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原理04章混凝土受弯构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8/23
8
双向板受力钢筋:两个方向 长跨内侧、短跨外侧
单向2板021受/8/力23 钢筋:短跨方向,外侧
9
分布钢筋:长跨方向、内侧
4.1.3 梁的配筋构造
• 纵向受力钢筋 • 单筋、双筋截面 • 钢筋布置 • 直径:12~25mm 两种直径相差2mm • 受拉钢筋根数2根,最好3~4根 • 一般布置一层,不超过两层 • 净距离满足要求 两层以上钢筋中距增大一倍
• 纵向构造钢筋 • 设置要求 (1)腹板高度hw450mm,两侧面沿高度 配置腰筋,并用拉筋固定 (2)每侧腰筋的截面面积不小于0.1%bhw, 间距不宜大于200mm • 纵向构造钢筋的作用 (1)防止侧面产生垂直于 轴线的收缩裂缝 (2)增强钢筋骨架的刚度 (3)增强梁的抗扭作用
2021/8/23
2021/8/23
7
• 单向板的分布钢筋 • 分布钢筋的作用 (1)将板上荷载有效地传递给受力钢筋
(2)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形成钢筋网
(3)防止温度、收缩等原因沿板跨方向产生 裂缝。
• 分布钢筋的布置 (1)梁式板单位长度上的分布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 积的15%,且不小于该方向上板截面面积的0.15% (2)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不大于250mm;当集中荷载较大时,间距不大于200m m。
28
t
• 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 开裂截面中和轴以下的受拉混凝土截面小,拉应力很小 • 忽略其作用偏于安全
• 已知材料的本构关系 • 钢筋本构关系 极限拉应变 0.01 应力-应变关系
s Ess , s y
s fy , s y
2021/8/23
fy 0.01
29
cu s
37
xc x / 1 cu
h0
h0
cu s
相对受压区高度定义为 x

h0
x 1 cu 1 h0 cu s 1 s / cu
界限破坏时,=b, xc=xb,s= y=fy/Es,所以
b
1 20121/8/E23sfycu
16
• 箍筋最大间距 (1)一般情况,见表 (2)特殊情况—计算需要受压纵筋 s不应大于15d(压筋最小直径),不应大于400mm; 一层内压筋多于5根且直径>18mm,s不应大于10d。
❖箍筋锚固要求
箍筋是受拉钢筋 135弯钩 弯钩端头直段长度不 小20于21/58/02m3 m,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17
2021/8/23
14
• 箍筋 • 箍筋的作用 (1)抵抗主拉应力 (2)把其他钢筋联系在一起,形成骨架 • 箍筋的配置 (1)按计算确定 (2)按计算不需要箍筋的梁,按构造配置 h>300mm,全长配箍 h=150~300mm,端部各1/4跨内配箍,当中部1/2跨范围内有集中荷载,全 长设置 h<150mm,可不设箍筋
• 混凝土压力的合力
根据平截面假定, 压应变和中和轴的 距离成正比
c / 0 y / y0
当 0 y y0 时
c
f
c
1
1
c 0
n
f
c
1
1
y y0
n
当 y0 y xc 时
2021/8/23
c fc
31
混凝土压力的合力Fc
Fc
xc 0
c
bdy
b
y0 0
c
dy
b
xc y0
ydy
b
xc y0
fc ydy
f
cbxc2
1 2
(n
1 1)(n
2)
y0 xc
2
fcbxc2
1 2
(n
1 1)(n
2)
0 cu
2
据此可以确定合力F
c 作用点的位置
2021/8/23
33
• 等效应力图 • 思路 • 曲线分布的压应力合力计算公式复杂,合力矩公式(用于确定合力位置)也 复杂 • 用均匀分布代替 • 要求 • 合力相等 • 作用点相同 (对中和轴之力矩相同)
2021宜/8/按23 双向板计算,也可按短跨方向的 3 单向板计算、但长跨方向构造要加强
• 板的截面尺寸 • 现浇板厚度为10 mm的倍数 • 常用厚度60、70、80、100、120mm…
• 最小厚度 单向屋面(楼面)板:60 双 向 板: 80 密 肋 板:40,50(肋间距>700mm) 悬 臂 板:60,80(悬臂长度>500mm) 无梁楼板:150
径相同,带肋钢筋外径
大于公称直径 一层钢筋
d 取20mm,单层钢筋
as c d / 2 两层钢筋
as c d (d或25) / 2
2021/8/23
20
4.2 混凝土受弯构件 正截面受力特点
4.2.1 适筋梁纯弯曲试验
• 荷载位移曲线 • 试验原理 • 四点弯曲 • 测截面应变
• 测跨中挠度
2021/8/23
4
• 梁的截面形式和尺寸 • 梁的截面形式 • 矩形 • T形、倒L形 • I形、花篮形
2021/8/23
5
• 梁截面尺寸 截面高度h:800mm,以50mm为模数 >800mm,以100mm为模数 截面宽度b:100、120、150、180、200mm 220、250mm ,以后50为模数
第4章 混凝土受弯构件
4.1 混凝土受弯构件的一般构造规定 4.2 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力特点 4.3 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4.4 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 4.5 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宽度验算 4.6 混凝土受弯构件挠度验算
2021/8/23
1
4.1 混凝土受弯构件的一般 构造要求
4.1.1 截面形式和尺寸
2021/8/23
10
• 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 (1)最小保护层厚度与环境、砼强度等级有 关。 (2)保护层过厚,采取防裂措施:钢筋网片
保护钢筋不致锈蚀(耐久性)
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共同工作)
保护钢筋火202灾1/时8/2不3 过早软化(抗火能力)
11
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 As
矩形截面宽 bh
f cbx( xc
0.5x)
35
1
x xc
1 2
(n
2 1)(n
2)
0 cu
1
n
1 1
0 cu
2
1
1
1 n 1
0 cu
1
1
取n=2,0=0.002, cu=0.0033,得到
1 0.824 1 0.968
规范规定:C50混凝土,取1=0.8、1=1.0
表5-3
C80混凝土,取1=0.74、1=0.94
2021/8/23
21
• 荷载位移曲线 • 直线关系: 未出现裂缝 末端开裂Mcr • 直线转折为曲线 混凝土开裂 挠度增长较快 末端钢筋开始屈服,My 屈服弯矩 • 曲线再转折 裂缝急剧开展、挠度急剧增大 曲线的最高点梁开始破坏,Mu极限弯矩
v/mm
2021/8/23
22
• 适筋梁正截面工作的三个阶段 • 阶段I—弹性工作阶段 • 应力应变线性关系 • 荷载增加,拉区混凝土塑性 变形发展,拉应力曲线分布 • 阶段末期,混凝土将裂未裂 Ia状态,抗裂验算的依据
T形截面20肋21/(8/2腹3 板)宽
纵向受力钢 筋截面面积
梁截面高度
12
• 架立钢筋 • 作用 (1)固定箍筋位置形成骨架 (2)防止温度裂缝、收缩裂缝 • 数量 两根,受压区外缘两侧平行于纵向受力钢筋 • 最小直径 梁跨<4m,8mm 梁跨4~6m,10mm 梁跨>6m,12mm
2021/8/23
•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混凝土应变0和cu
0 0.002 0.5( fcu,k 50)105
0.002
c
fc
0
c cu
cu 0.0033 ( fcu,k 50)105
0.0033
当 c 0 时
c
fc
1
1
c 0
n
n
2
1( 60
fcu,k
50)
2
2021/8/23
30
当 0 c cu 时 c fc
2021/8/2其3 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36
•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 界限受压区高度的概念
• x<xb 适超梁:钢筋先屈服 • x>xb 超筋梁:钢筋不屈服 • x=xb 界限破坏:钢筋屈服和混凝土压碎
同时发生 xb称为界限受压区高度 •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xc x / 1 cu
h h 0 2021/80/23
2021/8/23
27
4.2.3 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 基本假定 • 平截面假定 • 压区混凝土应变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 • 拉区裂缝的存在,使钢筋和混凝土之间发生了相对位移,开裂前原为同一 个平面,开裂后受拉截面劈裂为二。不符合平截面假定,但跨几条裂缝的 平均拉应变大体上符合平截面假定。
c
应202变1/8和/23曲率之间的关系
2021/8/23
15
• 箍筋直径要求 (1)一般要求 h800mm,不宜小于6mm h>800mm,不宜小于8mm 计算需要受压纵筋时,不小于最大纵 筋直径的1/4 (2)常用直径值:6、8、10mm
• 箍筋的形式
b150mm,单肢箍
b400mm,双肢箍;
b>400mm,压筋>3根,复合箍。
2021/8/23
梁的高跨比h/l0
简支
连续
悬臂
独立梁或整体肋形梁的主梁 1/12~1/8 1/14~1/8 1/6
整体肋形梁的次梁
1/18~1/10 1/20~1/12 1/8
梁的宽高比b/h
2021/8/23
矩形截面:1/3.5~1/2.5
6
T形截面:1/4~1/2.5
4.1.2 板的配筋构造
• 受力钢筋 • 常用直径 6、8、10、12mm • 钢筋间距 (1)不宜小于70 mm (2)间距不宜过大 h150mm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h>150mm,间距宜1.5h,宜300mm
Fc
Ft
2021/8/23
25
4.2.2 梁正截面破坏特征
• 破坏形态分类 • 影响因素 • 截面尺寸 • 钢筋用量 • 破坏形态 • 适筋破坏 • 超筋破坏 • 少筋破坏
配筋率
2021/8/23
26
• 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破坏特征 • 适筋破坏 • 受拉钢筋先屈服 • 混凝土压区边缘压碎。延性破坏 • 超筋破坏 • 混凝土压区边缘压碎 • 受拉钢筋不屈服 • 少筋破坏 • 拉区混凝土开裂 • 钢筋迅速屈服,强化、拉断
• 板的截面形式和尺寸 • 板的截面形式 • 矩形板 • 空心板 • 槽形板
2021/8/23
2
• 板的分类 • 单向板 (1)对边支承的板 (2)长跨与短跨之比l1/l23.0的四边支承板 • 双向板 (1)两邻边支承板 (2)三边支承板 (3)长跨与短跨之比l1/l22.0的四边支承板
四边支承板2<l1/l2<3
13
• 弯起钢筋 • 双重角色 (1)跨中是纵向受力钢筋(抵抗弯曲拉应力) (2)支座附近受剪钢筋(抵抗主拉应力) • 弯起角度 一般取45; h>800mm时,采用60 • 钢筋布置 150<h300mm,smax=150mm 300<h500mm,smax=200mm 500<h800mm,smax=250mm h>800mm,smax=300mm
cdy
b
y0 0
fc 1- (1- y/y0 )n
dy
b
xc y0
fcdy
fcbxc 1
1 n 1
y0 xc
fcbxc 1
(n
0 1)
cu
混凝土压力对中和轴的矩
M F
20210x/c8/2c3ybdy
b
y0 0
c
ydy
b
xc y0
c
ydy
32
M F
b
y0 0
fc 1- (1 - y/y0 )n
筋又造纵
称钢向
腰筋构
18
4.1.4 截面有效高度
• 有效高度的概念 • 定义 • 受拉钢筋合力中心到混凝土受压区边缘的距离 • 表示 • 有效高度用h0表示 • h0 = h - as
钢筋重心到混凝土受拉
2021/8/23
区边缘的距离
19
as与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c 和钢筋的外径d 有关
光面钢筋外径和公称直
2021/8/23
34
均匀分布受压区高度,称为计 算受压区高度,简称受压区高
度:x=1xc
均匀分布的压应力为:c=1 fc
合力相等
Fc
f
cbxc
1
(n
0 1)
cu
1 fcbx
合力矩相等
求解1和 1 = x/ xc
MF
20f2c1b/x8c2/2312
(n
1 1)(n
2)
0 cu
2
1
2021/8/23
23
• 阶段II—带裂缝工作阶段 • 混凝土开裂 • 拉力主要由钢筋承担 • 中和轴上升 • 混凝土拉、压应力曲线分布 • 裂缝随荷载的增加而加宽 • 阶段末期,受拉钢筋屈服 IIa状态, 裂缝宽度及变形 验算的依据
2021/8/23
24
• 阶段III—破坏阶段 • 裂缝急剧开展,宽度 变大,挠度增大 • 中和轴不断上升,混 凝土受压区高度缩小 • 当压区边缘混凝土达 到极限压应变时,受 压混凝土压碎,构件 完全破坏。IIIa状态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的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