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基础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C小组基础知识》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60年代以后,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引起世界各国瞩目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瑞典
D.德国
2.企业最经常、最大量、最活跃的质量管理工作是()。

A.设计过程
B.生产制造过程
C.检验过程
D.使用过程
3.质量审核的出发点是()
A.生产者
B. 认证公司
C. 顾客
D.管理者
4.一张因果图分析质量特性可以是()。

A.一个
B.2个
C.多个
D.没有限制
5.PDCA循环是()提出来的。

A. 休哈特
B. 石川磐
C. 泰勒
D.戴明
6.控制图中的上下界线说明什么():
A、过程偏差的可接受的范围
B、客户要求
C、规范限度
D、产品偏差的可接受的范围
7.在多数质量问题是由下列()因素引起的。

A.员工不够小心谨慎
B.缺乏对员工的激励 C . 缺乏来领导层的关注 D.需求规格错误
8. KJ法所使用的亲和图的设计思想源自于()。

A.头脑风暴法B.系统图法C.流程图法D.因果图法
9.用来表示“设备不因为失效而停机的可能性或概率”的指标是()。

A.可靠性B.可维修性C.可用性D.可靠度
10.标准最基本的含义就是( )
A.系列化B.规定C.简化D.通用化
11. 四项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从逻辑关系来看,通常是()。

A.先计划,继而组织,然后领导,最后控制B.先组织,继而领导,然后计划,最后控制
C.先控制,继而组织,然后领导,最后计划D.先组织,继而控制,然后计划,最后领导
12. 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称为()。

A.检验B.鉴定C.检测D.认证
13.()是在机械、电子、电工、轻工、建材、压力容器、铁道、船舶、航空、航天、军工、石油、化工等行业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产品质量检验方法。

A.物理检验B.化学检验C.感官检验D.生物检验
14.()是指用于日常校准或核查实物量具、测量仪器或参考物质的一种测量标准。

A.参考标准B.工作标准C.传递标准D.核查标准
15. 对于非强制检定的测量仪器,应以()为主要手段,以达到统一量值的目的。

A.校准B.周期检定C.非周期检定D.定点检定
16. 随机变量X的分布有几个重要特征数,以下不是用来表示分布的中心位置和散布大小的是()。

A.概率B.均值C.方差D.标准差
17. 统计学的任务是()。

A.研究总体是什么分布B.这个总体的均值是多少
C.这个总体的方差(标准差)是多少D.以上都是
18.()是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随机的从一批或一个过程中抽取少量个体进行的检验。

A.产品检验B.抽样检验C.假设检验D.总体检验
19.机床开动时的轻微振动是()。

A.偶然因素B.异常因素C.操作因素D.不稳定因素
20.质量改进是()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A.质量保证B.质量突破C.质量控制D.质量管理
二、多项选择题
1.质量改善中,常用的“两图一表”是指( )。

A 排列图
B 流程图
C 因果图
D 对策表
2.PDCA循环的特点是( )。

A 大环套小环B阶梯式上升C科学管理方法的综合应用D应用于重大问题的解决
3.全面质量管理特点有( )。

A 具有全面性,控制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
B 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C 是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D 是全社会参与的质量管理
4.成果报告常见问题有( )。

A课题太大 B 选题理由太多 C 图表多,文字少 D 选题理由不直接
5.组建QC 小组的程序是( )。

A. 自下而上的组建程序B 自上而下的组建程序C 上下结合的组建程序D 形式多样的组建程序
6. QC 小组活动成果现场评审项目有QC 小组的组织和( )。

A. 活动情况与活动记录B 活动成果及成果的维持、巩固 C 人员培训情况 D QC 小组教育
7.对QC 小组组长的要求( )。

A. 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热心人 B 业务知识较丰富 C 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D 学历高
8.“新七种工具”中关系图的类型包括( )
A 中央集中型关系图
B 单向集约型关系图
C 双向集约型关系图
D 关系表示型关系图
E 应用型关系图
9.亲和图适用于那些()的问题。

A. 需要时间 B 尽快得到成效 C 慢慢解决 D 容易解决 E 不容易解决而非解决不可
10.散布图的分析判断方法主要有()
A 排列图法
B 简单象限法
C 回归分析法
D 对照典型图例法
11.质量改进QC小组特点是()
A.明显的自主性B.广泛的群众性C.高度的民主性D.独立的组织性E.严密的科学性
12. 关于测量结果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结果只能是一个接近于真值的估计值,B.测量结果是近似数。

C.测量结果是真值D.通过科学的寻找测定方法可以得到真值。

E.无论用什么方法测量结果只能得到近似值。

只是用的方法越科学测定的结果越接近真值。

13. 不合格品处理的形式有( )。

A.报废
B.检验
C.纠正
D.让步
14. 任一误差均匀可分解为( )的代数和。

A.系统误差
B.绝对误差
C.随机误差
D.残差
15. 质量成本是指( )。

A.生产成本
B.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用
C.原材料成本
D.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有形和无形的损失
三、填空题:
1.品质管理产生于,创新于,之后在全世界普及。

中国于引进。

2.对策表要按5W1H原则来制定,5W1H分别指的是:W 、W 、W 、地点、时间和。

3.绘制因果图,按5M1E要求,其含义分别是:、、物料、方法、、测量。

4.QC小组活动课题类型按其活动的特点可分为课题、课题、攻关型课题、课题及创新型课题。

5.原因分析常用的几种主要工具是:、、。

6. 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是。

7. QC小组所涉及的管理技术主要有三个方面:(1)遵循;(2)以事实为依据,用说话;(3)应用。

8. 为保证数据的准确可靠,进行现状调查时,应注意调查数据的性、性和性。

9. 要因确认要采用科学客观评价法,即通过现场验证、和调查分析,取得数据来确认要因。

10. 工具运用上,该用什么工具用什么工具叫,工具要“使用”,不要事后编套叫。

四、判断题:(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表内)
1.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2.要求品质是品质部门的事情。

3.8D步骤反映了整个质量系统鼓励预防为主的哲学,将防止再发生作为完成8D过程的最终目标。

4.排列图的原则是“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

5.因果图只能用于单一目标的分析。

6.制定对策应该具体,可操作性强,措施则可以笼统。

7.目标最好能够量化。

如果不能量化,必须定性,可以检查。

8.排列图应该严格按照“二八”分类。

9.头脑风暴法鼓励组员自由提出见解。

10.折线图在时间序列上来展示某一特性值的变化趋势。

11.检查表是用来收集数据或确认作业执行是否确实。

12.所有的成果都要有巩固期,防止问题再发生。

13. -计算经济效益:小组活动期间产生的效益小组活动所花的费用。

14.确认末端原因是否为要因的根据是以是否容易解决来确定的。

15.问题就是现状与理想状态的差距。

五、问答题:
1. PDCA循环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 简述用亲和图法归纳、整理头脑风暴法的步骤
3. 关联图、系统图、因果图分别适用于何种情况下的原因分析,三者的区别是什么?(12分)
《QC小组基础知识练习》第3 页共8 页
六、作图分析题
1、有关塑料制品缺陷因素统计资料如下表。

要求:⑴计算频率和累计频率;⑵画出对应的排列图;⑶并在图上用斜线标出影响质量的两个主要因素。

降低塑料制品不合格率
从下列统计报表中得到5-9月份共有不合格品数200件,逐件统计不合格缺陷的种类和数量,形成了塑料制品缺陷统计表。

2.在提高135W电机的一次装机合格率时,运用因果图对“噪声超标” 进行原因分析
要求:①说明影响噪声超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②对材料因素进行详细分析。

③转子外圈大属于几级因素。

《QC小组基础知识练习》第5 页共8 页
《QC小组基础知识》练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1. 1962年、日本、1978年
2. 对策、目标、W 负责人、措施
3. 人、机器、环境、测量
4. 现场型课题、服务型、管理型
5. 因果图、系统图、关联图
6.
7. PDCA循环、数据、统计方法
8. 客观、可比、时间9. 10. 准确、真实
四、判断题:(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表内)
五、问答题:
1.PDCA循环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PDCA循环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博士提出来的,它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

PDCA是指以下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环环相扣的,这个周期是周而复始的。

⑴计划阶段:其主要内容为:分析现状;找出问题的原因;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其中的主要原因;拟订措施计划。

⑵实施阶段:执行技术组织措施计划
⑶检查阶段:把执行结果与预定目标对比。

⑷总结、再优化阶段:巩固成绩,进行标准化。

2. 简述用亲和图法归纳、整理头脑风暴法的步骤
答:用亲和图法归纳、整理头脑风暴法的步骤如下:
⑴确定小组讨论的主题
⑵制作语言资料卡片
⑶汇总、整理卡片
《QC 小组基础知识练习》第 7 页 共 8 页
① 把卡片集中起来,随机地放在一起;② 把有联系的卡片放在一组;③ 找出或另写出一张能代表该组内容的主卡片;④ 把主卡片放在最止面。

⑷ 按(类)组将卡片中的信息加以登记、汇总; ⑸ 画出亲和图
⑹ 写出书面报告。

2、关联图、系统图、因果图分别适用于何种情况下的原因分析,三者的区别是什么? 关联图:原因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有交叉的情况下使用
因果图:对造成某一问题的原因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利用头脑风暴法从人、机、料、法、环五个角度展开分析
系统图:适用范围较广,除用作原因分析之外,还可用于措施展开和质量功能展开,原因分析也不必从人、机、料、法、环五个角度展开,利用原理原则等其他手段从部分角度展开分析即可。

六、作图分析题
降低塑料制品不合格率
1. 从下列统计报表中得到5-9月份共有不合格品数200件,逐件统计不合格缺陷的种类和数量,形成了塑料制品缺陷统计表。

2.在提高135W电机的一次装机合格率时,运用因果图对“噪声超标”进行原因分析
要求:①说明影响噪声超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②对材料因素进行详细分析。

③转子外圈大属于几级因素。

解:①说明影响噪声超标的主要因素有:人、料、设计、环境四个因素。

②其中对材料影响的因素有:转子部件和端盖的问题。

而转子部件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外圈跳动大的因素;端盖的质量问题是由于垂直度不够和刚性不够两个因素形成的。

③转子外圈大属于三级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