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2.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1)无胚胎期和幼年期,无性成熟过程; (2)发育特点与营养体的起源、母树的发育阶段和
部位有直接的关系; (3)与实生树相比,寿命短; (4)一生只经历青年期、壮年期和衰老期; (5)各个时期的特点及管理措施与实生树相应时期
基本相同。
3、园林树木的衰老
(1)园林树木的寿命 树木寿命的长短因其种类和环境条 件而异。
(2)不合理的配置,若干年后所呈现的植物景观 效果往往背离最初的设计意图。
三、草本植物的生命周期
1、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的生命周期 主要经历幼苗期、成 熟期(开花期)和衰老期三个阶段,生命周期很短,一生只开 一次花,
2、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生命周期 多寿命较长。草本植物 要经历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和衰老期。
④生命周期中及每年消耗营养最多的时期,由于 代谢产物交换恶化和开花结实消耗大量营养,使枝条和根系的 生长受到抑制;
⑤壮年期的后期骨干枝离心生长停止,离心秃裸 现象严重,树冠顶部和主枝先端出现枯,根系先端也干枯死亡;
特点;⑥开始出现向心更新。
栽培特点:加强肥水管理,早施基肥,分期追肥;合理 修剪,均衡配备营养枝及结果枝,使生长、结果和花芽分化达 到稳定平衡状态;疏花疏果,及时去除病虫枝、老弱枝、重叠 枝、下垂枝和干枯枝,改善树冠通风透光条件。
三、不同类型园林植物的年周期
1、草本植物的年周期
①一年生植物的年周期就是生命周期,短暂而简单; ②二年生植物,有些以幼苗状态越冬休眠或半休眠, 有些靠地下储藏器官形成后进入休眠状态越冬或越夏;
2、落叶树木的年周期
落叶树可明显地分为生长和休眠两大物候期。生长期 与休眠期之间又各有一个过渡期,即从生长转入休眠的 落叶期和由休眠转入生长的萌芽期。
(4)生长转入休眠期 是指秋季树木停止生长到落叶开 始为止的时期。气温降低、日照缩短是树木在秋季落叶 进入休眠期的主要外部因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减弱、 叶绿素分解,部分氮、钾成分向枝条和树体其他部位转 移等。
(5)休眠期 树木从秋季正常落叶到次春萌芽开始为止 的时期为落叶树木的休眠期。依据休眠时期分为冬季休 眠、旱季休眠和夏季休眠。根据休眠状态可分为自然休 眠和被迫休眠。
(1)休眠转入萌芽期 这一过程一般以日平均气温在 3℃以上时起到芽膨大待萌时为止。注意防止倒春寒现象。
(2)萌芽期 萌芽物候期是从芽萌动膨大开始,经芽的 开放到叶展出为止的时期。通过物理方式如烟熏喷雾和 化学方式如使用调节剂来防止冻害。
(3)生长期从春季开始萌芽生长到秋季落叶前的整个生 长季节,包括营养生生长和生殖生长。时期长,生长发 育快,有新器官的产生。
3、各个发育时期是逐渐转化的,各时期之间无明显界限, 通过合理的栽培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或延缓下一阶段的 到来。
第三节 园林植物的年周期
一、园林植物年周期的定义和意义
1、定义: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在一年中随着时间和季节的 变化而变化,所经历的生活周期称为年周期;
2、意义
(1)年周期是生命周期的组成部分,是栽培树木的区域规 划、种植设计、选配树种和繁殖、栽培、催延花期及制定树木 科学栽培措施的重要依据。
特点;①壮年期树木不论是根系还是树冠都已扩大到最 大限度,树木各方面已经成熟,植株粗大,树冠已定型,是观 赏的最佳时期,经济效益最高;
②树种的性状已经完全稳定,并充分反映出品种 的固有性状,有很强的遗传保守性,对不良环境的抗性较强, 故在苗木繁殖时选用处于本期的植株做母树最好;
③正常情况下,花、果数量多,性状最为稳定, 对于栽培目的来讲,本期越长越好;
2、意义:通过认识物候期,了解树木生理机能与形态发 生的节律性变化及其与自然季节变化之间的规律,对于园林设 计、园林树木栽植与养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树木物候的基本规律
①顺序性:树木物候的顺序性是指树木各个物候期有严 格的时间先后次序的特性。
②不一致性:指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物候期通过的时期各不 相同,如花芽分化、新梢生长的开始期、旺盛期、停止生长期 各不相同。
3、常绿树木的年周期
特点(1)没有明显的落叶休眠期,没有集中落叶期; (2)同一树种不同年龄和不同的气候区,物候期有大
的差异;
思考题
无无
P61: 3、5、6、7可以进行截枝或截 干,刺激萌芽更新,或砍伐重新栽植。对于古树名木来说,则 应在进入衰老期之前采取复壮措施,尽可能地延长其生命周期, 只有在无可挽救时,才予以伐除更新。
2、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无性繁殖树木的生命周期)
定义: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是树木的营养器官(如枝、 芽、根等)发育成独立植株后,生长、开花、结实,直至衰老、 死亡的过程。
特点;①树木固有的特性逐渐发展和巩固; ②树木的可塑性即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比幼年期
大为降低; ③树木的根系与树冠加速生长,可能达到或接近
预定的最大营养面积,是离心生长最快的时期; ④生长占优势到生长与发育趋于平衡的过渡时期,
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比例的变化决定向盛果期转化的速度; ⑤此期的长短主要决定于养护管理的水平;
2、离心秃裸 以离心方式出现的树冠的自然打枝和根系 自疏,统称离心秃裸。与树种、外界环境以及栽培条件有密 切的关系。
3、向心更新 萌蘖枝出现的规律是由外向内直至根颈, 这就是常讲的向心更新。
离心生长、离心秃裸和向心更新之间的关系:对于乔木 树种,凡无潜伏芽或潜伏芽寿命短的,只有离心生长和离心秃 裸,没有或几乎没有向心更新,如油松、桃等;只有顶芽而无 侧芽者,只有顶芽延伸的离心生长,而无离秃裸,更无向心更 新,如棕榈等。
(2)园林植物的年周期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两个阶段。
二、园林植物年周期的物候期
1、定义: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在一年中与 周期性变化的环境相对应的形态和生理机能周期性的变化规律, 即一年中,随着气候的季节性变化而发生的萌芽、抽枝、展叶、 开花、结实及落叶、休眠等规律性变化的现象,称之为物候或 物候现象。与之相适应的植物器官的动态变化时期称为生物气 候学时期,简称物候期;不同物候期植物器官所表现出的外部 特征称为物候相;
(5)衰老期 从骨干枝、骨干根逐步衰亡,生长显著减 弱到植株死亡为止的时期为衰老期。
特点;①生长势减弱,出现明显的离心秃裸现象; ②根系以离心方式出现自疏,吸收功能明显下降; ③树体开花结实量大为减少,品质降低,树体对
逆境的抵抗力差,极易遭受病虫及其他不良环境条件的危害导 致死亡;
④输导组织老化,树冠外围小枝死亡; ⑤土壤肥力片面的消耗、根系附近土壤中有毒物 质产生与积累等多种因素促使衰老; ⑥树体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树冠更新复壮能力很 弱。
生长发育是植物共有的现象之一,是植物生命活动中相 互依存、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贯穿植物的整个生命活动中,并
受遗传基因的支配和环境变化的影响,我们将植物营养器官 与生殖器官的反复转化叫发育周期,园林植物的发育周期大 体分为生命周期和年发育周期。
园林植物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生长发
育规律,可以人为调节与控制其生长发育的速度和方向,科 学指导生产实践,克服盲目性,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综合作 用。
第二节 园林植物的生命周期
园林植物的生命周期是指植物繁殖成活后经过营养生长、 开花结果、衰老更新,直至生命结束的全过程,又称生物学 年龄时期。
一、植物生命周期的一般规律
1、离心生长 根和茎以根颈为中心向地下和地上不断地扩 大其空间的生长,称为离心生长。
栽培特点:对于以观花、观果为目的的园林植物,为了 促进迅速进入壮年期,多花结果,采用轻剪、施肥措施,使树 冠尽快达到最大营养面积,促进花芽形成。对于生长过旺的树, 应多施磷、钾肥,少施氮肥,适当控水,以缓和营养生长。对 于生长过弱的树,加强肥水供应,促进树体生长。
(4)壮年期(盛果期)植株大量开花结实开始,到结实 量大幅度下降,树冠外沿小枝现干枯时为止为壮年期,是观花、 观果植物一生中最具观赏价值的时期。
(1)胚胎期(种子期) 胚胎期从卵细胞受精形成合子 开始到种子发芽为止。又可分为受精到种子阶段和种子脱离母 体阶段。
(2)幼年期(幼苗期) 实生苗的幼年期是从种子萌发 到植株开第一朵花为止。
特点:①幼苗的可塑性大,遗传性尚未稳定,易受外界 环境的影响;
②不同的树种及品种幼年期长短不一样; ③幼年期是旺盛离心生长的时期; ④枝条生长直立,每年具有1-3次生长高峰,停止 生长较晚。 ⑤植株内有机物质积累较少,这也是幼树不能开花 的主要原因; ⑥此期的最初几年枝条组织生长得不充实,如不 注意防寒越冬,则会发生冻害。
③重演性:树木的同一物候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多次重 复出现。
4、物候观测方法
确定观测地点—确定观测植株—确定观测时间与年限—确定观 测人员—观测资料的整理—物候观测的内容
5、园林植物物候期的影响因素
①不同植物种类与品种; ②不同地区; ③不同年份; ④不同海拔; ⑤不同纬度和经度; ⑥不同植株部位; ⑦不同年龄; ⑧不同栽培条件。
(2)树木衰老的标志 ① 枝干、形成层以及根停止生长; ②干重增长量下降; ③树冠、茎和根系相对比例下降。
4、树木个体生长大周期
特点:(1)慢—快—慢的S形曲线式总体生长规律; (2)不同树木在其一生的生长过程中,各个生长
阶段出现的早晚和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差别。
应用:(1)在城市及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中,应根据植物 生长特性,速生植物与慢生植物合理配置;
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本章提要:
1、介绍园林植物根、茎、叶、花、果等各个器官 的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 2、植物整体性及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3、园林植物一生中的生长发规律; 4、园林植物一年中的生长发育规律及物候特性。
第一节 园林植物的器官及其生长发育 第二节 园林植物的生命周期 第三节 园林植物的年周期
竹类多为无性繁殖,绝大多数种类几十天内可以达到个 体发育的最大高度。没有离心生长、离心秃裸和向心更新现象。
二、木本植物的生命周期
木本植物的 生命周期
实生苗
受精卵—种子—植 株—开花—结实
营养苗
营养器官—植株—开 花—结实
1、实生树的生命周期(有性繁殖的生命周期)
实生苗的生命周期具体可划分为胚胎期、幼年期、青年 期、壮年期和衰老期,各个生长发育时期有不同特点,调节和 控制树木的生长发育,使其健壮生长,充分发挥其绿化美化功 能和生态功能等。
栽培特点:加强土壤管理,强化肥水供应,促进营养器
官健壮地生长。采用整形修剪手法,培养良好冠形、干形,保 证达到规定的主干高度和一的冠幅。对于观花、观果的园林植 物,当树冠长到适宜的大小时,采用喷布生长抑制物质、环割 开张枝条的角度等措施促进花芽形成,提早开花。
(3)青年期(结果初期) 从植株第一次开花到大量开 花,花果性状逐渐稳定及树冠逐扩大的时期为青年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