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结构与健康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中的富裕群体 据国外调查显示,在农村 越是富裕的人越有可能产生肥胖,越是贫穷的人产 生肥胖的可能性越小。 城市中的低教育群体 在城市,一个人的体重 是否超标与经济收入关系不大,而与教育程度的关
系很大,即教育程度高的人产生肥胖的可能性远低
于教育程度低的人。
14
代谢(异常)综合征,又称胰岛素抵抗综合
保持心情愉快、坚持体育锻炼是最有效、
最经济的预防癌症发生的方法。
45
(三)癌症的早期发现
癌症病死率高的原因之一是大部分癌症
患者当发现时,已是晚期,故癌症的早期诊 断十分重要。 癌症早期症状不明显,但只要掌握其早 期警报信号,相当一部分癌症是可以早期发
现、早期治疗。
46
癌症的十大警报信号
1. 体重明显下降;
基金会认为饮食和戒烟是重要的措施,是全球
要放在第一位的措施。
50
我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抽样调查( 1990 ~ 1992 )我国每年癌症发病人数 160 万、死亡人数约 130 万。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肝癌高发的广西扶绥和江苏启东采取
预防措施经 20年努力,扶绥肝癌发病率下降 24.94%。
启东男性死亡率下降26%,女性下降30%,山东省胃癌 发病调查中发现大蒜能预防癌症。吃大蒜量多,胃癌发 病低。河南食管癌采取改善饮食、早期诊断、治疗等; 则上世纪90年代比80年代发病率及死亡率都下降了。
4
一、饮食结构现状
5
目前,在我国人民的饮食生活中,存在着两
个不平衡:一个是在贫困人口中营养缺乏病依 然存在,而在经济好转的人群中营养失调性疾 病如肥胖、高血脂等不断增加;另一个不平衡 是在营养素之间存在着能量摄入较多,而某些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依然缺乏。
6
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
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影响者 人们的饮食选择和饮食趋向。
饮食结构现状与健康
1
一、饮食结构现状
二、饮食结构、健康和疾病
三、肥胖的防治
四、癌症的膳食防治 五、机遇与挑战—有机食品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2
前
言
“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 这是无数人在与疾病和
死亡的搏斗中领悟的一个真理。然而,许多人只有在步 入人生中年或随着年龄增长而感到力不从心时,才深切
感悟这句至理名言。拥有健康的身体,挽留曾经的年轻,
心脏瓣膜病,少数可导致死亡,已被禁止生产和
销售。
28
目前,中枢性食欲抑制药西布曲明
(sibutramine)he和脂肪酶抑制药奥利司他在 世界各国全面上市。 目前,全世界有近3亿名肥胖者,治疗肥 胖药物的研究开发,具有相当大的潜力。
29
四、癌症的膳食防治
30
癌症是当前人类健康的最大敌人,每 年全世界约有600万人被癌症夺去生命。 多年来,攻克癌症是人类的愿望,也是 众多医生和科学家不解追求的目标追求 的目标。
51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 WCRF)1997年
总结了全世界在癌症领域的研究结果,从膳
2. 癌症的变化趋势
世界上许多地区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总体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一些癌症有增加, 另一些癌症有减少。
食管癌、肺癌发病率增加,并随吸烟量
而增加,经常喝酒又吸烟者患食管癌的危险
性非常高。
35
全世界胃癌发病率普遍下降,其危险性
随着蔬菜和水果摄入量增加、食盐摄入量的 降低而降低。 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呈
引起能量不均衡的因素:
1. 多食 2. 饮食方法不当 3. 胰岛素分泌过剩(促进脂肪合成,抑制分解) 4. 运动不足
5. 遗传
24
(三) 肥胖症的治疗
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外科疗法、药物疗法
采用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二者互相配合。
如果单纯饮食疗法,在采用超低能量(200-600kcal)
饮食疗法中, 治疗1-2个月即出现体重减轻停止的现 象。要克服这种现象,继续减轻体重,必须配合运 动疗法。
是人们永恒而执著的追求。尽管人不能永生,也不能抗 拒衰老,但是合理营养、科学饮食,却能够使人健康、 充满活力,延缓衰老的过程。
3
健康象时间一样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任何人
面对疾病的折磨都一样的痛苦,一样的无奈,无论是 腰缠万贯的富豪还是一贫如洗的穷人。唯一能拯救人 们免受病痛折磨、不再患病、拥有一个健康身体的是 科学知识。谁掌握了科学知识,谁就掌握了开启健康 大门的金钥匙。
1. 标准体重法 2. 体重指数法
3. 皮下脂肪厚度法
肥胖的判定标准(BMI): 正常 国际 中国 日本 20-25 18.5-23.9 超重 25-30 24-28 23-25 肥胖 ≥ 30 ≥ 28 ≥ 25
23
(二)肥胖的原因
由摄入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不均衡引起,摄入能 量过多,消耗能量过少,或摄入能量—消耗能量>0, 引起能量蓄积,体脂肪增加,导致肥胖。
增加趋势。
36
中国1996年调查结果: (1) 恶性肿瘤死亡率水平为108.39/10万;
(2)引起死亡的主要恶性肿瘤为:胃癌、肝
癌、肺癌、食管癌、直结肠肛门癌以及白血病; (3)肺癌和肝癌呈明显上升趋势;食管癌、 胃癌、鼻咽癌及宫颈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我国消化道癌和肺癌占死亡总数的 79.19%, 它们均与膳食营养密切相关。
11
二、饮食结构与健康和疾病
12
饮食结构的改变,体力活动的减少,给人 民的健康带来威胁。 一些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 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心 脑肾血管病、高尿酸血症、癌症等正威胁人们
的健康,导致病残、丧失劳动力、甚至死亡,
增加国家、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13
特别值得关注的两个群体:
越来越多的加工食品、包装食品充斥着市场;
城市居民的饮食结构中碳水化物、脂肪、肉类的
数量在不断增加。
城市居民膳食结构西方化、快餐化和加工化。
7
经大量的调查发现 饮食西方化,饮食结构高能、高脂肪、高糖(饮 料)低膳食纤维
在外进餐次数增加,享乐消费
家庭外制作食品和加工食品
快餐食品增多
居民缺少饮食与健康和疾病的相关知识
16
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作用削弱,不能发
挥应有的生物学作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 胰岛素水平可升高、正常或减低,但是胰岛素 生物学作用是削弱的,表现为胰岛素介导的葡 萄糖利用减退。 临床上多种代谢综合征患者可无症状,需 要对肥胖超重、高血压者筛查血糖、血脂、微 量白蛋白尿等。
17
为了检查血管病变,可作无创超
遗传因素 营养状况 免疫功能 激素
40
癌症的原因目前认识一致的是: (1) 80%以上的癌症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 (2) 癌症是由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 并非单一因素所致。
41
饮食中诱癌因素
食品中自然致癌物 食品中污染物 食品加工过程产生 食品添加剂
42
肪消耗掉,而是通过运动,提高活动代谢和 基础代谢水平,保持较高的能量消耗,以保 持饮食疗法的效果。 最近研究证实,一次运动60分钟与一次
运动10分钟,连续6次的运动疗法的效果相同。
27
3. 药物疗法
美国FDA将一年内能减轻5%-10%的体重, 并能改善肥胖伴有的高血压、高脂血症及高血糖 症状,作为肥胖病药物的审批标准。 最先通过美国FDA认证的中枢性食欲抑制药 右芬氟拉明由于它与其它食欲抑制要合用有发生
1/3通过治疗提高生活质量,使之没有痛苦走完人
生历程。
49
1997年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提出
饮食合理,适当体力活动,维持适宜体重,可降 低30~40%癌症发生率,即每年减少3~4百万病例。 吃足量蔬菜和水果能预防20%以上的各种癌。 胃癌、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最可以预防的,可通过改 善饮食,适宜运动及体重来预防。
征,是一种涉及多种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病紧密 联系的疾病状态,其中以肥胖(超重)、高血压、 血糖异常、血脂异常为主,被称为死亡四重奏, 患者可因心脑血管事件突发死亡。
15
代谢(异常)综合征是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糖耐量异常、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超重)、 高尿酸血症、高血凝低纤溶、微量白蛋白尿等, 这些变化的根源为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
饮食中保护因素
食物中的营养素,纤维素,植物化学物质, 大蒜含有保护因素
低脂膳食
良好的饮食习惯
平衡膳食及中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43
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病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原因。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表现在
(1)不合理的膳食 (2)吸烟 (3)心理紧张和压力 (4)缺少运动
44
提倡科学的膳食、不吸烟、少饮酒、
25
1. 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必须限制能量的摄入,长期少量控制
能量的摄入。开始时以患者平均摄入量的2/3或3/4为 标准,长期坚持。 男性:1600kcal /天 女性:1400kcal /天 合理营养搭配,纠正不吃早餐而吃零食,晚餐 过饱等不良饮食习惯。
26
2. 运动疗法
养成多运动的习惯,运动并非是要将脂
20
代谢(异常)综合征的防治
代谢(异常)综合征的防治着重于非药物 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如提倡健康的饮食习惯、
戒烟限酒,增加体力活动,控制体重,增加步
行有益于防治心血管疾病。
21
三、肥胖研究的进展与防治
22
(一)肥胖的判定与标准 肥胖的概念:不是指体重过重,而是脂肪过度蓄积。
国际公认肥胖的判定方法:
正常发展。
10
食品安全—现代饮食生活中面临的新挑战
近年来,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营养丰富
的大豆奶却导致了数以千计的孩子中毒,饮酒把人 送上不归之路,吃肉吃出了寄生虫病,某种保健品 催熟了尚未到性发育年龄的孩子,让人望而生畏的 口蹄疫、二噁英、疯牛病、环境雌激素等,震撼着 人们的心灵;人们面对着我们还敢吃什么?还能吃 什么的茫然时,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摆在了人们和政 府面前。
31
世界卫生组织(WHO) 80年代就提出 1/3
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癌症是可以早期发现 经治疗而痊愈的,另外1/3癌症病人也能通过 现有的医疗措施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改善
预后。
人类战胜癌症的根本出路在于预防。
32
(一)癌症的流行病学
1. 癌症的发病率
国际癌症研究会中心(IARC)估计1996年 全球有1000万以上新发癌症病人,有700多万 人死于癌症。 12种癌症死因顺位:肺癌、胃癌、乳腺癌、 直肠结肠癌、口咽部癌、肝癌、宫颈癌、食管 癌、前列腺癌、淋巴肉瘤、膀胱癌和白血病。 所有这些癌症都被认为与膳食有关。
37
(二) 影响癌症发生的因素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物理因素
化学物质
病毒 饮食
38
环境致癌因素
化学物质:氨基偶氮染料、亚硝胺、霉菌毒素等; 物理因素:电离辐射、紫外线、热辐射、 石棉等; 生物因素: 病毒( EB病毒、疱疹病毒)、寄生虫; 慢性刺激: 舌癌与龋齿、炕癌等;
39
内在致癌因素
8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调查表明: 以炸、煎、烤为主的洋快餐中含有致癌毒 素— 丙烯酸氨化物。 对西式快餐的检验表明:薯条、薄脆饼、烤 猪肉与水果甜品上的棕色脆皮以及大量的油煎、
油炸食品中均含有大量丙烯酸氨化物,部分食品
中其含量超过正常标准的400倍。
9
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少年、儿童经
常吃洋快餐,还有一部分成为洋快餐的忠实消费者。 饮食结构和身体活动模式上的改变,带来很多相 关慢性疾病和公共健康的隐患,给个人和社会带来高 昂的医药成本,严重地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
2. 经久不愈的溃疡; 3. 食欲不振,上腹饱涨; 4. 进行性吞咽困难; 5. 乳房肿块;
47
6. 阴道不规则出血;
7. 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
8. 反复出现便血、尿血、咳血;
9. 持续性声音嘶哑; 10. 阵发性刺激干咳。
48
(四)癌症的膳食预防
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WHO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1/3癌症可以预防; 1/3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另外
声多普勒显示周围血管如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与粥样斑块,也可检查髂股
动脉和国动脉等病变。
18
北京市糖尿病患病率 (20岁以上)
1981 1996 增长
1.34% 6.24% 3.66倍
19
代谢(异常)综合征的终点为粥样斑
块糜烂、破溃、血栓栓塞发生而导致心绞 痛、心肌梗塞、猝死、脑缺血发作、脑卒 中、间歇性跛行等后果。
33
全国每年新发癌瘤约160万例,北京市东城区1996年发 病为1955年的5.2倍。 调查城区15家医院,居民2万人,大肠癌患病率:倍数 上世纪60年代,10/10万以下 上世纪80年代,20/10万 1 倍 2 倍
上世纪90年代,24/10万
2001年, 60.45/10万
2.4 倍
6 倍
34
系很大,即教育程度高的人产生肥胖的可能性远低
于教育程度低的人。
14
代谢(异常)综合征,又称胰岛素抵抗综合
保持心情愉快、坚持体育锻炼是最有效、
最经济的预防癌症发生的方法。
45
(三)癌症的早期发现
癌症病死率高的原因之一是大部分癌症
患者当发现时,已是晚期,故癌症的早期诊 断十分重要。 癌症早期症状不明显,但只要掌握其早 期警报信号,相当一部分癌症是可以早期发
现、早期治疗。
46
癌症的十大警报信号
1. 体重明显下降;
基金会认为饮食和戒烟是重要的措施,是全球
要放在第一位的措施。
50
我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抽样调查( 1990 ~ 1992 )我国每年癌症发病人数 160 万、死亡人数约 130 万。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肝癌高发的广西扶绥和江苏启东采取
预防措施经 20年努力,扶绥肝癌发病率下降 24.94%。
启东男性死亡率下降26%,女性下降30%,山东省胃癌 发病调查中发现大蒜能预防癌症。吃大蒜量多,胃癌发 病低。河南食管癌采取改善饮食、早期诊断、治疗等; 则上世纪90年代比80年代发病率及死亡率都下降了。
4
一、饮食结构现状
5
目前,在我国人民的饮食生活中,存在着两
个不平衡:一个是在贫困人口中营养缺乏病依 然存在,而在经济好转的人群中营养失调性疾 病如肥胖、高血脂等不断增加;另一个不平衡 是在营养素之间存在着能量摄入较多,而某些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依然缺乏。
6
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
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影响者 人们的饮食选择和饮食趋向。
饮食结构现状与健康
1
一、饮食结构现状
二、饮食结构、健康和疾病
三、肥胖的防治
四、癌症的膳食防治 五、机遇与挑战—有机食品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2
前
言
“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 这是无数人在与疾病和
死亡的搏斗中领悟的一个真理。然而,许多人只有在步 入人生中年或随着年龄增长而感到力不从心时,才深切
感悟这句至理名言。拥有健康的身体,挽留曾经的年轻,
心脏瓣膜病,少数可导致死亡,已被禁止生产和
销售。
28
目前,中枢性食欲抑制药西布曲明
(sibutramine)he和脂肪酶抑制药奥利司他在 世界各国全面上市。 目前,全世界有近3亿名肥胖者,治疗肥 胖药物的研究开发,具有相当大的潜力。
29
四、癌症的膳食防治
30
癌症是当前人类健康的最大敌人,每 年全世界约有600万人被癌症夺去生命。 多年来,攻克癌症是人类的愿望,也是 众多医生和科学家不解追求的目标追求 的目标。
51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 WCRF)1997年
总结了全世界在癌症领域的研究结果,从膳
2. 癌症的变化趋势
世界上许多地区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总体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一些癌症有增加, 另一些癌症有减少。
食管癌、肺癌发病率增加,并随吸烟量
而增加,经常喝酒又吸烟者患食管癌的危险
性非常高。
35
全世界胃癌发病率普遍下降,其危险性
随着蔬菜和水果摄入量增加、食盐摄入量的 降低而降低。 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呈
引起能量不均衡的因素:
1. 多食 2. 饮食方法不当 3. 胰岛素分泌过剩(促进脂肪合成,抑制分解) 4. 运动不足
5. 遗传
24
(三) 肥胖症的治疗
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外科疗法、药物疗法
采用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二者互相配合。
如果单纯饮食疗法,在采用超低能量(200-600kcal)
饮食疗法中, 治疗1-2个月即出现体重减轻停止的现 象。要克服这种现象,继续减轻体重,必须配合运 动疗法。
是人们永恒而执著的追求。尽管人不能永生,也不能抗 拒衰老,但是合理营养、科学饮食,却能够使人健康、 充满活力,延缓衰老的过程。
3
健康象时间一样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任何人
面对疾病的折磨都一样的痛苦,一样的无奈,无论是 腰缠万贯的富豪还是一贫如洗的穷人。唯一能拯救人 们免受病痛折磨、不再患病、拥有一个健康身体的是 科学知识。谁掌握了科学知识,谁就掌握了开启健康 大门的金钥匙。
1. 标准体重法 2. 体重指数法
3. 皮下脂肪厚度法
肥胖的判定标准(BMI): 正常 国际 中国 日本 20-25 18.5-23.9 超重 25-30 24-28 23-25 肥胖 ≥ 30 ≥ 28 ≥ 25
23
(二)肥胖的原因
由摄入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不均衡引起,摄入能 量过多,消耗能量过少,或摄入能量—消耗能量>0, 引起能量蓄积,体脂肪增加,导致肥胖。
增加趋势。
36
中国1996年调查结果: (1) 恶性肿瘤死亡率水平为108.39/10万;
(2)引起死亡的主要恶性肿瘤为:胃癌、肝
癌、肺癌、食管癌、直结肠肛门癌以及白血病; (3)肺癌和肝癌呈明显上升趋势;食管癌、 胃癌、鼻咽癌及宫颈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我国消化道癌和肺癌占死亡总数的 79.19%, 它们均与膳食营养密切相关。
11
二、饮食结构与健康和疾病
12
饮食结构的改变,体力活动的减少,给人 民的健康带来威胁。 一些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 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心 脑肾血管病、高尿酸血症、癌症等正威胁人们
的健康,导致病残、丧失劳动力、甚至死亡,
增加国家、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13
特别值得关注的两个群体:
越来越多的加工食品、包装食品充斥着市场;
城市居民的饮食结构中碳水化物、脂肪、肉类的
数量在不断增加。
城市居民膳食结构西方化、快餐化和加工化。
7
经大量的调查发现 饮食西方化,饮食结构高能、高脂肪、高糖(饮 料)低膳食纤维
在外进餐次数增加,享乐消费
家庭外制作食品和加工食品
快餐食品增多
居民缺少饮食与健康和疾病的相关知识
16
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作用削弱,不能发
挥应有的生物学作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 胰岛素水平可升高、正常或减低,但是胰岛素 生物学作用是削弱的,表现为胰岛素介导的葡 萄糖利用减退。 临床上多种代谢综合征患者可无症状,需 要对肥胖超重、高血压者筛查血糖、血脂、微 量白蛋白尿等。
17
为了检查血管病变,可作无创超
遗传因素 营养状况 免疫功能 激素
40
癌症的原因目前认识一致的是: (1) 80%以上的癌症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 (2) 癌症是由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 并非单一因素所致。
41
饮食中诱癌因素
食品中自然致癌物 食品中污染物 食品加工过程产生 食品添加剂
42
肪消耗掉,而是通过运动,提高活动代谢和 基础代谢水平,保持较高的能量消耗,以保 持饮食疗法的效果。 最近研究证实,一次运动60分钟与一次
运动10分钟,连续6次的运动疗法的效果相同。
27
3. 药物疗法
美国FDA将一年内能减轻5%-10%的体重, 并能改善肥胖伴有的高血压、高脂血症及高血糖 症状,作为肥胖病药物的审批标准。 最先通过美国FDA认证的中枢性食欲抑制药 右芬氟拉明由于它与其它食欲抑制要合用有发生
1/3通过治疗提高生活质量,使之没有痛苦走完人
生历程。
49
1997年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提出
饮食合理,适当体力活动,维持适宜体重,可降 低30~40%癌症发生率,即每年减少3~4百万病例。 吃足量蔬菜和水果能预防20%以上的各种癌。 胃癌、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最可以预防的,可通过改 善饮食,适宜运动及体重来预防。
征,是一种涉及多种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病紧密 联系的疾病状态,其中以肥胖(超重)、高血压、 血糖异常、血脂异常为主,被称为死亡四重奏, 患者可因心脑血管事件突发死亡。
15
代谢(异常)综合征是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糖耐量异常、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超重)、 高尿酸血症、高血凝低纤溶、微量白蛋白尿等, 这些变化的根源为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
饮食中保护因素
食物中的营养素,纤维素,植物化学物质, 大蒜含有保护因素
低脂膳食
良好的饮食习惯
平衡膳食及中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43
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病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原因。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表现在
(1)不合理的膳食 (2)吸烟 (3)心理紧张和压力 (4)缺少运动
44
提倡科学的膳食、不吸烟、少饮酒、
25
1. 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必须限制能量的摄入,长期少量控制
能量的摄入。开始时以患者平均摄入量的2/3或3/4为 标准,长期坚持。 男性:1600kcal /天 女性:1400kcal /天 合理营养搭配,纠正不吃早餐而吃零食,晚餐 过饱等不良饮食习惯。
26
2. 运动疗法
养成多运动的习惯,运动并非是要将脂
20
代谢(异常)综合征的防治
代谢(异常)综合征的防治着重于非药物 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如提倡健康的饮食习惯、
戒烟限酒,增加体力活动,控制体重,增加步
行有益于防治心血管疾病。
21
三、肥胖研究的进展与防治
22
(一)肥胖的判定与标准 肥胖的概念:不是指体重过重,而是脂肪过度蓄积。
国际公认肥胖的判定方法:
正常发展。
10
食品安全—现代饮食生活中面临的新挑战
近年来,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营养丰富
的大豆奶却导致了数以千计的孩子中毒,饮酒把人 送上不归之路,吃肉吃出了寄生虫病,某种保健品 催熟了尚未到性发育年龄的孩子,让人望而生畏的 口蹄疫、二噁英、疯牛病、环境雌激素等,震撼着 人们的心灵;人们面对着我们还敢吃什么?还能吃 什么的茫然时,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摆在了人们和政 府面前。
31
世界卫生组织(WHO) 80年代就提出 1/3
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癌症是可以早期发现 经治疗而痊愈的,另外1/3癌症病人也能通过 现有的医疗措施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改善
预后。
人类战胜癌症的根本出路在于预防。
32
(一)癌症的流行病学
1. 癌症的发病率
国际癌症研究会中心(IARC)估计1996年 全球有1000万以上新发癌症病人,有700多万 人死于癌症。 12种癌症死因顺位:肺癌、胃癌、乳腺癌、 直肠结肠癌、口咽部癌、肝癌、宫颈癌、食管 癌、前列腺癌、淋巴肉瘤、膀胱癌和白血病。 所有这些癌症都被认为与膳食有关。
37
(二) 影响癌症发生的因素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物理因素
化学物质
病毒 饮食
38
环境致癌因素
化学物质:氨基偶氮染料、亚硝胺、霉菌毒素等; 物理因素:电离辐射、紫外线、热辐射、 石棉等; 生物因素: 病毒( EB病毒、疱疹病毒)、寄生虫; 慢性刺激: 舌癌与龋齿、炕癌等;
39
内在致癌因素
8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调查表明: 以炸、煎、烤为主的洋快餐中含有致癌毒 素— 丙烯酸氨化物。 对西式快餐的检验表明:薯条、薄脆饼、烤 猪肉与水果甜品上的棕色脆皮以及大量的油煎、
油炸食品中均含有大量丙烯酸氨化物,部分食品
中其含量超过正常标准的400倍。
9
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少年、儿童经
常吃洋快餐,还有一部分成为洋快餐的忠实消费者。 饮食结构和身体活动模式上的改变,带来很多相 关慢性疾病和公共健康的隐患,给个人和社会带来高 昂的医药成本,严重地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
2. 经久不愈的溃疡; 3. 食欲不振,上腹饱涨; 4. 进行性吞咽困难; 5. 乳房肿块;
47
6. 阴道不规则出血;
7. 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
8. 反复出现便血、尿血、咳血;
9. 持续性声音嘶哑; 10. 阵发性刺激干咳。
48
(四)癌症的膳食预防
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WHO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1/3癌症可以预防; 1/3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另外
声多普勒显示周围血管如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与粥样斑块,也可检查髂股
动脉和国动脉等病变。
18
北京市糖尿病患病率 (20岁以上)
1981 1996 增长
1.34% 6.24% 3.66倍
19
代谢(异常)综合征的终点为粥样斑
块糜烂、破溃、血栓栓塞发生而导致心绞 痛、心肌梗塞、猝死、脑缺血发作、脑卒 中、间歇性跛行等后果。
33
全国每年新发癌瘤约160万例,北京市东城区1996年发 病为1955年的5.2倍。 调查城区15家医院,居民2万人,大肠癌患病率:倍数 上世纪60年代,10/10万以下 上世纪80年代,20/10万 1 倍 2 倍
上世纪90年代,24/10万
2001年, 60.45/10万
2.4 倍
6 倍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