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大气垂直分层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高一地理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高一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ae2f2f9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b.png)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材分析】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教材重点落实“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的内容,其方法要求是“运用图表等资料”。
大气的组成有两个要点:一是大气的组成成分,以及不同成分的占比情况;二是大气组成成分与人类息息相关。
大气在垂直方向可分为不同的层。
一般根据温度、成分等物理性质,以及大气运动情况.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在中学阶段,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减少知识层次,且考虑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密切程度,把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合称为高层大气。
大气垂直分层与人类活动的联系,一般要结合各层大气的特点来理解。
本节内容,比较适合开展全球合作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教材安排了自学窗“全球合作保护臭氧层”,旨在培养学生的大气环境保护意识和全球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和要求】1.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2.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重点和难点】重点: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难点:分析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与人类活动的联系【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在飞行任务中,航天员翟志刚穿着我国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实施了首次出舱活动,迈出中国人在太空的第一步!二、大气的组成低层大气成分:干洁空气、水汽、杂质干洁空气的作用:O2:无色无味的气体;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N2:无色无味的气体;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其化合物可用肥料;工业常使用分馏液态空气的方法来获得大量氮气。
CO2:无色无味的气体;含量虽少,但作用重要;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
O3:臭氧淡蓝色气体,液态为深蓝色,固态为紫黑色,气味类似鱼腥味;臭氧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44aac00029bd64783e2cfc.png)
全球气候变暖和哪种气体有关?
二氧化碳
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为原因?
一方面,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通过燃烧化石燃料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近年来,主要温室气体 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引起温室效应增强,使全球气候变暖;另一面,砍伐森林、耕地减少等土地利用方 式的改变间接改变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也可使气候变暖.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高层大气: 高度范围:平流层顶至2000-3000km
}特点:高度电离状态 与人类关系:电离层
平流层: 高度范围:对流层顶至50km 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平流运动为主
}与人类关系:利于高空飞行,是人类生存环境 的天然屏障
}对流层: 高度范围:0—12km
下 一 页 幻
灯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大2气.1的大组气成的和组垂成直和分垂层直优分质层课件(共 15张PP T)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大2气.1的大组气成的和组垂成直和分垂层直优分质层课件(共 15张PP T)
对流层集中了大气几乎全部的水汽
和杂质,有了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近 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层 空间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降 低,容易成云致雨,所以对流层天气复 杂多变。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大2气.1的大组气成的和组垂成直和分垂层直优分质层课件(共 15张PP T)
解析:若只考虑气温因素,白天气温高,对流层厚度大,夜晚气温低,对流层厚度 小,A错。近地面城市气温高于郊区,而高空气温相似பைடு நூலகம்城市地面与高空大气的温 差比郊区大,所以气温垂直递减率就大。B对。海南气温高于辽宁,对流层厚度大 ,C错。新加坡的气温季节变化小,对流层厚度变化小,乌鲁木齐变化大,D错。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大2气.1的大组气成的和组垂成直和分垂层直优分质层课件(共 15张PP T)
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2.2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共17张PPT)
![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2.2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b1bace0a6c30c2259019ee2.png)
高一地理中图版( 必2修01第9)一必册2修.2第大一气册的 组2成.2与大气垂的直组分成层与(共垂1直7张分P层PT )(共17张PPT)
飞机机舱外的晴朗天空
1. 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的组成
大气的组 成成分是 稳定不变 的吗?
大气组成 的改变将 带来哪些 影响?
高一地理中图版( 必2修01第9)一必册2修.2第大一气册的 组2成.2与大气垂的直组分成层与(共垂1直7张分P层PT )(共17张PPT)
结合实际,谈一谈你对以上图片信息反映出来的问题的认识。 你还能举例说明其他的大气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和危害吗?
济南外国语学校 刘晓春
四大圈层示意图
从浩渺的宇 宙中看地球,它 的表面好像被一 层“薄纱”所包 裹着。这层“薄 纱”就是大气。
1. 大气(高度25千米以下)的组成
氮气(N2)
干 氧气(O2)
洁
空 气
二氧化碳 (CO2)
臭氧(O3)
水汽(H2O)
固体杂质
生物体构成的基本元素来源
众多生物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吸收红外线) 吸收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凝结核)
高度 / km
2. 大气的垂直分层
50 12
-50℃
地表 22℃ 50℃ 温度
读图,讨论问题。
1. 给 大 气 分 层 , 说明理由。
2. 推 测 各 层 的 大气运动状态及其 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说明理由。
高一地理中图版( 必2修01第9)一必册2修.2第大一气册的 组2成.2与大气垂的直组分成层与(共垂1直7张分P层PT )(共17张PPT)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https://img.taocdn.com/s3/m/3fe2556002d276a201292eb7.png)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高一地理潘君萍 2017.9.6新课程标准: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基础知识梳理:一、大气的组成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规律(一)对流层特点: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
缘故:是近地面(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2. 运动显著。
缘故:热空气膨胀上升,冷空气收缩下沉。
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地域:17~18千米,中纬度地域:10~12千米,高纬度地域:8~9千米。
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多阴雨天气)。
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为紧密。
(二)平流层特点: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
缘故:平流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大气温度升高。
2.气流以运动为主。
大气稳固,天气晴朗,能见度高,利于高空飞行。
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提供天然屏障;大气稳固利于高空飞行(三)高空大气特点:1.气压很低,密度很小。
2.80—500KM处含有假设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
缘故: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三、逆温1.含义:在必然条件下,对流层中会显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
2.特点:(1)天气稳固(上热下冷,没有空气的对流运动)(2)无益于污染物的扩散。
3.最易发生逆温的时刻:冬季日出前后最易发生逆温的地形:盆地、河谷4.阻碍:(1)显现多雾天气。
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紧密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乃至显现交通事故。
(2)加重大气污染。
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3)对航空造成阻碍。
逆温多出此刻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
若是出此刻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
随堂练习:1.读大气垂直散布图,回答以下问题:(1)A层要紧的直接热源是____________,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________。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说课稿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说课稿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9270546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1f.png)
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说课稿一、自我介绍各位师兄师姐、老师、领导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型是新授课,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方法分析以及教学过程分析等几个环节来说课。
首先我们来进行课程标准要求解读。
二、说课标: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并说明对生产生活的联系。
学科核心素养:1.区域认知:了解低层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认识大气垂直分层。
2.综合思维:综合分析不同大气层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人地协调观:充分利用各种大气成分与大气层,发挥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积极影响。
4.地理实践力:个人参与减缓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的生活实践。
三、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1)地位:本节课是出自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一部分,它既联系了第一章学习的地球外部圈层中的大气圈,也是本单元教学的前奏和基础,它与后面的大气受热状况、大气运动状况以及许多天气、气候气象知识都有直接联系,如:臭氧对紫外线的吸收,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等。
考虑到本校学生起点较高和需要开发较多的思维能力和地理分析能力,既顾及了知识的整体性,又考虑了知识的层次性,为了让学生下一步了解和学习大气打下基础,要在原有课文的知识基础上适当延伸知识和联系实际,本节课教学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后面几节课的教学。
(2)内容:本节课分为2部分内容,分别是:1)第一部分是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包括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等,其中干洁空气包含氮气、氧气、二氧化碳、臭氧,了解各低层大气组成成分的作用。
2)第二部分是大气的垂直分层,根据大气的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分别从大气厚度、大气组成、大气运动特点以及对人类活动的联系来学习。
四、说学情:高一的学生已经能够围绕问题自主思考,已经具备一定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大部分学生求知欲强,乐于探究,对大气现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缺乏较科学的地理思维能力。
人教版必修一2.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26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2.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b19576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1.png)
有机物的燃烧、腐败和分 (1)判读方法:
②海拔较低的岛国,将被淹。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是地球上第一个因全球气候变暖而受影响的国家。
解过程。 (2)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③回收场地选择:我国的回收场地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地质条件好。 (2)大气的保温效应 日地关系,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⑴大气的运动:大 气的受热过程;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水平分布的一般规律;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 关系。 危害:①淹没工厂和农田,造成作物减产;②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③有的会危及人民的生命。 发生时间:多发生夏秋季节。 2、判断海陆影响 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 ②海拔较低的岛国,将被淹。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是地球上第一个因全球气候变暖而受影响的国家。
主要特点
对流层
因纬度而异: 低纬17~ 18km 中纬10~ 12km 高纬8~9km
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与人类关系
①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人类就生存在对流层底 部 ②各种天气现象发生在 对流层
平流层
自对流层顶至 50~55km高 度
①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臭氧 外线(被誉为“地球生
臭氧
(O3)
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减少 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的笔记
![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的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b36f27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7.png)
一、大气的构成地球大气是由气体组成的有机物,是显著的物理和化学系统,大气由78%的氮气,21%的氧气和其它人工制造或自然天然形成的气体组成,其中六氟化硫、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占据了主要比例,以及其它价值小、量少但具有重要作用的放射性气体、氟气、氯气、氨气、氮气等物质。
大气下层是最稠密的,垂直分布总能由下到上可分为间歇层和连续层,如温度、湿度和气压等,因此可以将大气结构分成气候带和垂直分层。
二、大气垂直分层1.大气表层它是地球大气的最外层,距离地面的高度从0到10km,称为大气表层,气温从地面开始升高,升高至约6 km 后便减少,到达11 km 后又再次升高至约20 km,称为背景温度。
这一层气体的水分主要来自海洋,湿度较高,温度降低时可形成降水;而对于空气释放出的热量和由地面升气所带走的热,大部分在此层辐射回太空。
2.对流层它位于大气表层和平流层之间,它是大气稳定性最弱的层,高度在5~15在米,大气在垂直上呈弱稳定状态,主要表现为空气从地面扩散抬升,以及空气因不同温度的对流而形成的气旋和移动。
对流层是大气在温度、湿度、瞬时风变化等方面的关键分层,因此表现为大气的局部性弱动力运动,存在许多天气系统,如暖性与冷性气流、秋季连续性热带气旋、秋冷空气、春季暖性气旋、冬季持续性暖性气旋以及局地性天气现象。
3.平流层它位于对流层之上,约位于大气层的高度范围是15-50千米,是大气最平稳的一部分,气压和温度的变化不大,高速空气在经过较低的大气层累积都是分布在这一层;平流层也可被分层,可以分为热带层、次热带层、临界层和极地层。
4.成分层它位于大气整体最高层,一般高度为50~80km,因其内含有由气体和尘沙等不同成分组成,所以叫成分层。
此层是大气能量和各种物质的贮存所在,一般仅有少量的臭氧层和水蒸气,因其高度,温度也比表层低,在大气的热量输送和大气物质变换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三、大气的垂直分层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大气的垂直分层对地球上的气候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地球上气温、风力、降水、水汽、湿度等方面的分层,各层以不同温度、湿度和气压等分配出不同的传输形式,而这些又能够影响气候。
高一地理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高一地理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https://img.taocdn.com/s3/m/8fabb18ebe23482fb5da4c42.png)
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目的1.了解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认识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知道大气的结构,掌握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的特点。
2.培养读图、阅读和概括能力;运用对比法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树立人类及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观念和意识。
★重点、难点1.重点:大气主要成分的环境意义;对流层、平流层大气的特点;人类活动及各层大气的关系2.难点: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对流层、平流层大气的特点。
★教材内容分析本章是讲述人类生存及发展的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第一章地球的宇宙环境相比,它所揭示的"人及自然"的关系更为密切,阐明为人类提供的生存空间的条件更为广阔。
大气环境是人类三大环境,即大气、海洋和陆地环境之一,是海洋和陆地两环境的物质、能量交换的动力和媒体。
本节教材的涉前、涉后的知识较多,是整个单元的基础。
如:臭氧对紫外线的吸收,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等等,对于这些内容要主要不要讲得太细,要点到为止,考虑到以后的教学。
★教学方法启发式;读图分析法;对比讨论法;资料分析法★课时安排:1.5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一颗行星,特殊的是它拥有生命,正是因为有了大气才使得生命的形成有了可能,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学习第二单元“大气环境”。
新课讲授:[板书]第二单元大气环境读书第28页,思考:地球表面的大气有什么作用?[板书]引言围绕在地球周围的厚厚的大气,阻挡了来自宇宙和太阳的有害辐射,成为地球上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保护层;大气既提供了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气体,又对地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例如,地面上的水蒸发成水汽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水汽又凝结成雨、雪等降落地面,使得地球上的水循环不止。
又如,增温、降温、刮风、下雨等大气现象,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不断地雕塑着地球表面的形态。
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也就没有生物界,没有人类及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高一地理必修一大气组成和垂直分层
![高一地理必修一大气组成和垂直分层](https://img.taocdn.com/s3/m/a799efc2f121dd36a22d823f.png)
软
6000
流
层
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岩石圈:
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 (上地幔顶部)
+地壳,
岩石种类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成因
常见岩石 主要特征
喷出型 岩浆岩
侵入型 岩浆岩
岩浆堆积 沉积岩源自侵蚀 搬运喷出型 岩浆岩
侵入型 岩浆岩
岩浆
堆积 沉积岩
侵蚀 搬运
变质岩
岩浆
喷出型 岩浆岩
侵入型 岩浆岩
三大类岩石
岩石 成因 常见岩石
岩浆岩
岩浆活动
花岗岩、 玄武岩
沉积岩 外力作用 石灰岩、砂岩
页岩
变质岩
变质作用
大理岩、板岩 片麻岩
主要特征
侵入岩:结构细密 喷出岩:具有气孔
层理构造 含有化石
片理构造
侵 蚀 、 搬 运 、 堆 积 等 作 用 重熔再生
岩浆岩 变
冷重
却熔
质
凝再
固生
作
岩浆 用
重熔再生
沉积岩
变质作用 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
变质岩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本节小结
一、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
划分依据:地震波
地核 内部圈层: 地幔
地壳
结构 岩石圈:
特征
三大类岩石的形成与特征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地球由哪几个圈层组成?地球的内部圈层是指什么?
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岩石圈
地 球 的 内 部 圈 层
借助于地震波研究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速度(千米/秒)
深
0
33
3
6
9 12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3df627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10.png)
01
大气的组成
The composition of the atmosphere
◆ 什么是大气? ◆ 大气由哪些物质组成? ◆ 这些物质有什么作用?
低层大气组成(25千米以下):
干洁空气
水汽
固体杂质
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
氮气 (78%) —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氧气 (21%) —人类和其他好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 必需的物质。
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使高层大气分子 或原子电离而产生,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形成极光现象。
高层大气
①高度范围:平流层以上的大气。
②主要特征
大气的垂直分层小结
自学窗
20世纪80年代初,科学家观测发现,南极上空 每年春季臭氧含量比之前有大幅度下降,并将这 一现象称为“臭氧空洞”。
阳紫外线增温。
特点: 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水汽、杂质含量少,天气现象少见。 大气平稳晴朗、能见度高,适宜航空飞行。
平流层
①高度范围:自对流层顶部至50-55km高空。 ②主要特征
③与人类关系:臭氧层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适 合航空飞行。
高层大气:平流层顶以上的大气的统称。
高度: 自平流层顶—2000-3000
千米的高空。
特点: 气压低,密度小。 6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 电波,对远距离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高层大气特征概况
空气密度很小,温度随高度增加先下降后上升;
在80~120km的高空,流星体燃烧,形成流星;
在80~500km的高空,存在若干电离层,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 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 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1)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1)](https://img.taocdn.com/s3/m/e68cbd52a32d7375a5178014.png)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二、大气的受热过程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三、大气的热力状况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四、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①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高一地理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PP
![高一地理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PP](https://img.taocdn.com/s3/m/d7a8a538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2.png)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教学设计课标要求: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教学目标:1.说出大气的垂直分层及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2.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的基本概念,能够说明其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发生的变化情况,及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
导入:仰望天空,我们可以看到天空中的白云,晚上能看见皓月繁星,雨后有彩虹划出美丽的曲线,可以看见鸟儿在自由飞翔,看到各种款式颜色的风筝、热气球漂浮于空中,以及轰鸣而过的飞机。
天空承载了人类的好奇和梦想,吸引着人们不断地探索。
相信有很多同学有过乘飞机出行的经历。
有时在空中还是晴空万里,降落到机场的时候却是细雨蒙蒙。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直观感受飞机降落过程中的大气状况变化,并思考这种差异是怎么形成的呢?在飞机降落的过程中。
在开始阶段,飞机平稳飞行,我们可以通过舷窗看到蓝色的天空,天空下方是白色的云朵;随着高度的下降,飞机穿越云层,周围开始雾气蒙蒙,能见度明显变差;随着高度的进一步降低,飞机下方已经隐约看到陆地,舷窗外的大气颜色也明显发生了变化;接近降落时,可以看到地面已经湿润;很快,飞机在降落滑行,速度减慢接近停稳时,舷窗已布满水滴。
你知道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吗?我们先通过一个探究活动,进一步了解大气。
探究活动1:绘制大气垂直方向温度变化曲线。
根据教材第43页图2-2-6,尝试绘制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曲线。
我们根据教材图中给出的大气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大气温度,尝试画出大气温度随海拔高度变化的曲线,结果如下。
从画出的曲线可以看出,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很大,既有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温度降低的区间,也有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温度也升高的区间。
结合之前视频内容和探究活动1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大气圈中,随着高度的变化,大气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可以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射——无选择性 的、各种波长都被 散射(较大的尘埃、 雾滴等)
三、地辐射、大气辐射
; / 黑桃棋牌
jbh02lcf
找不着人,苏家怕我再揪他们家五少爷出来细问,就把人藏起来,说他们五少爷跑了!就为护那么个私生子,有必要?我就那么可怕?!”“没 有必要。”蝶宵华取下发上一根细细的金簪,去挑灯芯,动作优美如在舞台上。七王爷欣赏他的动作。“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谢五少爷是谢府 的五少爷,他跑了,苏家还在。苏家藏他,于事无补,何况还添上两个姨娘的声名,他们应该不会这样做。”蝶宵华挑完了,自己将金簪插回发 髺上。七王爷这时候真的惊讶起来:“你是说——”“恐怕谢五少爷真的离家出走了。”蝶宵华此时的笑容,甜美得简直纯真。“可是为什么!” 七王爷怪叫起来。“可能外头好玩、可能外头自由、可能外头刺激、可能外头潇洒。”蝶宵华扳着手指道,“你还能想得出其他理由吗?”七王 爷叹了口气:“我还能想出八百条,但你列出的四条就已经够了。我现在简直羡慕起他来。”“你也想离家出走?”蝶宵华问。“皇族以国为 家,”七王爷难受道,“我要离家出走,可能比较难了。”“我比你更难。”蝶宵华道,“你看,我没有家。我要离家出走,还得给自己先经营 出一个家来。经营一个家,是很难很难的事,你有没有经验?我向你保证,你最好不要有经验。”说这话时,蝶宵华还是笑着,笑容似回环小篆 香,烧到了尽头,剩那一点淡淡的香烟,还在空中袅袅。七王爷看得心下忧伤起来,把他的手拉到自己怀里,暖着。侍卫叩环。蝶宵华便要把手 抽出来,七王爷不让,只捉着,叫侍卫进来。侍卫进了门,目不斜视,低声跟七王爷说了几句话,七王爷的表情,就好像自己忽然变成了那快烧 完的香,终点就在眼前了。侍卫等着七王爷的回话,七王爷定定神:“我知道了。”侍卫还等着,七王爷怒道:“你先出去!”侍卫这才出去。 七王爷转向蝶宵华,勉强笑一笑:“我非回京不可了。”蝶宵华淡淡一声:“哦。”“你不想我?”七王爷心拔凉拔凉的。“邸报未下,年节已 近,连宵华都知道,王爷这样在锦城呆不长的,”蝶宵华若无其事解释,“总要回去一次,等官府通传公知,明正言顺了,宫府也建起来、舆乘 也备起来,那时王爷才好来长住的。”“可还要分开一段时间呀!”七王爷眼泪汪汪对住他:“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秋复秋兮,白了少年 头!”“王爷,”蝶宵华温言安慰,“小别胜新婚。”七王爷正待再说什么,感觉到外头什么动静,微拧身,自有知情着意的一个小僮去开了窗 屉,见外头已然纷纷大雪。积了一冬的鹅毛,终于全倾倒下来。另一个小僮替他们二人披上氅子,屈膝问可要烫暖酒、备软轿,供二位爷赏雪赏 梅?“你看!你看!”七王爷朝蝶宵华抱怨,“你的小僮,都比我自己的好用。我真不想走!” “王爷要不走,就是赐宵
可见光 大气分子、水 气、云、浮尘 阻挡、反射、吸收
红外线 对流层的二氧化碳、 水气、云、浮尘 吸收
地面
想一想:为什么云是白色的?夏天多云的 白天气温不会偏高?
反射——无选择性
想一想:为什么晴朗的 天空多呈蔚蓝色?
散射——选择性(空 气分子、较小颗粒) 晚霞
、
日出、日落后的天空 仍然是明亮的?阴天 天是灰蒙蒙的?
问题二:平流层气温 是怎样变化的?为什 么会出现这样情况? 气温随着高度升高 而升高, 该层气温 基本上不受地面的 影响,而靠臭氧 (22-27km)吸收 太阳紫外线而增温
想一想:为什么平流 层适合飞机飞行?
高层大气的范围在哪 里?
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阳辐射
0.4
0.76
紫外线 上层大气 臭氧 吸收
风
风 蚀 磨 菇
一、大气的垂直分布
问题一:对流层气温 是怎样变化的?为什 么会出现这样情况?
气温随着高度升高 而降低,大约每升 高100m,气温降低 0.6℃。地面是对 流层的主要热源
想一想:为什么说,对 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最密 切?(43页,活动2)
人类生活在对流层低 部,与人们生活和生 产活动紧密相关的各 种天气现象(云、雨、 雾、雪)都发生在对 流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