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奇妙的水拓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妙的水拓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本课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手工制作”的内容。
这一内容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
本课共安排了“观看图片激兴趣”“教师示范解难题”“小组共研学技法”“小组合作解困惑”“师生总结促提升”5个活动环节,目的是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水拓画的工具,掌握水拓画的绘制步骤,明确绘制中的注意事项,并通过具体实践活动,为水拓画的创作做好方法准备。
二、教学目标
1、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小组讨论交流、师生探究互动,了解简单水拓画绘制的常用工具、制作材料、基本加工流程等相关知识。
2、通过小组合作制作水拓画,初步掌握滴、划、印等一些基本的加工技法,培养小组合作、问题探究、创新思维,创造能力,掌握水拓画制作的基本技术。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绘制水拓画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教学难点:花的绘制
四、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教师引导启发与学生探究相结合
学法建议: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五、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
本课教学资源建议:
教具准备:
1.课前通过上网、查阅书籍报刊及询问专业人士等方式,了解水拓画的工具、具体过程及注意事项。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1.课前通过书籍、报刊、网络、询问等方式,了解水拓画绘制的一般程序和注意事项。
2.通过查阅资料,收集水拓画的各种用途。
本课环境准备建议:多媒体教室
活动准备:
课件、水拓画的资料、实践报告、水拓画整套工具
六、教学课时建议
建议:一课时(40分钟)
课前交流: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今天的状态真好,个个都这么精神,非常棒!老师今天能给咱们班的同学上课感觉十分的幸运和高兴,你们高兴吗?那老师想简单了解一下大家,可以吗?
(女生)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今天在这个大教室里上课,你想怎么表现?相信你一定能做到!请坐!
(男生)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你想怎么表现?回答问题声音要洪亮,那你能大声告诉老师你的名字吗?你的声音真洪亮,我记住你了!请坐!
此时此刻,大家的心情一样,想法一样,希望这节课每位同学都拿出最好的表现,积极举手发言,要像刚才这位同学一样,声音不仅洪亮而且干脆利落,行不行?相信大家一定能做到!引进课堂(设计意图:让学生走近这个新的教室消除紧张心理,并且通过老师采访学生的上课表现,让学生初步感知采访的方法和礼貌用语。
)
教学过程
“奇妙的水拓画”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简单的操作并不难陌生,本节课是水拓画的绘制方法和技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以引导启发与学生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所学知识。
在各种活动中,为了获取信息,我们常常要用到很多方法,如问卷调查、讨论交流、查阅资料等。
其中,本课的目的是这一内容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现有的学情,我选用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实践操作与重视互评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对五次活动的积极性和体验技巧,以便以后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活动实践过程中,体会与人合作的乐趣,增强合作意识,增强表达交流的能力和信息整理的能力。
《奇妙的水拓画》活动效果分析
通过“奇妙的水拓画”这个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设计、口才交流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合作配合的能力。
其实在课前请学生们查阅了关于水拓画的一些资料,但对于水拓画的绘制流程还不是很了解。
特别是绘制的方法和技巧不是很清楚,所以就成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十分愿意也十分想要去了解水拓画的知识,但对于绘制过程往往却缺少理论的指导,导致操作时会有很多问题出现,抓不到重点。
这节课我们就是根据这一实际开展的讨论、探究和学习,引导学生初步体验探究式学习方式,了解水拓画绘制的技巧。
让学生经历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探究实践过程,学会自主学习。
同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分享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乐趣,增强团队意识。
经过精心的设计,基本解决了同学们实践操作中的困惑,大家都表示十分实用。
特别是在“评作品”这一环节中非常成功,同学们真的像小老师一样,从构思创意、构图饱满、色彩搭配、激发技巧四个方面评价的非常到位,还有1个小组与音乐相结合,把“七色光”融入到评价中,个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可以说整节课,同学们的收获非常多,感受也很多。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奇妙的水拓画”教材分析
“奇妙的水拓画”这一活动主题,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手工制作”的内容。
这一内容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
本课共安排了“观看图片激兴趣”“教师示范解难题”“小组共研学技法”“小组合作解困惑”“师生总结促提升”5个活动环节,目的是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水拓画的工具,掌握水拓画的绘制步骤,明确绘制中的注意事项,并通过具体实践活动,为水拓画的创作做好方法准备。
《奇妙的水拓画》评测练习
1、你喜欢画画吗?你喜欢在哪些材料上画画?
2、水拓画的基本工具有哪些?
3、水拓画的绘制步骤有哪些?
4、在绘制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未能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5、给作品取什么名字?能评价其他组的作品吗?
《奇妙的水拓画》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它既适应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又呼应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综合实践活动课”自提出后已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接受,实践证明通过活动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在本次的《奇妙的水拓画》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我认为做得较好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在活动伊始,我让学生来观看精彩的水拓画作品,接着问“想不想绘制这么漂亮的水拓画”?同学们兴致勃勃个个跃跃欲试,于是学生的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
2、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交流、收集整理资料和动手的能力。
如小组在讨论中,就很好的锻炼了他们的交流和口头表达能力. 尤其是在小组中动手临摹制作水拓画作品、实践报告、以花为
主题的水拓画创作、取名字写名字4个环节中,更是提高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老师+学生=朋友
老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中,本来就是相互促进,相互提携的朋友关系,而在综合实践课中体现的更为突出。
综合实践的“教”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传授”,而是“指导”。
从由学生自由组合小组,自行探究发现问题并接解决问题,自行评价提纲设计的可否,各小组进行深入完善、到探究成果的汇报、介绍自己作品和评价他人作品,整个实践过程中,都是学生行动,再加老师的指导,相互合作完成的。
老师、学生在活动中是平等的探索者,也是相互合作的朋友。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也觉得还存在这一些需要改进之处。
1、准备不够充分,本课在选题方面很好,题材新颖,能在
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课的内容不够细致,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还须要更多的时间。
真的是要做到不断延伸和拓展,做到小课题深研究,才能把这门学科做得更好。
2、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生活环境的特点,对水拓画的有
关知识了解都还比较浅,还停留在表层,要深入调查研究、体验,还有很深的知识、技巧去实践。
3、活动过程中,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有些学生的兴致始终
高涨,而有些学生主动性较差,容易放弃。
需要老师要更好的想办法鼓励学生及时调整心承态,保持实践的热情。
4、部分学生还不太能够很好的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成
果与收获,需要老师的引导,形成正确的评价。
5、教师自身的知识层面需要完善,使自己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
看来,综合实践课要上得成功,不能忘记一点:给学生方法,注意过程指导!还必须得做到小课题深研究,生活中重体验。
《奇妙的水拓画》课标分析
综合实践课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门课程,就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做,我在设计课程中没有将课想得那么复杂。
而是创设一种全新的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学习情境,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观察、体验与思考,从发现中提出问题,然后积极主动地去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在各种活动中,为了获取信息,我们常常要用到很多方法,如实践操作、交流合作、查阅资料等。
其中,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