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最新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5 第2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获奖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一
考点二
1.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联盟并不十分紧密”。“1962年,法国不再受北 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军事指挥”,北约组织衰落。这一时期北约组织的衰落体现出 ( ) A.战后美国放弃了世界霸权政策 B.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的趋势 C.苏联在冷战中已具有优势地位 D.西欧政治一体化水平的提高 B 【解析】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二战后美国积极谋求世界霸权,并与苏联争霸,故A项错误;根据“‘1962年,法国 不再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军事指挥’,北约组织衰落”可知,法国不再在军事上追随美国,多极化趋势出现,故B项正确;20世纪50年 代中后期至60年代初,美苏争霸是美攻苏守,故C项错误;1962年欧洲还没有开始政治一体化进程,故D项错误。 2.某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指出:“世界正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 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材料主要反映出 ( ) A.当今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 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C.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格局中举足轻重 D.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方兴未艾 B 【解析】材料“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表明,发展中国家实力 增强,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极。这正是当今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的主要表现,故选B项。材料不能表明“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 排除A项;C项是现象,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民族解放运动,排除D项。
全、全球暖化、疾病、网络攻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多元问题上。这一转变 的背景是 ( ) A.两极格局解体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 B.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制约着强权政治 C.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D.第三世界的兴起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 B 【解析】北约的新职能中“疾病、网络攻击”与两极格局解体后国际形势的变化 无关,故A项错误;北约的新职能淡化了其军事性质,反映出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制约 其强权政治,故B项正确;网络攻击等多元问题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无关,故C项 错误;第三世界的兴起与北约职能的转变无关,故D项错误。
考点一
考点二
史论总结
一、关于多极化发展的几点认识
1.当前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多极化趋势在加强,但不能说已经形成了多极化格局。 2.多极化是一种趋势、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一种固定的世界格局。 3.多极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这两者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 面。所以,对多极化可以主要从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政治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两个方面去理解。 4.多极化趋势主要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和中国、第三世界 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
注意:国际格局和国际局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对比趋于平衡,势均 力敌时,就会形成一种新的国际格局;而国际局势则是一种政治形势,国际的任何事件 都可能导致国际局势的变化,但不一定会导致国际格局的变化。
考点一
考点二
史料研读
考点一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角度1: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材料 我们只要看看今日德国,虽然两度沦为战败国,又没有独立的军事力量,今天在欧洲的地位, 却远比1945年前军事强权的德国稳固多了……在所有欧盟成员国中,德国是欧洲统一最积极的倡 导者。这是因为二战后德国人接受了这样一个观点,即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并使德国成为欧洲大 家庭中的平等伙伴,才是促进本国经济发展,重新获得世人尊敬的最佳路径。
4.中国的振兴 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注意:中国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中国没有参加不结盟运动,不是其成员国,目前是观察员 国家,但中国和不结盟国家在国际事务中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有着一致的利益和主张, 因此,中国一直重视与不结盟国家的关系。
二、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二、多极化发展的三个过渡
1.和平过渡:它不是通过世界大战而是经过长期“冷战”的较量引起的。 2.竞争过渡:美国、日本、西欧、中国、俄罗斯等力量中心存在着互相竞争、互相制约的关系。 3.长期过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会轻易退出舞台,必然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考点一
考点二
典例1 下图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 ( )
一、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 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美苏争霸 的政治环境与欧洲自身发展的需要。 ②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相似的 文化传统 ;在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 切。 ③ 法德和解 为西欧的联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2)历程 ①1951年:西欧六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卢森堡、比利时、荷兰)签订了《巴黎条约》,决定建立 欧 洲煤钢共同体 。 ②后来, 欧洲经济共同体 和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成立。 ③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 欧洲共同体 。 (3)作用: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 行 独立自主 的外交政策;20世纪70年代起,欧共体国家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注意:“欧共体”是“欧洲共同体”的简称,成立于 1967 年,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
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而成,不能把“欧共体”混同于 1958 年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
2.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背景 ①二战后,日本政府进行 民主改革 ,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②随着“冷战”的加剧, 美国 开始大力扶植日本恢复和发展经济。 朝鲜战争 和 越南战争 使日 本获得大量军事订单,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③日本政府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 政府投资 ,重视 教育 。 (2)成就: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发挥独特作用,提出成为 政治大国 的目标。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二战后, 民族解放运动 蓬勃发展,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 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兴起。 (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举行。 (3)政策: 非集团 和 不结盟 。 (4)重要任务:反对 霸权主义 。 (5)行动纲领: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 (6)影响: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摘编自(德)霍尔斯特·罗力《欧盟超国家职能及 德国在欧洲统一中的作用》
【问题】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德国“今天在欧洲的地位……稳固多了”的主要表现,并 概述二战结束以来德国对欧洲发展的贡献。
【答案】 表现: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是欧盟的最重要成员国之一;和周边 国家保持了良好的关系;拥有成熟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贡献:深刻反思二战,促进了欧洲的和平 与稳定;推动了欧洲的联合;有助于欧洲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欧洲对国际事务发挥重要影响。
第2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考查要点
1.多极化趋 势在曲折中 发展 2.两极格局 瓦解和多极 化趋势的加 强
备考指导
本讲内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连续数年涉及,常见题型为选择题。主要考查的考 点有欧洲一体化、日本战后崛起和苏联解体等知识。预计 2017 年高考命题可能会结合当 今国际局势和热点问题考查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和发展,或联系大国关系考查两极格局瓦解 的影响等。
2.和平与动荡并存 (1)整体背景:“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 和平与发展 成为时代的主流。 (2)动荡、紧张的原因: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的平衡;部分地区和国家的民族、 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爆发;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 及 恐怖主义 等威胁世界和平。 (3)紧张、动荡的表现:1999年美国发动 科索沃战争 ;2001年美国发生 “9·11”事件 。 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冷战”结束后世界的政治格局呈现出“ 一超多强 ”的局面, 多极化趋势 进一步发展。
A.冷战结束
B.华约解体
C.北约东扩D.欧盟扩大
【解题思路】本题属于图片型选择题,考查当今世界政治形势。依据图片中旗子的标
志可知这是欧盟的标志,又因为发生在波兰,故D项符合题意;A项标志是苏联解体;B项
是东欧剧变的影响;C项与图片信息不符。
【参考答案】 D
考点一
考点二
1.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主要职能,由防范军事威胁为主扩散到全球恐怖主义、能源安
考点一
考点二
角度2: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 材料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大国主宰,而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 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 决的问题越来越少。
——摘自亨利·基辛格(1993) 【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积极作用。 【答案】 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 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 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
考点一
考点二
史料研读
角度1:当今世界格局演变的特点
考点二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问题】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二战后世界政 治格局发展趋势的认识。
【答案】 世界格局特点:“一超多强”,但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认识:二战后世界格局由两极对 峙到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发展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具有决定性作用;国际形势的主流是和平 与发展。
考点一
考点二
史论总结
二战后美国同西欧、日本关系的演变
阶段
战后初 期
“冷战” 爆发后
20 世纪 六 七十年 代
20 世纪 80 年代后
美国与西欧 西欧全面衰落,在政治、经济等问题上对美国 唯命是从 美国经济上扶植西欧,政治、军事上控制西欧, 对抗苏联
西欧经济上成为美国竞争对手,政治上开始推 行独立自主外交
双方竞争加剧,但盟国关系仍在,多方面仍有合 作
美国与日本 美国独占日本,日本在各方面紧随美国 美国结束对日本的占领,扶植日本成为反共反 苏基地
日本经济上成为美国竞争对手,政治上开始推 行全方位外交
双方竞争扩大,在政治、经济、外交上分歧加 剧
考点一
考点二
典例1 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 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 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 ) A.屡遭战争重创 B.社会制度相同 C.发展水平相近 D.历史上关系紧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欧洲走向联合。六国屡遭战争重创,法国、德国、意大利都是两次世 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和主要战场,损失惨重,英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本土却基本 没有遭到战争破坏。所以建立超越国家的机构,可以有效避免战争,是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 接原因,故答案选A项。 【参考答案】 A
考点一
考点二
角度2:战后日本的崛起 材料 安倍卷土重来,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欲望,试图实现5年前的未竟之志,而其最大心愿就是修 改日本的和平宪法,让日本摆脱二战结束后形成的所谓“战后体制”束缚,实现“国家正常化”。
——摘自《京华时报·更保守的安倍会将日本带向何方》 【问题】 材料中的“战后体制”是指什么?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日本为摆脱“战后体制”的束缚 采取了哪些行动? 【答案】 体制:雅尔塔体制。行动:发展经济,成为经济大国;对外追随美国;争取联合国安理会 常任理事国席位;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口号等。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①原因:受苏联改革和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 ②实质: 社会制度 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③表现:1989年, 波兰 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 了两德的统一。 (2)苏联解体 ①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和弊端。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外部原因:西方国家 的和平演变。 ②过程: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实行多党制。1991年底,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 ③影响:苏联不复存在,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