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校园习题精选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爱的校园1.看图填数.
2.数一数,在( )里写数.
3.看图写数
参考答案1.5,6,7,8
2.1,2,3,4
3.5,3,2,4
两位数加减法复习
【学习目标】
1.能掌握两位数加法的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用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来计算两位数的加法,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张扬个性。

【学习重难点】
1.能对两位数加法的各种类型进行整理、分类和归纳。

2.能掌握两位数加法的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学习过程】
一、口算
32-30= 68-9= 56-9= 25+30=
66-17= 87-45= 7+78= 41-30=
54-15+2= 78-30-5= 3+61+7= 43+20+15=
20+5+()=39 27-()=20+2 46-8=()+38
二、在()里填上“>”、“<”、“=”。

40+7()55-5 69-9()40+20 28+9()18+9
100-60()48-8 55-43()55-34 76-37()52+19
三、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25+9= 34+5= 26+13= 14+28=
78-6= 63-7= 57-34= 85-76=
四、用竖式计算
43+17 = 8+74= 34+28=
47+12-28= 82-36-38= 100-45+13=
五、应用题
1.学校买回白粉笔37盒,买回的彩色粉笔比白粉笔多29盒,买回的彩色粉笔有多少盒?
2.小胖家的书架上有些书,再放上13本现在就有70本书了,原来书架上有多少本书?
3.班级里有34人,出去了26人,又进来了13人,现在班级里有多少人?
《这些图形是怎样排列的?》活动建议方案
一、活动流程框图
二、活动过程
2.1活动一:拍手感悟规律 活动任务
通过拍手游戏初步感知规律,懂得规律的意思。

活动内容
1. 介绍拍手游戏。

2. 先做有规律的拍手游戏,初步感受规律。

(1)老师先拍,请你慢慢地跟着老师拍。

(2)老师拍有规律的一组,然后按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

啪啪空、啪啪空、啪啪空、啪啪空…… (3)你们为什么这样接着拍,而且拍的这样齐? 3. 教师再做有规律的拍手游戏,进一步体会规律。

(1)请你先听后拍:啪啪啪空、啪啪啪空、啪啪啪空、啪啪啪空、啪啪啪空…… (2)你是怎样拍的,为什么这样拍?
(3)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刚才的拍手游戏。

○○○◎ ○○○◎ ○○○◎ ○○○◎ ○○○◎ ……
※※※□ ※※※□ ※※※□ ※※※□ ※※※□ …… 1 2 3 0 1 2 3 0 1 2 3 0 1 2 3 0 1 2 3 0 …… (4)这几种表示方法形式不同,但有一个相同的地方——规律一样(节奏一样)。

4. 老师再做无规律的拍手游戏,深入理解规律。

(1)教师先拍,请你先听,然后接着拍。

(2)教师随意拍,学生跟着拍。

(3)为什么你们拍的不一样,为什么拍的这么乱?
5.小结:什么是规律,并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你的规律,让别人一下子看明白。

6.读懂同学表示的规律。

活动组织方式
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活动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学生互评。

所需学习资源
所需学习时间
10分钟。

2.2活动二:探究图形的排列规律
活动任务
通过观察联欢会上教室的布置发现图形排列规律、感悟规律,并寻找教室中其他的规律。

活动内容
1. 观察联欢会教室布置的规律,确定研究对象。

(1)观察联欢会的教室布置用了什么物品。

(2)寻找教室布置中有规律的排列。

(3)只研究教室中图形的排列规律。

2. 发现给定图形中隐含的简单规律,进一步感知“规律”。

(1)观察灯笼:紫灯笼、蓝灯笼,紫灯笼、蓝灯笼,紫灯笼、蓝灯笼,紫灯笼、蓝灯笼……你为什么这样接着说,你发现了什么?
(2)观察旗子:红旗、黄旗,红旗、黄旗,红旗、黄旗……你又发现了什么?(3)观察花:绿花、红花,绿花、红花,绿花、红花,绿花、红花……你又发
现了什么?
(4)观察气球:红气球、黄气球、绿气球,红气球、黄气球、绿气球,红气球、黄气球、绿气球……你又发现了什么?
(5)自己说一个教室中图形排列规律的例子,让大家找一找。

(6)小结图形的规律,并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其中的一个规律,让别人一下子看明白。

(7)观察学生画的规律,并指出画的是哪个图形的规律,就是这个图形还可以表示什么规律,请你说一说、做一做。

3. 延续规律使之不变,深化对规律的理解。

(1)按照其中的一种规律接着摆,你发现了什么?
(2)按照其他的规律接着摆,你又发现了什么?
(3)什么是规律,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学做一节脸部运动放松操,游戏中运用规律。

(1)(出示1~8步)仔细观察每一步怎样做。

(2)(出示第9步)你发现了什么?
(3)你认为第10步可能是什么表情?为什么?
(4)请两个同学跟着音乐一起做,一边做一边数,看谁做的步数多!
(5)停!你能马上说出刚才第12步是什么表情?为什么?第15个表情呢?5.运用规律。

(1)观察这些灯笼:如果其中的一个灯笼被吹掉了,你知道它最该是什么颜色的灯笼吗?
(2)观察这些花:这朵花后面的一朵花最应是什么颜色的花?
(3)观察这些旗子:如果请你挂彩旗,这面彩旗的后一面旗子最应是什么颜色?
活动组织方式
观察、归纳、推理、小组合作。

活动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学生互评。

所需学习资源
所需学习时间
25分钟。

2.3活动三:欣赏规律
活动任务
通过欣赏生活中的规律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意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情。

活动内容
1. 欣赏生活中有规律的图片:长城、护栏,以及有节奏的音乐等。

2. 什么是规律,怎样表示一个事物的规律?
3. 寻找身边的规律。

4. 创造规律。

活动组织方式
观察、全班交流。

活动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学生互评。

所需学习资源
所需学习时间
5分钟。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夏天”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童话《荷叶圆圆》和《要下雨了》3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绘出夏天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夏天的美好。

其中《古诗二首》描绘了夏天的美景,《荷叶圆圆》表达了夏天的情趣,《要下雨了》通过童话的方式说明了夏天的气象常识。

课文编排既有传统文化的渗透,又有儿童情趣的渲染,语言优美而充满想象,行文简洁而富有韵律,适合儿童诵读和积累。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课时教学要点
古诗二首 2
1.认识本单元36个生字和1个偏旁,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1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带有“呢、呀、吧"的问句和感叹句。

3.能运用联系生活、结合图片等方式理解“摇篮、潮湿”等词语的意思;学
荷叶圆圆 2
习“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这类句子的多样表达,并积累文中的比喻句.
4.能读出古诗的节奏和儿童诗的韵味;能分角色读好文中的对话;尝试依据
课文句式相近、段落反复的结构特点背诵课文。

要下雨了 2
1。

联系生活学习与夏天相关的词串,认识8个生字.
语文园地六 2
2。

通过扩写句子学习把一个简单的句子写具体。

12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

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会写“首、采”等7个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字词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策略
1。

识字写字
(1)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如:①利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用声旁加形旁的方法识记生字并帮助理解。

②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记。

③借助生活经验组词进行复现和识记。

④字理识字.
(2)采用分类的策略指导写字。

如:①“首、无”都是独体字,“首”的第三笔最长,“无”的第一横短,第二横长.②“采、尖、角"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要上下对齐,写得上窄下宽。

③“爱"是上中下结构的字,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上中下各个部件的宽窄来把握字的书写位置.范写时可以边书写边念顺口溜——张开手拥抱朋友。

④“树"是第一个要求写的左中右结构的字。

可以让学生先观察左中右各部件的位置,做到“两边高,中间低,三个部件要靠紧”,再观察部件间的穿插避让.最后要提醒学生,独体字变成部件后,笔画要有变化。

2。

朗读指导
古诗的朗读要体现层次性:初读环节可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正确断句,读出古诗的节奏;再读时要结合插图,寻找诗中描绘的景物,图文对照,感受画面,大致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最后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背诵积累古诗。

3。

理解运用
在学生熟读诗句的基础上,对照课文插图,帮助学生了解古诗大意,同时联系生活实际读懂诗中“偷、藏、惜、爱”等关键词语的意思,感受诗中蕴含的情趣。

▶教学准备
1。

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首、踪”等5个生字;会写“首、采"2个字.
2。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字词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谈话激趣.
教师导入: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
(1)学生自由交流。

(2)教师小结:是啊,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的,亭亭玉立的荷花妩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真是一个赏心悦目的季节啊!
(3)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荷塘美景)
(4)教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想到了什么?
2.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古诗二首.
(2)识记生字“首"。

①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②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并组词:“首”字的甲骨文像长着头发的人头,本义指头。

可组词为“首先、首长"。

(课件出示:“首”的字理结构图)
(3)指导学生书写“首”。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要点。

③归纳小结:点、撇短而小,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下方“自”的中间两条短横不能碰到右边的竖。

3。

揭题《池上》。

教师导入:诗人白居易来到了荷花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又不知隐藏踪迹的有趣情景,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

(1)板书诗题:池上。

(2)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里。

(3)简介作者白居易。

课件出示:
白居易,字乐天,唐代诗人,有“诗魔”之称。

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设计意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在学习这一课时联系生活实际,引入新课。

板块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读诗句,认识字词.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古诗.(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
●拼读生字音节,注意读准字音.
●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法识记生字的字形。

●给生字找朋友组词。

(3)汇报交流.
2。

熟读古诗,读出韵味。

教师引导:大家和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已经能把诗读通了,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还应该读出诗的节奏来。

这首五言诗该怎样划分节奏呢?请用“/”画出来。

(1)划节奏读诗。

(2)指名汇报,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3)指名读诗。

(4)教师讲解诵读要领并范读: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样会破坏古诗的韵味,要注意音断气连,像老师这样,你们听——
(5)趣味诵读。

教师引导:这样就读出古诗的节奏来了。

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古诗读起来更有趣呢?教师示范拍手读。

学生交流多种方法:拍手读、合作读、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把古诗读准、读好,是教学古诗最基本的目标。

在这里安排了多种形式的诵读,力争让学生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和韵律。

板块三体悟诗境,诵读书写
1.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1)学习前两句——偷采白莲图。

教师引导:一个小孩儿在池塘上偷偷地采了好多白莲,让我们一同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①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②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相机理解词语。

小娃:小孩儿。

小艇:小船。

③指导学生融情想象:如果你就是这个小孩儿,看到一池的荷花都在风中舞蹈,风中还传来了莲蓬的清香,你会想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
④学生自由表达,初知古诗大意。

⑤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句诗。

(2)学习后两句——景美童心纯。

教师引导:小孩儿偷采白莲,真的不会被发现吗?你们是从哪儿知道的?
①学生默读后两句诗,谈谈自己的理解。

②学生汇报交流:小孩儿忘记了隐藏自己的行踪,满池的浮萍被他的小船冲开了一道波痕。

③相机理解词语:不解——不懂得,不明白,不知道。

结合图片认识浮萍。

(课件出示浮萍的图片)
④小结:可是小孩儿哪里知道,小船划出的波痕已经暴露了他偷采白莲的行为.多么天真可爱的孩子呀!
2.练习背诵。

(1)指导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练习背诵。

(2)检查背诵。

(3)教师引导:诗中的小孩儿多可爱呀,你能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吗?
(4)学生改编古诗,互相交流。

3.指导写字。

(1)先让学生观察“采”的字形,引导学生分析。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要求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
(4)展评学生写的字。

【设计意图】通过架设生活与诗句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书写生字,读懂古诗,初步感受夏天的美。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泉、流”等7个生字;会写“无、树”等5个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以诗引诗,创设情境
1.吟咏春天。

(1)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春晓》《咏柳》。

(2)交流:我们刚才背诵的诗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是描写春天景色的诗)
(3)教师引导:大自然的美景总是令人陶醉。

从古至今,不知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它。

2。

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是呀,大自然是那么美好,南宋诗人杨万里被大自然中美丽的小池塘深深地吸引,写下了一首名为“小池”的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1)板书古诗题目:小池.
(2)学生读古诗题目,教师介绍作者.
课件出示: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

南宋诗人。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他的诗主要描写寻常的自然景物与日常生活,语言浅显易懂,自然流畅,风趣活泼。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充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真正体现以学定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针对部分学生对诗歌已耳熟能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孩子自己展示背诵,互帮互学,自主投入到新诗的学习中.
板块二朗读古诗,学习字词
1.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教师引导: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池塘呢?我们一起来有滋有味地读一读吧!(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课件出示:
●自读诗歌,勾画难认难记的生字生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可以读给同桌听,也可以读给老师听。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

指名朗读古诗,相机出示“泉、流、爱、柔、荷、露、角”的生字卡片,巩固字音,交流识字方法,联系诗句或者生活实际理解字义。

相机指导:
(1)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泉”的字理图)
学生观察后小结:甲骨文字形像泉水从泉眼中流出的样子。

本义:泉水。

(2)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爱”的字理图)
学生观察后小结:手捧着东西送给朋友,以此表示友爱、喜爱。

相机用“爱”组词并说话.
(3)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流、柔、荷、露".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记“角”。

2.再读古诗,读出节奏。

教师引导:让我们再回到这个小池塘,去体会它的美。

将生字带入古诗中,再次朗读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

(1)师生对读,同桌对读,男女对读。

(2)全班接力读.
【设计意图】在大致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中,引入诗人的情绪里,唤出学生朗读这首诗的情感状态.
板块三深入朗读,体会诗意
1。

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仔细观察图片,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
(2)引导学生边看图片边读,说说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在诗中找出来。

(3)根据学生回答小结:荷花池、泉眼、树荫、荷叶、蜻蜓。

2。

理解诗意。

(1)谁来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引导质疑: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爱晴柔”?
(3)指导朗读:一道细流缓缓地从泉眼中流出,池畔的绿树在阳光的照射下,将树荫投射到水面,忽明忽暗。

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要读得轻柔,速度稍慢)
(4)指导想象:荷叶刚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样了?如果它们会说话,会说些什么?
(5)“早”和“才”这两个字用得非常准确、生动。

有了这两个字,我们读这两句诗时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样的画面?(学生交流)
教师引导:多么细微的画面,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你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
①指名反复读。

②配乐朗读.
3。

总结提高。

师: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娇嫩的荷叶、可爱的蜻蜓构成了小池优美的风景。

难怪诗人要把这样的小池写下来,这里真是太美啦!全班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试着背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能力和想象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板块四拓展延伸,写字指导
1。

画一画。

(1)你们喜欢这样的小池吗?请拿起你手中的笔,画一画你心目中的小池吧!
(2)学生自由作画。

(3)小结: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大家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

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

只有懂得爱护,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2。

写字指导。

(1)学生仔细观察课后田字格中“无、树、爱"等字的字形,思考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得正确、美观,并把自己的建议分享给大家。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进行补充,提醒学生重点注意:
①“无”的最后一笔是竖弯钩。

②观察“爱"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注意比例。

③“尖”的第一笔是“竖”,“大”要写得舒展。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并评议。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书写生字中体会汉字的特点及书写笔顺规则,使学生感受发现的喜悦,培养其写字兴趣,提高其书写能力.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一开始,我便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注重资源开发.在生字教学中,抓住字词扎实训练,夯实基础。

然后让学生自由质疑,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学习交流,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和生成。

符合学生心理需要,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

抓住“读"的根本,结合古诗情境美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感悟.然后让学生反复吟诵古诗,感悟诗句的意境,培养其读的能力,激发其阅读兴趣。

写字教学环节中,让学生自主写字,注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书写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