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摆一摆》word教案3
北师大《摆一摆》教学设计
![北师大《摆一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4df30e5856a561253d36f01.png)
《摆一摆》教学设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45—46页【教材分析】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学生在已经学过面积的意义和常用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内容也是学生后续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以及梯形面积计算的基础。
教材重在体现知识的发现过程,安排了三部分内容:估一估,说一说,造成学生认知冲突,培养学生估测能力;摆一摆,填一填,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试一试,想一想,得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如何更好地利用教材资源,充分让学生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是本堂课教师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本堂课教学设计的着眼点。
【学生分析】学生对面积的意义、常用面积单位的认识,以及用面积单位“量一量”测量面积方法的掌握为学生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奠定了知识和技能基础,另外,部分同学的较早接触可能使他们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已经有所耳闻,但要真正体验知识形成过程,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还要求教师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探究、自主建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学生在认识面积之前,已经认识的周长可能对面积计算的学习产生负迁移,如何消除这种影响,也将成为本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体验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初步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2 、过程与方法:渗透“实验—猜想—验证—概括”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成功体验。
3、情感与态度:在探索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和自主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意义教学准备:课件,长方形、正方形纸片若干张【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有一天,乌龟又遇到了兔子,并再一次向兔子提出了挑战。
数学摆一摆教案
![数学摆一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8af0e9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3.png)
数学摆一摆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数学摆一摆游戏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在趣味性中掌握应用数学的基本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观察能力。
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数学摆一摆的基本规则和原理。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数学摆一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培养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强化数学思维方式的运用。
2.情感态度:(1)在互动、竞争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2)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教学过程1.前置知识:(1)了解什么是杆长、摆角以及周期等基本概念。
(2)学习杆长对于摆的周期的影响。
2.游戏介绍:掏出手机,打开数学摆一摆,喊出目标分数,开始游戏。
3.样例分析:(1)样例展示:呈现一个较优解。
(2)样例分析:① 计算杆长和飞出的角度。
② 通过计算两根棍杆的杆长和出发角度的大小,控制小球准确瞄准目标,并使小球在目标区域的摆动次数达到最大值。
③ 将操作步骤和计算方法简述。
4.教师实操演示:按照前面所讲的计算方法,在现场进行游戏操作演示。
5.学生操作:大家开始尝试摆一摆游戏,让同学们体验游戏过程,互相交流、学习,寻找出游戏中的技巧和方法。
6.总结:(1)总结游戏规则和摆动计算方法。
(2)分享游戏经验和心得体会。
(3)对比高低分,总结游戏优化策略。
7.作业:要求学生在家做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亮点1. 游戏化教学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 能够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到学科知识的掌握目标。
3. 活动所融合的知识领域广泛,能够很好的发挥跨学科的效果。
4. 能够进一步了解数学知识展示出来在生活方面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从游戏中学到了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游戏过程中能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动力。
游戏“数学摆一摆”的教学过程,可以在趣味性中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掘潜能,使学生逐步具备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由此获得成功的喜悦。
北师大数三下《摆一摆》word教案
![北师大数三下《摆一摆》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404e3459eef8c75fbfb349.png)
《摆一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身边的数学,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重点:理解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准备: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作业纸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2、1平方米有多大?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1平方分米呢?1平方厘米呢?二、估一估(拿出作业纸)估计这3个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把结果写在序号的旁边反馈,你是怎么估计的?三、摆一摆1、同学们的估计到底准不准确?这几个长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方形的面积(师板书:长方形面积)2、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中的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1平方厘米)它的边长呢?(1厘米)3、下面就请你用小正方形摆一摆这3个长方形的面积,然后把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生操作,师巡视)(展示学生作品)(反馈交流)图(1)预设1:你来说说看,你是怎么摆的?预设:一行摆了3个,也就是宽是3cm,有这样的4行,也就是长是4cm,一共是12个,cm?,它的面积是122预设2:这种方法你能看懂吗?能看出整个长方形面积吗?图(2)呢?图(3)呢?4、通过刚才的摆一摆,再来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师板书,生把公式写在作业纸表格下面)如果要你计算我们教室的面积,应该怎么办?预设:量出它的长、宽,再用公式5、我们解决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那正方形面积又该怎么计算呢?你能猜一猜吗?6、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预设:用摆一摆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四、应用下面就让我们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纸反面1、2、3生独立完成,反馈五、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通过猜想“长方形面积=长 宽”,然后通过摆一摆验证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否正确,最后在学生的探究中验证了猜想正确。
小学数学教案摆一摆,促进家庭亲子互动
![小学数学教案摆一摆,促进家庭亲子互动](https://img.taocdn.com/s3/m/8441b36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c.png)
小学数学教案-摆一摆,促进家庭亲子互动的文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特别是在教育领域,现代家庭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家庭教育也越来越成为了家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孩子的数学能力在学习中也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而言,数学学科的教学和家庭教育同样重要。
这里我们来谈一谈小学数学教案-摆一摆,如何促进家庭亲子互动。
一、摆一摆的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摆一摆的教育实践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操作中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思维方法。
2.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各类图形的构成和变化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教学难点使学生具备合理的观察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造力,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的热情。
4.教学前期准备①准备需要用到的教具:小木棍、彩色橡皮筋、扭曲棒和其他形状图。
②在教室内布置好运动区,使学生可以自由地进行摆一摆的活动。
二、积极发挥亲子互动的作用1.亲子陪伴是成长的必需品亲子陪伴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能力,还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关爱和温暖,促进家庭亲子关系的提升。
2.摆一摆也可以成为亲子陪伴的方式摆一摆这项活动看似简单,实则不然。
它可以让孩子在活动中自由探索、自由发挥,增强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激发孩子兴趣,帮助家庭建立沟通和互动的桥梁。
3.开展摆一摆活动,把教育移到家庭中不仅需要在学校中开展这个教育实践活动,也可以把这个活动进行到家庭中,让孩子的学习形成连续性和系统性,加深孩子对数学的理解和认识。
4.建立好家庭教育的基础,做学习和生活的伴侣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在家庭中以身作则,改变教育方式,赋予孩子正确的教育意识和生活观念,帮助孩子发展他们的天赋和才能。
三、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困境1.数学课堂单调乏味讲解、理论、习题、考试,这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形式。
这种形式让学生很难建立兴趣和连接实际生活,也加剧了孩子们的学习压力,让孩子们失去了对数学的热爱。
《摆一摆_想一想》教案
![《摆一摆_想一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64b53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c.png)
《摆一摆_想一想》教案教案《摆一摆_想一想》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数学中的排列组合知识。
2.掌握排列组合的基本计算方法。
3.能够熟练应用排列组合进行问题解答。
4.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数学中的排列组合知识。
2.排列组合的基本计算方法。
3.应用排列组合进行问题解答。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教师用一些具体的例子引发学生对排列组合的思考,例如“班上有5个男生和4个女生,现在要从中选取一个班级代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举结果?”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班上有n个男生和m个女生,从中选取一个班级代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举结果?这是一个排列还是组合问题?步骤二:学习排列和组合的基本概念1.导入概念:“排列”和“组合”是数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排列”是指将n个不同的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组合”是指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选取m个元素,不考虑其顺序。
2.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排列和组合的概念,比如“从ABCDE中选取3个字母,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和组合方式?”3.引导学生总结排列和组合的特点,并总结排列和组合的计算公式。
步骤三:巩固排列和组合的计算方法1.教师通过例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计算,例如“从1、2、3、4、5中选取3个数字,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和组合方式?”3.引导学生总结排列和组合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培养学生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步骤四:应用排列和组合解决问题1.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排列和组合的知识进行解答。
例如“比赛共有8个奖项,参赛人数为12人,如果每个人只能获得一个奖项,那么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获奖方式?”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确定问题属于排列还是组合问题,然后运用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解答。
3.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步骤五:拓展应用1.引导学生思考:排列和组合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为什么要学习排列和组合?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排列和组合问题,并尝试运用排列和组合的知识进行解决。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单元摆一摆教案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单元摆一摆教案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78e902a1d5bbfd0a79567397.png)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摆一摆教案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概括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勇于探索和实践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
下面两图,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能用数方格的方法说出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吗?同学们已经会用数方格的方法求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了。
如果用这种方法去求一个较大的图形的面积,你会感到怎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种新的求面积的方法,大家想知道吗?(二)玩中学1.估一估。
引导学生估计三个长方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1)先回忆一下上节课所学习的几个面积单位,在头脑中再次建立表象。
(2)让学生说一说选择哪个面积单位进行估计最合适。
(3)学生独立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进行估计,然后将估计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
2.摆一摆,填一填。
(1)引导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放在这3个长方形上摆一摆,看需要摆几行几列,数一数上面三个长方形分别要用几个小正方形才能摆满,检验估计的结果。
(2)学生独立操作后,将获得的每个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的相关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认真观察填好的表格,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4)在观察、比较之后,发现其中规律,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建立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3.试一试。
(1)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
引导学生先估计一下它的面积。
然后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一摆。
(2)说一说怎样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三)学中做。
1.完成49页“练一练”第1、3题。
学生能够应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师应该注意强调不能丢掉面积单位。
2.一个游泳池的长是50米,宽是25米,这个游泳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完成49页“练一练”第2题。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摆一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摆一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35bd48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2.png)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摆一摆》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班级下册《摆一摆》教学设计摆一摆教学目标1.经受探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觉过程。
2.把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3.培育同学观看、推断、推理、概括等方面的力量,使同学养成勇于探究和实践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把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预备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
下面两图,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能用数方格的方法说出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吗?同学们已经会用数方格的方法求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了。
假如用这种方法去求一个较大的图形的面积,你会感到怎样呢?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种新的求面积的方法,大家想知道吗?(二)玩中学1.估一估。
引导同学估量三个长方形的面积,培育同学的估测意识。
(1)先回忆一下上节课所学习的几个面积单位,在头脑中再次建立表象。
(2)让同学说一说选择哪个面积单位进行估量最合适。
(3)同学独立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进行估量,然后将估量的结果在小组内相互沟通。
2.摆一摆,填一填。
(1)引导同学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放在这3个长方形上摆一摆,看需要摆几行几列,数一数上面三个长方形分别要用几个小正方形才能摆满,检验估量的结果。
(2)同学独立操作后,将获得的每个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的相关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仔细观看填好的表格,看看你发觉了什么规律。
同学独立思索后在小组内进行相互沟通。
(4)在观看、比较之后,发觉其中规律,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建立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3.试一试。
(1)老师出示一个正方形。
引导同学先估量一下它的面积。
然后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一摆。
(2)说一说怎样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三)学中做。
1.完成49页“练一练”第1、3题。
同学能够应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老师应当留意强调不能丢掉面积单位。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摆一摆》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摆一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453320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5.png)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摆一摆》教学设计第一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摆一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全过程,真正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2、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使学生正确地应用面积单位,估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重点:1、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2、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面积是1cm2小方格,课件、同图①②③一样大的硬纸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大熊组织竞赛,让小兔、小马、小羊来抢答以下几个问题,你们会吗?(1)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2)怎样知道图形的大小?(看它含有几个面积单位。
)2、点明课题:今天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二、探究新和。
1、出示P48(图①、图②、图③课件)①让学生估一估哪个长方形面积大?②要表示这三个图形的面积,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③怎样来表示这三个长方形的准确面积?2、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1)分组操作(一、二组用小方格摆图①、三四组摆图②、五六组摆图③、并将摆放小方格每行个数与行数的数据填在下边表中相应的格中。
)集体交流。
(2)集体交流,让每小组汇报摆放的结果。
(3)得出结论。
你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方格总数等于每行个数与行数的乘积。
)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为什么长方形面积等于长×宽?(找出回答)新课标第一网(4)应用练习出示课件,求下面长方形的面积。
长cm210宽 cm面积cm2100cm2是哪个长方形的面积?小组讨论,正方形的面积怎样求?它与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交流时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3、小结:(1)怎样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2)计算面积时注意什么?(面积单位的使用)三、思维训练、实践活动。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摆一摆word教案2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摆一摆word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ea738298284ac850ad0242e8.png)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2. 能力目标: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
培养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昨天的课上我们认识了几个新的朋友,还记得吗?
师:你发现了什么?
正方形的边长与面积又有什么关系呢?
引导学生发现: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那如果边长是3米呢?面积有是多少呢?
让学生跳出课本,面积单位不一定只研究平方厘米。还有平方米。平方分看长方形的面积与他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生: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是不是这样的呢? 咱们来验证一下吧,将上面的长方形长和宽相乘,逐一验证。
引导学生发现并验证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生齐读公式)
2.出示教材46页试一试。
先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一摆,再算一算正方形的面积。
搜集学生的答案,板书正方形的变长和面积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能用手势比划一下大概有多大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45页三个图形,估一估下面的图形的面积:
①学生估算前引导学生用哪个面积单位合适。(平方厘米)
②摆一摆、看看谁估算的准确,结果填入表格中。(学生活动)
③集体汇报:
请大家观察刚才摆的图形,看看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填一填放在桌上的表格。”幻灯片出示各长方形:长∕㎝宽∕㎝面积∕㎝²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册摆一摆教案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册摆一摆教案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10c39517f46527d3240ce097.png)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册摆一摆教案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若干个1厘米²的小正方形。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都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它们的面积在计算时也有一定的公式。
今天我们就共同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二、引导探索2、小组合作,用1cm²的小正方形摆一摆,数一数这三个长方形分别要用几个小正方形才能摆满。
3、各组组长将操作结果记录下表。
4、小组讨论: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5、总结长方形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 = 长×宽6、小组合作:用1cm²的正方形摆一摆,再算一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7、小组讨论正方形周长公式。
三、拓展应用1、小红的床长20分米,宽14分米,要铺上与床同样长的席子,这块席子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2、计算下面草地、花坛的占地面积。
(单位:m)3、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它们的面积。
4、(1)用12个边长为1cm的正方形纸板摆长方形,你能摆出几种?(2)估计教师地面的面积,测量它的长和宽,计算出面积。
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册森林旅游教案北师大版教学内容:课本P10---P11教学目标:1.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会数学能广泛应用于生活的价值。
3.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要到一座美丽的森林去旅游,请同学们做好准备,让我们一起出发。
二、玩中学。
1.森林食品店。
(1)同桌之间进行游戏,一人扮顾客,承担提出购物问题的任务,另一人扮服务员,承担解决问题的任务。
北师大版数学三下《摆一摆》教案参考3
![北师大版数学三下《摆一摆》教案参考3](https://img.taocdn.com/s3/m/6fe7ddd4941ea76e58fa044f.png)
《摆一摆》教案参考3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引导学生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3.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身边的数学,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你能够比划一下吗?(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2.师:如果要表示教室的面积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如果要表示这张卡片的面积呢?3.揭示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二)探究1.估计图形的面积师:请你估计一下这张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师:同学们估计了很多答案,到底这张卡片的实际面积是多少,你们有办法测量吗?请你试着测量出卡片的实际面积,可以利用老师给你带来的工具。
2.学生动手操作,用自己的方法测量出卡片的实际面积(教师巡视指导)3.反馈交流,形成猜想师:同学们实际测量出来卡片的面积是多少?你是用什么方法测量得到的呢?学生会用透明方格纸盖在卡片上面,通过摆1cm2的小正方形来测量卡片的长、宽和高。
也有的学生会用尺量长度的计算得到面积。
教师由此提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规律。
4.举例验证,探索方法师:老师这里为大家准备了几个长方形,我们四人小组合作来试一试,小组分工,其中三人每人选一个图形验证,另一个同学画一个长方形试一试,为了计算方便可以画一个长、宽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
师:请每位同学先独立试一试,就是通过测量计算面积,再用其他方法验证一下,把有关数据记录下来。
(学生实践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里交流,并选一名代表发言。
5.小结并得出计算公式师:通过刚才几个长方形面积的测量验证,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总结规律:长方形面积=长×宽6.尝试运用师:我们学会用多种方法测量长方形的面积,也知道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那么正方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摆一摆word教案3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摆一摆word教案3](https://img.taocdn.com/s3/m/aad24356680203d8cf2f2410.png)
摆一摆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全进程,真正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2. 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育学生的估算能力,使学生正确地应用面积单位,估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冲破重点、难点假想:通过体验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进程学会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进程:一、创境激疑。
1. 出示课件:大熊组织竞赛,让小兔、小马、小羊来抢答以下几个问题,你们会吗?(1)什么是面积?常常利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2)如何明白图形的大小?(看它含有几个面积单位。
)2. 点明课题:今天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二、互动解疑1. 出示P48(图①、图②、图③课件)①让学生估一估哪个长方形面积大?②要表示这三个图形的面积,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适合?③如何来表示这三个长方形的准确面积?2. 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1)分组操作(一、二组用小方格摆图①三四组摆图②五六组摆图③并将摆放小方格每行个数与行数的数据填在下边表中相应的格中)集体交流。
(2)集体交流,让每小组汇报摆放的结果。
(3)得出结论。
你们在研究的进程中发觉了什么规律(方格总数等于每行个数与行数的乘积。
)如何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为何长方形面积等于长×宽?(找出回答)(4)应用练习出示课件,求下面长方形的面积。
三、启思导疑小结:(1)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2)计算面积时注意什么?(面积单位的利用)四、总结评价1. 学生谈收获。
2. 老师强调。
今天这节课,咱们用摆面积单位(方格)的方式得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又按照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出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边长,并能应用得出的面积公式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希望同窗们牢记这两个公式,解决更多的问题。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摆一摆word教案1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摆一摆word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be66a08ca26925c52dc5bfce.png)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第六册摆一摆
教学目标:
一、经历探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觉进程。
二、把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经历探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觉进程。
教学难点:
把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幻灯,小黑板,假设干个1厘米²的小正方形。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同窗们,咱们都明白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它们的面积在计算时也有必然的公式。
今天咱们就一起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二、引导探讨
一、估量下面图形的面积,并说一说选择哪个面积单位估量适合。
二、小组合作,用1cm²的小正方形摆一摆,数一数这三个长方形别离要用几个小正方形才能摆满。
3、各组组长将操作结果记录下表。
长/cm 宽/cm 面积/cm²
图①
图②
图③
4、小组讨论:观看表格,你有什么发觉?
五、总结长方形面积公式:
长方形面积 = 长×宽
六、小组合作:用1cm²的正方形摆一摆,再算一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7、小组讨论正方形周长公式。
三、拓展应用
一、小红的床长20分米,宽14分米,要铺上与床一样长的席子,这块席子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二、计算下面草地、花坛的占地面积。
(单位:m)
3、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它们的面积。
4、(1)用12个边长为1cm的正方形纸板摆长方形,你能摆出几种?(2)估量教师地面的面积,测量它的长和宽,计算出面积。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摆一摆教学设计(北师大版)【DOC范文整理】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摆一摆教学设计(北师大版)【DOC范文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3a4358289eb172ded63b7d1.png)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摆一摆教学设计(北师大版)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编写者王晶执教者王晶执教时间5月12日星期一版本北师大版学科数学册数第六册单元四单元课题摆一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概括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勇于探索和实践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准备、学具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教学重构前置性作业教学过程课时1、先估计下面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再用你喜欢的方法实际算一算。
我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我是小老师:我出题你来算:课前3分钟:面积单位换算练习。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故事导入: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那你们一定听过亡羊补牢的故事吧。
谁愿意讲一讲?后来,农夫吸取了教训,决定把洞补上。
组织活动,建构新知:你们知道该怎样来补吗?这两个洞是什么形状的?好,我们就利用长方形来研究怎样补这两个洞。
活动一观察图形,进行估计。
学生估计手中的长方形的面积。
引导学生说出研究这几个长方形的面积的方法。
活动二动手操作,探究问题。
学生在小组里选择自己的方法实际动手操作,得出这几个长方形的面积。
学生汇报结果,并检验估计的结果。
引导学生得出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活动三自由验证,确定方法。
请同学们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任意拼成一个长方形,看看拼摆的结果和计算的结果是否一样。
说一说你的验证过程。
得出求长方形面积的公式。
师提问:要想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必须得知道什么条件?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得出补羊圈的方法。
二、联系实际,应用拓展。
从学生最喜欢的动画片入手,由动画片中的喜羊羊带来问题:我想买一块窗帘,长5米,宽3米,面积是多少?如果把它的长缩短2米,剩下的是什么图形?怎样求它的面积?引导学生联系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得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北师大版数学三下《摆一摆》教案参考1
![北师大版数学三下《摆一摆》教案参考1](https://img.taocdn.com/s3/m/1f299d2aeff9aef8941e064f.png)
《摆一摆》教案参考1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概括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勇于探索和实践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1.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3.教具准备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
下面两图,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能用数方格的方法说出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吗?同学们已经会用数方格的方法求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了。
如果用这种方法去求一个较大的图形的面积,你会感到怎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种新的求面积的方法,大家想知道吗?(二)玩中学1.估一估。
引导学生估计三个长方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先回忆一下上节课所学习的几个面积单位,在头脑中再次建立表象。
让学生说一说选择哪个面积单位进行估计最合适。
学生独立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进行估计,然后将估计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
2.摆一摆,填一填。
(1)引导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放在这3个长方形上摆一摆,看需要摆几行几列,数一数上面三个长方形分别要用几个小正方形才能摆满,检验估计的结果。
(2)学生独立操作后,将获得的每个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的相关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认真观察填好的表格,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4)在观察、比较之后,发现其中规律,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建立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3.试一试。
(1)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
引导学生先估计一下它的面积。
然后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一摆。
(2)说一说怎样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三)学中做。
1.完成46页“练一练”第1、3题。
学生能够应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师应该注意强调不能丢掉面积单位。
2.一个游泳池的长是50米,宽是25米,这个游泳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完成46页“练一练”第2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 摆一摆 1教案 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 摆一摆 1教案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757e5baf58fb770bf78a55b9.png)
摆一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3.情感目标: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身边的数学,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你能够比划一下吗?(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2.师:如果要表示教室的面积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如果要表示这张卡片的面积呢?3.揭示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二)探究1.估计图形的面积师:请你估计一下这张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师:同学们估计了很多答案,到底这张卡片的实际面积是多少,你们有办法测量吗?请你试着测量出卡片的实际面积,可以利用老师给你带来的工具。
2.学生动手操作,用自己的方法测量出卡片的实际面积(教师巡视指导)3.反馈交流,形成猜想师:同学们实际测量出来卡片的面积是多少?你是用什么方法测量得到的呢?学生会用透明方格纸盖在卡片上面,通过摆1cm2的小正方形来测量卡片的长、宽和高。
也有的学生会用尺量长度的计算得到面积。
教师由此提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规律。
4.举例验证,探索方法师:老师这里为大家准备了几个长方形,我们四人小组合作来试一试,小组分工,其中三人每人选一个图形验证,另一个同学画一个长方形试一试,为了计算方便可以画一个长、宽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
师:请每位同学先独立试一试,就是通过测量计算面积,再用其他方法验证一下,把有关数据记录下来。
(学生实践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里交流,并选一名代表发言。
5.小结并得出计算公式师:通过刚才几个长方形面积的测量验证,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总结规律:长方形面积=长×宽6.尝试运用师:我们学会用多种方法测量长方形的面积,也知道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那么正方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摆一摆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全过程,真正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2. 能力目标:
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使学生正确地应用面积单位,估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
通过体验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学会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
1. 出示课件:大熊组织竞赛,让小兔、小马、小羊来抢答以下几个问题,你们会吗?
(1)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怎样知道图形的大小?(看它含有几个面积单位。
)
2. 点明课题:今天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二、互动解疑
1. 出示P48(图①、图②、图③课件)①让学生估一估哪个长方形面积大?
②要表示这三个图形的面积,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③怎样来表示这三个长方形的准确面积?
2. 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1)分组操作(一、二组用小方格摆图①三四组摆图②五六组摆图③并将摆放小方格每行个数与行数的数据填在下边表中相应的格中)集体交流。
(2)集体交流,让每小组汇报摆放的结果。
(3)得出结论。
你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方格总数等于每行个数与行数的乘积。
)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为什么长方形面积等于长×宽?(找出回答)
(4)应用练习
出示课件,求下面长方形的面积。
三、启思导疑
小结:
(1)怎样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计算面积时注意什么?(面积单位的使用)
四、总结评价
1. 学生谈收获。
2. 老师强调。
今天这节课,我们用摆面积单位(方格)的方法得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又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出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边长,并能应用得出的面积公式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希望同学们牢记这两个公式,解决更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