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测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请求追究行为人的()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法律责任
2.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的权利。
A.《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国际家庭日是每年的()。
A.5月5日
B.9月17日
C.5月15日
D.12月12日
4.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火灾逃离”现场演练,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学校保护
B.社会保护
C.司法保护
5.小贾的爸爸经常在酒后打他,触犯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6.公务员应当具备的最低年龄条件是()。
A.16周岁
B.20周岁
C.18周岁
D.23周岁
二.填空题(共6题,共36分)
1.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
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公正、和谐。
2.从世界范围观察,青少年犯罪已经呈现出()、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犯罪增多的特点。
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关键在于集合全社会力量,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作为未成年人,要从小养成()的好习惯,知法、(),铭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全社会应当树立()、()、()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未成年人。
4.针对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问题,2016年11月,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向校园欺凌和暴力“亮剑”。
5.()是国家的根本法。
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
6.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处罚侵害未成年人的
()行为,我国专门制订了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
2.权利人应当在法律范围内行使和保护权利,而不能超越法律范围滥用权利。
()
3.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公园等场所,未成年人可享受免费或优惠票。
()
4.我国禁止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害人体健康、违反伦理道德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
()
5.只要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各司其职,就能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
()
6.我国2015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
1.请将下列四种情形与相违背的法律连线。
A.小学生杨某星期天去网吧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B.李某初中没有毕业,父母让他外出打工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C.王某的爸爸经常在酗酒后打他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赵某15岁,参与贩买毒品被抓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五.简答题(共5题,共26分)
1.遇到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该怎么办?
2.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还体现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方面,请具体说明。
3.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4.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时,怎样保护自己?
5.未成年人维权途径中“咨询寻求帮助”的内容是什么?
六.材料题(共1题,共8分)
1.材料探究题。
17岁的赵佳在假期结识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分子,并在他们的诱惑下多次参与赌博,欠下500多元赌债。
为了偿还赌债,赵佳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强行劫取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400余元。
人民法院认定赵佳犯了抢劫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1.赵佳触犯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怎样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七.综合题(共1题,共6分)
1.案例分析:12岁的小明是一名六年级男生,因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由年迈的奶奶照看。
在不良风气的影响下,结交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青年朋友,经常逃学、吸烟、喝酒、迷恋网络游戏中厮杀情节。
因手中没钱,参与了一起盗窃案件,被派出所查获。
(1)导致小明违法的原因有哪些?
(2)小明的不良行为给我们青少年留下了哪些深刻的教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C
4.A
5.D
6.C
二.填空题
1.义务;国家
2.低龄化;暴力性;遵纪守法;守法
3.尊重;保护;教育;关心;爱护
4.《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
5.宪法;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6.合法;违法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
五.简答题
1.先掏出身上的零花钱,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找机会报警。
2.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还体现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方面:通过对实施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及时教育、矫治,将未成年人与可能诱发犯罪的环境隔离开来,以保护其健康成长。
3.义务教育关乎中国教育事业,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不仅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而且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4.(1)当遭遇侵害时,应当冷静应对,尽量避免危险,设法逃离现场,及时报警求助,以保证自身安全。
(2)依法维权要靠证据,一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可以成为证据,例如合同、书信、指纹、录音、电子邮件、证人证言等。
5.向律师等专业人士请教;向居委会或村委会求助;向法律援助部门求助;向妇女儿童保护组织求助。
六.材料题
1.C;①集合全社会力量,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②作为未成年人,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七.综合题
1.(1)父母在外打工,奶奶年龄较大,没有比较好的监护;结交了一些有不良习惯的社会青年,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惯;(2)我们青少年一定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远离那些沾染了不良习惯的社会青年,做一个知法守法的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