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民间阉鸡技术的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期
【经验交流】
1仔鸡公母的鉴别方法
仔公鸡声音粗哑、行动快捷,体格较大,外形结实,头大、颈粗、冠厚润而缺刻较深,肉髯及鸡冠呈鲜红色,背部宽阔,羽毛生长缓慢,脚胫粗大,尾部有箭毛为特征。

而仔母鸡声音尖锐、行动较慢,体格较小,外形清秀,头颈细小,冠小,呈淡红色,背部较窄,羽毛生长较快,脚胫细短。

2阉割的适当时期
阉割公鸡首先要掌握的就是阉割时期,
一般以
公鸡开始啼叫时较适宜。

此时鸡龄约45~90d,体重约0.25~0.50kg。

超过90d 以上的公鸡阉割操作较困难,180d 以上的公鸡阉割时常因出血过多而引起死亡。

3术前检查和准备
首先应了解附近有无传染病发生,如果有传染病,则不可进行阉割。

若有养鸡户要求阉割,或进村阉割就一定要进行器械消毒。

健康的仔公鸡,鸡冠鲜红,叫声洪亮。

如有异常表现,则暂不进行阉割。

手术前应禁食半天,以防肠道内容物过多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阉割鸡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早晨饲喂前鸡刚放笼的时候。

4阉割器具
阉割常用器具有手术刀、扩创弓、睾丸勺、套睾器、固定板及固定竹片等,可供各种鸡的阉割手术使用。

5有关手术部位的解剖构造
(1)切口部位有两处。

一是右侧壁倒数第二肋骨
之间(第六肋间隙),此处因切口扩大的程度不大,所以只适用于45~90日龄的仔公鸡。

二是右侧壁最后肋骨后缘,此处因切口可以扩大,适用于较大的仔公鸡。

每个肋骨后缘均有肋间动脉、肋间静脉及肋间神经下行,因此不论在第六肋间或最后肋骨后缘作切口时,切不可贴近肋骨后缘,以防损伤血管和神经。

侧壁切口部的肌肉由外向内依次为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肋间隙内有肋间肌)及腹横肌,最内层为腹膜,这些层次应与皮肤一次切开。

(2)防止割伤缝匠肌。

鸡只大腿外侧前方的缝匠肌很发达,覆盖着肷部和第六、第七肋背骨的上部,经过缝匠肌的腰神经比较粗大,如果割伤缝匠肌,鸡只则会无法站立,并会流血死亡。

(3)睾丸的位置。

睾丸位于腰部前方的脊椎两侧,肾脏之前心脏之后。

右侧睾丸位于肝左叶的背侧部,向前靠近右肺。

左侧睾丸靠近胃的腺部及小肠。

从外部来看,两睾丸位于后二肋骨之处,几乎位置相同,有时左睾比右睾略微靠前,而左睾较右睾稍大。

有的鸡有3~5个睾丸,这种睾丸一般为圆形。

除2个正常的睾丸以外,其余的体积均较小,有的只有绿豆大小。

正常的睾丸为椭圆形、豆形,也有菱形的,颜色多呈浅黄色,也有呈灰色或黑色。

睾丸体积依年龄、品种及性活动的不同而有差异;60~90日龄的仔公鸡睾丸如绿豆至黄豆大,90日龄以上的仔公鸡睾丸比拇指还要大。

一般鸡冠大小与睾丸大小成正比。

(4)睾丸系膜。

睾丸由睾丸系膜固着于腹腔的顶部。

睾丸系膜短,内含输精管和由主动脉而来的精索内动脉及回至后腔静脉的精索内静脉。

睾丸前端有睾丸系膜与胸前气囊壁相连,睾丸外侧有睾丸系膜与胸后气囊壁相连,而且盖在睾丸的外部,所以在套取右侧睾丸以前,必须断离睾丸前端或外侧的系膜;而左侧睾丸的套取则无须断离睾丸系膜。

收稿日期:2012-03-10
作者简介:廖友军(1975-),男,广东云安人,畜牧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电话)138********(电子信箱)
ld8613469@。

学习民间阉鸡技术的体会
廖友军
(广东省云安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广东云安
527500)
中图分类号:S857.1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 (2012)05-0037-02
37
.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畜牧兽医2012年
(5)肠系膜。

肠系膜把两侧的睾丸分隔开来,因此在摘除左侧睾丸时,必须先将其捣破。

隔开两个睾丸的肠系膜固着在盲肠、回肠与尾系膜静脉上。

为了捣破肠系膜而不损伤此血管,初学者必须用右手执睾丸勺挑起盲肠、回肠及尾系膜静脉,而后用左手执刀柄捣破肠系膜。

6阉割方法
6.1保定
(1)手术固定板保定法。

术者可坐在30cm高的矮凳上,保证光线从右侧射到手术部位,两膝靠拢,使两腿的股部与膝关节同高,把手术固定板放在大腿上,左手抓住鸡腿的两股部,右手以逆时针方向交扭两翅膀并挤出粪水,使鸡左侧横卧于手术固定板上,用板上的绳子牢固地把鸡腿拴到手术固定板的右下角。

(2)竹片或筷子保定法。

首先在术者大腿上铺上一块油布或塑料布,以防鸡粪弄脏术者衣服。

固定时先交扭鸡的翅膀,在鸡伸直的两腿之间放置一根竹片或筷子,用一条绳子把鸡腿和竹片或筷子缠绕在一起。

此法操作较困难。

6.2术部处理
把切口附近的羽毛清理干净,一般不用消毒,但使用的阉割器械应经常消毒,以防传染疾病。

6.3手术步骤
(1)切口皮肤错位。

左手拇指按住鸡的尾根部向前推动使躯体前移,保持鸡只的两腿相对地伸直,用食指确定切口位置在肋骨的椎骨部与胸骨部交界的上缘(第六肋间隙或最后肋骨后缘),并固定切口部位的皮肤使其自然错位,这样术后皮肤可自然覆盖切口。

(2)切口。

右手执手术刀,并以食指抵住刀尖,控制切口的深度,沿着左手食指与肋骨平行的切口,连同皮肤、腹壁肌肉及腹膜一次切开。

(3)扩大切口。

用扩创弓扩大切口,在其上缘中央扩延创口,形成适当大的切口,如有未破开的腹膜,则用刀尖扩开。

(4)排开肠襟。

右手持睾丸勺,向尾部拨开空肠襟,并挑起盲肠(两条)、回肠尾系膜静脉,则暴露与其相连的肠系膜。

富有经验者也可直接拨开肠襟,即能暴露肠系膜。

(5)破膜。

隔开两睾丸的肠系膜暴露后,左手用刀尖破膜,并用刀柄稍向后提以扩大创口;右手执睾丸勺沿刀柄而下,向前撕破肠系膜,同时用睾丸勺拨起左侧睾丸的前端使之暴露;最后用睾丸勺拨起右侧睾丸前端的系膜,左手用刀尖划破,睾丸较小时还要在睾丸后缘划破睾丸系膜。

注意破膜时不要损伤肾脏及睾丸附近血管,以免鸡只出血而死。

(6)取出睾丸。

睾丸的取出有两种方法,即套取法与勺套法。

前者操作简单迅速,两侧睾丸可分别取出或同时取出。

分别取出时,应先除去左侧睾丸,以防在摘除右侧睾时因损伤血管出血而不易找到左侧睾丸。

但右侧睾丸较大时会遮盖左侧睾丸,因此也可以先摘除右侧睾丸。

套取法:术者左手拇指、食指、无名指执刀柄,同时拇指、食指捏住套睾器上拴的棕线,使棕线置于无名指背面,以便套取睾丸时可调节棕线的松紧度;右手用套睾器弧形尖端的棕线从睾丸的后端绕过前端,左右手交叉,完全套住睾丸,对大睾丸则以轻轻拉锯式锯取睾丸。

由于睾丸系膜上的血管粗大,通过锯取可以达到止血的作用。

对小睾丸尤其右侧睾丸不易套住时,必须以刀柄尖轻轻压住睾丸才能套住,同时锯取时容易滑脱,应用勒取的方法慢慢地摘出。

勺套法:术者右手执睾套勺,左手执睾套器,将套睾器的棕线游离端用拇指、食指、中指捏住,用无名指调节棕线的松紧度,把套睾的棕线圈放置套睾勺的缺口上做成一个套圈,然后用套睾勺托起睾丸,用套睾器压迫勺内的睾丸,同时用左手无名指拉紧棕线圈勒断睾丸,用睾丸勺取出。

先取出左侧睾丸,后取出右侧睾丸。

(7)术后处理。

取出睾丸后,解除扩创弓,一般切口不缝合,肋间切口更无需缝合(髂区的切口过大,肠襟怀疑脱出时可连续缝合皮肤切口即可)。

用左手拇指压住切口,右手松开交扭的翅膀并解除束缚两肢的绳子,将鸡轻轻地放在地上,让其安静休息,切勿在手术后让鸡剧烈运动;如阉割结束后须将鸡交给畜主,必须握住两腿及被覆切口的翅膀,使鸡头部向上。

术后如创口附近有气肿现象,可用注射针头穿刺放气。

7阉鸡的体会
(1)在手术过程中,应避免损伤肋间动脉、肠系膜的尾系静脉及脊椎下面睾丸根部的大血管,防止大出血,造成鸡只死亡。

如果发现其他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出血,应立即用套睾勺压迫止血,等出血停止以后,取出血凝块后再行手术。

(2)摘除睾丸时,不可将睾丸弄碎,一定要完整地摘除,如有残余睾丸在腹腔内,就达不到阉割的目的。

(3)有的鸡阉割后并无出血,放置地面后发现站立不稳、头颈下垂、眼全闭或半闭,应立即将鸡放入冷水盆内,尽量不要让伤口浸入水中,不久即可苏醒过来,有时也会死亡,可能是阉割后机体虚脱的结
38
. All Rights Reserved.
第5期
果。

(4)在阉割过程中,发现睾丸系膜肥厚、粗大,这是病后痊愈或打伤的结果,此时要慎重断离睾丸系膜。

(5)90日龄以上较大公鸡的阉割应先从口内和切口内给予冷水,使血管收缩,减少充血,然后再进行阉割,从而减少出血死亡的机率。

(6)阉割后不能让畜主握住鸡的两翼,这样容易造成气肿,更不能使鸡头下垂,否则易造成口腔出
血。

(7)凡脚高、冠小、体格大的仔公鸡,其睾丸一般较小并呈梭形,较难进行阉割。

(8)阉割时间以每年6~7月最易操作,如果节气已过白露,则鸡的睾丸收缩、血管也收缩,睾丸韧性较大,比较难阉割。

总之,为了使阉割工作顺利进行,术者必须做到集中精神、胆大心细,对准光线,摸清鸡体的解剖结构,灵活机动地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收稿日期:2012-03-10
作者简介:王枫(1981-),男,辽宁义县人,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检疫工作,(电话)139********(电子信箱)xuxiaoqing1325@。

猪气喘病又称为猪支原体肺炎、猪地方流行性肺炎,大部分养猪国家均有流行。

该病的潜伏期较长,因此大多数的猪群在未被发觉时已经感染,致使该病长期存在于猪群中。

猪肺炎支原体是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3种主要病原体之一(另两种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流感病毒),在患猪呼吸道疾病的病例中检出率约为19%。

现将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1流行病学
猪气喘病仅发生于猪,
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能感染,尤以哺乳猪和仔猪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有呼吸道传播、直接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

猪肺炎支原体在猪体内存在的时间很长,病猪在症状消失后半年至一年内仍可排菌。

猪场发生该病主要是从外地购入隐性感染猪所致,哺乳仔猪常由患病母猪感染而来。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寒冷季节多见。

猪舍通风不良、阴湿寒冷,猪群拥挤、气候突变、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均可促使该病发生,加重病情,如有继发感染则病情更重。

常见的继发性病原体有巴氏杆菌、肺炎球菌等。

猪场首次发生该病常呈暴发性流行,多呈急性经过,症状重、病
死率高。

在老疫区猪场多为慢性或隐性经过,症状不明显、病死率低。

2临床症状
猪的气喘病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慢性和隐性感染。

(1)急性型:见于新发猪群,以仔猪、妊娠母猪和哺乳仔猪多发。

病猪剧喘,呈腹式呼吸或犬坐式呼吸,时发痉挛性阵咳。

体温一般正常,有继发感染时则体温升高。

病猪食欲减退或废绝,日渐消瘦。

病程约1周,病猪常窒息而死,病死率高。

(2)慢性型:多见于架子猪、育肥猪和后备母猪。

病猪长期咳嗽,清晨进食前后及剧烈运动时最为明显,严重的可发生痉挛性咳嗽。

由于饲养条件和气候的改变,症状时而缓和。

病猪体温不高,被毛粗乱、消瘦、发育不良。

病程长达2个月,有的在半年以上,病死率不高。

慢性型最易发生继发性感染,是夏季猪群急性死亡的主要原因。

(3)隐性型:病猪常不表现任何症状或偶见个别猪咳嗽,生长发育一般正常,剖检时有肺炎病灶。

隐性型气喘病猪在老疫区的病猪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作为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的隐性传染源,是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主要因素。

猪气喘病的防治
王枫,杨龙,贾立超
(辽宁省义县动物检疫站,辽宁义县121100)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 (2012)05-0039-01
【经验交流】
39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