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职语文第二册第1单元 第2课《诗经》二首(带练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栏目导航
【解析】A 项,“共三百篇”应为 305 篇;C 项,“六艺经传皆 通习之”中的“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 经书,“遂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 数六种学问和技能;D 项,“风”是各诸侯国的富有地方色彩的歌谣, “雅”是宫廷宴享乐歌。
32
【解析】A 项“靡”读 mǐ;B 项“邶”读 bèi;D 项“踟蹰”读
chíchú。
25
栏目导航
2.下列词语中没错别字的一项是 ( C )
A.风靡一时 望风披靡
靡日不思
生活靡烂
B.贻笑大方 心旷神怡
遗世独立
大快朵姬
C.独处一隅 踽踽而行
与人龃龉
满口龋齿
D.洵美且异 循私舞弊
以身殉职
因循守旧
【解析】A 项“生活靡烂”应为“生活糜烂”;B 项“大快朵姬”
栏目导航
7.(2018·高考考题)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C )
颜神山①中见桔 顾炎武
黄苞绿叶似荆南②,立雪凌寒性自甘。 但得灵均③长结伴,颜神山下即江潭④。 【注】①位于山东境内。②指湖北荆州一带。③屈原,字灵均,他曾写过 歌颂桔的诗。④指江南。 A.一、二句先描写了桔的姿容,后写出了桔的性情。 B.第三句诗人以桔的口吻,表达了与屈原为友的愿望。 C.诗人借咏桔抒发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D.本诗托物言志,意蕴丰富富有韵律美。
17
栏目导航
5.译文 文雅的姑娘真美丽,约好在城边的角落里等我。却故意躲藏起 来,惹我挠头又徘徊。美丽姑娘真好看,送我一支小彤管。彤管红 红的发出闪闪的亮光,喜爱你的美丽。从郊外采来茅荑相赠送,确 实又美丽又出奇。不是荑草真的美,(而是)美人送我含爱意。
18
栏目导航
《黍离》 1.了解背景 周平王东迁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见昔日繁华的宫室宗庙 被夷为平地,遍种黍稷,深感世事变迁,不禁悲从中来,吟唱成篇。 后来“黍离之悲”成为表达亡国之痛的代名词。
娈.(luán) 彤.管( tónɡ ) 黍.(shǔ) 稷.( jì) 行迈靡靡.( mǐ )
中心如噎.( yē )
9
栏目导航
2.多音字 风( mǐ )一时
靡 ( mí )费
形近字 贻.笑大方( yí)
心旷神怡.( yí)
10
手如柔( tí ) 荑
芟( yí )
洵.美且异( xún ) 不徇.私情( xùn ) 殉.情( xùn )
D.河东的鞭炮响彻云霄,河西的鞭炮振.聋.发.聩.,两下争强斗胜, 互不相让。
28
栏目导航
【解析】B 凤毛麟角:比喻极其难得而宝贵的东西。也比喻 罕见的人才。C 巧舌如簧:舌头灵巧的就像乐器里的簧片一样, 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D 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 涂麻木的人。
29
栏目导航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下面有关《静女》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第二册
第一单元 构筑情感的驿站
第二课《诗经》二首
2
栏目导航
学习目标
1.领会《静女》所表达的真挚淳朴的爱情。 2.感悟《黍离》中主人公深切的哀伤和忧思之情。 3.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理解重点句子的内涵。
4
栏目导航
课前导学
一、《诗经》简介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历史上又称为 《诗》或《诗三百》。收集的是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到春秋中 叶约五六百年的诗歌共 305 篇,开创了诗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 其事”的现实主义传统。
(1)爱.而不见. 【解析】“爱”通“薆”,隐藏;“见”通“现”, 出现。
(2)说.怿女.美 【解析】“说”通“悦”;“女”通“汝”。 (3)自牧归.荑 【解析】“归”通“馈”,赠送。 (4)匪.女.之为美 【解析】“匪”通“非”,不是;“女”通“汝”。
13
栏目导航
三、文学常识 “风骚” “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楚辞》中的《离骚》, 后用来泛指诗文。
7
栏目导航
从表现形式上看,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赋”是陈铺直 叙,“比”是譬喻,“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风、雅、颂 三部分内容和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合称为《诗经》“六义”。
8
栏目导航
二、字词通关
1.字音
邶.风(bèi ) 姝.(shū )
俟.( sì) 城隅.( yú) 踟.蹰.(chí) (chú )
贻.我彤管(赠送)
中心如噎.(食物塞住喉咙,透不过气来)
【解析】“归”应为“赠送”的意思。
27
栏目导航
4.(2018·高考考题)下列句子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A )
A.除了几件旧衣服,他现在一.文.不.名.,为了糊口,必须出门挣钱。 B.上次学业水平考试,多数同学的成绩比较理想,不合格者凤. 毛.麟.角.。 C.他演讲时联系现实生活,妙语连珠,巧.舌.如.簧.,给年轻人很 多启发。
37
栏目导航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不知.我者 知:了解 B.此何.人哉 何:怎么 C.行迈.靡靡 迈:远行 D.中心如噎. 噎:食物塞住咽喉 【解析】何:什么。
38
栏目导航
2.下列句子,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
A.此何人哉
B.谓我何求
C.大王来何操
【解析】“搔首”指的是小伙子心急的样子。
30
栏目导航
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B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三百篇,古时也称“诗 三百”,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大约 500 年间的诗歌,是现实主义诗 歌的源头。 B.《诗经》中的“赋”是陈铺直叙,“比”是譬喻,“兴” 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和“遂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 艺”含义相同。 D.《诗经》中的“风”指十五国风,是宫廷宴享乐歌。
21
栏目导航
4.译文 那黍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生出苗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 恍惚不安。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遥 远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 那黍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抽出穗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 如酒醉般昏昏沉沉。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 所求。遥远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
33
栏目导航
课后提升
课内文本阅读 一、阅读《静女》,完成下列题目。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以为美,美人之贻。
35
栏目导航
1.《静女》是以谁的口吻写的? 描绘了什么场景? 有何风格特点? 本诗是以男子口吻写的,生动逼真地描绘了一对民间男女约会 时的情景,充满了愉快、幽默的情趣,富有活泼的生活气息和明朗 纯朴的民歌风味。 2.诗中的静女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请简要概括。 静女是一个美丽活泼、伶俐俏皮的女子形象。
A.《静女》一诗通过三个场面的描写,生动地刻画了男女主人公鲜 明的性格特征。
B.“静女其姝”表现了男子对女子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十分倾慕的感 情。
C.“搔首踟蹰”中的“搔首”主要指姑娘的羞涩腼腆,“踟蹰”主要 写男子的焦灼不安,这两个细节描写平实如话,却极为传神地表现了一对 恋人初会时的情形。
D.《静女》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增强了作品的审美情趣。
6
栏目导航
从内容上看,《诗经》可分为风、雅、颂三大类,《诗经》中的 风、雅、颂是根据诗歌的来源和乐调而作的分类。“风”指国风,是 各诸侯国富有地方色彩的歌谣,最富有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共十 五国风,160 篇。“雅”分“大雅”和“小雅”,内容包括政治讽刺诗、 史诗、祭祀诗、宴会贺诗等等,共 105 篇。“颂”的内容大多是统治 阶级祭祀祖先时的乐歌,共 40 篇。
栏目导航
3.词语 (1)姝: 美丽。 (2)俟: 等候。 (3)踟蹰:因焦急等待而徘徊。 (4)娈: 美好。 (5)贻: 赠送。 (6)炜: 红而有光。
11
栏目导航
(7)洵: 确实。 (8)离离: 一行行长得茂盛的样子。 (9)靡靡: 步行迟缓。 (10)悠悠:遥远,高远。
12
栏目导航
4.通假字
应为“大快朵颐”;D 项“循私舞弊”应为“徇私舞弊”。
26
栏目导航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
A.说怿.女美(喜欢) 静.女(娴雅安静) 行迈.靡靡(远行)
B.爱.而不见(隐藏) 自牧归.荑(回来) 悠.悠.(悠远,高远)
C.匪.(不是)
俟.我于城隅(等候) 洵美且异.(与众不同)
D.城隅.(角落)
19
栏目导航
2.理清结构 《黍离》选自《诗经·王风》。全诗共三章,每章十句。前两句均 借景起兴,引出第三、四句主人公步履踌躇、心中无限感伤的描述, 接下来四句别人对“我”的态度进一步烘托心中的忧愁,最后两句 在“悠悠苍天”的呼告中,谴责给自己造成忧伤的人。
20
栏目导航
3.品味艺术 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用一咏三叹的重 章叠句的形式来抒情。 (2)用叠字抒发感情,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感 染力。
40
栏目导航
4.本诗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重章叠唱 一是使抒发的情感在回旋中有递进;二是把一种深 沉绵长的忧思表达得淋漓尽致,突出了主题。 5.本诗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刻画了一位因痛失故园,看到满目黍稷青青而心生深切哀伤、 忧思的主人公形象。
41
栏目导航
谢谢欣赏
D.何陋之有
【解析】A 项是一般问句,其他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
39
栏目导航
3.“靡靡”“摇摇”“悠悠”这种词的运用形式称为__叠__字__, 还称为___重__言_____ ,它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叠字的运用使诗的节奏舒缓悠扬,非常切合本诗表现深沉忧思 的感情基调,同时还营造了咏叹婉转的声韵效果,具有音韵美。
14
栏目导航
文本研读
《静女》 1.了解背景 《静女》是一首产生于东周时期的民歌,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 2.理清结构 全诗共三章十二句。首章描写一对恋人初会时的情形。第二章 写女子赠送信物给男子。第三章写姑娘把野外采来的荑草送给男子。
16
栏目导航
3.把握主旨 诗歌以男子的口吻写出,描述了他们约会的全过程,生动地刻 画了一个热烈痴情、淳朴憨厚的男子和一个美丽活泼、伶俐俏皮的 女子形象,歌颂了他们之间淳朴而真挚的爱情。 4.品味艺术 在古今情诗中,《静女》是不可多得的精品,不仅思想内容是健 康的,而且艺术上也是成功的。主要表现在:(1)朴实、清新、自然 的民歌风格;(2)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增强了作品的审美情趣。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36
栏目导航
二、阅读《黍离》,完成下列题目。 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 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 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 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22
栏目导航
那黍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结出粒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 难过,哽咽难言。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 求。遥远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
23
栏目导航
随堂演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C )
A.城隅.(yú) 洵.美且异(xún) 说怿.女美(yì) 行迈靡.靡(mí) B.邶.风(běi) 静女其姝.(shū) 贻我彤.管(tónɡ) 爱而不见.(xiàn) C.俟.我(sì) 静女其娈.(luán) 彼稷.之苗(jì) 手如柔荑.(tí) D.黍.离(shǔ) 中心如噎.(yē) 自牧归.荑(kuì) 搔首踟.蹰.(zhízh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