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高级中学皇御苑学校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烃》阶段测试(课后培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化学教育》报道了数起因食用有“瘦肉精”的猪肉和内脏,而发生急性中毒的恶性事件。
这足以说明,目前由于奸商的违法经营,已使“瘦肉精”变成了“害人精”。
“瘦肉精”的结构可表示如图,下列关于“瘦肉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尔质量为313.5g B.属于芳香烃
C.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分子式为C12H19C l3N2O
答案:D
解析:A.“瘦肉精”摩尔质量为313.5g/mol,故A错误;
B.有机物中含有氧元素、氯元素、氮元素,是芳香烃的衍生物,故B错误;
C.“瘦肉精”中含有苯环,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
C H Cl N O,故D正确。
D.根据结构简式得分子式为:121932
故选:D。
2.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酸性:HClO<H2CO3B.熔点:MgBr2<CCl4
C.碱性:Ca(OH)2<Mg(OH)2D.沸点:正丁烷<异丁烷
答案:A
解析:A.碳酸与NaClO反应生成HClO,酸性:HClO<H2CO3,A正确;
B.MgBr2常温下为固体、CCl4常温下为液体,则熔点:MgBr2>CCl4,B错误;
C.金属性Ca>Mg,则碱性:Ca(OH)2>Mg(OH)2,C错误;
D.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正丁烷没有支链、分子间作用力大,异丁烷有支链、分子间作用力小,则沸点:正丁烷>异丁烷,D错误;
答案选A。
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的分子式为C5H12O B.C3H6Cl2有4种同分异构体
C.氯乙烯和聚乙烯均能发生加成反应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答案:B
解析:A.的结构简式为HOCH(CH3)CH2CH3,分子式为C4H10O,A不正确;B.C3H6Cl2分子中,2个Cl连在同一碳原子上的异构体有2种,2个Cl原子连在不同碳原
子上的异构体有2种,所以共有4种同分异构体,B 正确;
C .聚乙烯分子中只含有单键,没有双键,所以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 不正确;
D .溴苯和苯互溶,加入水后,二者仍混溶在一起,要么都在水的上层,要么都在水的下层,D 不正确;
故选B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A .1 mol 聚乙烯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6N A
B .20℃时,1 L 己烷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生成气态物质分子数为 6N A /22.4
C .2.8 g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 0.2N A
D .1 mol 甲基含 10 N A 个电子
答案:C
解析:A .聚乙烯是高分子化合物,聚合度不知道,无法计算原子数目,A 错误; B .20℃时,己烷为液态,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B 错误;
C .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为CH 2,2.8g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物质的量为12 2.8g 140.2mol 12g/mol
⨯=,所以含碳原子数为0.2N A ,C 正确;
D .1个甲基中含有9个电子,1 mol 甲基含9N A 个电子,D 错误;
答案选C 。
5.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A .向苯中滴入适量浓溴水,发生萃取,经振荡、静置后溶液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发生的是物理变化,A 错误;
B .乙醇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氢气,主要是具有活性的羟基氢与钠发生置换反应,与电离无关,乙醇属于非电解质,B 错误;
C.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是否含醛基,需在碱性条件下,因此正确的操作是:淀粉溶液和稀H2SO4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后,先加氢氧化钠中和过量的稀H2SO4至溶液呈现碱性,再加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至沸腾,C错误;
D.乙烯能被酸性KMnO4氧化,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乙烯的还原性,D正确;
故选D。
6.柠檬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柠檬烯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它的一氯代物有6种
B.它的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C.它和丁基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D.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发生加成、氧化、加聚等反应
答案:D
解析:A.柠檬烯分子中连有氢原子的碳原子共有8种,所以它的一氯代物有8种,A不正确;
B.的分子中,带有“∗”的碳原子与周围与它相连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不正确;
C.柠檬烯比丁基苯的不饱和度少1,二者不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C不
正确;
D.柠檬烯分子内含有碳碳双键,它可以发生加成、氧化、加聚等反应(提供反应所需的条件),D正确;
故选D。
7.丙烷的分子结构可简写成键线式结构,有机物A的键线式结构为,有机物B 与等物质的量的H2发生加成反应可得到有机物A。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有机物A的一氯取代物只有4种
B.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有机物A,名称为2,2,3-三甲基戊烷
C.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8H18
D .B 的结构可能有3种,其中一种名称为3,4,4-三甲基-2-戊烯
答案:A
解析:A. 有机物A 的一氯代物只有5种,A 说法错误;
B.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有机物A ,从左端开始,最长链有5个碳原子,甲基分别在2,2,3的位置上,名称为2,2,3-三甲基戊烷,B 说法正确;
C. 有机物A 共有8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则分子式为C 8H 18,C 说法正确;
D. 符合B 的碳碳双键出现的位置为,B 的结构可能有3种,系统命名时,为双键数值小的一端开始,其中一种的名称为3,4,4-三甲基-2-戊烯,D 说法正确;
答案为A 。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沸点:戊烷>2,2-二甲基戊烷>2,3-二甲基丁烷>丙烷
B .木糖醇()和葡萄糖互为同系物,均属于糖类
C .H 2NCH 2COOCH 3和CH 3CH 2CH 2NO 2是同分异构体
D .钠融法可以测定有机物的结构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
答案:C
解析:A . 烷烃分子中碳原子个数越多,沸点越高,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越多沸点越低,则沸点:2,2-二甲基戊烷>2,3-二甲基丁烷>戊烷>丙烷,A 错误;
B . 木糖醇()分子中只有醇羟基,属于糖类,葡萄糖含有醛基和羟基,与木糖醇不互为同系物,B 错误;
C . H 2NCH 2COOCH 3和CH 3CH 2CH 2NO 2的分子式均是C 3H 7NO 2,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 正确;
D . 钠融法是将有机样品与金属钠混合熔融,氮、氯、溴、硫等元素将以氰化钠、氯化钠、溴化钠、硫化钠等的形式存在,为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的方法,不是测定有机物的结构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D 错误;
答案选C 。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8C H 一定是烷烃,36C H 一定是烯烃
B .苯和乙烯的所有原子均共平面,则苯乙烯(
)中所有原子也一定
共平面
C .苯的二氯代物,三氯代物均有三种结构
D .乙烯和水的反应,淀粉和水的反应均属于水解反应
答案:C
解析:A. 38C H 是丙烷,一定是烷烃,36C H 可能为丙烯或环丙烷,不一定是烯烃,选项A 错误;
B. 苯和乙烯的所有原子均共平面,碳碳单键可以旋转,两面不一定重叠,故苯乙烯()中所有原子不一定共平面,选项B 错误;
C. 苯的二氯代物有邻二氯苯、间二氯苯、对二氯苯3种,三氯代物有1,2,3-三氯苯、1,2,4-三氯苯、1,3,5-三氯苯三种结构,选项C 正确;
D. 乙烯和水的反应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淀粉和水的反应属于水解反应,选项D 错误;
答案选C 。
10.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苯中加入溴水,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橙红色
B .石蜡油蒸汽通过炽热的碎瓷片表面发生反应生成气体中有烷烃和烯烃
C .无水乙醇和钠反应时,钠浮在液面上四处游动,反应缓和并放出氢气
D .向2%的氨水中逐滴加入2%的硝酸银溶液,制得银氨溶液
答案:B
解析:A .苯与水是互不相溶的液体,且溴在苯中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向溴水中加入苯后振荡,可发生萃取作用,由于苯的密度比水小,因此上层为溴的苯溶液,颜色为橙色,下层为水,颜色为几乎无色,A 错误;
B .石蜡油蒸汽在碎瓷片表面受强热发生裂解反应,生成烷烃和烯烃,B 正确;
C .由于乙醇的密度比钠小,钠块会沉在乙醇液面下,乙醇中含有羟基,能够与钠发生反应。
与水比较,乙醇中羟基的O-H 键更难以断裂,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时比较安静,并不剧烈,钠粒逐渐变小,缓缓产生气泡,C 错误;
D .向稀硝酸银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直至产生的白色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即得银氨溶液,操作顺序反了,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
11.由乙烯的结构和性质推测丙烯(CH 2==CH —CH 3)的结构或性质不正确...
的是 A .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B .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
C .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
D .一定条件下,能与HCl 加成并且只能得到一种产物
答案:D
解析:A.丙烯(CH2==CH—CH3)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选项A正确;
B.丙烯(CH2==CH—CH3)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丙烯,选项B正确;
C.乙烯是平面结构,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丙烯(CH2==CH—CH3)分子中含有一个甲基,具有四面体结构,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选项C正确;
D.丙烯(CH2==CH—CH3),一定条件下,能与HCl加成,生成的产物可能为1-氯丙烷,也可能为2-氯丙烷,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D。
12.下图中表示碳原子相互结合的几种方式。
小圆球表示碳原子,小棍表示化学键,假如碳原子上其余的化学键都是与氢原子结合,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属于烷烃的是A、C、D
B.图中C和E分子中氢原子数相同
C.图中物质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A
D.图中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C、D、E
答案:C
【分析】
图中A为丙烷;B为为2-丁烯,分子式为C4H8;C为异丁烷,分子式为C4H10;D为环丁烷,分子式为C4H8;E为2-甲基-1-丙烯
解析:A.图中属于烷烃的是A和C,D为环丁烷,故A为错误;
B.图中C和E分子中氢原子数不相同,故B为错误;
C.上述有机物中,丙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C正确;
D.图中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D、E,故D错误;
答案为C。
13.某烷烃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含相同数目碳原子的单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含顺反异构)
A.2种B.3种C.4种D.5种
答案:C
解析:某烷烃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因此该烷烃一定为丁烷,而丁烯的同分异构体为四种,分别为:CH2=CH-CH2-CH3、CH3-CH=CH-CH3(包括顺反两种物质)、及,
答案选C。
14.有机物X的结构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C8H8
B.有机物X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C.X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该有机物一氯代物有三种
答案:D
解析:A.由X的结构简式可知,X的分子式为C8H8,故A正确;
B.有机物X与的分子式相同,均为C8H8,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
C.有机物X含有碳碳双键,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正确;
D.由X的结构简式可知,X分子结构对称,分子中含有2类氢原子,一氯代物有2种,故D错误;
故选D。
15.工业上可由乙苯生产苯乙烯+H2,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该反应的类型为消去反应
B.乙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三种
C.用Br2/CCl4不能鉴别乙苯和苯乙烯
D.乙苯和苯乙烯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数最多为7
答案:A
解析:A.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反应过程中生成了氢气,两相邻碳发生了消去反应,A正确;
B.乙苯的同分异构体有邻、间、对二甲苯,及本身共4种,若不含苯环,种类更多,B错误;
C.苯乙烯与Br2/CCl4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乙苯不能,二者能鉴别,C错误;D.苯乙烯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数最多为8,D错误;
答案选A。
二、填空题
16.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2,3-二乙基-1,3-戊二烯用H2完全加成后产物的名称:____。
(2)2-甲基-1,3-丁二烯加聚反应方程式:____。
(3)甲苯制取TNT的化学方程式:____。
(4)写出间甲基苯乙烯的结构简式:_____。
催化剂
答案:3-甲基- 4 -乙基己烷−−−→
−−−−−→ +3H2O
+3HO-NO2浓硫酸
Δ
解析:(1)2,3-二乙基-1,3-戊二烯分子中2个不饱和的碳碳双键与H2完全加成后产物是
,其名称是:3-甲基- 4 -乙基己烷;
(2)2-甲基-1,3-丁二烯在一定条件下断裂碳碳双键中较活泼的键,在中间2个C原子之间形成新的碳碳双键,两头的不饱和C原子彼此相连,形成高聚物,其反应方程式为
催化剂;
n−−−→
(3)甲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物加热,发生取代反应产生三硝基甲苯(即TNT)和H2O,则
−−−−−→
制取TNT的化学方程式为:+3HO-NO2浓硫酸
Δ
+3H2O;
(4)间甲基苯乙烯是甲基与乙烯基在苯环的间位上,则其结构简式为:。
17.完成下列各题:
(1)烃A的结构简式为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烃A:_______。
(2)某烃的分子式为C5H12,则该烃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种,若其某种同分异构体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显示三个峰,则该烃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种,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3)“立方烷”是新合成的一种烃,其分子呈正方体结构,该分子的碳架结构如图所示:
①“立方烷”的分子式为_______。
②其二氯代物共有_______种。
(4)麻黄素又称黄碱,是我国特定的中药材麻黄中所含有的一种生物碱。
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其结构如下:
下列各物质:A. B.
C. D.
E.。
与麻黄素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
答案:2,2,6-三甲基-4-乙基辛烷83CH3CH2CH2CH2CH3C8H83DE C
解析:(1)烃A的结构简式为:,该有机物分子中主
碳链为8,属于辛烷;满足支链位次最小原则,从左向右编号,2位碳上有2个甲基,4位碳上有1个乙基,6位碳上有1个甲基,因此该有机物的名称为:2,2,6-三甲基-4-乙基辛烷;
(2)某烃的分子式为C5H12,属于饱和烃,其同分异构体有3种:CH3CH2CH2CH2CH3,(CH3)2CHCH2CH3,C(CH3)4,核磁共振氢谱各有3个、4个、1个峰,则该烃的一氯代物共有8种;若其某种同分异构体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显示三个峰,结构简式为:
CH3CH2CH2CH2CH3,该烃的一氯代物有3种;
(3)“立方烷”分子的碳架结构如图所示:,该烃的每个碳原子均和3个碳原子
成键,剩余的键是和氢原子成键,该有机物含有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所以“立方烷”的分子式为C8H8;
①结合以上分析可知,“立方烷”的分子式为C8H8;
②立方烷中只有一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物只有1种;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分别是:一条棱,面对角线、体对角线上的两个氢原子被氯原子代替,所以其二氯代物共有3种;
(4)麻黄素又称黄碱,结构简式为,分子式为C10H15NO,分子式
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之间互称同分异构体,所以A到E五种有机物中,与麻黄素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DE;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n个CH2基团,麻黄素又称黄
碱,结构简式为,结构中含有1个苯环,含有1个支链,含有1
个醇羟基、1个亚氨基(-NH-),所以A到E五种有机物中,与麻黄素互为同系物的是C。
18.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系统命名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写出 2-丁烯在一定条件下加聚产物的结构简式_____
(3)某烃 A 0.2mol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化合物 B、C 各 1.2mol,试回答:
①烃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若烃 A 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此烃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③若烃 A 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 H2加成,其加成产物分子中含有 4 个甲基,烃
A 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6-二甲基-3-庚烯C6H12
解析:(1)中最长的碳链有6个碳原子,所以系统命名的名称为:3,6-二甲基-3-庚烯。
(2) 2-丁烯在一定条件下加聚生成聚2-丁烯,结构简式为。
(3)某烃 A 0.2mol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化合物 B、C 各 1.2mol,
①则1mol烃燃烧生成6mol二氧化碳和6mol水,说明烃A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核12个氢原子,烃A的分子式为C6H12。
②若烃 A 不能使溴水褪色,说明没有碳碳双键,则有环状结构,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有对称性,则此烃A的结构简式为。
③若烃 A 能使溴水褪色,说明有碳碳双键,在催化剂作用下与 H2加成,其加成产物分子中含有 4 个甲基,说明主链有4个碳原子,有两个甲基支链烃,则 A 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
19.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中含有的官能团为_______。
(2)CH2=CH-CH3加聚产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3)键线式表示的分子式_______;
(4)有机物(CH3)3CCH2CH(C2H5)CH3其系统命名法名称应_______。
(5)3,4,4-三甲基-1-戊炔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6)实验室制乙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答案:羟基和羧基C8H162,2,4-三甲基己烷
CH≡CCH(CH3)C(CH3)3CaC2+2H2O→HC≡CH↑+Ca(OH)2
解析:(1)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和羧基。
(2)CH2=CH-CH3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其加聚产物的结构简式是。
(3)键线式属于烯烃,表示的分子式为C8H16;
(4)有机物(CH3)3CCH2CH(C2H5)CH3属于烷烃,其系统命名法名称应为2,2,4-三甲基己烷。
(5)3,4,4-三甲基-1-戊炔的结构简式为CH≡CCH(CH3)C(CH3)3。
(6)实验室利用碳化钙和水反应制乙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2+2H2O→HC≡CH↑+Ca(OH)2。
20.(1)0.1mol某烷烃完全燃烧,燃烧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浓NaOH溶液,实验结束后,称得浓硫酸增重9g,浓NaOH溶液增重17.6g。
则该烷烃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并写出其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2)某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则该烷烃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在常温常压下有4CH 、26C H 、38C H 和410C H 四种气态烃。
①取等物质的量的四种气态烃,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______(填分子式)。
②取等质量的四种气态烃,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_______(填分子式)。
答案:C 4H 10 CH 3—CH 2—CH 2—CH 3、 C 9H 20 C 4H 10 CH 4 解析:(1)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水,浓硫酸增加的质量为2H O 的质量。
根据氢原子守恒,烃
中n(H)=92mol 1mol 18⎛⎫⨯= ⎪⎝⎭
,浓NaOH 溶液的作用是吸收2CO ,浓NaOH 溶液增加的质量是2CO 的质量,根据碳原子守恒,烃中17.6n(C)mol 0.4mol 44
==,因此1mol 烃分子中含4mol C 、10mol H ,即该烃的分子式为410C H ;它的同分异构体是正丁烷和异丁烷,结构简式分别是3223CH CH CH CH ---、;
(2)根据烷烃的通式n 2n+2C H (n 为正整数),该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即
14n+2=128,解得n 9=,分子式为920C H ;
(3)①1mol x y C H 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为o y +4m l x ⎛
⎫ ⎪⎝⎭
,由各烃的分子式中C 、H 原子数目可知,相同物质的量的各烃中,410C H 的耗氧量最大;
②等质量的各烃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大,消耗氧气越多,4CH 、26C H 、38C H 、410C H 的C 、H 原子数目之比分别为1∶4、1∶3、3∶8、2∶5,4CH 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等质量的各烃中4CH 消耗氧气最多。
21.(1)键线式
的名称是_______。
(2)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3)某炔烃和氢气充分加成产物为2,5-二甲基己烷,该炔烃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4)某化合物是的同分异构体,且分子中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写出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任写一种)。
(5)分子式为C 4H 6的某烃中所有的碳原子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
(6)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
答案:2-甲基戊烷 羟基 酯基 (CH 3)2CHC ≡CCH(CH 3)2
CH 3C ≡CCH 3 2,4,4-三甲基-2-戊烯
【分析】
根据键线式的表示方法进行判断碳链,根据碳链及烷烃命名方法进行命名,烯烃的命名在烷烃上将双键位置表示出来,且双键的编号最小。
根据加成反应特点断键后接氢原子进行倒推,可以得到反应物。
对于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可以根据化学式和对称法。
解析:(1)根据键线式中断点和拐点表示碳原子及烷烃的命名方法,先选择最长链为主链命名为母名,命名时使取代基的编号最小,则该名称是2-甲基戊烷。
(2)决定物质主要性质的原子团是官能团,该物质的官能团是羟基和酯基。
(3)根据加成产物2,5-二甲基己烷,在相临的碳原子上分别去掉2个氢原子即可以得到该炔烃是(CH 3)2CHC≡CCH(CH 3)2。
(4)根据已知分子中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说明分子非常对称,由于碳原子比较多,故甲基比较多,根据对称法进行书写。
结构简式为:。
(5)分子式为C 4H 6的某烃中所有的碳原子都在同一条直线上,说明碳原子采用sp 杂化。
碳原子之间形成碳碳叁键,根据化学式C 4H 6进行书写CH 3C≡CCH 3。
(6)根据烯烃的命名方法,使双键的编号最小,选择含双键的最长链为主链进行命名2,4,4-三甲基-2-戊烯。
【点睛】
注意有机中空间结构根据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判断,也可以根据甲烷、乙烯、乙炔、苯的结构进行类别。
2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NaHSO 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
(2)写出制作印刷电路板常用的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
(3)写出有机物1,3-丁二烯的结构简式______;
(4)写出“84消毒液”有效成分的电子式______。
答案:+-33
NaHSO =Na +HSO 3+2+2+Cu+2Fe =Cu +2Fe 22CH =CH-CH=CH
解析:(1)NaHSO 3是弱酸的酸式盐,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Na +、3HSO -
,故其电离方程式
为:+-33 NaHSO =Na +HSO ; (2)在制作印刷电路板时,用FeCl 3溶液与Cu 反应产生FeCl 2、CuCl 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2+2+Cu+2Fe =Cu +2Fe ;
(3)有机物1,3-丁二烯在1、2号C 原子之间及3、4号C 原子之间各存在一个碳碳双键,根据C 原子价电子数目为4个,可知其结构简式为:22CH =CH-CH=CH ;
(4) “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NaClO ,该物质是离子化合物,Na +与ClO -之间以离子键结合,在ClO -中Cl 原子与O 原子之间以离子键结合,其电子式为:。
23.某芳香烃化合物A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4,碳的质量分数为92.3%。
(1)A 的分子式为___。
(2)A 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反应类型是___。
(3)已知:-4稀、冷KMnO /OH −−−−−−→,请写出A 与稀、冷的KMnO 4溶液在
碱性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4)一定条件下,A 与氢气反应,得到的化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85.7%,写出此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
(5)在一定条件下,由A 聚合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
答案:C 8H 8 +Br 2→ 加成
-4稀、冷KMnO /OH −−−−−−→
解析:(1)某芳香烃化合物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4,碳的质量分数为92.3%,碳原子数=104×92.3%÷12=8,氢原子数=104-12×8=8,则分子式为C 8H 8;
(2) 芳香烃化合物A 分子式为C 8H 8,不饱和度=82282
⨯+-=5,苯环的不饱和度为4,则含有碳碳双键,A 为苯乙烯,苯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方程式为
+Br 2→
; (3)
中含有碳碳双键,与稀、冷的KMnO 4溶液在碱性条件下双键断开生成羟基,方程式为-4稀、冷KMnO /OH −−−−−−→;
(4)一定条件下,A 与氢气反应,碳原子数不变,分子量=12×8÷85.7%=112,含有氢原子个
数=16,其碳原子的空间构型不变,则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5) A中含有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产物为。
24.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常见药物有奥司他韦、扎那米韦、金刚乙胺及金刚烷胺以及预防药物如中药材金银花、大青叶等。
其中金刚烷胺可按下列路线合成:
已知狄尔斯-阿德耳反应(也称双烯合成反应)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B的键线式为_______。
(2)上述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填字母)。
(3)上述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填数字)。
(4)金刚烷核磁共振氢谱有_______组峰。
答案:CD①②2
解析:(1)结合信息中双烯合成反应,对比A、C的结构可推知B为;
(2)C、D的分子式均为C10H16,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为CD;
(3)加成反应指不饱和键断裂,不饱和的碳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对比反应前后物质结构,可知反应①是二烯烃发生加成反应,反应②是碳碳双键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反应③属于开环加成(与加成反应不同),反应④属于取代反应,反应⑤属于取代反应,答案为①②;
(4)根据金刚烷的结构简式可知,其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峰。
25.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为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II 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系统命名法写出甲的名称_______________,甲的同系物中,碳原子数最少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与O 2在灼热的铜催化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 5H 12的某种同分异构体只有一种一氯代物,写出它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加成反应 NaOH 醇溶液、加热
+NaOH 2H O →加热+NaCl 2-甲基-1-丁烯 CH 2=CH 2
+O 2Cu →加热+2H 2O C(CH 3)4 解析:(1)反应Ⅰ中
和HCl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反应II 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条件是NaOH 醇溶液、加热;反应III 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方程式为:
+NaOH 2H O 加热−−−→+NaCl ;故答案为:加成反应;
NaOH 醇溶液、加热;
+NaOH 2H O 加热−−−→+NaCl 。
(2)的主链有4个碳,碳碳双键在一号位,其用系统命名法可命名为2-甲基-1-丁烯;甲的同系物中是单烯烃,碳原子数最少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 2=CH 2;
(3)丙与O 2在灼热的铜催化下反应羟基被氧化成醛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 2Cu 加热
−−−→+2H 2O ; (4)C 5H 12的某种同分异构体只有一种一氯代物,说明该烷烃只有一种环境的氢原子,故
为新戊烷,其结构简式为:C(CH 3)4。
26.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系统命名的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的熔沸点由高到低的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2-甲基丁烷②2,3-二甲基丁烷③ 2,2-二甲基丙烷④戊烷⑤3-甲基戊烷
(3)写出 2-丁烯在一定条件下加聚产物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烃 A 0.2mol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化合物 B、C 各 1.2mol,试回答:
①烃 A 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烃 A 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此烃 A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烃 A 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 H2 加成,其加成产物分子中含有 4 个甲基,烃 A 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6-二甲基-3-庚烯⑤②④①③C6H12
【分析】
(1) 根据烯烃的命名原则对该有机物进行命名;
(2) 由烷烃中碳原子个数越多,沸点越大,则沸点戊烷>丁烷;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3) 加聚反应是通过加成反应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4) ①根据元素守恒,计算烃A的分子式为;
②若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这说明A是环己烷;
③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加成,其加成产物经测定分子中含有4
个甲基,这说明A是烯烃,据此作答。
解析:(1) 含有碳碳双键为烯烃,含有双键的最
长链上有7个碳为庚烯,从离双键近的一端给碳原子编号,3、4号碳原子之间有双键,3、6号碳原子连有甲基,所以该烯烃的名称是:3,6-二甲基-3-庚烯,故答案为:3,6-二甲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