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详细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详细答
案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
1.下图所示是有关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已知常温下B、C为气体,D、F均为无色液体,E为黑色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得到蓝色溶液(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根据关系图回答:
(1)F的化学式为,化学反应①的方程式为
(2)若A为一种盐,则A可能是,若A为一种氧化物,则反应②的方程式
是:。
【答案】(1)H2O22H2O2H2↑ +O2↑(2) Na2CO3或CaCO3 CO2+C2CO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中的叙述可知,E为氧化铜,F为过氧化氢、D为水、C为氧气;故(1)F的化学式为H2O2,化学反应①的方程式为2H2O2H2↑ +O2↑;(2)若A为一种盐,则A可能是碳酸盐,故Na2CO3或CaCO3若A为一种氧化物,则反应②的方程式是:CO2+C2CO。
考点:物质的推断
2.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关系如图:“﹣”表示相互之间可以反应,“→”表示可以转化生成,其中A是年产量最多的金属,C是一种常见的碱,B和C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调味品,D是一种气体,D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1)写出D的化学式_____,C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放入B的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类型(填基本反应类型).
(4)D导致温室效应,从而威胁人类生存,我们应该倡导“低碳生活”,下列做法哪些符合
“低碳生活”的理念___________(填序号).
A 尽量少用一次性杯筷
B 提倡步行上下学,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C 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 D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答案】CO2氢氧化钠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 Fe+2HCl═FeCl2+H2↑ NaOH+HCl=NaCl+H2O 复分解反应 ABCD
【解析】
【分析】
A是年产量最多的金属,则A是铁,B和C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调味品,C是一种常见的碱,则C是氢氧化钠,B是盐酸,D是一种气体,D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则D是二氧化碳。
【详解】
(1)D是一种气体,D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则D是二氧化碳,D的化学CO,C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式2
因是氢氧化钠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二氧化碳。
(2)A是年产量最多的金属,则A是铁,B和C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调味品,C是一种常见的碱,则C是氢氧化钠,B是盐酸,A放入B的溶液中,故可以观察到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Fe+2HCl=FeCl+H 。
学方程式为
22
(3),B和C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调味品,B和C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稀
NaOH+HCl=NaCl+H O,反应属于复分解反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
应。
(4)A、尽量少用一次性杯筷,可以减少碳排放,故A正确;
B、提倡步行上下学,乘坐公交车上下班,可以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故B正确;
C、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可以减少空气中的碳,故C正确;
D、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碳排放,故D正确。
故选ABCD。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3.图中A、B、C、D、E、F分别是铁、水、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硝酸银溶液中的一种,其中A为单质,C和E的物质类别相同。
图中用“﹣”或“⌒”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或“”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E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C___,E___。
(2)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F→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___。
(3)写出A与C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___。
【答案】HCl H2SO4 Fe+2AgNO3═Fe(NO3)2+2Ag CaO+H2O═Ca(OH)2化合反应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最终得到浅绿色溶液
【解析】
【分析】
根据A是单质,所以A是铁,C和E的物质类别相同,故C和E是盐酸和稀硫酸中的一种;铁能与B反应,故B表示硝酸银;硝酸银能与C反应,E能转化为C,故C是盐酸,E 是硫酸;硫酸能转化为F,F能转化为D,故F是水,D是氢氧化钙,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详解】
(1)C是盐酸,E是硫酸,故填:HCl;H2SO4
(2)A与B的反应是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故填:Fe+2AgNO3═Fe(NO3)2+2Ag
F生成D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合反应,故填:CaO+H2O═Ca(OH)2;化合反应
(3)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会观察到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最终得到浅绿色溶液,故填: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最终得到浅绿色溶液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4.有一种纳米材料添加剂,由铝粉、氧化铝粉末、铜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该添加剂的成分,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1)取适量添加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并产生大量气泡,该现象说明添加剂中一定含有_____。
(2)另取适量添加剂于另一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溶液。
则生成蓝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蓝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两种溶质是
_____。
(3)取(2)中的滤渣于试管中,_____,说明该添加剂中含有氧化铝粉末。
【答案】铝粉、铜粉。
Cu+2AgNO3=Cu(NO3)2+2Ag 。
硝酸铜、硝酸铝。
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溶解,
【解析】
【详解】
(1)取适量添加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说明添加剂中含有铜,并产生大量气泡,说明添加剂中含有铝,因此添加剂中一定含有铝粉、铜粉;(2)另取适量添加剂于另一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到蓝色溶液,说明铝完全反应后,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和银,则生成蓝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蓝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两种溶质是硝酸银和铜反应生成的硝酸铜与铝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硝酸铝。
(3)取(2)中的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溶解,是因为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铝和水,说明该添加剂中含有氧化铝粉末。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和D能参与光合作用,F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成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每个虚线圈中各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____.
(2)B→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反应F﹣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反应B→F的现象是_____
【答案】H2O22H2O 通电
2H2↑+O2↑Ca(OH)2+Na2CO3=CaCO3↓+2NaOH放出大量热
【解析】
【分析】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和D能参与光合作用,F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F能够和D反应,因此F是氢氧化钙,D是二氧化碳,B是水;A能够产生水和C,水也能产生
C,因此A可以是过氧化氢,C是氧气;氢氧化钙能够和G反应,氢氧化钙和G都能产生E,E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E可能是碳酸钙;则G可能是碳酸钠.
【详解】
(1)由分析可知,A为过氧化氢,其化学式为H2O2,故填H2O2。
(2)由分析可知,B为水,C为氧气,B→C的反应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
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H2O 通电
2H2↑+O2↑。
(3)F为氢氧化钙,E为碳酸钙,且每个虚线圈中各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所以反应F→E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4)B为水,F为氢氧化钙,反应B→F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观察到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热,故填放出大量热。
6.图中的A、B、C、D、E、F、G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
其中A是盐,常用做建筑材料,B是人体胃液中所含有的一种酸,C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一种原料,E是盐,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F、G是碱。
它们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物质A、B的化学式:A_____ B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物质G在实验室必需密封保存的原因:_____。
【答案】CaCO3 HCl Na2CO3+Ca(OH)2═CaCO3↓+2NaOH吸水潮解,与CO2反应
【解析】
【分析】
根据A、B、C、D、E、F、G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A是一种盐,常用作建筑材料,所以A是碳酸钙,B是人体胃液中所含的一种酸,所以B是盐酸,C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一种原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溶液D和C,C和碱F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所以C是二氧化碳,E是盐,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所以E是碳酸钠,二氧化碳和G反应会生成碳酸钠,所以G是氢氧化钠,二氧化碳和碱F会生成碳酸钙,所以F是氢氧化钙。
【详解】
(1)A、B、C、D、E、F、G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A是一种盐,常用作建筑材料,所以A是碳酸钙,B是人体胃液中所含的一种酸,所以B是盐酸,故A是,B是(2)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3)物质G在实验室必需密封保存的原因是:吸水潮解,与反应。
【点睛】
A是一种盐,常用作建筑材料,所以A是碳酸钙,B是人体胃液中所含的一种酸,则B是盐酸,C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一种原料,则C是二氧化碳,E是盐,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则E是碳酸钠。
7.A、B、C、D、E、F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又称气肥,C是常见的食品干燥剂,它是金属氧化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有关反应条件和其他物质已略去.)
(1)已知反应①、②、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已知反应④、⑤、⑥中,一个有沉淀生成,另一个有气体生成,还有一个没有明显现象.B、E不含相同元素,D、F只含一种相同元素.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C+O2点燃
CO2 Ca(OH)2+Na2CO3=CaCO3↓+2NaOH Na2CO3+2HCl=
2NaCl+H2O+CO2↑
【解析】
【分析】
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则B是二氧化碳;然后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物质之间的反应,做出判断,常常以与其他物质反应最多或最少的物质为突破口.解题方法如下:先按题中物质顺序写好,然后把能发生反应的两种物质用线相连,找到最多或最少的连线物质,然后用假设法往下做.该题解法是:B是二氧化碳,A能转化成C和B,则C可能是氧化钙,A可能是氧气,D可能是氢氧化钙,E能生成二氧化碳且能与氢氧化钙反应,则E可能是盐酸,F 可能是碳酸钠,然后代入框图,推断合理则正确。
【详解】
(1)B 是常用于光合作用和灭火的气体,则B 是二氧化碳,已知反应①、②、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利用假设法,设A 为氧气,B 二氧化碳,C 为氧化钙.代入验证,符合题意,其中①是钙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钙,②是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③是氧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所以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22C+O =CO 点燃,故填:22
C+O =CO 点燃; (2)根据题意:反应④、⑤、⑥中,一个有沉淀生成,另一个有气体生成,还有一个没有明显现象.B 、E 不含相同元素,D 、F 只含一种相同元素.利用假设法,D 为氢氧化钙,E 盐酸,F 碳酸钠.代入验证,符合题意,其中④是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无现象,⑤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沉淀,⑥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2323Na CO +Ca(OH)=CaCO +2NaOH ↓;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2322Na CO +2HCl=2NaCl+H O+CO ↑ ;故填:
2323Na CO +Ca(OH)=CaCO +2NaOH ↓;2322Na CO +2HCl=2NaCl+H O+CO ↑。
【点评】
解答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得出结论,然后利用题目的明显或隐含条件,逐一导出其他结论,并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符合即正确。
8.图中A~G 是初中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 、N 、O 、Cl 、Na 、Ca 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其中B 、E 是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A 、B 、C 、D 中只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D 、E 、G 、F 中也只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
A 是食盐的主要成分,组成G 的两种元素质量比是14:3。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B_____,G_____。
(2)写出D 与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C→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Cl 2 NH 3 2HCl+Ca(OH)2=CaCl 2+2H 2O CaCl 2+Na 2CO 3=CaCO 3↓+2NaCl
【解析】
【分析】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A是食盐的主要成分,可以确定A是NaCl,G的两种元素质量比是14:3,可知G是NH3。
D能和NH3反应,结合题目中的元素信息能确定D是HCl。
因为A、B、C、D只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所以它们都含有Cl。
B是单质,所以B是Cl2。
C能生成NaCl,所以C是CaCl2。
E是单质,能和Cl2反应,所以E是H2。
D、E、F、G也只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所以应该是H。
F能生成NH3,能和HCl反应,能生成CaCl2,所以F是
Ca(OH)2。
【详解】
(1)根据分析B的化学式为Cl2,G的化学式为NH3。
故填:Cl2;NH3
(2)D的化学式为HCl,F的化学式为Ca(OH)2;故HCl和Ca(OH)2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2HCl+Ca(OH)2=CaCl2+2H2O。
故填:2HCl+Ca(OH)2=CaCl2+2H2O
(3)C的化学式为CaCl2,A的化学式为NaCl,由氯化钙生成氯化钠的反应可以是氯化钙与Na2CO3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其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故填:CaCl2+Na2CO3=CaCO3↓+2NaCl
【点睛】
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提示和其转化、反应关系层层推导出其每种物质的具体化学式,再根据化学式来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9.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A、B、C、D、E为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与E的组成元素也相同。
已知C、丙均为黑色粉末,C和E在高温条件下可生成丙和D,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
试推断: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_____、甲_____、E_____;丙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B+甲:_____;
C+E→丙+D:_____。
丙→乙:_____。
【答案】H2O2 O2 CO Fe A→B+甲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
2H 2O 22MnO 2H 2O+O 2↑ 4CO+Fe 3O 4高温3Fe+4CO 2 Fe+H 2SO 4=FeSO 4+H 2↑(或Fe+2HCl =FeCl 2+H 2↑)。
【解析】
【分析】
物质A 能生成B 和单质甲,且A 与B 的组成元素相同,可判断A 可能为过氧化氢、B 为水;B 又能生成单质甲和乙,即可确定B 为水,甲为氧气,乙为氢气;黑色单质丙能通过反应生成氢气,那么丙就是铁粉,氧气能生成黑色粉末C ,C 又能生成铁,故C 为四氧化三铁,那么D 应该是二氧化碳,ED 组成元素相同,E 应该是一氧化碳,C 和E 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丙和D ,进一步证明了E 和D 分别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详解】
(1)根据分析可知,A 是H 2O 2,甲是O 2,E 是CO ,丙是Fe ;
(2)A→B+甲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H 2O 22MnO 2H 2O+O 2↑; C+E→丙+D 是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O+Fe 3O 4高温3Fe+4CO 2;
丙→乙是铁和酸的反应,如盐酸、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Fe+H 2SO 4=FeSO 4+H 2↑(或Fe+2HCl =FeCl 2+H 2↑)。
10.如图所示,A 是金属氧化物,B 是金属单质,C 是黄色溶液,D 是浅绿色溶液,E 是红褐色沉淀,反应③是物质F 与氧气、水发生的化合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 的化学式_____。
(2)化学反应①的基本类型是_____。
(3)写出反应②和③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③_____。
【答案】 FeCl 3 复分解反应 Fe+2HCl=FeCl 2+H 2↑ 4Fe (OH )2+O 2+2H 2O=4Fe (OH )3
【解析】
【分析】
A 是金属氧化物,A 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C ,C 是黄色溶液,所以A 是氧化铁,C 是氯化铁;氯化铁能和试剂X 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则试剂X 是氢氧化钠,沉淀E 是氢氧化铁;
A能反应生成B,B是金属单质,则B是铁单质;B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D,D是浅绿色溶液,则D是氯化亚铁;D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则沉淀F是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能和水、氧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详解】
(1)C是氯化铁,化学式是FeCl3;(2)反应①是氯化铁和氢氧化钠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铁,是复分解反应;(3)反应②是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③是氢氧化亚铁能和水、氧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HCl=FeCl2+H2↑,4Fe(OH)2+O2+2H2O=4Fe(OH)3。
11.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为金属氧化物,E、F为金属单质,且F为紫红色,化学反应②和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请按要求填空:
(1)物质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F和氢由强到弱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O Fe + CuSO4= FeSO4+ Cu 置换反应 E 氢 F
【解析】
【分析】
【详解】
(1)A为金属氧化物,那么B为酸,可以是硫酸,因为D可以和金属单质E反应生成紫红色的金属单质F,所以可以判断C为水,根据金属单质F的颜色可以判断F为铜,所以D 就是硫酸铜,故本题答案为:H2O。
(2)根据(1)的分析可知E可以把铜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E是比铜活泼的金属,我们可以定为铁,故本题答案为:Fe+CuSO4=FeSO4+Cu。
(3)反应③是酸与铁等活泼金属的反应,故属于置换反应,故本题答案为:置换反应。
(4)F为铜,E的活动性比铜强,并且能够和酸反应,所以应该在氢前,故本题答案为:E 氢 F。
12.小芳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如图。
A、B、C、D、E 是初中常见物质。
且都含氧元素,各物质中均有某种组成元素的化合价与纵坐标的数值相对应。
“→”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B通常为无色无味气体,D的水溶液呈蓝色,请回答:(1)物质C的化学式是_____。
(2)D→E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B→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光
【答案】H2SO4。
复分解反应。
6CO2+6H2O=
C6H12O6+6O2
叶绿素
【解析】
A物质是含氧元素的单质,故A物质是O2,B通常为无色无味气体,且B物质中含有+4价的元素,故B物质是CO2,C物质是含氧元素的酸,且含有+6价的元素,故C物质为H2SO4;物质D为含+6价元素的盐,其溶液呈蓝色,故为硫酸铜,D能转化为含有+2价元素的碱,故为氢氧化铜。
(1)物质C的化学式是H2SO4;
(2)物质D是盐,物质F是碱,由盐转化为碱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3)B物质是二氧化碳,A物质是氧气,二氧化碳与水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生成葡萄糖和
光
氧气,反应方程式为6CO2+6H2O=
C6H12O6+6O2。
叶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