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肝油辅助制霉菌素治疗鹅口疮的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肝油辅助制霉菌素治疗鹅口疮的观察
目的:观察鱼肝油辅助制霉菌素治疗鹅口疮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42例鹅口疮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将250万IU制霉菌素片研碎加入鱼肝油10ml外涂患处;对照组21例,用1%碳酸氢钠外涂患处。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鹅口疮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治疗后进行电话随访。

1.2 诊断标准口腔黏膜出现白色凝乳状斑,将白膜少许置玻片上,
加1滴10%氢氧化钾溶液,镜检见芽生孢子和菌丝。

1.3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如清洗乳具、治疗腹泻等原发病,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将250万IU制霉菌素片研碎,加入鱼肝油滴剂10mL 中混合摇匀配成药液,每日3-4次涂抹患处;对照组用1%碳酸氢钠外涂患处,每日3-4次。

两组病例均治疗3天为一个疗程。

1.4疗效判定显效:涂药24-8 h后,乳白色膜全部消失;有效:涂药3-5 d,乳白色膜完全消退;无效:涂药5 d以上,乳白色膜未完全消退。

1.5 统计方法数据由两人录入Excel表格,进行χ2检验,当χ2>3.64,P<0.05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显效、有效例数(率)分别为17(80.9%);3(14.2%)。

对照组显效、有效例数(率)分别为13(61.9%);4(19.0%)。

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1%,对照组为80.9%,进行χ2检验后,P<0.05,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3 讨论:
鹅口疮多发于新生儿和久病体弱、营养不良及消化不良的婴幼儿。

对鹅口疮患儿,医院多采用传统式治疗方法,即先用生理盐水擦拭以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再用1%碳酸氢钠做口腔护理,碳酸氢钠是碱性液体,可人为创造口腔偏碱性环境,改变了有利白色念珠菌生长的酸性环境,从而达到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的目的,但并不能将其杀灭,而且随着患儿吸吮吞咽的动作,口腔的碱性环境很快就消失了,临床实践证明碳酸氢钠治疗鹅口疮效果并不理想[1]。

制霉菌素具有抑菌和杀菌作用,其作用机理主要是作用于真菌细胞膜,与膜中甾醇结合,损伤膜的完整性,使真菌内的一些生理物质(钾离子、核苷酸、氨
基酸等)漏失,破坏正常代谢而起抑菌作用。

该药抗真菌谱广,口服本品后胃肠道不吸收,几乎全部自粪便中以药物原形排出[2]。

并且采用小剂量涂抹能大大减少患儿咽下药物的量,从而减轻或避免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的出现及对肝、肾功能及造血系统的造成影响的可能性[3]。

鱼肝油为油剂,对口腔黏膜无明显刺激性,给患儿上药简单易行,使用油性溶剂可延长制霉菌素在口腔黏膜局部的作用时间,而且适量的维生素A可维持上皮组织的正常功能,促进黏膜修复[4]。

我科应用鱼肝油辅助制霉菌素治疗鹅口疮,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值得在各医院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于新颖,刘红梅,王一鸣. 维生素AD滴剂联合制霉菌素治疗新生儿鹅口疮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5(15):3560-3561.
[2]谢惠民.合理用药[M]. 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1-128.
[3] 张文玉,徐慧霞. 小剂量低浓度制霉菌素多次涂口腔治疗鹅口疮126例疗效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0,26(3):72-73.
[4] 李红芹,熊衍君,杜伟. 制霉菌素联合鱼肝油治疗小儿鹅口疮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2):41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