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上海版九年级上《4.2 碳》高频题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上海版九年级上《4.2 碳》高频题集
考试总分:67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卷I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6分 )
1. 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低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B.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2.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说明显酸性
B.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和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D.气体中混有少量的气体,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3分 )
3. (3分) 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须辨清的物质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三”
干冰不是冰--而是固体纯碱不是碱--而是盐水银不是银--而是汞三种可燃性气体、、三种有毒物质、亚硝酸钠、三种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离子
化学巨匠及其杰出贡献符号中数字“”的意义
张青莲--测量相对原子质量拉瓦锡--测定空气的组成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两个氧分子: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两个氧原子
A.B.CO 2CO 2CO CO 2CO 2CO CO
A B CO 2−−CO H 2N 2−−CO H 2C D 220O −2O 2A
B
C
C.D.卷II (非选择题)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6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18分 )
4. 金刚石和石墨性质的差异是因为________。
由此说明________决定物质的性质。
5. 二氧化碳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1)大棚种植蔬菜过程中,需要增施气体,其目的是________。
(2)将水果(如西瓜)与干冰放在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即可制得“碳酸水果”。
食用“碳酸水果”时会有气泡冒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将一个大烧杯罩在一高一低燃着的蜡烛上方,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高处的蜡烛先熄灭,低处
的蜡烛后熄灭。
据此现象推理:在有限空间里发生火灾时应匍匐前进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
(4)绿色化学期望化工生产时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转入产品中,即为零排放。
一定条件下、按不同比例反应获得以下产品,其中不能实现零排放的是________(填标号)。
甲酸甲醇乙烯 6. 二氧化碳、氧化亚氮 、甲烷和臭氧 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其中氧化亚氮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为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 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7.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________;幼儿及青少年患佝偻病因缺乏________元素;在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铵三种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_。
8. 金刚石和石黑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物理性质差异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金刚石中的碳原子呈________________结构,因此硬度很大;木炭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会产生一种有毒的气体,这种气体是________,因此冬天取暖一定要保持空气流通。
为防止煤气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微量的乙硫醇,乙硫醇具有很臭的气味,请回答:为什么常在煤气中加入微量难闻的乙硫醇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空气中点燃乙硫醇,会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请写出乙硫醇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医疗急救时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_______________。
一氧化碳有毒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书资料着火时,可用灭火,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D
CO 2CO 2H 2a (C )b H 2O 2(C O)c H 4()
C 2H 4(O)N 2()O 3(O)N 2()C 2H 4(S)C 2H 6CO 2CO 2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40分 )
10. 阅读下列材:
一直以来,科学家们对碳元素的研究不曾中断。
研究表明:透明的金刚石、深灰色的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可见,同种元素能组成不同的物质。
金刚石硬度大,是自然界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利用这一性质,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切割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
天然金刚石资源稀少,价格昂贵,难以满足需求,现在人们已经掌握了人工合成金刚石的方法。
石墨是一种深灰色,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
石墨很软,有滑腻感。
石墨的导电性比一般非金属矿高一百倍,导热性超过钢、铁、铅等金属材料,导热能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因此石墨可以成为良好的绝热体。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认为碳元素只有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单质,随着对碳元素研寬的不断深入,到本世纪年代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
年,美国菜斯大学的等人用大功率激光照射石墨等科技手段得到了,其组成和结构也通过质谱及射线析等得到证明。
一个分子是由个碳原子构成的,它形似足球,因此又称足球烯。
是单纯由碳原子结合形成的稳定分子,它具有个顶点和个面(其中个为正五边形,个为正六边形)。
日前,人们对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入,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化学工作者研究发现金属钾与能发生化合反应,且生成物具有良好的超导性能。
世纪年代初,一些以新的形态存在的碳单质相继被发现,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是目前世界上人工制得的最薄材料--厚度与一个碳原子直径相当,仅为,因此石墨烯具有薄且坚硬、透光率好、结构稳定等特性。
石墨烯凭借其优良的特性,在智能手机、电脑、车载显示、可穿戴智能设备等新兴领域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可以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碳单质的用途将不断扩大。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可以用来切割玻璃是因为________。
(2)石墨可以制成良好绝热体的原因是________。
(3)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但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________。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金属钾和化合而成的物质中含有________种元素。
(5)石墨烯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6)如图四幅图中表示石墨烯结构的是________(填标号)。
11. 用型管完成的性质实验:将干燥的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纱布条每隔用水湿润,然
后将干湿相间的纱布条送入型管里(如图所示)。
(1)实验: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缓慢注入塑料漏斗里,潮湿的石蕊纱布条按照
801985H ⋅W ⋅Kroto C 60X C 6060C 6060321220C 60C 6020900.335nm C 60U CO 21∼2cm U 1A →B →C →D AB CD
的方向逐渐变红,而且段变红的速率比段变红的速率快。
潮湿的石蕊纱布条会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段变红的速率比段变红的速率更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等到湿润的纱布条全部变红后,将其从型管里取出,用电吹风对着纱布条吹热风,红色很快褪去并恢复为紫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达式表示)。
12. 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的功能。
(2)二氧化碳能制汽水,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3.
如图是某化学小组测得向一定量硫酸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的变化图象。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保持原硫酸溶液的质量不变,改用与原氢氧化钠溶液等浓度的氢氧化钙溶液与其反应,则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A →
B →
C →
D AB CD AB CD 2U pH ng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3~2024学年上海版九年级上《4.2 碳》高频题集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6分 )
1.
【答案】
C
【考点】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二氧化碳与紫色石蕊试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溶液变为红色;
.化石燃料是目前重要的燃料,暂时还不能禁用;
.写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式即可判断;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但它没毒。
【解答】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与紫色石蕊试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溶液变为红色,是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二氧化碳具有酸性,故错误;.虽然造成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但现在还没有更合适的替代能源,所以不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故错误;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式分别是:、,可见其组成元素相同,在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高温条件下碳可以还原二氧化碳生成,说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正确;
.由于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人在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地方会因窒息而死亡,因此人在进入这些地方前,先要进行灯火实验,并不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故错误;
故选。
2.
【答案】
B
【考点】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A B C D A A B B C CO 2CO CO CO 2CO C D D C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3分 )
3.
【答案】
A,C
【考点】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分子、原子、离子
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解析】
、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纯碱属于盐,水银是汞的俗称;
、氮气不能燃烧,氢气无毒,分子、原子、离子属于三种基本粒子;
、张青莲在测定相对原子质量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拉瓦锡在测定空气成分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分子用化学式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数字在前,符号在后。
【解答】
、氮气不能燃烧,氢气无毒。
故选项错误(1)、张青莲测量相对原子质量,拉瓦锡测定空气的组成,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张青莲、拉瓦锡、侯德榜在化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故选项正确(2)、:两个氧原子;该化学符号:表示氧元素的化合价是价,个氧分子,故选项错误(3)故选:。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6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18分 )
4.
【答案】
A B C D B C D 20O −2
−2:1O 2AC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物质的结构
【考点】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5.
【答案】
(1)增加光合作用的原料,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2)(3)高处氧气的含量更低,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
(4)【考点】
二氧化碳的用途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
(1)根据二氧化碳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进行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进行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蔬菜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增加二氧化碳气体,目的是增加光合作用的原料,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故填
:增加光合作用的原料,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2)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3)将一个大烧杯罩在一高一低燃着的蜡烛上方,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高处的蜡烛先熄灭,低处的蜡烛后熄灭。
说明高处氧
气的含量更低,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所以在有限空间里发生火灾时应匍匐前进,故填:高处氧气的含量更低,二氧化碳的含
量增大;
(4)因为反应前是和,氢气中不含氧元素,所以生成物中的氧元素都是二氧化碳中的,又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
数不变,所以应从“碳与氧的原子个数比为入手。
、因甲酸的化学式为,则一定条件下和按的比例反应就实现“零排放”,且甲酸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
为,故正确;
、因甲醇的化学式为,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不是,则和按一定比例反应不可能只生成种物质实现“零
排放”,故错误;
C =O +C ↑
H 2O 3H 2O 2bc
(1)(1)C =O +C ↑H 2O 3H 2O 2C =O +C ↑
H 2O 3H 2O 2CO 2H 2 1.2a CH 2O 2CO 2H 21:11.2a b C O H 4 1.2CO 2H 21b C H CO
、乙烯的化学式为,不含有氧,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和按一定比例反应不可能只生成种物质实现
“零排放”,故错误。
故选:。
6.
【答案】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四氧化二氮 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根据反应物、生成物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写出化学方程式即可。
【解答】
氧元素显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则价;
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答案为:;。
7.
【答案】
氮气(或),钙(或),磷酸二氢铵(或)
【考点】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解析】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幼儿及青少年患佝偻病因缺乏钙元素;在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铵三种化肥中,尿素和硫酸铵属于氮肥,磷酸二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
【解答】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幼儿及青少年患佝偻病因缺乏钙元素;
c C 2H 4CO 2H 21c bc +12C +6+4O O 2H 2=====△催化剂
C 2H 4H 2O N 2−2x 2x +(−2)=0x =+12C +6+4O O 2H 2=====△催化剂
C 2H 4H 2+12C +6+4O O 2H 2=====△催化剂
C 2H 4H 2N 2Ca N P H 4H 2O 478%78%
在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铵三种化肥中,尿素和硫酸铵属于氮肥,磷酸二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
故答案为:氮气(或);钙(或);磷酸二氢铵(或)。
8.
【答案】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正八面体形状,一氧化碳(或),易判断煤气是否泄漏,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碳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的毒性
【解析】
根据金刚石和石黑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物理性质差异大,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中的碳原子呈正八面体形状结构,因此硬度很大;木炭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会产生一种有毒的气体,这种气体是一氧化碳(或),因此冬天取暖一定要保持空气流通。
为防止煤气中毒,常在煤气中加人微量的乙硫醇,乙硫醇具有很嗅的气味,常在煤气中加入微量难闻的乙硫醇气体的目的是易判断煤气是否泄漏;在空气中点燃乙硫醇,会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解答。
【解答】
金刚石和石黑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物理性质差异大,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中的碳原子呈正八面体形状结构,因此硬度很大;木炭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会产生一种有毒的气体,这种气体是一氧化碳(或),因此冬天取暖一定要保持空气流通。
为防止煤气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微量的乙硫醇,乙硫醇具有很臭的气味,常在煤气中加入微量难闻的乙硫醇气体的目的是易判断煤气是否泄漏;在空气中点燃乙硫醇,会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乙硫醇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9.
【答案】
助呼吸,与血红蛋白结合难分离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考点】
一氧化碳的毒性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氧气的用途
N 2Ca N P H 4H 2O 4CO 2S +96O +2S +4C C 2H 6O 2====点燃H 2O 2O 2
CO (S)C 2H 6CO (S)C 2H 62S +96O +2S +4C C 2H 6O 2====点燃H 2O 2O 2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人类的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医疗上急救时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一氧化碳有毒的原因是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图书资料着火时,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原因是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40分 )
10.
【答案】
金刚石硬度大,是自然界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石墨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纯净物
【考点】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解析】
(1)根据金刚石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2)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
(3)根据碳单质的结构来分析;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5)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6)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判断。
【解答】
金刚石硬度大,是自然界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利用这一性质,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切割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
故填:金刚石硬度大,是自然界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由题干信息可知,石墨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石墨可以制成良好绝热材料;故填:石墨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但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填: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金属钾是由钾元素组成的,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所以金属钾和化合而成的球碳盐中含有碳和钾两种元素;故填:;
石墨烯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所以石墨烯属于纯净物;故填:纯净物;
由题干信息可知,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所以图表示石墨烯;故填:。
11.
【答案】2
A
C 60C 602A A
(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其变红,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碳酸水+二氧化碳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解析】
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以及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解答。
根据碳酸不稳定,受热时分解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解答。
【解答】
(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潮湿的石蕊纱布条会变红;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段变红的速率比段变红的速率更快;
故答案: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其变红;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碳酸不稳定,受热时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变红的纱布条褪色,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酸水+二氧化碳;
故答案:碳酸水+二氧化碳。
12.
【答案】
(1)乳化
(2)【考点】
化学与生活、环境、安全、资源等的综合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硬水与软水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
(2)二氧化碳能制汽水,原因是。
→AB CD →→C +O =C O 2H 2H 2O 3
C +O =C O 2H 2H 2O 3
13.
【答案】
(1)(2)硫酸钙和氢氧化钙(或和)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
(1)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书写化学方程式。
(2)根据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分析解答。
【解答】
(1)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可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
(2)氢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一个分子中有一个氢氧根,氢氧化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一个分子中有两个氢氧根,所以同质量的氢氧化钠比氢氧化钙含有的氢氧根少,所以改用与原氢氧化钠溶液等浓度的氢氧化钙溶液与其反应,氢氧化钙会反应不完全,所以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除了反应生成的硫酸钙,还会有未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钙;
故答案为:硫酸钙和氢氧化钙(或和。
2NaOH +S =N S +2O
H 2O 4a 2O 4H 2CaSO 4Ca(OH)22NaOH +S =N S +2O H 2O 4a 2O 4H 22NaOH +S =N S +2O H 2O 4a 2O 4H 24074ng CaSO 4Ca(O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