或圆锥面来定义坐标平面.新建CPL的坐标平面为垂直于选中的圆柱面或圆锥面的轴线的平面。

实体或曲面模型下有效
工作环境(Work Plane):默认的工作环境(铣切环境还是车削环境).
坐标系统(Dimensions): - 2D 或 3D模式.如果选择的是2D模式,只能在建立CPL时指定的坐标平面上创建元素.如果选择的是3D,可以通过指定不同的level在不同的构造平面上创建元素.
在根据需要在上面的对话框中设定相应的内容后,然后按确定按钮,并在图形工作区中用鼠标左键拾取选择用来确定CPL坐标平面的点、线、面等元素以及新的原点。

新的CPL将被建立,系统自动将新
建的CPL 默认为当前的CPL
新定义的CPL如果不合适,还可以进行编辑,编辑CPL的命令如下
主菜单->编辑(Edit)-> CPL
选中此功能后,弹出下面的对话框:
此对话框中的参数意义与前面新建CPL对话框中的参数含义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这里我们是改变一个已经存在的CPL的坐标平面、原点的位置或名称。

注意,这里我们只能改变自定义的CPL的属性,系统默认的CPL是不能进行编辑的。

另外,在图形工作区的左下角有一同样的三色箭头和一个蓝色区域,将鼠标置于该区域上,点击鼠标右键可以切换视图方向。

选中“属性”也可以编辑当前窗口下的显示属性
6.在EdgeCAM中元素的属性与层
层其实是一种管理几何元素的工具。

在EdgeCAM中层(layer)的概念与其它软件一样,我们可以把不同的元素放置到不同的层中,通过控制层的可见性来选择显示的元素。

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层来把几何元素进行归类管理,即一类的元素放到同一层中。

当前层
每个元素都有自己所在的层,默认的初始状态是“几何特性”,如果此时构建一个元素,那么这个元素必定在“几何特性”这个层中。

我们称在构建几何元素当前状态下的层为当前层。

层的名称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爱好任意制定,在这里如果输入了层的名称后,该层就自动生成并成
为当前层,此后所构建的元素就被放置到该层中。

层的可见性
层的可见性是层的重要属性,如果某个层不可见,那么该层上的所有元素也将不被显示。

我们经常利用层的这个特性来管理显示几何元素。

了解了层的这两个特性后,我们再看看针对层的操作。

首先,看看怎样通过浏览器来进行层的操作。

浏览器中有层浏览页,在这里可以直接进行针对层的操作。

方法是将鼠标放在浏览器页面的空白处,点击鼠标的右键,弹出快捷菜单如下
例如:如果要新建一个层,在这里选中“新建”命令后,在下面的对话框中输入新建层的名称,并确认
若希望该层为可见层,选中可见(Show)选项即可。

在针对层的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层中有几何元素时,该层不能被删除
2、层的名称不能重复
3、当前层上即使没有任何元素,也不能被删除
元素属性
在EdgeCAM中,任何一个点、线、圆、曲面、实体、刀具路径等统称为元素。

元素属性是指元素的样式、颜色和所在的层。

关于层的情况我们前面已经讲述了,下面介绍另外两个属性---样式和颜色,在工具条上有当前元素属性设置的按钮,下图为界面中设置元素属性的位置。

三个标记的位置分别代表颜色、线形、层。

在构建元素之前,通过点击下拉按钮,可以选择构建元素的样式和颜色。

当一个元素被建立后,也可以直接在图形工作区双击这个元素(或选中元素后,按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更改它的属性。

7.在EdgeCAM中的建模工具简介
在EdgeCAM中创建元素的指令很多,“建模(Geometry)”、“曲面(Surface)”“旋转设计(Rotary)”菜单中都是一些建模指令,而且还不止这些,我们可以通过主菜单->显示(View)->工具条(Toolbars)->自定义(Customise)->Commands->Geometry页面看到更多的建模命令,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二次开发工具自己构建一些建模指令。

例如渐开线命令等。

这里我们不详细介绍每个建模工具的用法,大家可以试着调用这些命令,就会发现很容易掌握。

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些最基本最常用的建模指令。

构建直线,我们可以通过主菜单调用命令。

也可以通过工具条上提供的工具按钮。

命令:主菜单->建模(Geometry)->直线(Line) 构建圆弧元素命令不仅可以构建整个圆弧,也可以构建圆弧的一部分。

命令:主菜单->建模(Geometry)->圆弧(Arc)
点元素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元素之一。

命令:主菜单->建模(Geometry)->点(Point)
在构建元素的时候,当提示区显示指定位置的时候,可以通过屏幕捕捉或输入点坐标来得到元素或元素的位置。

输入选项见下图:
输入坐标点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坐标方式输入,当在输入工具条上选择相对坐标输入选项的时候,需要首先指定参考点,然后才弹出该坐标输入对话框。

如果需要生成多个点,可以按继续按钮,可以连续输入多个点的坐标,完成坐标输入后,按确定可一次生成这些点。

注意此处的2D按钮,该按钮被按下,只捕捉到XY坐标,元素的Z坐标由Level决定,我们习惯上称此种捕捉方式为2D捕捉。

以后我们会经常用到这个功能
当用鼠标在屏幕上捕捉点的时候,如果其他元素已经存在,那么这些元素上的一些点位可以被捕捉,那些已知元素上的点可以被捕捉,可以在主菜单->选项(Options)->系统参数(Preferences)->选择(Selection)->动态捕捉(Intellisnap)页面中设定。

例如一条直线段上,我们可以捕捉到它的端点和中点;圆弧元素我们可以捕捉到它的圆心、端点、四分点等。

8.毛坯与夹具的设置
在建模工具中,最有用的工具之一就是毛坯选项。

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为了进行实体模型的仿真加工,必须在有毛坯存在的前提下才被允许。

为了更加真实的再现加工状态,我们还希望夹具也能被显示;因此,指定毛坯和夹具是必不可少的任务。

下面就详细的介
绍一下如何创建毛坯和夹具。

在EdgeCAM中有以下方式建立毛坯(或夹具)
自动根据加工模型的尺寸建立毛坯
根据指定轮廓建立毛坯(夹具)
指定插入的实体或STL模型为毛坯(或夹具)
以上三种方法都在同一个命令下,通过不同选项的设置来实现的,一一介绍如下。

(一)自动根据加工模型的尺寸设置毛坯
命令:主菜单->建模(Geometry)->毛坯与夹具(Stock/Fixture), 弹出对话框设置如下:
选中“Automatic Stock”(自动定义毛坯)使其前面“打勾”。

此时,有两种毛坯形状可供选择,一种是Box(长方体),一种是Cylinder(圆柱体)。

当按“确定”后,系统根据当前界面上的所有可见模型范围的最大值来决定生成毛坯的尺寸。

对话框中允许设置的四方体余量和圆柱体余量,是指在系统自动识别出的最大模型范围基础上的余量。

不仅可以在主菜单中选择自动定义毛坯的功能,还可以在工具条中选择该功能。

命令位置如下
注意:
1、点击工具条上的按钮自动定义毛坯时,不能象前面讲述的那样设置毛坯余量,只能通过系统自动识别的最大模型范围来定义毛坯。

不过如果需要余量需要预先通过菜单选择该命令并设定好余量的大小
2、点击工具条上的按钮自动定义毛坯时,在铣切环境下,定义出来的只能是长方形毛坯;在车削环境下,定义出来的只能是圆柱形毛坯。

3、利用自动定义毛坯此功能只能定义毛坯,不能定义夹具。

(二)根据指定轮廓建立毛坯(夹具)
利用该功能,只要我们知道了毛坯轮廓线,就可以定义出各种形
状的异形毛坯,操作步骤如下:
1、点击“Automatic Stock”使之处于未被选中状态,然后在“Type”后面的复选框中选择Stock(毛坯)或fixture(夹具),确定建立的模型类别。

2、在“Shape(形状)”后面的复选框中选择“Profile(轮廓)”
3、在“Depth(深度)”后面填写理想的深度数值。

这里的深度值是相对与选定轮廓所在基准面的相对值。

如果输入的数值是负值,毛坯拉伸的方向向下,反之向上拉伸。

4、确定三个基本参数后,按“确定”键
5、在屏幕上选择一圈封闭的轮廓线。

(鼠标左键双击可以自动链接多个元素)
6、按鼠标右键(或回车)确认
7、生成毛坯或夹具
注意:1、轮廓线不能是Continuous(连续线)元素。

2、在选择命令前最好改变一下新建元素的颜色和所在层,以便区分毛坯和被加工模型。

3、轮廓线必须是在同一个基准面上的首尾封闭的轮廓线
(三)利用现成的实体模型定义毛坯
首先,通过主菜单->文件(Files)->插入文件(Inster)->实体模型或STL文件.插入一个实体模型。

模型种类不限,只要EdgeCAM能够直接读取的模型,都可以插入。

1、在“Type”后面的复选框中选择Stock(毛坯)或fixture(夹具),确定建立的模型类别。

2、然后在毛坯与夹具命令中,在“Shape(形状)”后面的复选框中选择“指定”
3、确定后,选择插入的实体模型,该模型就被定义成毛坯或夹具了,可以在特征浏览器中看到他们的图标
***特别注意:如果需要进行实体模拟仿真,一定要确保毛坯或夹具所在的层为可见
9.从实体模型中提取特征和边界元素
如果当前模型是实体模型,那么EdgeCAM中的“Solid”工具条有效。

其中有很多专供实体模型使用的工具命令。

“Solid”工具条如下图示:
该工具条中包括了实体铣切特征查找工具、车削环境下的实体特征查找和移动工具、实体移动工具、新建坐标系工具、从实体中抽取元素的工具、重新载入实体及加工策略集成开发工具(Strategy Manager)等诸多针对实体模型进行操作的便捷工具。

注:该工具条中的命令同样可以通过:主菜单->Solids菜单下面找到这些命令。

自动查找加工特征工具
点击自动查找特征命令按钮弹出查找特征对话框如下:
在此对话框中设定需要查找的特征类型等参数,具体条目内容解释如下:
自动设置最高基准面(Highest Wall Level): 选中此项后,所有型腔特征基准面将被设置为型腔边界最高点处,此功能只在铣切或C&Y轴车削中指定了轴向CPL时有效。

自动命名特征(Automatically Name):自动给找出来的特征命名。

模型修补特征(Feature Caps):选中后可以生成覆盖模型中的型腔、孔上表面的直纹面特征。

孔特征参数(Holes):Find 选中后,查找孔特征。

包含螺纹信息(Threading Information):*不同版本此功能有所不同,该功能正在开发中。

同心孔特征基准面设置为最大高度(Highest Concentric Level):选中后同心孔基准面设置为最高值。

相同孔设置为一组(Group Similar Holes):选中后相同孔设置为一组,例如模型中如果存在6个相同的孔,这六个孔被识别为一个孔特征,如果不选中此项,这6个孔将被识别成6个孔特征,在特征浏
览器中可以看到。

最大直径(Maximum Diameter):这里输入的值将作为鉴别型腔和孔的依据。

直径大于这里输入值的特征将被识别为型腔特征,小于输入值的特征将被识别为孔特征。

Mill铣切特征
2D型腔(2D Pocket)选中后查找模型中底面为平面,周边为垂直底面的特征。

2D外形(2D Boss)选中后查找模型中顶面为平面,周边为垂直面的凸台外形特征。

等高内型(2D Contour Pocket)选中后查找模型中的底面为平面,周边为斜面的型腔特征。

等高外形Contour Boss选中后查找模型中顶面为平面,周边为斜面的凸台外形特征。

3D型腔(3D Pocket)选中后查找模型中3D型腔特征。

3D外形(3D Boss)选中后查找模型中3D凸台外形特征。

见下图所示铣切特征的分类:
Nesting结合方式:
Single单个特征;
Nested 组合特征;
Both全部特征;
从实体模型中抽取几何元素工具
Edges :从实体中抽取一个边界线。

Loops :从实体中抽取封闭边界线。

Vertes :从实体中抽取顶点。

选中要抽取的元素命令后,用鼠标左键在实体上捕捉即可得到这些元素。

注:通过指定元素的颜色、层等可以有效的区分元素和实体边界,还可以通过2D捕捉的方式将元素从实体抽出到不同的Z平面上。

10.进入加工模式的方法
在进行编程操作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EdgeCAM的整个工作过程。

一般情况下,我们运用EdgeCAM的完整工作过程如下:
在这个过程中,选择加工方法生成刀具路径是最重要的步骤,也是学习的重点。

只有熟练的掌握EdgeCAM提供的这些加工方法,我们才可能得到理想的刀具路径。

毛坯与夹具的定义不是必须的过程,只要头脑中对夹具和毛坯的位置有个概念就可以了,不要让刀具与毛坯或夹具发生碰撞。

进入加工模式的方法
从设计模式进入加工模式有以下四种方法,可以根据操作习惯选择。

1.可以直接在主菜单的‘选项(Option)’中选择‘加工模式(Manufature)’ 进入加工模式。

2.在EdgeCAM的主界面中,选择右上角的‘Manufacture’图标(一个刀具模样的按钮),可进入加工模式;同样选择左侧的‘Design’图标(铅笔模样的按钮)可返回设计模式。

3.利用快捷键Ctrl+M进入。

4.在快捷菜单中选择‘Manufacture’进入。

初始化设置
进入加工模式后,弹出一个对话框如下图:
在“Sequence Name”(工序名称)栏中命名当前工序的名称程,这个名称可以与您的机械加工工序名称一致,以便容易记忆,例如:“粗铣外型,精铣内型,钻孔……等。

进入加工模式后在指令浏览器中看到工序名称。

在“Discipline”(加工方式)中,按▼按钮后出现一个下拉菜单,选择需要的加工方式;如:铣削(mill),车削(turn),线切割(wire)等;
在“Machine T ool”(控制机型号)栏中选择后处理模板的类型,它与加工设备是一一对应的,它将决定生成的机床代码的格式。

后处理模板的制作我们将在后面介绍。

在“Initial CLP”(编程坐标系)中选择编程坐标系,默认时的坐标系是设计状态的当前坐标系。

在“Datum Type”(数据类型)一栏中选择编程方式,通过下拉菜单选择是绝对坐标编程还是相对坐标编程。

完成上面的设置之后,按确定按钮就可以进入到加工模式,此时菜单和工具条的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在指令浏览器中,可以看到一个工序已经被建立,接下来在此工序中的所有操作内容也将在这里以树状的结构显示(其他页面暂时可以不考虑,将在高级教程中讲述)。

进入了加工模式之后,编程操作的操作实质上就是安排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的动作顺序。

也可以近似的理解成常规加工中工艺过程。

其中的一个工步的编程操作过程如下:
选择刀具-〉选择加工方法设置加工参数-〉选择加工对象-〉指定加工范围-〉计算并生成刀具路径-〉模拟仿真-〉生成NC代码;
因此我们要想完成一个零件的加工,首先需要选择一把加工刀具。

下一节中看看如何选择刀具
11.刀具的选择方法
若要对当前的零件模型进行编程。

首先,我们要选择加工刀具,选择刀具的方法如下:
命令:主菜单->刀具(Tooling)
这里有两个选项,其中
刀具库T ool Store:在刀具库中选取。

铣切刀具Milling Cutter:直接输入刀具参数。

在刀具库中选择刀具的步骤:
选择刀具种类:Mill(铣刀)或Hole(孔加工刀具);刀具库会自动显示目前刀具库中所有的该类刀具。

通过过滤器或单位制式(英制或公制)选择显示刀具。

选择刀具:用鼠标左键单击选中刀具后,在右侧浏览窗口内可见该刀具的三维模型。

在窗口区域按住
鼠标右键可拖动旋转该模型。

选定刀具后,按“选定”按钮确认。

也可以直接用鼠标左键双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