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制造技术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器制造技术
复习
一、课程的特点
<<仪器制造技术>>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目的是为学生在制造技术方面奠定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须有相应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等)与之配合。

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基本内容:
工艺过程的概念;
加工精度及制造质量监控技术;
常用的仪器仪表材料;
精密机械制造技术及特种加工技术;
装配与调整。

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要求:
对制造活动有一个总体的、全貌的了解与把握;
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
初步具备制订工艺规程和设计夹具的能力;
掌握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分析解决现场工艺问题的能力。

了解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模式的发展概况,初步具备对制造系统、制造模式选择决策的能力。

课程考核:出勤、作业、实验
三、课程的学习方法
“优质、高产、低成本”是指导仪器制造技术工作的基本原则。

机械制造人员的任务就是要在给定的生产条件下,按照预定的供货日期要求,最经济地制造出具有规定质量要求的机器。

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没有足够的实践基础是很难有准确的理解与把握。

因此,希望学习本课程时必须重视实践环节,即通过实验、实习、设计及工厂调研来更好地体会、加深理解。

真正的掌握与应用必须在不断的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中善于总结,才能达到自由王国的境界。

第1章工艺过程基本概念与组成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仪器的生产开发过程;掌握工艺过程设计的基本概念;重点掌握定位基准的选择;理解并掌握工件定位、夹紧的概念,掌握工件定位的方法;对夹具结构有概念性的了解。

本章重点:
仪器制造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工艺规程设计的内容和步骤;基准选择;工件的定位与夹紧。

本章难点:
工件的定位
工艺过程基本概念与组成了解仪器开发的内容、途径及实施过程,了解仪器生产的概念,
了解仪器的主要制造方法;掌握工序、工位、工步等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理解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掌握基准的基本概念、分类及选择准则;理解夹具的有关概念,掌握六点定位原理及其在夹具设计中的应用,掌握常用的定位方法
第2章加工精度分析与制造质量监控技术
本章要点
影响加工误差的因素
工艺系统几何误差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
工艺系统热变形
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
影响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因素
机械加工中的振动
第2章加工精度分析与制造质量监控技术理解加工精度的相关概念,掌握获得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及位置精度的主要方法;掌握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主要工艺因素;了解加工误差分析和加工质量监控;理解表面质量对仪器使用性能的影响,掌握影响表面质量的工艺因素,了解切削加工过程的振动。

第3章常用的仪器仪表材料特性和选材方法
本章要点
晶体相关概念
金属的结晶
铁碳合金相图分析
碳钢及铸铁分类及牌号
钢的热处理
合金钢分类及牌号
仪器仪表中材料的选用
理解选材的重要性,掌握工程材料的分类;掌握晶体结构、显微组织、结晶、再结晶等材料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材料的常见性能;掌握铁碳合金、合金钢、铝、铜、钛及其合金等常见金属材料的特性、分类及应用,掌握热处理工艺的概念、分类与应用;
第4章精密机械制造技术
本章要点
精密加工概念
工艺路线拟订
精密磨削和超精密磨削
超精密车削
光整加工
精密机械制造技术理解精密加工与超精密加工的概念,掌握精密加工对设备及环境的要求;理解加工方法的选择原则,理解加工阶段的划分目的,了解工序的集中与分散,理解机械加工工序的安排原则;掌握超精密车削加工的机理、影响因素及应用;掌握(超)精密磨削的机理、条件、要求及应用;掌握研磨、超精研、珩磨等光整加工的机理与应用
第5章特种加工
5.1 电火花加工
5.2 电化学加工
5.3 激光加工
5.4 超声波加工
5.5 高能粒子束加工
5.6 其他特种加工
第5章特种加工掌握电火花加工、电化学加工、激光加工、超声波加工、高能粒子束加工等常见特种加工的工作原理,理解影响其加工的工艺因素,掌握其特点及应用,了解其加工设备。

第8章装配与调整
本章要点
装配方法
装配尺寸链
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第8章装配与调整了解装配工艺规程和装配的组织形式;理解结构工艺性指标;了解仪器的结构工艺性分析;理解尺寸链的基本概念,掌握尺寸链的计算方法及应用;理解装配精度的有关概念,掌握常见的装配方法。

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

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

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能了解有关的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认识和表达,是低层次的要求。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理解把握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计算,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和计算,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和解决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这里包括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其中综合应用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