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离异学生的心理分析及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离异学生的心理分析及教育
————————————————————————————————作者:————————————————————————————————日期:
家庭离异学生的心理分析及教育-教师教育论文
家庭离异学生的心理分析及教育
文/刘洋
由于父母离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打破了他们的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平衡,因而也容易带来他们行为上的偏差。

离异单亲家庭由于家庭环境的突变,性别角色缺失,社会偏见的压力及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其子女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心理问题分析
1.自卑心理。

这种心理产生的体验叫自卑感。

自卑感就是一个人总感到某些方面不如人,或者甚至感到各个方面都不如人。

它是由于对自己评价过低而产生的一种的情绪体验。

如有的同学畏缩胆怯、有的学生孤独寡言等。

2.孤僻性格。

家庭的解体,父母的离异使子女变得非常孤僻,常常把苦恼、不满和怨恨深藏在内心,不愿向别人诉说。

3.敌视他人。

表现为仇视他人,厌恶他人,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和善良可言,往往产生报复和攻击行为。

4.粗暴行为。

由于父母离异前大多数经常伴随吵架等行为,离异后常常心情烦躁,极易使孩子产生冷酷悲凉的心情,导致不良情绪滋长,从而逐渐形成蛮横、粗野和冷酷的性格。

5.偏激想法。

离异单亲家庭孩子的行为固执,不愿别人劝说,对他人缺乏信任,防范心理特别严重,不能正确地、客观地分析形势,自以为是,片面性大,过分敏感。

6.封闭自我。

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欲望掩盖起来,过分自我克制,使交往无
法深人。

他们常常会把父母的离异作为参考,评价人和事,从而不轻易相信人,从不表白自己的心愿。

二、解决这一问题的教育对策
1.教育者注重心理上的关照,与孩子沟通心灵。

教师在接到班级时要主动深入地调查访问,了解所教学生中离异家庭所占的比例以及这些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在家访中要引导家长主动配合,把单亲学生的心理特征报告给教师,以减轻教师工作的难度。

教师本人绝对不能对离异家庭子女有偏见,相反要对这些孩子多献出一份爱心,让他们甩掉自卑的包袱,使其身心得到协调发展。

2.正确评价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从心理学角度看,教师是学生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他人”。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对学生个性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在一定场合下,教师一句话,一个眼神,有时甚至改变某个学生的生。

因此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客观,准确、尤其是单亲家庭子女的自尊心和自卑感大都较强烈,教师在评价他们时特别应施以爱心,尽量发现其闪光点,增强他们自尊心和上进心,即使是否定评价的语言,也要极具艺术性。

3.家长应树立责任意识,注意教育与爱的统一。

作为单亲学生的家长,无论孩子的抚养权是谁,无论婚姻的过程与结局如何,都应该树立起责任意识,承担起教育与爱的责任:不要向子女隐瞒真相,更不能恶意去中伤对方或者阻止没有抚养权的一方前来探望子女。

更不能因为觉得自己有一种负疚心。

更想以为子女付出更多来补偿子女而放弃对子女的正当要求。

对孩子的未来应确立起适度的期望值,同时注意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

4.班主任帮助他们改善家庭关系,让他们感到家庭的温暖。

家庭是这类学生
性格形成的发源地,良好的家庭关系对他们有巨人促进作用。

因而在对他们的教育中,应首先与家长取得联系,形成教育合力,按每个家庭的特殊结构和家长的不同层次达成不同的其识,以帮助学生改善家庭关系。

5.帮助家庭离异学生孩子处理好学习和生活上的难题。

离异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有些事情会使他们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

班主任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发现有异常的苗头,及时跟孩子谈心,了解情况之后,能及时疏导的就及时疏导。

有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不了,班主任要进行更多的调查分析,考虑妥善的解决措施。

这些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同学关系的处理不当。

6.社会应营造和谐的氛围,共同关心单亲家庭学生的成长。

社会应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舆论宣传,充分利用社区教育的资源,健全社区互助网络,营造和谐的氛围,形成教育合力:可以以社区为单位,由街道、村委会牵线搭桥,开展结对子活动,关心单亲家庭子女的成长教育,给予单亲子女以关怀、同情、帮助,注意保护这些孩子的自尊心,不要歧视、冷落他们。

在生活上照顾他们,了解家长及孩子的思想状态,并及时和学校、老师取得联系,共同商量、研究,关心、教育好每一个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

7.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增强自信心。

学习和生活中,成功的体验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和自信心,屡次失败则会使学生产生焦虑兴趣低落、消极逃避等心理状态。

因此,我们的班主任应该针对单亲家庭子女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住实践中积累成功的情感体会。

对单亲家庭子女,我们要求所有科任老师给予特别关心。

上课时尽量给他们准备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小问题要他们回答,并给予适当表扬;下课后与他们等谈心。

这样,他们便不再对老师设置心理防线,也乐于接受老师的帮助教育了。

(作者单位:吉林长春市朝阳区清华实验学校)(责任编校:合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