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重庆市巴蜀中学2013届高三下第一次月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届高三下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卷共8页。

考试时间150分钟。

选择题27分,非选择题123分。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膏肓嘻皮笑脸弱冠.(guàn)一语破的.(dì)
B.炫目急言厉色靡.(mí)费一语成谶.(chèn)
C.摇曳不温不火下载.(zài)乘.(chèng)人之危
D.剪辑电脑综合征祈.(qí)求不着.(zháo)边际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浙江省人大代表朱张金说,这次参加全国两会,他带了300多件有毒食品到北京,“这不是作秀,而是要让大家看看,毒品添加剂的泛滥和危害到了何种程度。


B.在过去的博弈中,世界石油市场达成了默契:一方面,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容忍了富油国的结盟姿态,并默认了联盟通过掌握石油价格来获取经济财富的手法;而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却决不允许富油国在军事、政治上出头,于是世界富油国基本上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乐得做自己的暴发户。

C.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最后都要归结到文化层面上,体现为文化的力量、文化精神的力量、文化创新的力量,所以,我们必须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D.衬在绿叶丛中的攀枝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初开花蕊,更多的是尽情绽放,火红、艳丽、灿烂,让你为之驻足凝望、情感激荡……
4.下列句子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
A.过去五年间,重庆构建了“双轨制”住房供应体系,大规模建设公租房,实施“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健康状态。

B.庞大爷见证了铁道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变迁,这位把一生都奉献给铁路的老人告诉记者,这次改革对普通的员工应该没有什么影响,这些年来很多附属机构都已从部里分出去。

C.上帝的人类患癌概率之手,让查韦斯得了癌症,是他运气不好。

当他得知自己几年前患癌之后,因为害怕同僚借机造反,特意为了隐瞒自己的病情去古巴看病。

D.被誉为“中国律师界良心”的张思之先生,后来从事律师职业,却终生对宋词、元曲有着浓厚的兴趣,时时从中领悟汉语的美,感受生命的悲欢,这一切来自中学教育给他的熏陶不可忽视。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流行语折射多元文化心态
所谓流行语,是指在某一时期、地域中出现的、广为流行的语汇。

它以鲜活的形式来表达特殊的含义,丰富了我们的话语空间,对原生态的生活形式和内容有很强的概括性,又不失幽默、调侃的意味。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多元,传媒的发达,尤其是网络的异军突起,流行语往往在一夜之间传遍社会的各个角落。

流行语无一不是社会现实、社会风尚的某种折射,借助于网络等传媒,犹如插上了翅膀,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注意到,流行语的流行速度正在加快,有时甚至就在几秒钟的时间内流行开来,由于这些流行语契合了现代人的某种心理期待,产生了共鸣,成为其快速流行的社会心理基础。

其实,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总有属于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流行语,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何尝不是那个时代的流行语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现在我们翻看《诗经》,依然能够品味那个时代的社会风尚和价值取向。

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每年都有相当规模的流行语调查和发布,日本去年的“U-can流行语大奖”颁奖仪式上,出自宫崎县知事东国原英夫之口的“必须做点什么”及高中生高尔夫球选手石川辽的昵称“腼腆王子”获得大奖。

关于获奖理由,评委会表示,东国
原这句当初用在知事选举的口号“触动了日本全国男女老少的心弦”;在低调羞涩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的今天,石川选手独有的自然无造作的表情“让日本人产生怀旧之感”。

“‘流行语’的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属于社会热点,有的属于网络语言,有的是商业化助推的结果。

”留美博士、传播效果研究学者、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周培勤说,流行语属于典型的大众文化,有鲜明的大众文化的特点,以前可能是小范围的传播,现在由于借助于现代传媒,能够很快地在社会上传播,应该说,流行语的流行,是社会文化有活力的表现。

从一个社会来说,历来有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分野,流行语显然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

虽然说,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经常有所排斥,但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现在的大众文化常常扮演着主体的角色,不少流行语经过沉淀后可以进入主流,甚至进入精英文化的范畴。

流行语的盛行,也是文化多元的产物,在大众传媒时代,尤其是网络时代,流行语的盛行,说明话语权的下移扩散越来越明显。

它反映社会冷暖,反映时代节奏,尤其是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文化心态。

当然,部分流行语也呈现出泡沫化现象,浅表化,庸俗化,因而,我们平时经常可以接触到一些非常粗俗甚至不堪的流行语,消解着一个社会应该具有的主流价值观。

“流行语强迫症”一定程度上也成为社会庸俗化的表征之一,比如说,每年的春晚小品,为了包装和商业化效果,而刻意制造出一定的“流行语”,但这些流行语总体价值不大,甚至成为廉价的时尚点缀品。

流行语是社会和时代的晴雨表,透过流行语,我们可以领略社会和时代某种微妙的文化心理,体味社会和时代的某种深意。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流行语是民间生活的润滑剂,哪儿的民间社会充满活力,哪儿的流行语就大量出现,什么时候的社会生活越宽松活跃,什么时候的流行语就越发达,流行语贴切地反映着时代的变迁。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
...的一项是(3分)
A.流行语之流行,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但以前可能是小范围的传播,而现在可以借助先进的媒体在极短时间内广泛地传播开来。

B.流行语无一例外地从某些方面折射社会现实和社会风尚,它能契合人们的某种心理期许并产生共鸣。

C.对一个社会来说,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历来区分得很清楚,而现在大众文化常常扮演主体的角色,很多流行语经过沉淀很快就进入主流社会,甚至进入精英文化领域。

D.如果出于包装和商业化效果的需要而刻意制造出流行语,那么不仅总体价值不大,甚至还会沦为廉价的时尚点缀品。

6.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
...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流行语的成因比较复杂,社会热点、网络语言和商业化因素都会导致流行语的出现,它是文化多元的产物。

B.西方等国家每年都有相当规模的流行语的出现,它备受大众追捧是因为它能触动人们的心弦并让人产生怀旧之感。

C.当今时代,由于以网络为标志传媒的发达,流行语广为盛行,说明话语权的下移扩散趋势越来越明显。

D.流行语是社会和时代的晴雨表,透过流行语,我们可以体味社会和时代的某种深意。

7.综观全文,流行语和社会时代有何关系?(5分)
答: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小题。

传是楼记汪琬(清)
昆山徐健菴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

间命工斫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启钥灿然。

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

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

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而问记于琬。

琬衰病不及为,则先生屡书督之,最后复于先生曰:甚矣,书之多厄也!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

然且裒聚未几,而辄至于散佚,以是知藏书之难也。

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

是故藏而勿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

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占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

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
今健菴先生既出其所得于书者,上为天子之所器重,次为中朝士大夫之所矜式,藉是以润色大业,对扬休命,有余矣。

而又推之以训敕其子姓,俾后先跻巍科,取厚仕,翕然有名于当世,琬然后喟焉太息,以为读书之益弘矣哉!循是道也,虽传诸子孙世世,何不可之有?
若琬则无以与于此矣。

居平质驽才下,患于有书而不能读。

延及暮年,则又跧伏穷山僻壤之中,耳目固陋,旧学消亡,盖本不足以记斯楼。

不得已勉承先生之命,姑为一言复之,先生亦恕其老誖否耶?
【注解】对扬休命:对扬,对答和颂扬。

休命,美善的命令。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缮:抄写,誊写
B.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慨:叹息
C.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靡:华丽的辞藻
D.始乎博,终乎约.约:简单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建楼藏书意义的一组是
①部居类汇,各以其次
②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
③素标缃帙,启钥灿然
④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
⑤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
⑥往往厚金帛以易之
A.①②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昆山徐健菴先生的七十二个橱子中的书,都按照部类置放,有一定秩序,白色的标签,浅黄的封套。

这说明他很珍视这些书,而且藏书有方。

B.徐健菴先生建完“传是楼”后,要汪琬写一篇记,但汪琬体衰多病,不能一下子写出来,健菴先生多次写信催促,最后汪琬只得写下这篇记来回复。

C.一个人虽然已经读了书,但如果嘴上是一套,实行的又是另一套,只不过是用记住的学问来欺世盗名,这与不读书没有什么区别。

D.作者说自己平时愚笨无才,苦于有书而不能读,到了晚年又只能蜷伏在穷山僻壤之中,孤陋寡闻,没有资格为这座楼作记,其实这些都是自谦之辞。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
11.(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①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3分)
②而又推之以训敕其子姓,俾后先跻巍科,取厚仕,翕然有名于当世。

(4分)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7分)
跋子瞻和陶诗不见
黄庭坚杜甫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1)方东树《昭昧詹言》说的“凡短章最要层次多,每一二句,即当一大段,相接有万里之势。

山谷多如此”,可以用来说明黄诗的特色。

此诗八句之中上下联系数百
年,至少有四次转折。

而杜诗则相反,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

两首诗在语言上的共同特色是。

(2分)
(2)两首诗均咏人,黄诗咏叹苏轼,杜诗咏叹李白,两首诗在内容上有什么异同?(5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
(1)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2)鹤汀凫渚,。

(王勃《滕王阁序》
(3)吴丝蜀桐张高秋,_______________ _。

(李贺《李凭箜篌引》)
(4),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
(5),感吾生之行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君亦无所害。

(《烛之武退秦师》)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

哲学家的小木屋毛萍
一直心仪海德格尔的小木屋!
1922年,在弗莱堡大学任讲师和胡塞尔助教的海德格尔在托特瑙山购得一小块地,请人同时自己也亲自动手在那里修建了一个十分简陋的小木屋。

从那时起,“托特瑙山就成了他退身于世界之外时的居所,也是他哲学思考的冲锋高地。

”(萨弗兰斯基语)每当有空闲时,海德格尔就到他的小木屋去思考和工作,他的许多重要著作就是在这个小木屋里写就的。

不曾有机会亲眼见见这个神奇的小木屋,但看过这个小木屋的照片,诗人王家新描述:“小木屋的背后,是苍翠古老、随着山势起伏的黑森林边缘;小屋左侧的山坡,是冬季的滑雪胜地;小屋以下及对面晴朗的远方,整个狭长幽深的谷底和点缀着三五农家乡舍的开阔山坡,则在一种磅礴的精神大气中呈现。

”如此高远、幽深、宁静、孤独的居所,焉能不催生哲学之“思”?
哲学是孤独和宁静的学问。

喧哗热闹可以讨论“在场的东西”,譬如关于经济、关于社会问题。

但若要思考“不在场的东西”,譬如关于上帝、关于灵魂、关于宇宙的本源,则必须要“走你的孤独之路”,栖身于与宇宙、上帝、灵魂浑然一体的氛围里。

现今要找一个高远、幽深、宁静、孤独的栖身之地谈何容易!哲学家们早已告别坐冷板凳的时代,进入一个空前喧嚣鼓噪的世界。

他们满世界飞来飞去,作报告、跑课题、评奖项、发文章、出专著……
一个身心不能独处、不能宁静的人“不复与本源为邻”(荷尔德林语),因而也就不可能有
思想!常言道,文如其人,其实,文也如境。

境不幽、不静,其文也就难免流俗。

故有人称,现在是“用最好的纸出废书”!
“哲学家的小木屋”在我已然成为一种境界、一种精神。

一种如同现象学家胡塞尔那样能够长达数十年甘于寂寞、远离名利,在一种宁静退隐状态下一再献身于哲学问题的境界和精神。

胡塞尔曾有近十年的时间“几乎什么也没有发表”,他把自己独立于所有的外在的东西,积聚全部的思想能量,去冲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宏大哲学理论:现象学。

这要是发生在今天,一定不可思议。

在量化考评风行的今天,一个教授如果十年没有成果问世,那他就只有下岗。

胡塞尔有一句话,令我读后久不能平静:“我们切不可为了时代而放弃永恒。


时代的诱惑太多了!而永恒能值几个钱?
当我们困惑于时代的花里胡哨而忘记了永恒时,当我们厌倦了周围的嘈杂算计而急欲抽身离去时,我们太需要一个“哲学家的小木屋”来安顿我们漂泊迷惘的灵魂!
这个小木屋一定要建在乡野,最好是像海德格尔那样建在苍翠古老的森林边缘。

支撑屋子的木头和板壁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屋子里简朴宁静,质朴的书桌旁陈放着一排排自己喜爱的书。

小木屋的外面流淌着潺潺清泉,泉边开着不知名的野花。

顺着清泉,一条小径通向森林的深处……(选自《散文》)14.如何理解“托特瑙山就成了他退身于世界之外时的居所,也是他哲学思考的冲锋高地”这句话?(2分)
15.文中提到“现在是‘用最好的纸出废书’”,试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4分)
16.综观全文,分析“哲学家的小木屋”这一标题的作用与所包含的深层意蕴。

(6分)17.现代人倡导“诗意栖居”。

哲学家的小屋催生了哲学之思,我们也从哲学之思中建构了心中的“小屋”。

“小屋”作为存在,成为现代人思想与灵魂的“在场”。

请结合文本,试从“思想与凭借的关系”角度,探讨小屋的美学价值。

(4分)
18.有人认为当今的社会问题很多,哲学家应该深入社会,贴近时代,从实际出发而走向永恒,而文中引用的胡塞尔的话是“我们切不可为了时代而放弃永恒”。

你认为这两种说法矛盾吗?对此,请谈谈你的见解。

(7分)
六、(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9.把下面的四句话分别填入横线处,使之语意连贯(4分)
《列子·汤问》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秦青的学生薛谭未完全学会老师的技能,便要辞行回家,秦青在郊外设宴为他饯行,,感此,学生动情地向老师道歉,再也不提回家的事了。

韩国一名卖唱的女子韩娥,以善于唱情著称于世。

韩娥到齐国都城临淄时,卖唱求食,其歌声之美妙,。

路过一家旅店,受人欺侮,遂曼声哀唱起来,。

《乐府题解》记载:春秋时楚人“成连善鼓琴,伯牙从之学,三年而成,然尤未能精妙也。

成连曰:‘吾师方子春在海中,能移人情。

’乃偕之蓬莱山,曰:‘吾将迎吾师。

’乘船而去,旬日不返。

伯牙但闻,怆然叹曰:‘先生将移我情。

’乃援琴而歌之。

曲终,成连乘船还,
伯牙遂成天下妙手。


①虽人已离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②海水汩没崩澌之声,山林窈冥,群鸟悲号
③“抚节悲歌”,歌声“声振林木”,令树叶娑娑,“响遏行云”
④当地“老幼悲啼涕泣”,有人居然“三日不食”
顺序为:(只写序号)
20.阅读下面寓言,指出其寓意。

(不超过20个字,3分)
一只公鸡在田野里为自己和母鸡们寻找食物。

他发现了一块宝玉,便对宝玉说:“若不是我,而是你的主人找到了你,他会非常珍惜地把你捡起来;但我发现了你却毫无用处。

我与其得到世界上一切宝玉,倒不如得到一颗麦子好。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
21.著名漫画家丁聪不久前去世。

学者刘梦溪撰文悼念,题为“悼念文化孩童丁聪”。

编者将
它改为“我们失去了聪明的孩子”。

请比较两个标题,说说编者这样改的理由。

(5分)答:
七、写作(本大题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12月8日,南京白下警方发布“三国杀”版通缉令,将逃犯姓名、头像、犯罪信息印在“三国杀”各类卡牌中,向网友征集逃犯线索并悬赏缉凶。

3天内在逃多年的3人来自首,让发通缉令的警方也始料未及。

警方负责人称“三国杀”版通缉令为国内首创。

“三国杀”是目前国内一款非常流行、非常时尚的桌面游戏,喜爱者众多,而警方把本来很严肃的通缉罪犯的工作和网络游戏结合到了一起,推出了“三国杀”版的通缉令,这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在网友和公众中间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