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项训练 物理质量和密度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物理质量和密度含解析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
1.如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m—V实验图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C.图中三种物质的密度最大的是a物质
D.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D.密度的定义式为=m V
ρ,即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物质的密度.一般同种物质的密度
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不同.所以A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C.由=m V
ρ得m=ρV,即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观察图像可见,当物质的体积相等时,a物质的质量最大,由=m V
ρ得a物质的密度最
大,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2.题目文件丢失!
3.题目文件丢失!
4.题目文件丢失!
5.题目文件丢失!
6.题目文件丢失!
7.如图所示为巧测一高度为l的薄瓶的容积的示意图,用刻度尺先测出瓶底直径为d,瓶口向上倒入一定量水,测出水面高度为l1;然后再堵住瓶口,将瓶盖倒置测出水面离瓶底的高度为l2,则瓶子的容积约为
A .
211
4
d l π
B .3
14
d π
C .2
121
4
d l l π+()
D .2
121
4
d l l ()π-
【答案】C 【解析】
酒瓶的底面积为2
4
d S π=
,瓶中水的体积21
14d l V Sl π==
水,瓶中空气体积
22
24
d l V Sl π==
空,酒瓶的容积为222
12
1214
4
4
d l d l V V V d L L πππ=+=
+
=+瓶水空().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特殊的测量方法,关键是利用等效替换法测量形状不规则部分体积,即把瓶子正放、倒放结合起来得到水的体积和空着部分的体积.
8.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600g ,杯的底面积为100cm 2,将一个质量为600g 、体积为300cm 3的长方体实心物体A 用细线吊着,然后将其一半浸入烧杯的水中(烧杯的厚度忽略不计,杯内水没有溢出,g =10N/kg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物体A 的密度是2g/cm 3
B .当物体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细线对物体A 的拉力为4.5N
C .当物体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增大了200Pa
D .当物体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此时烧杯对台秤的压强为750Pa 【答案】C 【解析】
A. 物体A 的密度是:
3
3
600g =2g/cm 300cm A A A m V ρ=
=,故A 正确; B. 物体A 的重为:0.6kg 10N/kg=6N A A G m g ==⨯;
当物体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
33631
1.010kg/m 10N/kg 30010m 1.5N 2
F gV ρ-==⨯⨯⨯⨯⨯=浮水排,
细线对物体A 的拉力为:6N-1.5N=4.5N ,故B 正确;
C. 当物体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1.5N ,由于力的作用相互,会产生向下的1.5N 的压力,所以水对烧杯底部增大的压强为:
42
1.5N 150Pa 10010m F p S -∆=
==⨯浮,故C 错误; D. 当物体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此时烧杯对台秤的压强为:
420.6kg 10N/kg+1.5N 750Pa 10010m A m g F F p S S -+⨯=
===⨯浮,故D 正确; 故C 错误,符合题意. 点睛:关键是理解,当物体的一半浸入水中时,产生的浮力与物体对水的向下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二者相等,据此进行判断.
9.体积和质量相等的铝球、铁球和铜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ρ铝<ρ铁<ρ铜)( )
A .若铝球是实心的,则铁球和铜球是空心的
B .若铁球是实心的,则铝球和铜球是空心的
C .若铜球是实心的,则铝球和铁球是空心的
D .三个球一定要全是空心的才行 【答案】A 【解析】
由于三种材料的密度不同,质量相同,所以三个球的实心部分的体积不同,密度越大,实心部分体积越小,而球的体积是相同的,所以实心部分越小,空心部分越大,则可知密度较大的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故BC 错;铝球可能是空心的,也可能是实心的,故A 正确,D 错误;应选A .
10.密度是物质的基本性质之一,关于密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因此可以用密度来鉴别物质
B .用塑料泡沫做表演场景中倒塌的“墙壁”,这样不会砸伤演员,这主要从密度的角度来考虑的
C .机器底座用坚固密度大的材料制成,这主要从密度角度考虑的
D .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而下降,热空气下降后,温度低的冷空气从四周流过来形成风 【答案】D
【解析】A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因此可以用密度来鉴别物质,故A 正确;B 、真实的砖瓦石块质量很大,会把人砸伤甚至砸死,而拍电影时不可能牺牲演员,要换用质量小、体积相同的假砖瓦石块作道具,所以选择密度小的泡沫塑料,故B 正确;C 、机器工作过程中,为减轻震动,降低重心,所以底座质量应尽可能地大,因此在体积一定时,选择密度较大的材料制造机器底座,故c 正确;D 、空气受热膨胀、体积增大,质量不变,由
密度公式ρ
m
V
=知道空气的密度变小而上升;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
形成了风,故D错误。
故选D.
11.下列对于密度公式/
m V
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B.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C.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D.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答案】C
【解析】AB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密度一定,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没有关系,故ABD错误;C.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密度一定,体积越大,质量越大,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故选C.
点睛: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密度一定,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没有关系。
12.甲、乙两个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3/5,乙的质量是甲的4倍,那么甲与乙的体积之比是
A.5:12B.20:3C.3:20D.12:5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意知,
3
5
ρ
ρ
=
甲
乙
①,
m1
=
m4
甲
乙
②,
所以
②
①
得:
m5
==
m12
V
V
甲甲
乙
甲乙乙
ρ
ρ
⨯
13.实心均匀正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
若在其右侧,按图所示方式,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后,则剩余的部分,其质量、密度、对水平面的压力和压强四个物理量中,不变的是
A.质量、密度B.压力、压强C.密度、压强D.密度、压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后,因为所含物质减少,质量会变小,故A错误;
BD.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后,质量变小,重力变小,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所以压力
也变小,故BD 错误;
C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后,物质种类、状态不变,故密
度不变;由G Vg Shg p gh S S S
ρρρ=
===可知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后,对地面的压强不变,故C 正确。
14.题目文件丢失!
15.如图所示,A 、B 两个相同的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杯中分别装满密度为1ρ和2ρ,的液体。
现将两个质量相等、密度不同的实心铁球、铝球(ρρ>铁铝),分别浸没在A 、B 两杯液体中,溢出液体的质量分别为1m 和2m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1ρ>2ρ,1m 一定大于2m
B .若1ρ>2ρ,1m 一定小于2m
C .若1ρ<2ρ,1m 可能大于2m
D .若1ρ<2ρ,1m 一定小于2m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
B .因为两球质量相等,
ρρ>铁铝,
根据m
V
ρ=
知, V V <铁铝,
将两球分别浸没在A 、B 两杯液体中,溢出液体的质量分别为:
11112222,m V V m V V ρρρρ====铁铝;
若:
12ρρ>,
因为:
V V <铁铝,
不能确定1m 和2m 的大小关系,故AB 错误不符合题意; C .D .若:
12ρρ<,
因为:
V V <铁铝,
所以有:
12m m <,
故C 错误不符合题意,D 正确符合题意。
16.分别由不同物质a 、b 、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 .它们密度是一样大
B .c 物质的密度最大
C .b 物质的密度最大
D .a 物质的密度最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图像可知,当体积为2m 3时,a 的质量为3
410kg ⨯,b 的质量为3210kg ⨯,c 的质量是
3110kg ⨯,根据m
V
ρ=
可知,a 物质的密度最大;故选D 。
17.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边长不同的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的质量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并将截去的部分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
此时它们的质量分别为甲
m '和乙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
m '可能小于乙m '. B .甲
m '定小于乙m ' C .甲
m '能大于乙m ' D .甲
m '一定大于乙m ' 【答案】D 【解析】 【详解】
因为甲乙的质量相等,由密度公式和体积公式可得:
m m =乙甲
V V ρρ=甲甲乙乙
S L S L ρρ=甲甲甲乙乙乙
由图知:L 甲>L 乙,则有:
S S ρρ<甲甲乙乙,
在两个正方体的上半部分沿水平截取相同高度h 时,截取的质量分别为:
m S h ρ=V 甲甲甲, m S h ρ=V 乙乙乙,
因为S S ρρ<甲甲乙乙,截取高度h 相同,所以m m <V V 甲乙,即甲截取的质量小,剩余部分质量大,乙截取部分质量大,剩余部分质量小;当将截去的部分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后,
此时甲的质量一定大于乙的质量,即甲
m '一定大于乙m '。
故ABC 项不符合题意,D 项符合题意。
18.用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装满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甲和乙,甲杯中两种液体的质量各占一半,乙杯中两种液体的体积各占一半.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和ρ2,且ρ1<ρ2.设两种液体之间不发生混合现象,若甲、乙两杯内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 甲和m 乙,则( ) A .m 甲<m 乙 B .m 甲=m 乙
C .m 甲>m 乙
D .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
设杯子的容积为V ,两液体的密度为ρ1、ρ2,则 甲杯:两液体的质量均为1
2m 甲, 杯子中液体的体积V =
1
2
1
2m m ρρ+=2m 甲×1212
ρρρρ+, 乙杯:两液体的体积均为
2
V , m 乙=2V
(ρ1+ρ2)=2
m 甲×1212ρρρρ+×12(ρ1+ρ2)=m 甲×21212()4ρρρρ+=m 甲
×22
121212
24ρρρρρρ++
∵m 乙﹣m 甲=m 甲×2212121224ρρρρρρ++﹣m 甲=m 甲(22
1212
12
24ρρρρρρ++﹣1)=m 甲
×2
1212
()4ρρρρ->0
∴m 乙>m 甲. 故选A .
19.一容器装满水后,容器和水的总质量为m 1,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 的小金属块A 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 2;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 的小金属块A 和一质量也为m 的小
金属块B 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 3,则金属块A 和金属块B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块A 的密度为
12水
m m m m
ρ++ B .金属块A 的密度为
21水
m m m m
ρ-+
C .金属块A 和金属块B 的密度之比为(m 3-m 2+m ):(m 2-m 1+m )
D .金属块A 和金属块B 的密度之比(m 2+m -m 3):(m 1+m -m 2)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假设A 密度ρA ,体积V A ;B 的密度ρB ,体积V B ,容器体积V 容,容器的质量为m
容
,则有
ρA V A =m ,ρB V B =m
装满水后容器和水总质量为m 1,则
m 容+ρ水V 容=m 1
对于放进A 的情况
m 容+m +ρ水(V 容-V A )=m 2 m 容+m +ρ水V 容-ρ水V A =m 2 ρ水V A =m +m 1-m 2① V A =
12
m m m ρ+-水
金属块A 的密度为
ρA =12A 12==
m m m
m m m V m m m ρρ+-+-水水
故AB 错误;
CD .对于放进AB 的情况
ρ水(V A +V B )=2m +m 1-m 3②
由①②可得
A 12
B 23
=V m m m V m m m +-+- 23
A A
B B A 12B
===m
m m m V V m V m m m V ρρ+-+- 故D 正确,C 错误。
故选D 。
20.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 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 下列关于测量及测量工具的使用,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1)让我们体会到估计不是很可靠,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时可以避免误差,使数据更精确
B.图(2)在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杯底或杯壁,读数时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C.图(3)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让零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视线与尺面垂直D.图(4)在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用手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在测量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故A错;
B.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在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杯底或杯壁,在读数时人的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B正确;
C.图(3)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可以从任意一条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视线与尺面垂直,故C错误;
D.图(4)在用天平测量质量时,若天平横梁不平衡,要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平衡,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D错误.
胡选B.
21.a、b两个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的密度比b的大
B.b物质的密度是2 103kg/m3
C.b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
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图象可知,当V a=V b=2×10−3m3时,m a=1kg,m b=4kg,则a、b的密度分别为:
ρa =
a a m V =331kg 210m
-⨯=0.5×103kg/m 3, ρb =
b b m V =334kg 210m
-⨯=2×103kg/m 3; 所以ρa <ρb ,即a 物质的密度最小,且b 物质的密度是a 物质密度的4倍,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所以a 、b 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无关。
故选B 。
22.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水,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
现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依次放入甲、乙、丙中(均浸没),水均未溢出且水面恰好相平。
则原来装水最多的杯子是(密度关系ρ铜>ρ铁>ρ铝)( ) A .甲杯 B .乙杯
C .丙杯
D .原来装水一样多
【答案】A 【解析】 【详解】
已知:m 铜=m 铁=m 铝,且ρ铜>ρ铁>ρ铝,由V =m
ρ
得:V 铜<V 铁<V 铝;设甲、乙、丙三个杯子
原先的装水量分别为:V 甲、V 乙、V 丙,由于三个实心金属块分别放入三个杯子中时,“水面恰好相平”,即三个杯子中的总体积相同,可得:
V 总=V 甲+V 铜=V 乙+V 铁=V 丙+V 铝,
而V 铜<V 铁<V 铝,则V 甲>V 乙>V 丙;即原先装水最多的是甲杯。
故选A 。
23.用相同质量的铝、铁和铜制成体积相等的球,已知ρ铝=2.7×103kg/m 3,ρ铁=7.9×103
kg/m 3
,ρ铜=8.9×103
kg/m 3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铝球和铁球定是空心的 B .铝球和铜球定是空心的 C .铁球和铜球定是空心的
D .铝球、铁球和铜球可能都是实心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假设三个球都是实心的,根据两球质量相等,利用m
V
ρ=
变形公式根据密度公式可比较出三球的实际体积大小,然后再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详解】
若三个球都是实心的,由题知它们的质量相等,且ρρρ铜铝铁<<,根据公式m
V ρ
=
可
>>,又因为三球的体积相等,所以铜、铁球一定是空心知,实心部分的体积V V V铜
铝铁
的,铝球可能是实心,也可能是空心.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运用,有一定难度.
24.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
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A.3:4
B.4:3
C.2:1
D.1:2
【答案】C
【解析】
【详解】
因天平平衡时,天平左右两侧物体的质量相等,所以,m甲+3m乙=2m甲+m乙,整理可得:m甲=2m乙,因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所以,由ρ=可得:ρ甲V=2ρ乙V,整理可得:ρ甲:ρ乙=2:1。
故C正确,A、B、D错误。
25.人体内的血液量大约是体重的7~8%,如果失血量较少,不超过总血量的10%,则通过身体的自我调节,可以很快恢复.请估算一个中学生血液的质量约为()
A.4kg B.40kg C.400g D.4N
【答案】A
【解析】
【详解】
血液的总量占体重的7%~8%.一个中学生体重大约为50千克,则血液的质量为
()()
m=⨯=;
50kg7%8% 3.54kg
A.符合题意;
B.不符合题意;
C.不符合题意;
D.不符合题意.
26.一只氧气瓶,刚启用时瓶内气体密度为ρ0,用去质量的氧气后,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
A.ρ0B.ρ0C.ρ0D.2ρ0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氧气瓶的容积是一定的,当氧气的质量减少时,体积不变,所以用去 1/3质量的氧气后,还剩下2/3的质量,故密度为原来的2/3。
故选C.
27.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水三种液体倒入容器中。
已知ρ酒精<ρ水<ρ硫酸,则A、B、C三个容器中盛装液体分别是()
A.硫酸、水、酒精B.水、酒精、硫酸
C.硫酸、酒精、水D.酒精、硫酸、水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
m
V
ρ=可知,物体的质量相同,密度越大,体积越小。
已知三种液体的密度为
ρρρ
<<
水
酒精硫酸
则三种液体的体积为
V V V
>>
水
酒精硫酸
所以A为硫酸、B为酒精、C为水。
故选C。
28.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那么初中生身体的体积最接近哪一个值?
A.5m3B.0.5m3C.0.05m3D.0.005m3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所以人的密度约为1g/cm3,根据常识估算初中生身体质量,在结合密度公式计算体积。
【详解】
中学生的质量约m =50kg ,密度ρ=1.0×103kg/m3, ∵m V ρ= ∴中学生的体积:m V ρ=
333
m
50kg ==0.05m 110kg /m V ρ=⨯ 故C 选项正确。
29.三个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图像如图,以下正确的是( )
A .ρρρ<<甲乙丙
B .ρρρ>>甲乙丙
C .ρρρ>>乙甲丙
D .ρρρ>>甲乙丙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如图,当三者质量相同时,甲的体积最大,其次是乙,最小的是丙,由密度公式m V
ρ=可知,甲、乙、丙三者密度大小关系为ρρρ<<甲乙丙。
故选A 。
30.在室温下,吹鼓一个气球,把它放进真空罩中,抽走真空罩中的气体,发现气球变大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球内气体质量变大,体积变大,密度不变
B.气球内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C.气球变大因为气球内的气压变大
D.抽气后,真空罩内气压大于气球内的气压
【答案】B
【解析】
【详解】
AB.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位置、状态、形状、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气体的质量一定时,体积越大,密度越小;故A错误,B正确;
CD.抽走真空罩中的气体,玻璃罩内气体压强逐渐减小,小于气球内的气压,所以气球变大。
故C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