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实验中学高 三 政 治 月 考 试 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邹城市实验中学
高三政治月考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费涅克是一名美国商人,旅游时瀑布的水声激发了他的灵感。
他带上录音机,录下了许多小溪、瀑布、小河流水、鸟鸣等声音,回到城里复制出录音带高价出售,想不到他的生意十分兴隆,卖“声音”卖出了财路。
据此回答1—3题:
1.录制的声音之所以能成为商品,是因为()A.自然物品可以直接作为商品出售B.它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C.它凝结了人类劳动并用于交换D.它能给人以精神享受
2.如果用10美元购买了材料中的一盘录音带,这10美元 ( ) A.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B.在代替金属货币执行世界货币职能
C.在代替金属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D.在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3.如果一盘录音带卖10美元是等价交换,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它表明商品的价值要通过货币来表现
B.它表明商品价值是不能自我表现出来的
C.10美元是盘录音带价值的货币表现
D.它表明录音带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4.2004年暑假,某校高一学生李成,通过捡废纸等废品卖钱350元,向病残老人捐献150元。
这里的“废品”()A.不是商品,尽管这些废品还有一定的价值,但它没有使用价值
B.不是商品,尽管这些废品还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它没有价值
C.是商品,不然就不会有人收购
D.是商品,尽管这些废品原来的使用价值不存在,但还有其他的使用价值,又因为在捡的过程中耗费了人类劳动
5.王某从银行取出工资,并购买所需的商品,这一过程体现的货币职能有()A.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和价值尺度
C.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6.“自货币产生以来,假币便与之共存”是因为()A.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B.货币产生后,商品价值的大小表现为货币的多少
C.货币的本质是等价物
D.货币产生以后,它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7.关于货币、金银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成为货币B.金银天然就是货币
C.货币的本质就是金银D.金银就是一般等价物
8.亚洲某国央行去年发行的纸币(假如为A)正好等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假若今年待售商品的数量比去年增加60﹪,平均价格降低了20%,货币流通速度提高5%,其
他因素不变,为保持物价稳定并使商品全部出售,请问今年应发行大约()纸币
A2.56A B1.22A C2.4A D无法判定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E-business)、电子银行(E-banking)、电子政务(E-government)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
许多人购物和旅行时经常使用信用卡,从1985年中国银行发行出第一张银行卡以来,截至目前,我国银行卡量已达10亿张。
据此回答9~10题。
9.信用卡的迅猛发展表明()
A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B使用信用卡已日渐成为现代社会流行的一种支付方式
C使用信用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最主要的消费方式
D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费为一体,转帐结算是重要功能
10.信用卡作为电子货币的一种,在使用过程中执行的货币职能有()
①一般等价物②流通手段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小张在某超市购物,选购了18元零7分钱的商品。
当时她身上恰好有7张一分的纸币,于是在付帐时就递给收银员20元人民币和7张一分的人民币纸币。
不料收银员怎么也不肯收这7分纸币,双方还发生争执。
最后在小张的坚持下,收银员还是收下了这7分纸币。
这是因为;1分纸币与其它人民币同样()A.是商品流通的产物B.用来衡量商品的价值
C.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D.有法律强制通行力
12.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是一种客观经济现象,它们的共同点是 ( ) A.都形成买方市场 B.都形成买方市场
C.解决问题的对策都是扩大内需
D.都是供求不平衡的表现,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13.2006年5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的当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自去年汇改以来首次突破8.0元关口,为1美元兑人民币7.9982元。
“破8”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一直在8左右徘徊,5月22日,达到了一美元兑8.0066元人民币。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A.同样多的外国货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
B.同样多的外国货币可以兑换较少的人民币
C.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兑换较少的外国货币
D.我国的外汇汇率下跌
14.读图表,回答下题:
人民币外汇牌价(人民币/100外币)
日期美元日元
2005.7.22 811.00 7.33472
2006.4.7 801.30 6.807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4月7日同7月22日相比()
①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上升
②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下降
③日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上升
④日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下降
A.①② B.③④ C. ①④ D.②④
15.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符合我国的国情,应使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①就是与世界各国货币的变化持一致的相对稳定②有利于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④有利于我国和世界经济、金融的发展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企业有产品就有客户;90年代有广告就有销路;现在市场饱和,有信誉的企业才有市场。
据此回答16~17题。
16.80年代企业有产品就有客户,主要是因为()A.我国已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B.市场上没有假冒伪劣产品
C.当时的消费者不成熟,鉴别能力不强
D.当时的市场属于卖方市场,商品普遍供不应求
17.企业做广告的根本目的在于()A.顺利让渡使用价值,实现商品的价值 B.增加商品的价值量
C.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 D.服务大众,奉献社会
18.从2006年4月1日起,我国对现行消费税的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了调整。
此次调整增列成品油税目,原汽油、柴油税目作为此税目的两个子目,同时新增石脑油、溶剂油、润滑油、燃料油、航空煤油五个子目。
新规定对排量不同的汽车适用的消费税率也作了排量越大、税率越高的调整。
此次调整的消息出台仅一天,上海部分进口车商便紧急调整报价表:排量4.8升的宝马X5从115万元飙升到130万元,奔驰S500也从115万元猛涨至130万元。
这说明高档汽车消费品的价格( )
①有时由消费税税率决定的②由供求关系的发展变化决定的③受国家税收政策的影响④是汽车自身价值决定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9.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都要面对优胜劣汰的选择。
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是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个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直接结果是()
A.降低该企业产品的价格B.提高该企业产品的质量
C.增加该企业产品的产量D.扩大该企业产品的需求
20.下列成正比关系的有()①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总量③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④个别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总量⑤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⑥个别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总量⑦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
A①⑤⑦B②⑥⑦C②④⑤D②⑤⑦
21.当前我国的汽车市场可谓热火朝天,但在汽车的一片降价声中,全国汽车总销量同比并
不理想,除了人们持币待购心理影响外,国际油价的变化也牵动着购车一族的心。
这表明()
A.在互为替代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将导致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减少
B.在互为替代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将导致另一种商品供给量增加
C.在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减少
D.在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供给量减少
22.在商品生产中,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单位商品价值量,而商品的价值总量。
A、越大越大
B、越小越大
C、越小不变
D、越大不变
23.市场上的商品价格不断变化,影响其变动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可以通过A.改变商品的价值量实现的 B.改变商品的使用价值来实现
C.改变对商品的供求来实现
D.改变价值规律来实现
24.在市场上,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商品的价格往往是波动的,有时上涨,有时跌落。
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有()①市场上商品供求状况②社会劳动生产率③纸币的发行量④市场的竞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5.市场经济会促进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市场经济中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等价交换 ( ) A.是指每次商品交换都必须是等价的
B.是指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应与价值相一致
C.只存在于商品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之中
D.表明等价交换的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
26.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2小时,售出后收入40元。
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它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入是()A.20元 B.40元 C. 80元 D.160元
27.过去,等离子电视昂贵的价格让消费者却步。
专家预测,当等离子价格降到2万元以内时,市场才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启动。
这表明()A.商品价格与需求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B.价格是市场竞争的唯一手段
C.高科技产品只有降低价格,才能得到消费者认同
D.价值规律激励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28.价格的不断变化也会对生产和生活带来影响,下列关于这一影响表述正确的有()①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影响比较大②价格变化能促使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在价格竞争中处于优势③价格变化能调节生产,使市场供需处于动态平衡之中④价格变化不利于价值规律发挥其作用,使价值规律无法决定价格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9.经济学家发现:有着稳定工作的人比工作不稳定的人有更高的消费水平,后者则有更高的储蓄水平。
这是因为
A.当前的收入水平影响消费水平
B.过去的收入水平影响生活水平
C.前者比后者更崇尚物质生活享受
D.未来收入水平影响消费水平
30.图4(如右图)显示在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这种变化意味着()
A.我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提高B、物质消费将让位于精神消费
C、享受资料消费的重要性降低
D、消费支出与收入同比增长
31.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这个生动的比喻说明了书籍是人类的好朋友。
购买和
阅读书籍在家庭消费中属于()A.物质消费 B.服务消费 C.生活资源消费 D.发展资料消费
32.许多同学的手机、电脑、MP3、电子辞典等现代化装备不断升级,由此带来的“学费外支出”迅速增加。
这种使用高科技产品的攀比之风还有进一步蔓延之势。
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认识是()
A.消费是个人的私事,与社会无关
B.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应该加以引导
C.这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值得提倡
D.这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一种理智消费行为
33.《中国消费报》发起“绿色消费,时尚选择”活动,在全社会倡导保护环境,科学消费。
这样做()
①有利于改变我国资源紧张、环境脆弱的现状
②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③是我国居民收入低、生活水平差的需要
④体现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4.禽流感爆发以后,人们拒绝食用鸡肉鸭肉,致使猪肉、牛肉、羊肉价格上涨。
这说明()A.鸡肉鸭肉与猪牛羊肉是互补商品
B.鸡肉鸭肉与猪牛羊肉是互为替代品
C.作为互补商品,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
D.作为互为替代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将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35.据专家分析,禽流感的爆发与人们食用某些动物有关。
这从侧面告诉我们()A.我们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B.要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C.我们的消费结构不合理
D.我们的消费水平很高
第II卷(主观题共30分)
36.材料一据调查,目前,大中城市的中学生追求高消费、追求享受的现象比较严重。
学生王某父母双双下岗,家境艰难,仍经常泡网吧、下馆子、请客送礼,甚至借债消费,处处与学生攀比,每月花费达800元之多,不仅加重了家庭负担,而且严重影响了学习,还染上一身坏习惯。
材料二经常使用发泡塑料餐盒的人没有想到,全国一次性食具的年使用量超过100亿只!这种食具的制作危及臭氧层;用它装饭菜危害人体健康;它不易降解,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对大自然和人类自身伤害很大。
20世纪末,绿色消费悄然兴起,绿色正在成为一种时尚。
面对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现状,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
(1)假如你是王某的好朋友,请结合经济生活知识劝导他纠正不良习惯,列出劝说要点,并简要分析。
(10分)
答案: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④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
⑤消费不仅是个人的事,也关系到家庭和社会。
⑥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评分说明:每点2分,答出以上四点并简要阐释可得满分;若从其错误、危害等角度回答,只要能起到劝导作用的,亦可等值给分;答出“体谅父母的艰辛”或“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要考虑代价”等加2分。
)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学道理?对此,如何从环境伦理的角度理解。
(20分)
1.材料反映了面对严峻的资源短缺现状,我们应该改变过去的消费观念,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2分)要注意保护环境,做到绿色消费。
(2分)
2.①选择有利于环保、与自然协调的生活方式是坚持环境伦理原则、自觉遵守环境道德规范的体现。
(3分)环境道德规范是环境伦理原则在人们的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处理环境事务时应当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评判其行为的伦理依据。
(2分)
②从道德评价的角度看,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是损人利己甚至损人害己的行为。
其主要后果是:直接损害污染源附近居民的利益,并可能使他们失去家园而成为生态难民;破坏后代人的生存环境,损害后代人的利益;毁坏其他生命的栖息地,扰乱生态系统的平衡,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每个人都在社会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并与自然环境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5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环境带来什么影响,增强环境意识,认真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2分)
③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除了要选择有利于环保、与自然协调的生活方式外,还应该关心并积极改善自己周围的环境状况,勇于善于同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把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2分)我们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把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与我国正在进行的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伟大事业结合起来,在全社会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