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概论课件 第六章生存发展风险与保障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管理建立家计调查制度杜绝骗保现象加大就业监督与建立诚信体系扩充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金来源第二节灾害救助?救灾包括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建立部门应急联动机制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的制度安排
第六章 生存发展风险与保障
基本内容和教学目标: • 生存风险概述 • 六项制度安排 (1)住房保障:补充内容,可以比较新加坡和香港的情况 (2)生活救助:相关政策、保障对象、待遇标准、管理服务 (3)灾害救助:相关政策、保障对象、待遇标准、管理服务 (4)专项救助:相关政策、保障对象、待遇标准、管理服务 (5)慈善事业:相关政策、保障对象、待遇标准、管理服务 (6)优抚安置:相关政策、保障对象、待遇标准、管理服务
• 其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 对灾民的救助 ➢ 对灾区社会的救助
第三节 专项救助
一.住房救助
是指政府向低收入家庭和其他需要保障的特殊家庭提供现金补贴或直接提供住房 的一种社会救助项目。
1. 主要内容:
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现金补贴、农村危房改造
二. 教育救助
是指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 1. “两免一补”政策 2. 经常性助学政策 3. 高等学校在校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1. 1949-1953年的慈善事业改造 2. 1954-1977年慈善事业的缓慢发展 3. 1978-2007年慈善事业的新生 4. 2008-2018年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期
二.慈善事业的特征 1. 民间性 2. 非营利性 3. 自愿性 4. 利他性 5. 公开性 6. 法制规范性 以医疗费用捐助为பைடு நூலகம்,应当在披露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商业 保险支付情况,家庭支付能力等信息后进行社会求助。
课堂讨论与教学难点 • 如何平衡筹资与企业和职工的负担 • 兼顾提高待遇与持续发展的问题
第五节 优抚安置
一.优抚安置 ➢ 优抚安置是优待、抚恤、安置三种待遇的总称,是社会保障制度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优抚对象通常指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复原退伍军人、革命烈
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现役军人家属,以及 因战伤亡的民兵、民工和因参加军事训练伤亡的民兵及其他人员。 二. 优抚安置的内容 1. 军人优待抚恤 2. 安置保障
① 基本生活费用支出法 ② 恩格尔系数法 ③ 消费支出比例法
4.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管理 ① 建立家计调查制度 ② 杜绝骗保现象 ③ 加大就业监督与建立诚信体系 ④ 扩充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金来源
第二节 灾害救助
• 救灾包括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建立部门应急联动机制、保障受 灾群众基本生活的制度安排。
三.司法救助与法律援助
1. 司法救助
人民法院对于民事、行政案件中有充分理由证明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经 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实行诉讼费用缓交、减交、免交的一项救济措施。
2.法律援助
在司法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层次上,对因贫困及其他因素导致的难以通过 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手段保障自身基本权利的社会弱者,通过减免收费、提供法律 帮助的方式,实现其司法权益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四.殡葬救助
➢ 殡葬救助只能是对基本殡葬活动所提供的救助。
➢ 涵盖城乡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残疾人家庭、受灾家庭、“三 无”人员等生前生活特别困难的人员,以及其他需要殡葬救助的人 员,由政府免费提供遗体接运、存放、火化和骨灰寄存(包括土葬 区亡者的遗体安葬)等基本殡葬服务。
第四节 慈善事业
一.慈善事业的发展 慈善事业即指在“善、爱”的道德基础上的捐款捐助和社会义工服务 的总称。
第一节 生活救助
一.最低生活保障 1.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为解决下岗职工和城市居民的生活困难而建 立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
2.城乡居民最低保障制度的对象
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主要三 类人员。
3.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标准
围绕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和最低生活需求标准来制定标准
第六章 生存发展风险与保障
基本内容和教学目标: • 生存风险概述 • 六项制度安排 (1)住房保障:补充内容,可以比较新加坡和香港的情况 (2)生活救助:相关政策、保障对象、待遇标准、管理服务 (3)灾害救助:相关政策、保障对象、待遇标准、管理服务 (4)专项救助:相关政策、保障对象、待遇标准、管理服务 (5)慈善事业:相关政策、保障对象、待遇标准、管理服务 (6)优抚安置:相关政策、保障对象、待遇标准、管理服务
• 其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 对灾民的救助 ➢ 对灾区社会的救助
第三节 专项救助
一.住房救助
是指政府向低收入家庭和其他需要保障的特殊家庭提供现金补贴或直接提供住房 的一种社会救助项目。
1. 主要内容:
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现金补贴、农村危房改造
二. 教育救助
是指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 1. “两免一补”政策 2. 经常性助学政策 3. 高等学校在校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1. 1949-1953年的慈善事业改造 2. 1954-1977年慈善事业的缓慢发展 3. 1978-2007年慈善事业的新生 4. 2008-2018年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期
二.慈善事业的特征 1. 民间性 2. 非营利性 3. 自愿性 4. 利他性 5. 公开性 6. 法制规范性 以医疗费用捐助为பைடு நூலகம்,应当在披露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商业 保险支付情况,家庭支付能力等信息后进行社会求助。
课堂讨论与教学难点 • 如何平衡筹资与企业和职工的负担 • 兼顾提高待遇与持续发展的问题
第五节 优抚安置
一.优抚安置 ➢ 优抚安置是优待、抚恤、安置三种待遇的总称,是社会保障制度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优抚对象通常指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复原退伍军人、革命烈
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现役军人家属,以及 因战伤亡的民兵、民工和因参加军事训练伤亡的民兵及其他人员。 二. 优抚安置的内容 1. 军人优待抚恤 2. 安置保障
① 基本生活费用支出法 ② 恩格尔系数法 ③ 消费支出比例法
4.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管理 ① 建立家计调查制度 ② 杜绝骗保现象 ③ 加大就业监督与建立诚信体系 ④ 扩充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金来源
第二节 灾害救助
• 救灾包括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建立部门应急联动机制、保障受 灾群众基本生活的制度安排。
三.司法救助与法律援助
1. 司法救助
人民法院对于民事、行政案件中有充分理由证明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经 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实行诉讼费用缓交、减交、免交的一项救济措施。
2.法律援助
在司法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层次上,对因贫困及其他因素导致的难以通过 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手段保障自身基本权利的社会弱者,通过减免收费、提供法律 帮助的方式,实现其司法权益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四.殡葬救助
➢ 殡葬救助只能是对基本殡葬活动所提供的救助。
➢ 涵盖城乡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残疾人家庭、受灾家庭、“三 无”人员等生前生活特别困难的人员,以及其他需要殡葬救助的人 员,由政府免费提供遗体接运、存放、火化和骨灰寄存(包括土葬 区亡者的遗体安葬)等基本殡葬服务。
第四节 慈善事业
一.慈善事业的发展 慈善事业即指在“善、爱”的道德基础上的捐款捐助和社会义工服务 的总称。
第一节 生活救助
一.最低生活保障 1.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为解决下岗职工和城市居民的生活困难而建 立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
2.城乡居民最低保障制度的对象
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主要三 类人员。
3.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标准
围绕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和最低生活需求标准来制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