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八年级作文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八年级作文复习
一、作文写作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关于“起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揭示的是积少成多、集腋成裘的人生哲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表达的是直面挫折、从头再来的豪迈气概;“人生就像一个圆圈,每一个终点都是新的起点”告诉我们的是在成绩面前要不骄不躁、不断进取的坚定信念。
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自拟一个包含“起点”一词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答案】回到原点·梦的起点
蔚蓝色的天空,洒下几缕温暖的阳光。
那棵树上,偶尔几声轻微的鸟叫声,生怕惊扰这座校园的宁静。
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学校,却是梦的起点。
曾经,在这个原点,背起梦想的行囊,带着几许奋斗的热情出发。
不顾风吹雨打,不管沿途溅起的泥浆是否弄脏了行囊,只是一味地向前,只为追逐梦的足迹。
当时间漫长了路的行程,当岁月翻过往事的篇章,把昨天没收,那一本沉重的相册,把往事收成回忆。
再回首,路已越走越远,时光把风雨酿成佳肴。
一路走来,多少风雨,把回忆冷却,多少泪水,把心痛打湿。
只是,很少抬头看看那片曾经绽放梦想的天空是否依旧蔚蓝。
只是,最初对梦想的那一份执着已慢慢淡却。
很想回到原点,点燃那份追逐梦想的热情,触碰那最初最真实的感动。
也许,现实的无奈把梦打破,碎成一地,那一份追梦的热情也抵不过时间如水般的冲刷。
也许,那片梦想的天空早已不那么蔚蓝,染上了些许阴霾。
也许,时光把往事泛黄,那份对回忆的思念也慢慢缩短。
搁下现实的浮华,回到原点,寻找那一片梦想的蓝天,以清水承载欢乐,拾起几片落叶,拼凑那个最真实的梦境。
那个梦的起点,曾经承载多少人青涩的憧憬。
还记得,我们遥指蓝天,勾勒美好的未来,还记得,我们说过不顾任何风雨,只求跟上梦的足迹。
回到原点,如今,校园空留一片宁静,谁的一声惆怅,放下那一份炽热的追求,把往事写成回忆。
应该有的故事,偏离了原本的轨道,应该美好的往事,回忆渲染成殇。
止不住的是流年,忘不了的是回忆。
也许是一味地前行,忘了还有沿途的风景,也许是一直追逐着明天,忘了昨天已经越来越远,也许是只顾着远方,忘了那个装着纯真梦想的原点。
回到原点,收起繁乱的思绪,守护这一片梦想的蓝天。
回到原点,倾听回忆的旋律,勾起那一段段的往事。
回到原点,用一份执着,用一份坚持,编织最初的梦想。
回到原点,一样的蓝天,一样的夏季,一样青涩的梦......
【解析】
本题是一道半命题作文。
相比较命题作文的过多限制和话题作文的过于自主化,半命题作文既适当体现了命题的思想,又给考生留下了较为广阔的写作空间,有利于考生在一定限制和要求下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
首先要审好题目,找好关键词,揣摩出题人的心思,再根据自己的经历拟出一个好的标题,题好一半文,正文要有真情实感。
文章要求自拟一个包含“起点”一词的题目,通过分析这则材料,给了我们三种写作方向,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方面来立意。
如果写一篇记叙文时,最好通过事件来体现主旨,所以在文章中要加入适量的细节描写,使文章丰满起来。
记叙文、写议论文都可以。
点睛:半命题作文,学生首先要补题,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补题,使之成为命题作文,然后再按照考场作文的命题作文进行写作创新,力求做到:首先,立意要有突破,不写大众化观点和中心,能把握时代脉搏,选择别人很少涉及的中心主旨;其次,选材有所突破,选择具有时代气息,典型的熟悉的和真实的材料进行写作,能做到贴近生活;再次构思要新,无论从内在技法和外在包装能做到与众不同,独立出众;最后语言要新,善用修辞,能写富有哲理性的语句,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就是不断地前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以自信的姿态前
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以奉献的姿态前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以阅读的姿态前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以友爱的姿态前行……
请以“以的姿态前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以自信的姿态前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题记时间飞逝,光阴似箭,一转眼,我们已升上了初三,即将备战中考。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经历了无数的挫折。
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挫折面前,不气馁;在逆境面前,不退缩……考试是我们必经的考验,它既检验了我们的学习成果,也让我们感到一阵阵的失落。
考试失利是普通而又正常的现象,我们不应自暴自弃,应重新拾起自信的钥匙,去开启成功之门。
在分数面前,我们不卑不亢,不骄傲自满也不丧失信心,抛下一切重新开始。
我们始终相信——我们是最棒的!面对学习带来的压力,我们应学会把压力化为动力,催促着自己勇往直前。
在压力面前,应理智的面对,学会在逆境中成长。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勇于挑战,战胜自我,做困难的主人。
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调整风帆,脚踏实地的前行,不半途而废,不前功尽弃,我们应始终要以自信的姿态前行
拥有自信的姿态,我们在困难中不会跌倒。
拥有自信的姿态,我们在考试后不会失落和伤感。
拥有自信的姿态,当我们回头时,将少一份后悔,少一份惋惜。
拥有自信的姿态,为我们的梦想而努力,不让我们的梦想化为灰烬。
拥有自信的姿态,成就我们辉煌的明天,造就我们美好的未来。
我们即将备战中考,在通向中考的路途中,自信是我们的通行证,有了它,我们就能到达无垠的中考大道;在每一场考试中,自信是我们的心理咨询师,有了它,我们就能以良好的态度迎接未来的挑战;在告别母校的离别中,自信是我们的毕业证书,有了它,我们就能成功的步入社会的大舞台!时代在进步,但自信仍可延续。
在人生中自信是我们的社会指导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当我们沮丧时,它会帮助我们拨正航帆,使我们畅通无阻。
请以自信的心态前行!自信,我最亲密的伙伴——后记。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是“以的姿态前行”。
首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人生,就是不断地前行,关键在于前行的状态,是积极地还是消极的,应该是给读者以正能量的状态。
如:自信、坚强、勇敢、奉献、友爱、阅读、拚搏、老黄牛、老鹰……然后,从众多的生活素材中,把最易于驾驭、最具有真情实感的材料选择出来,抒写自己的认知、感悟和情感体验。
表达积极健康的思想作文。
体裁上看,可叙可议,选择自己最能驾驭的体裁作文。
【点睛】
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是关键,可以说是决定作文成败。
补全题目常用方法:①避生就熟。
在补题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
补题时,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
②化大为小。
化大为小就是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点,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入题目。
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小”的题目。
③补题时能运用修辞的要用上修辞,使文章题目更灵动,更有吸引力,同时也显示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3.作文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或走,或跑;或立、或卧。
一只木偶,活灵活现地表演。
许多人在看,不住地鼓掌。
人们都说:演得像,演得好!木偶在大庭广众面前出尽了风头。
别看木偶在台上摇头晃脑得意忘形,你到后台看看,有几根绳在牵着他呢?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可以编写故事,也可以阐述观点。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答案】例文:
做自己的牵线人
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只有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人,才会主宰别人的命运”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的船长,引领自己的人生航船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
人生,有着太多坎坷和无奈。
彼得在戏末说了一句“人生真是一场大冒险”,这句话很在理。
正因为如此,年轻的船长们,在遇到各种各样的冒险征程时,你会怎样做呢?
逃避,放弃船长的权利交给其他人去掌管,还是握紧自己手中的船舵去开创一片天地?
我们当然应是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这艘船是你的,你才是这艘船的主人。
所以,遇到挫折,我们应该努力去克服。
我们可以向他人求助,但不能一遇到困难就找他人来帮忙。
有了他人的指导,我们的船将会驶向更广阔的海域。
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行驶时,我们更应该找到自己所要驶向的目的地,不要因这短暂的宁和而放松自己手中的船舵。
毕竟,暴风雨随时都会来临,在漫漫航涯中我们要保持警觉。
做自己人生的船长,你将带领你的船驶向成功的彼岸。
没错,能带领你的船驶向彼岸的人只能是你。
你要对自己充满自信,要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要去编织自己的梦想。
不要因他人的一些话而轻言怀疑你的梦想。
同时也不能忽略他人给你的善意忠告。
一个好的船长不仅需要好的控船技术,同时他还需要船手们的通力合作来协助他。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握紧自己手中的船舵。
请别让你的船在海湾搁浅,它需要人生大海中的冒险。
年轻的船长们,你们还没握紧船舵吗?
年轻的船长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年轻的船长们。
让我们开着自己的人生航船奋勇地向成功的彼岸驶去吧!
开——船——了!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首先审读材料。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理解材料,寻找立意。
材料关键句“别看木偶在台上摇头晃脑得意忘形,你到后台看看,有几根绳在牵着他呢?”,从这句话中看出作者对木偶的态度,并不是赞扬,而是批评,批评它不能主宰自己的行动,而是被别人支配着,却还洋洋自得。
由此联想到人,某些人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命运,却不自知,多么可悲,多么可怜。
结合题干“可以讲述经历,可以编写故事,也可以阐述观点”可知本文可以是记叙文,可以是议论文。
由此出发,思考立意。
立意一:议论文,人要学会主宰自己的命运,这样的命运才能换发光彩。
文成公主被安排和亲,但是她在有限的人生里主宰自己的命运,传播汉族文化,名扬千古,而对比那些同样被安排和亲的公主们,放弃了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利,淹没于历史长河里。
立意二:记叙文,人要大声的表达出对自己生活命运的意见。
从小自己的生活就被父母安排着,每天学习时间安排,平时兴趣班的安排,交朋友的类型安排等等,不满、愤怒一天天的增长,终于有一天爆发了,父母震惊着,却也理解,放开我的手脚,逐渐让我自己来主宰自己的生活,原来只要我出声,那么主宰的权利是可以争取到的。
其次,主题。
这则材料主要围绕“主宰自己命运”话题展开,在选择立意角度时要注意更多的挖掘内心,和成长建立联系,积极健康。
4.写作
题目:走在这条路上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答案】走在这条路上
走在路上,蜡烛有心,垂泪而至,让途中有粼粼的光波;走在路上,杨柳有心,低头沉思,让困顿的大地又生命的唤醒;走在路上,百花有心,香飘万里,让路上馨香永飘。
走在生命的路上,是华益慰一次次无私地乐此不疲地挽救他人的生命;走在诚信的路上,是谢延信对老人的承诺,对自己的安慰;走在科学的路上,是钱学森对科学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探索与挑战;走在爱情的路上,是罗映珍对爱人奇迹般的呼唤。
走在革命的路上,鲁迅用笔杆作匕首,直刺敌人的心脏,与此同时他的精神着作鼓舞了无数青年的爱国赤心。
走在路上我们需要有鲁迅般的刚毅、睿智、大无畏的精神。
海子曾说过:“来到人世上,要看看太阳。
”走在音乐的路上,是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世太阳的温暖与多情,让阳光照进了生命的罅隙,让生命的光彩谱写了不平凡的乐章。
走在路上,我们领悟到蛹破茧成蝶的壮美;走在路上,我们感悟到种子破土而出时的喜悦;走在路上我们感觉到鱼儿对水外世界的憧憬;走在路上,我们仰望天空,我们看到鹰击长空的气魄。
走在路上,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把自己的美好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让这条漫长而又短暂的路途有更多地人情味,有更多的美好崇高的精神像瑰丽的玫瑰逸出的芳香一样清飘万里,人人受益。
走在路上,我们的视野宽广了。
走在路上,我们的阅历丰富了。
走在路上,我们的思想深刻了。
走在路上,我们成熟多了。
走在路上,我们要有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走在路上,我们要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念;走在路上,我们要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霸气;走在路上,我们要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勇气。
走在路上,我们要有海一样豁达的胸襟;走在路上,我们要有潺潺溪水的细心;走在路上,我们要有火一样的热忱;走在路上,处处皆风景,处处有人情,处处有精神食粮,处处有向前的动力。
走在路上,我们开心、舒心、放心,这条路很美好,是人们走的次数多了汇聚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见证了人世的美丽。
【解析】
【详解】
这一道命题作文。
“路”既可以是本义上的路,又可以是通往理想之路、生活之路,还可以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过程……“这条”与“那条”意味着有比较,有一个选择的过程。
重心在“走”,强调过程重于结果,贵在参与,重在实践,贵在追求,贵在奋斗不息。
在人生行进的路上,有成功,有失败,有经验,有教训,有喜悦,有忧伤。
我们遇到的或是经历的事,有的一闪而过,如过眼云烟;有的却难以磨灭,刻骨铭心。
我们的成功,给了我们怎样的喜悦;我们的失败,又启迪我们什么。
反思如何走好自己的“路”;既写出“在这条路上”的表层,还从怎样“走”“在这条路上”,为什么这样“走”“在这条路上”等方面作深层的挖掘。
【点睛】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试题。
写作时注意以下三点:(1)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这是写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一步。
(2)明确中心,选好材料。
在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
(3)最好用具体的事例使文章生动具体,切记不要围绕这关键词语空发议论,那样会给人假大空之感。
适当插入人物的外貌、语言、心理描写,融入一定的修辞,使文章语言更生动,人物形象更饱满。
5.题目:再坚持一下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答案】再坚持一下
成长是个缓慢的过程,它像是时钟一样,时针总是不慌不忙转着圈。
没日没夜的学习让我神经一直紧绷着,再一次考试失利之后,我的情绪终于崩溃。
我开始厌倦学习,也不爱跟人交流,好像瞬间成了自闭症患者。
朋友问我:“你为什么突然变成这样了?”
“这世间总有好多不公平,好像从出生起就分出了三六九等、优良中差,我再怎么努力,也永远赶不上别人。
”我看着朋友,神色很冷漠,“你不也是吗?根本不用多努力,就能获得优异的成绩。
”
朋友没有回答我这个问题,而是说:“周末我们去爬山吧。
”
山很高,在烈日下好像永远都爬不到尽头,我爬得气喘吁吁汗如雨下,到了半山腰的时候就不肯再走,和无数放弃的登山客一样,打算在这里停住脚步。
朋友却硬要拉着我一起走,我不肯,他就对我说:“你看我们是一起从山脚爬上来的,带着同样的负重,穿着同样的鞋子。
我还能走,你为什么不能?”
是啊,我们在同一出发点,他能咬牙去往目的地,我为什么不能?
朋友再接再厉:“再坚持一下好吗?”
最后,我们互相扶持着爬到了山顶,山顶依然有炽热的太阳,却更有凉爽的山风。
能看到更远的地方,呼吸更纯净的空气。
“每一个人都能爬到山顶,只是看你愿不愿意而已。
”朋友这么对我说的时候,我突然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回到学校之后,我开始虚心向朋友请教,跟老师交流,认认真真正视自己的问题,找到学习提升不起来的根源。
学习的大山慢慢在我眼前变得平缓,我的脚步变得轻松,情绪也趋于平缓。
而再一次的模拟考试之后,我的成绩果然提升了不少,我由衷感谢朋友及时的劝导,让我没有困在半山腰上自怨自艾。
成长正如时钟一样,秒针就是我们,每一步坚定得像是心跳,前进就是终身的使命。
所以我们要牢记:再坚持一下。
【解析】
【详解】
作文标题“再坚持一下”。
很多事只要要我们“再坚持一下”,就能达到最后的成功。
而有些人常常只做一点点就轻言放弃,以致与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写作时要注重打开思路,可写成记叙文,通过几件事的记叙负载“再坚持一下”最终取得成功的道理;也可写成议论文,按照议论文文体的特质,通过讲道理、援举古今中外成功的事例、正反对比等方法证明中心;也可写成散文,紧紧围绕话题,按照一定的结构模式进行选材、组织材料。
【点睛】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1、抓关键词,找准题眼法。
题目的关键词语,就是作文题目的“题眼”,往往表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揭示了题目的意义。
扣住了“题眼”也就是抓住了作
文的写作重点。
2、挖掘题蕴法。
词语一般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命题作文题目的含义一般也是多方位的,深层次的,隐含的,所以我们对文题的理解有时不能仅停留在表层上,还应该深刻理解题目的丰富内涵,挖掘其深层的隐含信息。
3、填补标题法,添加语素法。
有些命题作文,例如词语或者短语式的命题,我们可以用“添加语素,构成语境”的方法来审题。
4、虚题实做法,化大为小法。
有些作文题,由于概念抽象,难以把握。
对这类题目,可以化大为小、化虚为实。
6.作文。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会有许许多多指引你前行的“星”,虽没有太阳般灿烂的光辉,却能在你前进的黑夜中给你希望与慰藉。
父母的一次叮嘱,老师的一次教诲,同学的一次支持,朋友的一次鼓励,陌生人的一次帮助,名人故事的一次洗礼……有多少的进步与欢笑,有多少的感动与收获,这些点点滴滴,犹如夜空中的流星,虽是短暂,却又是永恒。
请以“那颗带我前行的星”为题作文。
要求:①选材新颖,内容具体。
②主题深刻,有真情实感。
③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④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答案】参考例文
那颗带我前行的星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有那么一颗星,一直带我前行。
那颗星,就是我奶奶。
在夏日璀璨的星空下,我悠闲地躺在摇椅上数星星,听奶奶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奶奶有讲不完的故事,古今中外的都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安徒生的童话,奶奶总是用那轻松活泼的语调娓娓道来。
《丑小鸭》告诉我要执着追求梦想;《皇帝的新装》告诉我要保持一颗诚实的童心;《卖火柴的小女孩》告诉我要热心帮助困苦的人。
奶奶的故事总是让我身临其境,让我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
由于父母要干活,接送我上学的事就落到奶奶身上。
一辆破旧的单车,奶奶和我,这一道风景整整持续了六年。
随着年岁的增加,奶奶稳健有力的双脚显得力不从心,奶奶呼呼的喘气声和自行车发出的“咔咔咔”声,现在想起来都让我心酸。
奶奶有一块地,她就是那块地里转个不停的陀螺。
我喜欢跟着奶奶转,因为那里有许多小精灵。
奶奶见我喜欢蝴蝶,竟说要捉一只给我。
奶奶在那狭窄的田埂上跟着蝴蝶转,笨拙的身躯向那煽动着翅膀的蝴蝶一步一步地靠近,眼里闪着孩童般的期待,突然双掌猛一合,抓着了。
奶奶在我眼前张开双掌让我分享她的胜利,可就在这时蝴蝶从奶奶的指缝中逃脱,奶奶惊叫着、拍打着、像个孩子似地穷追不舍,妄图抓住它。
看到这情形,我心中莫名地感动,感动于奶奶为我喜欢的东西忙得不亦乐乎。
上了初中,功课多了,作业也多了,夜晚,我在灯下奋笔疾书,心中难免孤寂。
这时奶奶来了,手里捧着一盒针线,她总是漫不经心地说:“人老了,不用睡那么多觉了,我补补衣服,不影响你学习吧?”我心中明白,奶奶是找借口来陪读的。
每每望见奶奶佝偻的背影与吃力地穿针引线时,我总是很伤感,但同时学习的动力也日益地强大,今天我能取得一点点的进步,源于奶奶一声声的告知,一天天的陪伴,一次次的指引……
奶奶,你是带我前行的星!璀璨星空中最亮的那颗!有你的指引,我会勇往直前,永不停
息。
【解析】
【详解】
根据引导语理解,“星”有“向导”“指引”之意,可是某个人或某种思想情感,用叙述的方法来写自己在“他”(它)的指引来如何改变自己,如何进步的。
材料的选择,引导语中已经作了很好的提示。
根据提示,也可以写多个“星”,从“父母的一次叮嘱,老师的一次教诲,同学的一次支持,朋友的一次鼓励,陌生人的一次帮助,名人故事的一次洗礼”选出几个来写(多点写作),组织好材料,生动地叙述有关的事例,注意段落间的过度,最后再总的表达自己对这些“星”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感受,赞美“星”。
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不经意间,有很多珍贵的东西被我们丢失了,或许是一段记忆,或许是一种情感,或许是一种精神,或许是一种思想……
请以“重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不少于600字;(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4)不限文体(诗歌除外);(5)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答案】重拾
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惊喜,每一次成功都是生命的阳光,那每一次失败呢?14岁的青春让我审思起这个问题。
在岁月的冲刷中,我终于明白,在我的生命中,失败就像早晨的落花,回首夕阳,我在生命中重拾那份坚定。
那时一定是冬天了,窗外那如春的花早已凋落。
那天我早早地来到教室,那天是月考报分数的一天,那分数对于每一个学生都很重要,分数下来了,紧张的心情也放下了,可是拿月考却证明我失败了,我的目标呢?失败了,我的梦想呢?也仿佛跟着失败一同破碎了。
坐在教室里,我不想哭,因为我知道最伤心的不是我,而是我的父母,我用我的生命做保证,我不是骗子,只是我的一切诺言都被那糟糕的成绩所否定,我,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了你们。
又是一天过去了,甚至我还来不及望一眼手表,我就已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回到家中,电话响了,是父亲打的,我犹豫了,我担心,我担心父亲会失望。
“喂…爸,我到家了…月考考的不好…恩…”短短的几句话,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电话那头,我体会到父亲那无奈的心情,我再也忍不住泪水,犹如千军万马般的涌出眼眶。
随后,父亲也到家了,一天的工作,他也已疲惫不堪。
他说需要问我借一点点时间,他要带我去一个地方。
我的点点头。
15分钟的车程,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片大海,伴着夕阳,这里美极了,几只海鸥也在海面上飞翔。
我和父亲都只是静望大海,良久,父亲说:“孩子,你看见了嘛?你知道小麻雀和海鸥最大的区别嘛?”
我低下头,没有回答。
“并不是体态上的区别,而是当海浪冲击过来时,海面上的小麻雀总能最先起飞,动作灵敏,而海鸥则笨拙的拍动着双翅,但是最终飞越大海,横跨大洋的,还是海鸥。
因为,一次失败下,它们仍能从新开始,两次,三次,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