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水象甲调查与防控技术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稻水象甲调查与防控技术实施方案
稻水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也是国家规定的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全球100种最具威胁性的外来入侵生物之一,是水稻生产的一大潜在威胁,如防控不力,将对水稻主产区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稻水象甲最早于发生于美洲,在亚洲发生的国家有日本、韩国、朝鲜等。

我国最早于1987年在河北省唐海县首次发现。

现有12个省发生分布危害。

稻水象甲主要危害水稻,也喜食禾本科及莎草科杂草。

成虫和幼虫均能危害水稻,其成虫啃食稻叶,幼虫蛀食稻根,一般造成水稻减产15%-2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稻水象甲发生具有三大特点:一是繁殖能力强。

孤雌生殖不需要交配即可繁殖后代,平均每头成虫可产卵60-100粒;二是适应环境能力强。

成虫在零下15℃仍能越冬;三是传播途径多,传播速度快。

此虫能爬、善飞、趋光性强,会游泳,能随气流、交通工具扩散传播。

近期,我省中部地区部分县(区、市)水稻秧田发现疑是稻水象甲的害虫危害,省植保植检站于5月21日下达了《关于开展水稻秧田期稻水象甲普查工作的紧急通知》,各地积极组织检疫人员开展了稻水象甲疫情专项调查。

为及时指导各地更好地做好疫情专项调查及防控,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田间调查方法
进入水稻秧田及大田,仔细观察水稻或田边禾本科及莎草科杂草叶片上是否有稻水象甲危害症状(图1)。

该虫成虫多在叶尖、叶缘或叶间沿叶脉方向啃食嫩叶的叶肉,留下表皮,形成纵向白色细(约宽0.4~0.8mm)短(长0.5~3cm)、两侧平行、两端钝圆的条斑。

如发现危害取食斑痕迹,应认真
调查该田块。

调查的最佳时间为每天上午7-9时或下午5-7时。

一旦发现疫情,认真做好详细记录,记载发现时间、发生具体地点、危害寄主、发生面积、危害程度、虫口密度等信息,并以发现疫情的田块为中心,详查周围30公里以内的水稻秧田及移栽大田。

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田”。

二、鉴别方法
据相关资料报道,我国稻水象甲为孤雌生殖型。

该虫的鉴别特征主要为:1、体长2.6~3.8mm(不包括管状喙),宽1.15~1.75mm。

表皮黄褐色(新羽化时)、褐色至黑褐色,密被灰色、互相连接、排列整齐的圆形鳞片,但前胸背板中区的前缘至后缘及两鞘翅合缝处的两侧自基部至端部1/3处的鳞片黑色,分别组成明显的广口瓶状和椭圆形底部尖突(合缝处)的黑色大斑(图2、图3)。

2、触角红褐色,柄节棒形,有小刚毛;索节6节,第一节膨大呈球形,第二节长大于宽,第三至六节宽大于长;触角棒3节组成,长椭圆形,长约为宽的2倍,第一节光滑无毛,其长度约为第二、三节之和的2倍,第二、三节上密被细茸毛(图4)。

3、前胸背板宽略大于长,前端明显细缢,两侧近直形;4、鞘翅肩突明显。

三、防控方法
坚持采取“综合治理,分片围歼、联防连治、严控扩散”的防控方针,防治方法以化学防治方法为主,严格贯彻“狠治越冬代成虫,普治第一代幼虫,兼治第一代成虫”的策略,以村为单位统一进行联防连治,要做到“五统一”。

即统一组织、统一技术、统一购药、统一时间、统一防治。

积极压低虫口基数和发生危害程度。

对稻水象甲发生区防治范围包括秧田、水稻田及周边埂道、坡地、沟渠等,施要要周到、全面,不留死角。

(一)秧田期防治
1、亩用70%艾美乐(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15克,10%氟虫双酰胺·阿维
菌素(稻腾)悬浮剂30ml,兑水30公斤对秧苗均匀喷雾。

2、水稻移栽前3-5天,1亩秧田用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50 ml(10包),兑水75㎏,即1包(5ml)兑7.5㎏(半桶水),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

3、秧田适量排水留浅水层,亩用48%毒死蜱60ml稀释800倍液加24%氰氟虫腙(艾法迪)60ml稀释500倍液均匀喷雾。

4、亩用24%氰氟虫腙(艾法迪)45-60ml稀释500倍液均匀喷雾。

5、移栽前浸秧根。

将秧捆在 150mg/ kg艾美乐(吡虫啉)药液中浸根 1h 后移栽,可有效地抑制稻水象甲在本田的产卵 , 达到控制幼虫的目的。

(二)大田期防治
1、在水稻移栽一周后,亩用5%好年冬颗粒剂2-3㎏,与一定量的干细砂土拌匀,均匀撒施于水田中,撒毒土前保水层4cm,处理后一周不排水灌水。

2、在水稻分蘖盛期,亩用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稻腾)悬浮剂30ml (2包),或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10 ml(2包),或亩用24%氰氟虫腙(艾法迪)45ml,或福戈40%水分散粒剂(20%氯虫苯甲酰胺+20%噻虫嗪)8-10克,兑水40㎏,均匀喷雾。

可兼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鳞翅目害虫。

3、在水稻破口期,亩用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稻腾)悬浮剂30ml(2包),或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10 ml(2包),或亩用24%氰氟虫腙(艾法迪)45ml,或福戈40%水分散粒剂(20%氯虫苯甲酰胺+20%噻虫嗪)8-10克,兑水50㎏,均匀喷雾。

可兼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鳞翅目害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