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作业10大气受热过程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10 大气受热过程
一、选择题
[2024·山东烟台市高一期末]山东省气象台于2024年12月15日20时30分发布大雾黄色预警,烟台将出现能见度低于500米的浓雾天气,局部地区能见度不足100米。

受大雾天气影响,部分高速封闭,部分汽车班次停运。

据此完成1~2题。

1.浓雾天气能见度降低的缘由之一是( )
A.浓雾汲取地面辐射
B.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C.浓雾减弱了地面辐射
D.浓雾变更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2.浓雾天气能见度虽然不是很好,但是交通信号灯(红、绿色灯)却很醒目。

其缘由是( )
A.红、绿色光不简单被遮挡
B.红、绿色光最简单被散射
C.红、绿色光不简单被散射
D.红、绿色光不简单被汲取
[2024·河南温县高一阶段练习]下图示意南京市部分日期的天气预报。

据此完成3~4题。

3.与9月5日相比,南京市9月8日( )
A.夜间温度较高
B.昼夜温差较小
C.白天温度较低
D.昼夜温差较大
4.在图示期间,南京市大气保温作用最强的是( )
A.9月5日 B.9月6日
C.9月7日 D.9月8日
[2024·四川泸州高一期末]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5~7题。

5.与地面获得热量有关的热传递环节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雾霾的出现,引起图中②③环节的变更是( )
A.②③都减弱 B.②③都增加
C.②减弱,③增加 D.②增加,③减弱
7.相邻两日,后一日的气温日较差明显增大,则天气变更最可能的是( )
A.气温上升 B.气温降低
C.由晴转阴 D.由阴转晴
[2024·湖北监利市高一期末]地表反照率表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汲取和反射实力。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北部的准噶尔盆地。

下图为该沙漠某月26日~28日降雪前后地表反照率日变更图。

据此完成8~9题。

8.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出现降雪最可能在( )
A.1月28日 B.6月27日
C.10月26日 D.12月27日
9.据图推断,地表反照率的大小总体上( )
A.雪后晴天>雪前晴天>雪天
B.雪后晴天>雪天>雪前晴天
C.雪天>雪后晴天>雪前晴天
D.雪前晴天>雪后晴天>雪天
[2024·重庆高一期末]在寒冷的冬天,室外停放的汽车玻璃上会起一层厚厚的霜,严峻影响司机的视线,如不刚好处理,简单引发交通事故。

下图为一玻璃起霜的汽车。

据此完成10~12题。

10.冬季的夜晚,车霜简单形成的有利天气条件及最易起霜的位置是( )
A.阴天无风的车外
B.阴天有风的车内
C.晴朗有风的车内
D.晴朗无风的车外
11.车霜形成的缘由主要是下图中( )
A.a强 B.c弱
C.b强 D.e弱
12.下列防止车窗起霜的措施,可行的是( )
A.开启雨刮进行除霜
B.开暖风不停吹玻璃
C.打开车窗通风散气
D.玻璃上盖一层棉布
二、非选择题
13.[2024·云南昆明一中高一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太阳辐射是地球表层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减弱作用,也有保温作用,太阳辐射被减弱的多少取决于经过大气的厚度及大气的组成成分。

图1为某地11月5日、6日连续两天的太阳辐射强度变更图,图2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

图1
图2
(1)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对图1显示一天中太阳辐射强度正午前后最高作出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月5日太阳辐射总体强度________(强于、弱于)11月6日,据图2信息推断其缘由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热量来源。

(4)11月5日昼夜温差________(大于、小于)11月6日,请利用大气受热过程说明其缘
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24·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一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使全球逐步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类在能源利用与森林砍伐中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图甲是在南极萨布尔基地冰穴测定的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历史数据,图乙是19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变更图。

(1)从图甲和图乙可以看出,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与全球气温两者基本呈________关系。

(2)从图乙看出温度变更的特点是________。

这种现象称为二氧化碳的________效应。

(3)简述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4)我国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可实行哪些有效措施?
课时作业10 大气受热过程
1~2.解析:第1题,由所学学问可知,浓雾增加了大气厚度,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变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削减,降低能见度,B正确;与浓雾汲取地面辐射、减弱了地面辐射关系不大,A、C错误;浓雾不能变更了太阳辐射的波长,D错误。

第2题,由所学学问可知,红、绿色光的穿透力较强,不简单被散射,即使在能见度较低的状况下如大雾天也简单被望见,不易发生交通事故,而其他颜色的光在大雾天很简单被散射,C正确,A、B、D错误。

答案:1.B 2.C
3~4.解析:第3题,9月5日白天多云,夜间中雨,而9月8日白天和夜间均晴。

相比而言,9月8日白天为晴天,云层较薄,对太阳辐射的减弱较少,白天温度更高。

夜间云层较薄,大气逆辐射较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弱,夜间温度较低,所以昼夜温差更大。

第4题,在图示期间,9月5日白天多云,夜间中雨,云层较厚,大气逆辐射强,大气的保温作用最为明显。

答案:3.D 4.A
5~7.解析:第5题,依据所学可知,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地面辐射。

①②③与地面获得热量有关,而④是地面释放热量。

第6题,雾霾的出现,使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增加,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即②减弱;雾霾的出现,导致大气辐射中,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削减,而大气逆辐射增加,即③增加。

第7题,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强,白天气温较高,晚上大气逆辐射较强,晚上气温不太低,因此气温日较差比较小;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较弱,白天气温较高,晚上大气逆辐射较弱,晚上气温较低,因此气温日较差较大。

据此分析,相邻两日,后一日的气温日较差明显增大,则天气变更最可能的是由阴转晴,D正确,C错误。

气温日较差的大小与气温上升或者降低的关系不大,A、B错误。

答案:5.A 6.C 7.D
8~9.解析:第8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准噶尔盆地,位于北温带,6月、10月气温较高,很少出现降雪,B、C解除;从图中可以看出,26日地表反照率很低,27日上午地表反照率低,14点左右地表反照率快速上升,28日地表反射率较高,由此推断,27日午后出现降雪现象,地面覆盖了积雪,导致地表反照率提高,A错误,D正确。

第9题,依据图中26、27、28日三天地表反照率变更可以推断,雪后晴天地表反照率最高,下雪天地表反
照率快速提高,雪前地表反照率较低,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8.D 9.B
10~12.解析:第10题,由图文材料及所学学问可知,冬天,车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较低的车外与外界水汽接触,造成水汽凝聚在车身上形成霜,晴朗无风的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地面降温快,无风使水汽不易散失,易形成霜,D正确。

第11题,依据所学学问可知,车霜形成的缘由主要是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夜晚气温低,水汽易凝聚成霜。

读图可知,a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b是大气反射太阳辐射,都是白天状况,与夜晚车霜形成无关,A、C解除;c是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弱,车易上霜,B正确;e是地面辐射的散失,夜晚温度低,大气保温作用弱,地面辐射散失多,e应强,D错误。

第12题,由图文材料及所学学问可知,开启汽车除霜模式、开暖风不停地吹玻璃都可以在结霜后,汽车启动用于除霜,不是防止车窗起霜的措施,A、B错误。

玻璃上盖一层棉布,水汽凝聚形成霜会附着在棉布面上,防止车窗起霜,D正确;打开车窗通风散气不能防止车窗起霜,C错误。

答案:10.D 11.B 12.D
13.解析:第(1)题,在一天当中,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高度大小有关,正午前后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经过的大气层到达地面的路径短,被大气减弱的太阳辐射较少,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故正午前后辐射最强。

第(2)题,读图可知,11月5日太阳辐射总体强度强于11月6日,相邻两天的太阳高度差异是很小的,不会造成该地前后两天太阳辐射强度差异这么大,故云量多少是影响这两天太阳辐射强度大小的重要因素,因此,11月5日天气晴朗,云量少,11月6日可能为阴雨天气,云层厚可能是导致大气的反射作用增加,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的主要缘由。

第(3)题,由于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于波长较短的可见光区,而大气对太阳短波的干脆汲取的实力很弱,故大气干脆汲取的太阳辐射很少。

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亮体,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使地面增温。

地面增温的同时,地面也以辐射的方式向外释放能量。

地面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部分,属于长波辐射,低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汲取红外线长波辐射的实力很强,因此,地面辐射出来的长波辐射除极少一部分透过大气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汲取,故地面辐射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热量来源。

第(4)题,据图分析可知,11月5日昼夜温差大于11月6日,由第(2)题可知,与11月6日相比,11月5日天气晴朗,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减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间,云量少,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地面热量散失快,近地面气温低。

答案:(1)正午前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厚度较薄,被减弱的太阳辐
射较少),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
(2)强于11月5日天气晴朗,11月6日天气转阴(云层较厚,反射了大量的太阳辐射,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较少)
(3)地面的长波辐射(地面辐射)
(4)大于11月5日较6日相比,天气晴朗,云层较少,白天对太阳辐射减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云层对大地保温作用弱,近地面气温低
14.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二氧化碳的浓度和全球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故两者呈正相关的关系。

第(2)题,由图乙可知,全球气温在波动上升;二氧化碳能剧烈汲取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称为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第(3)题,大气保温作用: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到达地面,被地面汲取,地面汲取太阳辐射后升温,释放出地面长波辐射,地面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汲取,从而使大气增温,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传给地面,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第(4)题,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应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削减化石燃料的运用;加快产业升级,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削减能耗;为了削减废弃物的排放,应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科技,对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宣扬教化,提倡低碳的生活方式;激励群众广泛参加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增加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汲取。

答案:(1)正相关(2)波动上升温室
(3)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到达地面,地面升温后,释放出的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汲取,从而使大气变暖,通过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4)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②加快产业升级(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③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④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⑤提倡低碳的生活方式;⑥广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