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关系与生产力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改革就是调整生产关 系的各个方面,以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表明
A.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改革就是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创造财富的活动 C.我国的改革是有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D.生产力的发展对我国生产关系有巨大反作用
第5页/共25页
第12页/共25页
四、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②私营经济 A.含义: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一种私有制经济 B.作用:已成为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C.个体私营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③外资经济 A.形式: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外商独资经营 B.合资与合作的区别:
②集体经济
A.地位: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别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B.作用:适应性;经营方式灵活;提供更多产品和服务;共同富裕;吸收社会分 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税收。具有国有经济不可替代的作用 C.农业集体经济:经营体制——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广大 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建设社会主第义9页新/共农2村5页。
地租、土地使用权的有 非劳动收入 偿转让
第18页/共25页
土地具有稀缺性,有利于土 地向经济效益好的部门和企 业流动
1、按劳分配
2、按生产要素 分配
劳动要素 技术要素 管理要素
劳动收入


收 3、资本要素:储蓄利息收入、债券利息收入

出租财产收入
非劳
股票分红、直接开办企业收入 动 收

4、土地要素
益突出,充分说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A.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大幅度提高 劳动生产率
B.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益, 并使产品的质量更高、性能更优
C. 促进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实现清洁生产,使经济增长
第1页/共25页
二、生产关系
1. 含义:是人与人之间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即在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过程中发生的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按经济效益来计算其报酬加速技术应用于生产的速度激发科技人员的创业活力按管理要素分配主要适用于企业经营管理者公有非公有都管理劳动的复杂程度高风险大调动企业经营管理者积极性激发管理工作者的创业活力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债券利息收入股票分红直接开办企业获取收入财产出租非劳动收入是非公有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要求集中各种要素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按土地要素分配地租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非劳动收入土地具有稀缺性有利于土地向经济效益好的部门和企业流动1按劳分配2按生产要素分配3资本要素
习题精练:
(单选)2、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从根本上说是由
A.目前我国的分配制度决定的 B.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决定的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决定的
第6页பைடு நூலகம்共25页
四、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四、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③混合所有制经济
A.含义: 是由几种所有制成分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所有制形式 B.形式: 股份制经济、合作经济、合资经济等 C.股份制经济的地位:体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D.作用: 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等参股的 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 主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公有制经济控制力的增强。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 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着力提高提收入 者 收 入 水 平 , 扩 大 中 等 收第入23页者/共收25页入 比 重 , 调 节 过 高 收 入 ,
③ 作用:对于克服分配过程中的平均主义和吃“大锅饭”的弊端,鼓励和支持一 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产 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有力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④ 现阶段更加关注公平的意义(见书本)
第24页/共25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5页/共25页
一、生产力
1. 含义: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人与自然的关系) 2. 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
决定因素 区别不同生产时代的标志
3. 科学技术 1)含义: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产物 2)地位:是第一生产力(但不属于生产力三要素,只是
对这三个要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作用:科技的进步在社会财富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日
获得的收入,技术入股 算其报酬
主要适用于企业经营管 理者(公有,非公有都 可)
管理劳动的复杂 调动企业经营管理者积极性, 程度高,风险大 激发管理工作者的创业活力
储蓄、债券利息收入, 非劳动收入 股票分红、直接开办企 业获取收入、财产出租
是非公有存在和发展的客观 要求,集中各种要素投入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 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能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混同;是推动 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不是主要力量)
第15页/共25页
•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都占有支配地位。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中占有 支配地位) • 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经济的地位是平等的 (市场地位是平等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公有经济是 国民经济的主体,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 • 股份制都具有公有制性质。 (只有国有、集体控股的企业才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 股份制是产品的分配方式。 (是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
第10页/共25页
习题精练:
(单选)“十一五”规划中指出,要适应经济市 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活 力,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 是 A 市 场 经 济 的 主 体
B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C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由几种所有制成分混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所有制形式
第11页/共25页
四、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地位: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2)作用: 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优化经济结构、促 进经济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3)形式: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中的外商独资 ①个体经济 A.含义:生产资料的个人私有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经济 B.特点:经营分散、方式灵活、服务面广 C.作用:因地制宜,方便人民生活,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起“拾遗补缺”的 作用,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公有制经济
第21页/共25页
(2)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见书本)
3、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的含义 (2)公平的含义 (3)两者的关系: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效率是实
现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则是追求效率的社会条件。
(4)我国分配制度所坚持的原则:效率优先,兼顾 公平
① 原因:市场机制追求效率,坚持效率优先,适应 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社会公平是实现共同富裕
1、公有制为主体
1)体现: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 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2)地位:主体地位。 主体地位的含义: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 基础 3)作用(意义):公有制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 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对于发挥社会 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 国际地位,具有关键性作用。 第7页/共25页
第8页/共25页
四、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4)形式:
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①国有经济
A.地位: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B.作用: 主导作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对保证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和整个 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4点)
2. 内容:
1)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2)各个社会集团在社会生产中是的生产地关位系的基础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产品分配形式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2页/共25页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生产关系
3. 经济生活的四个环节: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习题精练:
(单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壮大国有经 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 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 性的作用,要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就必须
A 增加国有资产的比重 B 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 C 各行各业全面发展国有经济 D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合资按投资比例分享利润;合作按合同规定的方式和比例分配收益。 C.作用
第13页/共25页
四、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3、决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1)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 决定的。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 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3点
第16页/共25页
五、我国的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含义 (2)原因: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具有客观必然性+3句话
第17页/共25页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 多种分配方式的形式、性质和客观依据(及其区别)
具体形式
性质
客观依据
按劳动要素 分配
第22页/共25页
② 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既不能以牺牲效率来换取公平,也不能以牺牲公平来换取 效率,必须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 挥市场的作用,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鼓励一部分人通过 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次分配注重公平,要加 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特 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 的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政府通过税收和财政 转移支付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税收主要针对高收入群体, 财政转移支付的对象是地收入群体)
基础
流通 过程
中间 最终 环节 目的
第3页/共25页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
决定 决定 反作用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产品分配形式
生产关系
当一种生产关系能够调 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当一种生产关系不能够 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解放生 产力的发展
束缚、阻碍生 产力的发展
第4页/共25页
习题精练:
按技术要素 分配
按管理要素 分配
按资本要素 分配
按土地要素 分配
非公有制企业员工的收 劳动报酬 入
劳动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要 素,是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 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出售专利、诀窍或提供 复杂劳动的报酬。加速技术应用于生产的速度, 技术指导、咨询等形式 按经济效益来计 激发科技人员的创业活力
第19页/共25页
1、偷税、漏收
非 2、克扣工资、不提供劳动保护设施、侵害劳动
法 收 入
者合法权益 3、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坑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4、其他一切违法行为而得到的收入
第20页/共25页
易混淆知识点辨析
•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不能将分配原则等同于分配制度,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 本原则是按劳分配)
完善现阶段分配制度所要坚持的原则——效率优先,兼顾 公平
• 从分配方式看,个体户获得的收入属于个体合法所得 (从分配方式看,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 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忽略了
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忽略了公平。 (效率和公平是不可分割的) • 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其他分配方式存在于非
(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促进非公有制经 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 各种所有制经济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 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14页/共25页
易混淆知识点辨析
•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是基础,国有经济是主导)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 占优势。 (应该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个体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 (个体经济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