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评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评课稿
1课题的引入上有点生硬,值得商榷,如何引入更好?
2在训练前,先让学生观察了平方差公式的特点,很好,但学生还没有讲完,王老师就有点迫不及待地讲了,略显急躁,这里宁可慢一点,让学生讲可能效果会更好点。

然后进行了题组1的巩固训练,可惜后面缺了一个关键步骤:再让学生回过头来看看,能因式分解需要什么要求?这样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特点把握会更好。

我们基地每位学员都作了简单的发言,发表了一些自己对这节课的理解和看法,我觉得学员之间的这种学习也难能可贵。

最后,由翁昌来老师作了专家点评,让我们更是受益匪浅。

1,这节课如何引入更好?
①可以用圆面积引入,直接计算,太繁琐,但转化成加减,计算就简单了,所以这种转化是有必要的。

这是公式的逆用,我们觉得简单,但学生感觉不简单。

②如何解释:因式分解的平方差公式与前者的平方差公式的区别?由联想到对比再到引出课题,也比较自然。

2、课上数学的本质如何体现学生在课上做了喝多的题,一会儿展开,一会儿合起来,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因式分解的本质是什么计算更合理。

3,怎么进行难点突破?
公式的特征概括:左边:两项,平方差的形式。

右边:是两项加与减的乘积。

能不能因式分解的特征归纳:①两项都能写成平方的形式。

②符号相反,相同不行。

通过这次评课,让我在教材教法、课堂教学策略等方面感受颇多,争取把这些方法、策略不断充实,在以后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感悟,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