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厦门一中高三年上学期期末考(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厦门一中高三年上学期期末考
语文
本卷满分150分。
20120209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班级、姓名、号数。
2.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必须将作文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
(3)可堪回首,,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夜深忽梦少年事,。
(白居易《琵琶行》)
(5)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6)问君西游何时还,。
(李白《蜀道难》)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入蜀记
[宋·陆游]
九月九日,早,谒.后土祠。
道旁民屋,苫茅皆厚尺余,整洁无一枝乱。
挂帆,抛江行三十里,泊塔子矶,江滨大山也。
自离鄂州,至是始见山。
买羊置酒。
盖村步以重九故,屠一羊,诸舟买之,俄顷而尽。
求菊花于江上人家,得数枝,芬馥可爱。
为之颓然径醉。
夜雨,极寒,始覆絮衾。
十月二十一日。
舟中望石门关,仅通一人行,天下至险也。
晚,泊巴东县,江山雄丽,大胜.秭归。
但井邑极于萧条,邑中才百余户,自令廨①而下皆茅茨,了无片瓦。
权.县事秭归尉右迪功郎王康年、尉兼主簿右迪功郎杜德先来,皆蜀人也。
谒寇莱公②祠堂,登秋风亭,下临江山。
是日重阴微雪,天气飂飃③,复观亭名,使人怅然,始有流落天涯之叹。
遂登双柏堂、白云亭。
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
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
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
层出间见,古木森然。
往往二三百年物。
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人骨。
其下是为慈溪,奔流与江会.。
余自吴入楚,行五千余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而止在县廨听事之后。
巴东了无一事,为令者可以寝饭于亭中,其乐无涯,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何哉?(选自《入蜀记》)
【注】①令廨:县令办公的地方。
②寇莱公:北宋名相寇准,字平仲,华州下(guī,现在陕西渭南)人。
19岁中进士,曾任归州巴东县的知县。
宋真宗时封莱国公。
因寇准在巴东任过知县,所以此地有祠堂纪念他。
③飂飃(liáolì):凄冷的样子。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谒.后土祠谒:拜
B.大胜.秭归胜:胜过,超过
C.权.县事秭归尉右迪功郎王康年权:权势,权力
D.奔流与江会.会:会和
3.下列句子中,全部表明作者热爱山水的一组是()(3分)
①道旁民屋,苫茅皆厚尺余,整洁无一枝乱。
②舟中望石门关,仅通一人行
③谒寇莱公祠堂。
④遂登双柏堂、白云亭。
⑤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⑥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
A.①②④B.③④⑤C.②③⑥D.④⑤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是重阳节的缘故,有人杀了一只羊,几条船分买了。
B.巴东县街市上萧条冷落,县城里才一百多户人家,县令办公的地方以下都是茅草屋。
C.这一天天阴很重下着小雪,天气凄冷,使人怅然若失,作者因此有了流落天涯的感慨。
D.白云亭栏外面有两条瀑布直流进山涧中,下面是慈溪,奔流着与长江会合。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求菊花于江上人家,得数枝,芬馥可爱。
(3分)
译:
(2)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
(3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6分)
余干旅舍①
[唐·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①本诗是作者寄居在余干(今江西)旅社时所做
(1)这首诗运用了那些意象来表达离乡情思。
(3分)
答:。
(2)有人评论此诗具有“时渐进,情渐浓”的特点,请结合相关意象进行赏析。
(3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觉新与表妹梅芬青梅竹马,但梅的母亲和觉新的继母周氏在牌桌上有了意见,就拿拒婚来报复。
觉新屈从于父亲的意志与瑞珏结婚。
不久,梅出嫁。
不到一年便守了寡回到了娘家。
他俩在战乱中重逢,难忘旧情。
后来梅抑郁成疾,吐血而死。
(《家》)
B.爱斯美拉达害怕再次被捕,被甘果瓦和黑衣人骗上了船。
上岸后发现黑衣人是克洛德。
他威胁爱斯美拉达,要她在绞刑架和他之间选择,爱斯美拉达宁死不屈。
克洛德意欲占有爱斯美拉达,遭到顽强反抗。
愤怒的克洛德将爱斯美拉达交给了隐修女。
(《巴黎圣母院》)
C.吴荪甫虽拼尽全力,最后还是落得众叛亲离的结局:婚姻上,妻子刘玉英对他感情冷淡,貌合神离;家庭里,四小姐不听规劝,离家出走乃至回到乡下;事业上,收买的内线韩孟翔、林佩瑶背叛自己,姐夫杜竹斋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直接导致他的大败。
(《子夜》)
D.查理在印度发了财。
他贩卖人口、放高利贷、偷税走私。
跟各种肤色的女人鬼混,渐渐把表姐忘到了九霄云外。
为了风光地重返巴黎,爬上更高的地位,他甚至和相貌丑陋嫁不出去的侯爵小姐定了婚。
(《欧也妮•葛朗台》)
E.宝钗小恙,宝玉来梨香院探望。
宝钗要赏鉴通灵玉,念出玉石上“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八个字,莺儿听了便说这两句和宝钗金锁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宝玉看宝钗的项圈上果然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
莺儿说出这字的来头,宝玉心有所悟。
(《红楼梦》)
8.简答题。
(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请简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的经过。
(2)请简述《复活》中马斯洛娃到车站见聂赫留朵夫的故事。
答第()小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6分)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论语•子罕》)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是颜渊对老师的颂扬,形容老师的学问博大精深,难以捉摸。
B.颜渊认为老师“循循善诱”,从“文”与“礼”两个方面教导学生,不到学生弄明白教授的内容,绝不停止对学生的教育。
C.尽管用尽了全力,但颜渊仍觉得自己离老师的境界还很远。
D.孔子的教育方法至今仍有意义,“循循善诱”就成为日后为人师者所遵循的原则之一。
(2)颜渊从几个方面由衷地赞美了自己的老师?(4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戏剧需要激情
余秋雨
①戏剧需要激情。
列夫·托尔斯泰对“艺术”下了一个简单明确的定义:“作者所体验过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这就是艺术。
”别林斯基认为“激情”是一切诗歌体裁所必有的,而且,他还说:“(激情)这个字眼,在谈到戏剧时最经常地被人采用,因为就其本质来说,戏剧是最富有激情的诗歌体裁……”剧作家和观众交流的媒介是形象,而只有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
②剧作家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出来的思想,是一部剧作的灵魂,正是它,赋予剧作家的产品以一定的社会价值;可是,戏剧最忌的是理性说教,思想必须饱含着激情,才能对观众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戏剧的基本手段是动作,而动作不过是激发感情共鸣的有力手段;如果动作不能产生感情反应,它就失去了自己固有的意义。
在不同种类的剧作中,激情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它有时引起观众热泪盈眶,有时使他们开怀大笑,有时促使他们深思冥想;但却不能没有它,失去了它,剧本就不能唤起观众的共鸣。
在不同风格的剧作中,有的激情汹涌澎湃,犹如奔腾咆哮的江水;
有的感情含而不露,就像水渗沙石之中……可是,如果没有它,剧本就成了一条龟裂的干河,是没有生命的。
③剧作家需要技巧,但更需要激情。
一位技巧娴熟但却没有激情的作家,最多只能成为熟练的匠人。
剧本不能没有戏剧性,可是,戏剧性更需要激情的滋养;否则它就会是没有生命的枯木干枝,难收茂叶繁花之美。
④戏剧需要戏剧性,但也需要抒情性。
两者应该是并行不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⑤不过谈到“抒情”,人们首先会想到诗,特别是抒情诗。
抒情诗要求通过凝练、节奏鲜明、感情色彩浓厚的语言,抒发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内心感受,引起读者、听众的强烈共鸣。
戏剧要求的是贯穿动作,是鲜明的人物性格,是完整、紧凑的情节,而这些却是抒情诗所不能容纳的;如果不顾戏剧的特性,在剧本中让人物脱离剧情发展去大抒其情,又会造成剧情的停滞。
从这个角度来说,戏剧和抒情似乎是对立的。
⑥可是,各种文学样式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立,都是相对的。
别林斯基把抒情性称为“一切诗的生命和灵魂”,他认为“抒情性像元素一样进入一切其他种类的诗中,使之活跃起来,有如普罗米修斯的火焰鼓舞了宙斯的造物”。
他还说:“如果没有抒情性,史诗和戏剧就会过于平淡,变得对自己的内容冷漠无情。
”他的看法无疑是正确的。
10.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戏剧的真正的审美价值,在于剧作家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和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
B.思想赋予剧作家的产品以一定的社会价值,戏剧需要理性,但又最忌理性说教。
C.一部剧作的灵魂是作家从自我情感世界提炼而升华的思想理念。
D.戏剧的基本手段是动作,它是激发感情共鸣的有力手段,所以,从本质说,戏剧是动作的艺术。
11.文章第⑤段中“从这个角度来说,戏剧和抒情似乎是对立的”,这句话有何含义?谈谈你的
理解。
(3分)
答:。
12.文中先后两次引述别林斯基的话,作者引用这些话,要分别说明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3分)
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酒事
于德北
17岁那年,我离开了学校,走上了社会。
我父亲是一个古板而严谨的人,他当时是一家报纸的副总编,在人群里总有点面子,特别希望我能去一家好一点的高中重读。
我生来就倔,小事还犹豫,大事从来是一去不回头。
当时,我外语不好,数学不好,考上大学的希望十分渺茫,所以,我毅然选择离家,到外面的世界去漂泊。
我曾在一个建筑工地当力工。
力工的活苦,没技术,让人瞧不起。
不像钢筋工、架子工、木工、电工那么气派,受人尊敬。
力工像杂役,什么地方缺人都得顶上。
心中就苦闷。
苦闷也没有办法,因为,这毕竟是自己的选择。
那年夏天,雨水大,工期被耽误了,大家都很着急。
有一天,我被分到李师傅带的混凝土班,跟着大家打立柱。
一天的任务是11根立柱,打到下午的时候,云彩就来了。
李师傅抬头看看天,凭空叫了一句:“爷儿几个,加把劲,抢雨前干完了,我管酒。
”
我知道这个李师傅,他是建筑公司的劳模。
他有一个疯老婆,已经疯了三十几年,但三十几年里,李师傅从来没让她磕着、碰着,从来没让她弄脏了衣服,从来没让她走失过。
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李师傅有一个女儿,刚刚上大学,李师傅的负担不轻,平日里花钱节省人人尽知。
“真管酒?”有人问。
“管!”
李师傅平时是一个话语极少的人,他这一喊,有一点一诺千金的意思,身边的人陡然增了一股劲,硬是抢在倾盆大雨下来之前,把立柱打完了。
酒、肉都有价,酒是9毛钱一斤,肉是8毛钱一盘。
六个人,围坐在工棚里,大呼小叫地吃开了。
我不会喝酒,自然往后挪挪身子,我感到有点冷。
这时,一只粗糙的大手扶住了我的后背,并用力地往回拢了拢。
是李师傅。
他把发乌的饭盒递到我眼前,说:“啁一口。
”
我摇了摇头。
“啁一口。
”
语气是命令似的。
我接过饭盒盖,抿了一口里边的白酒,顿时被呛得咳嗽起来。
李师傅拍了拍我的后背,鼓励说:“再啁一口。
”
我抬头看看他,突然在他的目光里发现了一种异样的东西——那是父亲般的慈爱和让人无法抗拒的关怀。
我又喝了一口。
是喝,不是抿。
一股热浪从喉头一直冲到胃里,又从胃里反到心上。
工友们都笑了。
那天,我喝多了,李师傅领着我,站在工棚的门口,冲着如注的大雨说:“喊一声,喊一声
就什么都好了。
”
说着,他“啊——”地大喊了一声,那声音撕心裂肺,神鬼皆惊。
“啊——”
身后的工友们也纷纷叫了起来,这些声音合在一起,如同悲怆的《命运交响曲》,渗入雨水里,向四周溅落了。
“啊——”
我也叫了起来。
“啊——”
随着喊声,我的眼泪流了出来。
“啊——”
随着眼泪的掉落,我心中的块垒也一点点地坍塌了。
不知过了多久,李师傅在我耳边轻轻地说:“孩子,喝了酒了,是男人了,不哭了。
”
随着李师傅的话音儿,雨突然停了。
那一刻,我觉得我长大了。
13.下列对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作品中写到了两个父亲,与古板而严谨的“我”的父亲不同,李师傅“慈爱和让人无法抗拒的关怀”使“我”倍感温暖。
B.随着李师傅的喊声,“身后的工友们也纷纷叫了起来”,“这些声音合在一起”将劳动的热情和团结的力量抒发得真切感人。
C.作品通过人物语言来表现性格,“爷儿几个,加把劲”“真管酒?”等语言描写,将人物豪爽、直率的性格表现得生动传神。
D.作品在语言运用方面相当准确,同样表现饮酒,“啁”的痛快,“抿”的羞涩,“喝”的坦然,这些词既叙写动作,又传达心理。
E.作品以“酒事”为题,“酒”象征着生活的苦难,只有饮下这碗苦酒,才能面对这坎坷的人生。
这是“我”步入社会上的第一课。
14.倒数第三段中“我心中的块垒”,在作品中具体指什么?(4分)
答:。
15.结合作品,简析“雨”在文中有何作用。
(6分)
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最重要的是“以苦为乐”
——李连杰访谈
李连杰的办公室里充满着“壹基金”的笑脸,他的T恤上有,房间里的海报上有,各种文件资料上有,张张笑脸让来访者感觉很亲切。
李连杰说这个LOGO是女儿从几百张设计图中选中的。
也许是连续说了太长时间的话,李连杰的嘴唇有些干裂。
众人眼里的功夫巨星,国际影星,此时回归到生活中最本真的状态——随意、简朴甚至有一点沧桑,隐约能看到他两鬓的几丝白发。
但是,与记者对话时,他马上焕发出热诚、饱满的状态。
他的语速很快,笑容很灿烂,手势很多且力度很大。
让人想起了他是武术冠军,还让我想到他扮演的霍元甲——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不卑不亢。
在电影之外,以“心理关怀”为主旨的“壹基金”,成为了他生活的又一个重心。
“壹基金”着眼的是“软件资助”
问:你一直在推广你的“壹基金”,即使是在推广自己的电影时,也不忘宣传“壹基金”。
答:我一直把自己的四十岁作为一个分界线,四十岁之前我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我要得到、要证明,证明自己能成为武术冠军,证明自己的电影与众不同,和对中国的文化、中国电影的推广。
那时候做每件事情都是以“我”为出发点,现在反过来了。
因为社会的现状让我有必要站出来做慈善,我不奢望得到任何回报。
我一直说做慈善这件事需要勇气和坚持,因为既没有物质的回报,还要投入金钱和时间,还要受到别人的质疑。
问:你有接受别人质疑的心理准备吗?
答:既然是刚刚起步,当然会面临一些质疑。
“壹基金”是我帮中国红十字会来筹集的,不是我李连杰个人的基金。
我现在是在搭建一个平台,用最简单的办法让人们知道只要每个月拿出
一块钱,就可以通过红十字会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而且我们关注的主题是心灵层面,这本身就有互动性。
问:但是,你的明星效应也使“壹基金”得到了广泛关注。
答:我希望“壹基金”是从中国做起,从中国娱乐界做起,将来变成全球的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责任。
加“李连杰”三个字覆盖面和影响面相对会大一些,这样也可以跨越各国红十字会之间的界限,让更多的人参与“壹基金”。
我希望能建立这样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平台,而且是从民间发起的,能够让大家感受到一种公民的责任感,做善事本来就是一种心理的互动。
问:也就是说慈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援助,也有心理和精神上的扶持,后者传达的是一种信念。
答:我们国内还没有一个针对是心理疾病和灾后心理调整方面的基金会,所以我们的“壹基金”就着重放在心理层面的援助。
谁来关注这些受灾人群的恐惧心理,谁来帮他们疏导悲痛的情绪,这是很重要的。
我也经常举一个例子,人都是由两个层面主导的,一个是肉体,一个是精神。
人们现在很注重美容、瘦身、保养、时尚等外在的东西,但是如果遇到挫折,情绪上有了问题,这些外在的东西也没有用。
所以物质和精神要平衡,这一点人们关注还不够。
全球每年得忧郁病和自杀的比率都在激增,这就像一个无形的杀手。
尤其在中国,心理医生的数量非常小,我们的文化也没有把心理当作一种疾病来看待。
即使有了心理病也不承认或者不敢说出来,所以,这都是我们关注的问题,值得反思和探讨。
其实,名人照样面对生活压力,我身边好多演艺界的朋友都有自闭症,我自己都有些自闭,会恐惧、恐慌。
如果我们的“软件”不够,未来年轻一代就会出现问题。
问:这方面有值得借鉴的经验吗?比如美国目前有这方面的基金吗?
答:没有,我们是开创性的。
我一直在讲,从人的本性来看,人都是追求幸福、快乐的。
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