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三单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第三单元复习
【复习目标】
1.掌握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提高理解文本分析能力。
2.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3.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及语言运用的妙处。
4.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兰亭集序》
【自主学习】
一、字音、字形
岁在癸.丑()会.稽阴山()修禊.事也()清流激湍.()
流觞.曲水()游目骋.怀()感慨系.之()放浪形骸.()
彭殇.妄作()嗟.悼.()()虚诞.()
二、文学文化常识
1、王羲之,字逸少,善书法,有“_______”之称,又因为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______”《兰亭集序》选自《_____________》,是一篇书序,序,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述的前言。
2、《兰亭集序》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
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
三、文言知识梳理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内_______________
2、虽趣舍万殊__________________
(二)词类活用
1、群贤.毕至
2、少长
..咸集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
4、齐.彭殇为妄作____________ ___
5、流觞曲.水
6、所以游.目骋.怀
7、映带.左右 8、一觞.一咏
(三)一词多义
修①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③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次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②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致①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②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四)古今异义
1、引以为
..流觞曲水
2、列坐其次
..
3、或取诸怀抱
..
4、虽世殊事异,所以
..兴怀,其致一也。
5、亦将有感于斯文
..
(五)文言特殊句式
1、当其欣于所遇
2、列坐其次
3、俯察品类之盛
4、引以为流觞曲水
(六)重点语句翻译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句默写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_________,又有清流激湍_____________
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阅读】
阅读《兰亭集序》全文,回答问题。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次:次序
B.足以极.视听之娱极:穷尽
C.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D.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向:过去,以前
2、下列句子全都蕴含作者快乐闲适之情的一组是()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②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③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④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⑤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⑥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⑦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⑧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A.①⑤⑧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④⑦
3、下列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语言有骈有散,骈则整齐优美,散则错落有致,但无论骈句、散句,都清新质朴,自然流畅。
B.本文由描叙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
C.王羲之作为东晋名士,深受老庄哲学思想影响,认为寿天、生死都是人力不能左右的,也是没有本质区别的。
D.纵观全篇,作者时喜时悲,文章也随其感情变化而波澜起伏,抑扬顿挫。
《赤壁赋》
【自主学习】
一、字音、字形
壬戌
..( )( ) 桂棹.()幽壑.()愀.然()横槊.()
舳舻
..()()扁.舟()渔樵.()狼藉.()枕藉.()相缪.()酾.酒()嫠.妇()匏.樽()举酒属.客()江渚.()袅.袅()旌.旗()扣舷.()
二、文学文化常识
1、赋是古代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是赋的特点,《赤壁赋》是苏轼被贬到_________后所作,作者运用_________这一赋的传统写法,表现他力排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2、苏轼,字_________,号_________,四川眉山人,_________(朝代)伟大的文学家,书画家,词与辛弃疾并称“_________”,是_________派的创始人。
他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另七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知识梳理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___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________________
(二)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_________ ____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__________ ___
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__________________
4、渔樵
..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 ____ 5、侣.鱼虾而友.麜鹿___________ _______
6、不知东方之既白.
7、正.襟危坐
8、渺.沧海之一粟 9、羽.化而登仙
10、击空明
..兮溯流光
(三)一词多义
如①纵一苇之所如②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歌①歌窈窕之章②歌曰③倚歌而和之
之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②夫人之相与③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④及其所之既倦⑤此非曹孟德之诗乎⑥哀吾生之须臾
⑦凌万顷之茫然⑧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于①苏子与客游于赤壁之下②月出于东山之上
③托遗响于悲风④渔樵于江渚之上
(四)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
..之间
2、白露
..横江
3、凌万顷之茫然
..
4、望美人
..兮天一方
(五)文言特殊句式
1、月出于东山这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凌万顷之茫然
3、客有吹洞箫者
4、何为其然也?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
5、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7、渺渺兮予怀
8、固一世之雄也
9、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六)重点语句翻译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成语积累
1、遗世独立:
2、不绝如缕:
3、沧海一粟:
4、取之不尽:
5、正襟危坐:
6、杯盘狼藉:
四、诗句默写
1、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声呜呜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余音袅袅,________________。
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_________________,旌旗蔽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之无禁,用之不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游褒禅山记》
【自主学习】
一、字音、字形
庐冢.()仆.道()音谬.()窈.然()瑰怪()
褒禅
..()()懈怠.()咎.()
二、文学文化常识
1、王安石,字_________,号_________,封荆国公,世称_________,谥文,又称_______。
神宗时任宰相,推行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_。
2、《游褒禅山记》叙述了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3、既望,已经过了望日,即阴历____________。
斗牛,星宿名,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_________
4、“庐陵萧君圭君玉”一句中,“君圭”是_________,“君玉”是_________。
“长乐王回深父”一句中,“父”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知识梳理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长乐王加深父__________________
(二)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__________________
2、名.之曰褒禅__________________
3、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盖其又深,刚其至.又加少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好游者不能穷.也__________________
6、火尚足以明.也__________________
7、其下平旷,有泉侧.出__________________
8、而莫能名.者__________________
9、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至于幽暗昏惑
....而无物以相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一词多义
道①有碑仆道②何可胜道也哉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⑤策之不以其道
由①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文①独其为文犹可识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③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观①而世之奇伟、非常之观②大王见臣列观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④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乃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③良乃入,具告沛公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然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②吴广以为然
③有穴窈然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少
其①列坐其次②即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③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④其孰能讥之乎⑤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四)古今异义
1、此所以
..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学者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
..之观
3、至于
..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4、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五)文言特殊句式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有碑仆道
4、然力足以至焉
(六)重点语句翻译
1、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句默写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所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险以远,则至者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人这所罕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于是予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而不
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予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对下列句中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予有叹焉叹:感慨
B、夫夷以近夷:平坦
C、而人之所罕至焉罕:少
D、其孰能讥之乎孰:怎么
2、选出不是判断句的一项()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不出,火且尽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②夫夷以.近
③不随以.止④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⑤然力足以.至焉⑥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A、①⑥/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④/③⑤/②/⑥
D、②③④/①⑤/⑥
4请简要概括本段中王安石关于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的条件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窈窕.(tiǎo)壬.戌(rãn)愀.然(qiǎo)冯.虚御风(fãng)
B、舳舻.(yïu)嫠.妇(lí)桂棹.(zhào)山川相缭.(liáo)
C、江渚.(zhǔ)酾.酒(shī)横槊.(shuî)正襟.危坐(jīn)
D、蜉.蝣(fú)匏.樽(páo)枕藉.(jiâ)扁.舟(biǎn)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癸.丑(guǐ)修禊.事(qiâ)激湍.(tuān)流觞.曲水(shāng)
B、晤.言(wù)趣.舍(qù)骋.怀(chãng)放浪形骸.(hái)
C、嗟.悼(jiē)虚诞.(dàn)会稽.(jī)感慨系.之(jì)
D、彭殇.(shāng)无物以相.之(xiàng)引咎.辞职(jiù)大谬.不然(miù)
3.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惠风静噪群贤毕致暮春之初
B、激湍信仰游目骋怀畅叙幽情
C、修竹咸集情随事迁嵩山峻岭
D、陈迹形赅取诸怀抱天朗气清
4.下列书写不完全正确的是()
A、庐冢慧空禅院窈然怠而欲出
B、瑰怪不绝如缕慎取幽暗昏惑
C、罕至余音袅袅漫灭酾酒临江
D、苍海一粟与之具出求思之深横槊赋诗
5.各句中的“其”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④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⑤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⑥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⑦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⑧其孰能讥之乎?
⑨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⑩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无游之乐也
A、①③④⑤⑥⑨⑩/②/⑦⑧
B、①③④⑤⑥⑦⑨⑩/②/⑧
C、①③④⑤⑥⑨/②/⑦⑧/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凌万顷之茫然
..(旷远的样子)冯虚御.风(驾)
B、渺渺
..(身体斜坐着)
..兮予怀(悠远的样子)正襟危坐
C、击空明兮溯流光
..(月光下的清波)扣.舷而歌之(敲击)
D、倚.歌而和之(循,依)而卒.莫消长也(到底)
7.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词义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烟雨空蒙,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五万兵难卒.合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C、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8.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
A、唐浮图慧褒站舍.于其址
B、沛公欲王.关中
C、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9.下列句子与“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而今安在哉
B、然力足以至焉
C、月出于东山之上
D、客有吹洞箫者
10.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B、悟言一室之内
C、举酒属客
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