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线图的识读与绘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11月20日 8
• 图2-2船体型线的生成 • 1-横剖面 2-横剖线 3-水平剖切面 4-水线 5-纵剖面 6-纵剖线
6
1
3
4
2
5
2018年11月20日
9
• 这三组两两互垂的平行平面数量取得越多,则网格越 密,所描述的曲面就越趋于真实的外板型表面。随着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这一技术成为可能。 • 工程上只需要取有限数量的剖面,使其能够满足实际 精度要求,进而准确地确定船体的几何形状。 • 按照船舶大小和形状复杂程度不同,一般取21个剖面 20站或11个横剖面10站,在型线图上,将这些横剖面 所在的位置称为理论站点。对首尾变化比较大的船, 在首尾两端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中间站。两站之间的距 离称为站距。 • 水线及纵剖线也可以按船舶的型深和船宽不同,按需 要确定数量。
2018年11月20日
17
• 2.梁拱(Camber) • 型宽处,上甲板中心线与甲板边线之间垂直高度 的差值,记为C。甲板带有梁拱目的是为了加速甲板积 水的流泄,同时又能够提高甲板的强度。梁拱取值, 可参考下式: • C =(1/100~1/50)B。 • 3.底升高(Rise of floor) • 某些船舶为了改善性能,如图2-6所示,船底由 船中向两舷抬升起一定高度。底升线与舷侧线的交点 至BL之间的高度差值称为底升高。 • 图2-6底升高
2018年11月20日
4
• 船体型表面由外板型表面和甲板型表面两部分 组成,如图2-1所示。外板型表面一般是具有 三向曲度的自由曲面,而甲板型表面多为母线 (梁拱线)沿导线(甲板中心线)运动而形成 的定母线曲面。通常,一艘船每层露天层甲板 的母线和导线的曲率是不变的。
2018年11月20日
5
• 甲板与外板的交线称为甲板边线(deck line at side)。依 据甲板部位和功能不同,分别称为上甲板边线(upper deck line at side )、主甲板边线(main deck line at side)、 首楼甲板边线(forecastle deck line at side)、尾楼甲板 边线(poop deck line at side)等。 • 图2-1船体型表面 • 1-甲板边板 2-外板顶线 3-首楼甲板边线 4-舷墙顶 线 5-梁拱线 6-甲板中心线 7-首楼 • 当外板超出甲板以上时,外板的顶端边线称为外板顶 线(Shell top line)。 • 如果船舶设有舷墙,舷墙板顶端边线称为舷墙顶线 (bulwark top line)。 • 除了特殊甲板外,上述型线均为空间曲线,型线的三 面投影均不反映实形。
2018年11月20日
18
2.2 型线图的基本视图
• 将船体型线(首尾轮廓线、甲板边线、舷 墙顶线、外板顶线、水线、横剖线、纵剖线) 分别向三个投影面上投影,得到三面投影图即 为型线图的三视图。其中正面投影图称为纵剖 线图;侧面投影图称为横剖线图;水平投影 图,因为多数船体具有横向对称性,在绘图时, 习惯上只绘出船体左侧这一半,所以型线图的 水平投影称为半宽水线图,
2018年11月20日 6
船体轮廓线示意图
2
4 3 7
1
(a)船体型表面 5 6
(b)甲板型表面
(c)外板型表面
2018年11月20日
7
• 2.1.2船体形状的描述 • 船体外板与甲板具有不同的几何特征,因此在表达方 法上也有所不同。甲板型表面一般为数学曲面,可以 通过用数学方法确定曲面几何要素,从而达到描述、 绘制和生产制造这类曲面的目的。 • 外板型表面多为自由曲面,建立能定量求解几何要素 的数学模型目前还有困难。工程上常用的方法,主要 是通过定义型表面一系列曲线形成网格线,和曲面的 边界曲线共同近似地描述型表面。这一系列曲线称为 型线。如图2-2所示,构成网格线的曲线一共有三组, 它们分别是:平行于侧立投影面的一组平面截切(横 剖面)外板型表面得到的横剖线;平行于水平投影面 的一组平面(水平面)截切外板型表面得到的水线; 平行于正立投影面的一组平面(纵剖面)截切外板型 表面得到的纵剖线。
BL
2 5 3 4
L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L
2018年11月20日
23
• 横剖线图 • 船体横剖线图(body plan)左右对称。为了使图面 清晰,习惯上将中站线至船尾各站横剖线的左侧一半 配置在船体中线左侧;而将中站线至船首各站横剖线 的右侧一半配置于中线右侧。 • 横剖线图的轮廓线由外板型表面转向轮廓线(最 大横剖线)、船底线、外板顶线、甲板边线、舷墙顶 线组成。各站横剖线在该图中反映实形,其它各型线 均不反映实形。 • 纵剖线和水线的投影分别积聚为垂直和平行于基 线的直线,如图2-8(c)所示,即横剖线图的格子线。
2018年11月20日
22
船体三向视图
1 5 2 2 5 3
BL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L
(a) 纵剖线图 1 5
艉 封
4 2
20
3 5
BL
1 5 2
0 1 2 5 4 3 76 9 8
18
19
板
2
16 14 15 17
L
(b) 横剖线图
13 12 11~10
2018年11月20日
20
船体三向投影图
横剖线图
纵剖线图
半宽水线图
2018年11月20日
21
• 纵剖线图 • 纵剖线图(sheer profile)由轮廓线、甲板中 心线、格子线和纵剖线组成。纵剖线图的轮廓 线由外板型表面转向轮廓线(首、尾轮廓线)、 外板顶线、舷墙顶线、船底线和甲板中心线组 成。因为,甲板中心线和首、尾轮廓线,平行于 正投影面,所以在纵剖线图中反映实形,其它 各种型线在纵剖线图中不反映实形。 • 由于横剖线和水线所在的各平面与正投影 面垂直,它们的投影分别积聚为垂直和平行于 基线的垂直线和水平线,如图2-8(a)所示, 两组直线相互垂直形成所谓格子线。
2018年11月20日
15
• 三、型深(Depth moulded)
•
船舶中站面(即LPP/2)甲板最低点处甲板边线至 基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型深,记为D。
• 四、满载吃水(Summer load waterline)
船舶中站面处,水线至基线的垂直距离称为吃水 (Draught)。其中,满载水线至基线的垂直距离称为 满载吃水或设计吃水,简称吃水,记为T。 • 五、干舷(Trim) • 中站面设计水线至甲板边线的垂直距离称为干舷,记 为F。 •
2018年11月20日
24
• 半宽水线图 • 半宽水线图(half breadth plan)的轮廓线由 甲板边线、舷墙顶线、外板顶线组成,除了水 平甲板船之外,一般它们均不反映实形。而各 水线在半宽水线图中反映实形。 • 纵剖线和横剖线分别积聚为平行于中线的平行 线和垂直于中线的垂直线,形成格子线,如图 2-8(a)所示。
2018年11月20日 10
• 2.1.3船体主尺度(Principal
dimension)
根据《金属船体制图》(GB4476—84)规定,民 用船舶图样,一般将船舶置于和正立投影面平行的位 置,船首绘于图纸右侧,船尾绘于左侧。采用工程制 图标准所规定的第一象限正投影方法,表达船体图样。 人站立于船上,面向船首,人的左右手方向分别定义 为船的左右两舷。 • 金属船体的主尺度是指船体型表面上量取的船体外形 大小的基本度量。主尺度如图2-4所示。船体主尺度 既是影响船舶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关键要素,也是绘制 型线图的基本尺度。 •
2018年11月20日
13
• (a)有舵柱船的尾垂线 (c)无舵船的尾垂线
(b)舵杆中心线
BL
BL
BL
2018年11月20日
14
• 二、宽度
• 1.型宽(Breadth moulded) • 前文所述的21个或11个假想横剖面所在的位置, 在船舶工程中被定义为理论站。过每一理论站所作的 横剖面称为站面,各站面平行于侧立投影面。船体型 宽即船体型表面最大宽度处(多数船舶位于中站面处), 船体两舷甲板边线上对应点之间的距离,记为B。 • 2.水线宽(Breadth waterline) • 设计水线上船体最大宽度处两舷对应点之间的距 离,记为BWL。 • 3.最大宽度(Breath extreme) • 某些船舶甲板宽度大于型宽,如舷伸甲板船。甲 板最大宽度处,两舷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记为Bmax。
2018年11月20日 3
• •
• 2.1船体型表面与主尺度 2.1.1 船体型表面及特殊型线
船体是由外板(Shell)和甲板(Deck)封闭形成的 内空壳体。船体表面形状因为船舶航海性能的特定要 求,通常是由形状复杂的曲面构成。船体各个部分的 板厚也因为功能要求不同而不同。为了更加准确地描 述船体的几何特征,消除因为板厚不同产生的差异, 定义金属船体船壳内缘的表面(不包括壳板),或船体骨 架的外缘表面为型表面(surface moulded)。船体表 面的所有几何信息都是以型表面为基础定义的,如型 表面上的曲线称为型线(form line)。而木质船和玻璃钢 船等非金属船船舶,由于材质和加工的特殊性,定义 船壳的外表面为型表面。
• (1)型表面与型线的概念,型线的投影; • (2)型值与型表面,型线与型表面的关系; • (3)掌握船体表面求作任意几何要素、梁拱作图、舷 弧线(甲板边线)作图等几个基本作图方法。 • 难点: 2018年11月20日 • 型线三个视图之间的空间关系。
2
• 学习方法:
• (1)学习型线图,首先要熟悉有关基本概念,如型表面、理论站、 中线面、基平面等; • (2)掌握描述船体曲面的方法:由点(型值点)—线(型线)— 体(船体)的近似过程。船体曲面的几何定义是通过三组互垂的 有限条曲线形成曲线框进行描述的。型值点是指三组互垂型线和 一些特殊型线两两相交的交点。熟悉型值表中各型值与型线图上 对应点之间的对应关系。 • (3)了解型线与各投影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即型线就是与三 个互垂的投影面平行的面与船体型表面产生的截交线。进而将这 些线对三个投影面分别进行正投影,从而产生三组型线。 • (4)通过型线图大作业练习,掌握格子线、型线和船体表面其它 几何要素的作图方法与技巧,并通过练习,加深对型线几何定义 的理解,熟悉二维和三维图形之间的思维转换。 •
2018年11月20日
11
• 一、长度 • 1.总长(Length overall) • 船体型表面(包括安装于船体首尾的永久结构 物)最前和最末端之间的水平距离,记为LOA。
B
c
BL
L
L
F
BL
T
D
B
h
BL L L
T
D
h
BL
2018年11月20日
12
• 2.设计水线长(Length on waterline) • 设计水线长指设计水线与船体型表面首尾轮廓线交点之间的 水平距离,记为LWL。设计水线指船舶满载状态下,船体型表面 与水面的交线。由这条曲线形成的平面称为设计水线面。 • 3.垂线间长(Length between perpendiculars) • 通过设计水线与首轮廓线交点所引的垂线称为首垂线;根据 船型不同尾垂线是通过船尾某一固定点所引垂线,这一固定点是: • (1)设计水线面与舵柱后缘的交点(有舵柱船舶), 见图2-5 (a); • (2)设计水线与舵杆中心线交点,见图2-5(b); • (3)设计水线与尾轮廓线交点(无舵船舶或海洋工程结构物等) 见图2-5(c)。 • 首垂线与尾垂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垂线间长,记为LPP。
型线图的识读与绘制
鲁东大学
2012年9月
• 目的要求:
•
• • • • •
• 重点:
学习本章的目的是了解船体曲面的几何描述原理 及投影方法。通过本章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船体曲面几何描述的基本原理; (2)了解船体在正投影体系中的投影方法; (3)熟悉型线图各视图之间的联系规律; (4)了解型线图与型值、型值表之间的联系; (5)运用投影规律绘制型线图。
2018年11月20日
16
• 六、其它要素
• 1.舷弧(Sheer) • 在首尾垂线处,上甲板边线至基线的垂直 距离与型深的差值,分别称为首舷弧 (forward perpendicular)和尾舷弧(After perpendicular),记为hf和ha。 • 对于海船,舷弧可以参考下式求得: • 首舷弧hf=1.66Lpp+50.8(cm ) • 尾舷弧ha=0.833Lpp+25.4(cm)
• 图2-2船体型线的生成 • 1-横剖面 2-横剖线 3-水平剖切面 4-水线 5-纵剖面 6-纵剖线
6
1
3
4
2
5
2018年11月20日
9
• 这三组两两互垂的平行平面数量取得越多,则网格越 密,所描述的曲面就越趋于真实的外板型表面。随着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这一技术成为可能。 • 工程上只需要取有限数量的剖面,使其能够满足实际 精度要求,进而准确地确定船体的几何形状。 • 按照船舶大小和形状复杂程度不同,一般取21个剖面 20站或11个横剖面10站,在型线图上,将这些横剖面 所在的位置称为理论站点。对首尾变化比较大的船, 在首尾两端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中间站。两站之间的距 离称为站距。 • 水线及纵剖线也可以按船舶的型深和船宽不同,按需 要确定数量。
2018年11月20日
17
• 2.梁拱(Camber) • 型宽处,上甲板中心线与甲板边线之间垂直高度 的差值,记为C。甲板带有梁拱目的是为了加速甲板积 水的流泄,同时又能够提高甲板的强度。梁拱取值, 可参考下式: • C =(1/100~1/50)B。 • 3.底升高(Rise of floor) • 某些船舶为了改善性能,如图2-6所示,船底由 船中向两舷抬升起一定高度。底升线与舷侧线的交点 至BL之间的高度差值称为底升高。 • 图2-6底升高
2018年11月20日
4
• 船体型表面由外板型表面和甲板型表面两部分 组成,如图2-1所示。外板型表面一般是具有 三向曲度的自由曲面,而甲板型表面多为母线 (梁拱线)沿导线(甲板中心线)运动而形成 的定母线曲面。通常,一艘船每层露天层甲板 的母线和导线的曲率是不变的。
2018年11月20日
5
• 甲板与外板的交线称为甲板边线(deck line at side)。依 据甲板部位和功能不同,分别称为上甲板边线(upper deck line at side )、主甲板边线(main deck line at side)、 首楼甲板边线(forecastle deck line at side)、尾楼甲板 边线(poop deck line at side)等。 • 图2-1船体型表面 • 1-甲板边板 2-外板顶线 3-首楼甲板边线 4-舷墙顶 线 5-梁拱线 6-甲板中心线 7-首楼 • 当外板超出甲板以上时,外板的顶端边线称为外板顶 线(Shell top line)。 • 如果船舶设有舷墙,舷墙板顶端边线称为舷墙顶线 (bulwark top line)。 • 除了特殊甲板外,上述型线均为空间曲线,型线的三 面投影均不反映实形。
2018年11月20日
18
2.2 型线图的基本视图
• 将船体型线(首尾轮廓线、甲板边线、舷 墙顶线、外板顶线、水线、横剖线、纵剖线) 分别向三个投影面上投影,得到三面投影图即 为型线图的三视图。其中正面投影图称为纵剖 线图;侧面投影图称为横剖线图;水平投影 图,因为多数船体具有横向对称性,在绘图时, 习惯上只绘出船体左侧这一半,所以型线图的 水平投影称为半宽水线图,
2018年11月20日 6
船体轮廓线示意图
2
4 3 7
1
(a)船体型表面 5 6
(b)甲板型表面
(c)外板型表面
2018年11月20日
7
• 2.1.2船体形状的描述 • 船体外板与甲板具有不同的几何特征,因此在表达方 法上也有所不同。甲板型表面一般为数学曲面,可以 通过用数学方法确定曲面几何要素,从而达到描述、 绘制和生产制造这类曲面的目的。 • 外板型表面多为自由曲面,建立能定量求解几何要素 的数学模型目前还有困难。工程上常用的方法,主要 是通过定义型表面一系列曲线形成网格线,和曲面的 边界曲线共同近似地描述型表面。这一系列曲线称为 型线。如图2-2所示,构成网格线的曲线一共有三组, 它们分别是:平行于侧立投影面的一组平面截切(横 剖面)外板型表面得到的横剖线;平行于水平投影面 的一组平面(水平面)截切外板型表面得到的水线; 平行于正立投影面的一组平面(纵剖面)截切外板型 表面得到的纵剖线。
BL
2 5 3 4
L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L
2018年11月20日
23
• 横剖线图 • 船体横剖线图(body plan)左右对称。为了使图面 清晰,习惯上将中站线至船尾各站横剖线的左侧一半 配置在船体中线左侧;而将中站线至船首各站横剖线 的右侧一半配置于中线右侧。 • 横剖线图的轮廓线由外板型表面转向轮廓线(最 大横剖线)、船底线、外板顶线、甲板边线、舷墙顶 线组成。各站横剖线在该图中反映实形,其它各型线 均不反映实形。 • 纵剖线和水线的投影分别积聚为垂直和平行于基 线的直线,如图2-8(c)所示,即横剖线图的格子线。
2018年11月20日
22
船体三向视图
1 5 2 2 5 3
BL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L
(a) 纵剖线图 1 5
艉 封
4 2
20
3 5
BL
1 5 2
0 1 2 5 4 3 76 9 8
18
19
板
2
16 14 15 17
L
(b) 横剖线图
13 12 11~10
2018年11月20日
20
船体三向投影图
横剖线图
纵剖线图
半宽水线图
2018年11月20日
21
• 纵剖线图 • 纵剖线图(sheer profile)由轮廓线、甲板中 心线、格子线和纵剖线组成。纵剖线图的轮廓 线由外板型表面转向轮廓线(首、尾轮廓线)、 外板顶线、舷墙顶线、船底线和甲板中心线组 成。因为,甲板中心线和首、尾轮廓线,平行于 正投影面,所以在纵剖线图中反映实形,其它 各种型线在纵剖线图中不反映实形。 • 由于横剖线和水线所在的各平面与正投影 面垂直,它们的投影分别积聚为垂直和平行于 基线的垂直线和水平线,如图2-8(a)所示, 两组直线相互垂直形成所谓格子线。
2018年11月20日
15
• 三、型深(Depth moulded)
•
船舶中站面(即LPP/2)甲板最低点处甲板边线至 基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型深,记为D。
• 四、满载吃水(Summer load waterline)
船舶中站面处,水线至基线的垂直距离称为吃水 (Draught)。其中,满载水线至基线的垂直距离称为 满载吃水或设计吃水,简称吃水,记为T。 • 五、干舷(Trim) • 中站面设计水线至甲板边线的垂直距离称为干舷,记 为F。 •
2018年11月20日
24
• 半宽水线图 • 半宽水线图(half breadth plan)的轮廓线由 甲板边线、舷墙顶线、外板顶线组成,除了水 平甲板船之外,一般它们均不反映实形。而各 水线在半宽水线图中反映实形。 • 纵剖线和横剖线分别积聚为平行于中线的平行 线和垂直于中线的垂直线,形成格子线,如图 2-8(a)所示。
2018年11月20日 10
• 2.1.3船体主尺度(Principal
dimension)
根据《金属船体制图》(GB4476—84)规定,民 用船舶图样,一般将船舶置于和正立投影面平行的位 置,船首绘于图纸右侧,船尾绘于左侧。采用工程制 图标准所规定的第一象限正投影方法,表达船体图样。 人站立于船上,面向船首,人的左右手方向分别定义 为船的左右两舷。 • 金属船体的主尺度是指船体型表面上量取的船体外形 大小的基本度量。主尺度如图2-4所示。船体主尺度 既是影响船舶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关键要素,也是绘制 型线图的基本尺度。 •
2018年11月20日
13
• (a)有舵柱船的尾垂线 (c)无舵船的尾垂线
(b)舵杆中心线
BL
BL
BL
2018年11月20日
14
• 二、宽度
• 1.型宽(Breadth moulded) • 前文所述的21个或11个假想横剖面所在的位置, 在船舶工程中被定义为理论站。过每一理论站所作的 横剖面称为站面,各站面平行于侧立投影面。船体型 宽即船体型表面最大宽度处(多数船舶位于中站面处), 船体两舷甲板边线上对应点之间的距离,记为B。 • 2.水线宽(Breadth waterline) • 设计水线上船体最大宽度处两舷对应点之间的距 离,记为BWL。 • 3.最大宽度(Breath extreme) • 某些船舶甲板宽度大于型宽,如舷伸甲板船。甲 板最大宽度处,两舷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记为Bmax。
2018年11月20日 3
• •
• 2.1船体型表面与主尺度 2.1.1 船体型表面及特殊型线
船体是由外板(Shell)和甲板(Deck)封闭形成的 内空壳体。船体表面形状因为船舶航海性能的特定要 求,通常是由形状复杂的曲面构成。船体各个部分的 板厚也因为功能要求不同而不同。为了更加准确地描 述船体的几何特征,消除因为板厚不同产生的差异, 定义金属船体船壳内缘的表面(不包括壳板),或船体骨 架的外缘表面为型表面(surface moulded)。船体表 面的所有几何信息都是以型表面为基础定义的,如型 表面上的曲线称为型线(form line)。而木质船和玻璃钢 船等非金属船船舶,由于材质和加工的特殊性,定义 船壳的外表面为型表面。
• (1)型表面与型线的概念,型线的投影; • (2)型值与型表面,型线与型表面的关系; • (3)掌握船体表面求作任意几何要素、梁拱作图、舷 弧线(甲板边线)作图等几个基本作图方法。 • 难点: 2018年11月20日 • 型线三个视图之间的空间关系。
2
• 学习方法:
• (1)学习型线图,首先要熟悉有关基本概念,如型表面、理论站、 中线面、基平面等; • (2)掌握描述船体曲面的方法:由点(型值点)—线(型线)— 体(船体)的近似过程。船体曲面的几何定义是通过三组互垂的 有限条曲线形成曲线框进行描述的。型值点是指三组互垂型线和 一些特殊型线两两相交的交点。熟悉型值表中各型值与型线图上 对应点之间的对应关系。 • (3)了解型线与各投影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即型线就是与三 个互垂的投影面平行的面与船体型表面产生的截交线。进而将这 些线对三个投影面分别进行正投影,从而产生三组型线。 • (4)通过型线图大作业练习,掌握格子线、型线和船体表面其它 几何要素的作图方法与技巧,并通过练习,加深对型线几何定义 的理解,熟悉二维和三维图形之间的思维转换。 •
2018年11月20日
11
• 一、长度 • 1.总长(Length overall) • 船体型表面(包括安装于船体首尾的永久结构 物)最前和最末端之间的水平距离,记为LOA。
B
c
BL
L
L
F
BL
T
D
B
h
BL L L
T
D
h
BL
2018年11月20日
12
• 2.设计水线长(Length on waterline) • 设计水线长指设计水线与船体型表面首尾轮廓线交点之间的 水平距离,记为LWL。设计水线指船舶满载状态下,船体型表面 与水面的交线。由这条曲线形成的平面称为设计水线面。 • 3.垂线间长(Length between perpendiculars) • 通过设计水线与首轮廓线交点所引的垂线称为首垂线;根据 船型不同尾垂线是通过船尾某一固定点所引垂线,这一固定点是: • (1)设计水线面与舵柱后缘的交点(有舵柱船舶), 见图2-5 (a); • (2)设计水线与舵杆中心线交点,见图2-5(b); • (3)设计水线与尾轮廓线交点(无舵船舶或海洋工程结构物等) 见图2-5(c)。 • 首垂线与尾垂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垂线间长,记为LPP。
型线图的识读与绘制
鲁东大学
2012年9月
• 目的要求:
•
• • • • •
• 重点:
学习本章的目的是了解船体曲面的几何描述原理 及投影方法。通过本章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船体曲面几何描述的基本原理; (2)了解船体在正投影体系中的投影方法; (3)熟悉型线图各视图之间的联系规律; (4)了解型线图与型值、型值表之间的联系; (5)运用投影规律绘制型线图。
2018年11月20日
16
• 六、其它要素
• 1.舷弧(Sheer) • 在首尾垂线处,上甲板边线至基线的垂直 距离与型深的差值,分别称为首舷弧 (forward perpendicular)和尾舷弧(After perpendicular),记为hf和ha。 • 对于海船,舷弧可以参考下式求得: • 首舷弧hf=1.66Lpp+50.8(cm ) • 尾舷弧ha=0.833Lpp+25.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