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朝阳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运用 (共8题;共39分)
1. (2分) (2019八下·天河期末) 下列词语中,每对加下划线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 . 晦暗/教诲襁褓/强词夺理
B . 瞭望/燎原幽悄/悄怆幽邃
C . 缅怀/沉湎拙劣/相形见绌
D . 两栖/潮汐拾掇/拾级而上
2. (2分)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 他 ____ 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② 她一连几次挑起话头,想和女儿谈谈,可是女儿的 ____ 却很冷谈。

③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____ 的8.0级大地震。

A . 犹豫反应耸人听闻
B . 犹豫反应骇人听闻
C . 徘徊反映骇人听闻
D . 徘徊反映耸人听闻
3. (2分)(2013·邵阳)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中国式过马路”,无疑不是对中国人的安全意识、文明意识的一种讽刺。

B . 网络时代,我们即使亲近了键盘,而疏远了亲情。

C . 在雅安地震中,人民子弟兵谱写了一曲曲壮美动人的抗震救灾之歌。

D . 一个人找准了人生的起点,就等于降低了与成功的距离。

4. (2分) (2017八上·惠民期末)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马可·波罗在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B . “五四”青年节前夕,为了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增强青年人的责任意识,育才中学举行了《青春与责任》主题演讲比赛。

C . 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为千秋万代传颂,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培添了财富;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是因为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

D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次事故暴露了这家公司平时安全意识薄弱,思想麻痹大意,常规制度不规范、不落实等问题。

5. (2分)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
A . 猫·狗·鼠
B . 五猖会
C . 二十四孝图
D . 琐记
6. (10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jiéwǎng huìwùyè
________据________然教________旁________笑________
yǐcīqùniān shì
________旎吹毛求________面面相________________弓搭箭________才放旷
7. (7分)(2013·仙桃) 古诗文默写。

(1)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

(赵师秀《约客》)
(2) 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望岳》中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5)那些有害食品药品的从业人员,自己不使用“地沟油”“毒生姜”“毒胶囊”等,却将之大量倾销到市场去危害公众。

我们借用《论语》中的“________ ,________”来奉劝他们要坚守道德底线。

8. (12分)班级正在开展“勇于担当,兼济天下”的主题活动,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活动中,同学们观看了央视播放的纪录片《大国工匠》第八集“大任担当”。

本集介绍了三位大国工匠:焊接火箭发动机的高级技师高凤林、拼接兵马俑的文物修复师马宇、手工打造飞机弧线的高级钣金工王伟。

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担起了国之重任,但也都为此在时间、精力等方面做出了牺牲。

观影结束后,“如何看待责任担当”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观点、理由及结论。

(80字以内)(2)【故事链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下图与我国古代一位在国难面前勇于担当的历史人物有关。

请根据提示,简要叙写这个故事。

(60字以内)
(3)【对联续写】下面有两副未完成的对联,请选择其中的一副,围绕活动主题,续写下联。

①上联:能文能武迎挑战
下联:________
②上联:苏武牧羊不辱臣子使命
下联: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69分)
9. (1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野池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莆叶齐。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1)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植物的景
象。

(2)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10. (9分)(2020·丰台模拟)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下面小题。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字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 . 衣食所安安之若素转危为安心安理得
B . 民弗从也言听计从唯命是从力不从心
C . 公将驰之背道而驰心驰神往驰名中外
D . 公问其故无缘无故故弄玄虚温故知新
(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翻译:居高官享厚禄的人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理解:在齐国攻打鲁国的时候,曹刿没有听从乡人的劝阻,执意进宫劝谏鲁庄公万事俱备之后再去迎战。

B .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翻译:祭祀用的纯色体全的牲畜和玉器、丝织品等,从来不敢虚报,一定做到诚实可信。

理解:在曹刿指出靠贵族的拥护不能战胜齐军后,鲁庄公又把取胜的希望寄托于神灵的护佑,再次显露他的“鄙”。

C .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翻译:我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混乱,又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理解:曹刿在齐军大败的时候阻止了鲁庄公的盲目追击,仔细观察敌情后才做决定,从这可以看出曹刿的谨慎。

(3)请结合上文和下面(链接材料)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鲁庄公和汉宣帝在执政上的共同之处。

(链接材料)
夏五月,诏曰:“狱者万民之命,所以禁暴止邪,养育群生①也。

能使生者不怨,死者不恨,则可谓文吏②矣。


又曰:“闻古天子之名,难知而易讳③也。

今百姓多上书触讳以犯罪者,朕甚怜之。

其更讳询④。

诸触讳在令前者,赦之。


(节选自《汉书·宣帝纪》)
【注释】①[群生]百姓。

②[文吏]掌管文书、法令的官吏。

③[讳]冒犯名讳。

④[询]汉宣帝改名为“询”。

11. (20分)阅读“我和母亲走在前面……就是整个世界”,回答问题。

(1)文章的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说明理由。

(2)散步时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的原因是什么?
(3)文中有几处大词小用,如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以及面对“分歧”,“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请找出文中另外两处大词小用的现象,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4)你如何理解最后一段中的“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
12. (30分) (2017八下·衡山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佚名
①语文学习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最简便的办法之一就是背书。

②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

语文学习更是如此。

要达到一般的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要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果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

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矩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

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那是其他方面的修养,又当别论。

③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要尽量讲清字、词、文章的含义。

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长于理解,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后再记便会“失之东隅”。

因此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忆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

我国古代的幼儿语文教学多用此法,现在国外教育也是注意这点。

苏联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就加进普希金的诗歌,让学生背诵。

这种知识的积累方法,好比先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

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飞泉后的半壁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

我观察良久,总难对眼前景物加以描绘。

猛然想起柳宗元《小石潭记》里“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住了,理解得并不深,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

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

但是假如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时卧在树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养分的。

④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文章之“炊”,就是字、词、句之“米”组成的。

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来供选择,这就要记要背。

比如那鸟的动作吧,小时作文只需一个“飞”字,就全部解
决。

后来背的诗多了,脑子里记下许多:燕剪春风、鹰击长空、雁横烟渚、莺穿柳浪等,以后再遇到写鸟时,就很少以一“飞”字搪塞了。

可现在也常遇到这种情况,那笔握在手里,却晃来晃去,半晌落不下去,好像笔干得流不出墨一样,其实是脑子里干得想不出恰当的词。

这是就更恨当初记得少了。

⑤强调背和记,绝不是限制创造,文学是继承性很强的,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

宋词人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从那个暴君隋炀帝杨广“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的诗中化来;王勃的“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脱于庚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就是毛主席诗词中也有不少如“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取于古人的句子。

试想王勃肚子里如果不装有前人的那么多佳词丽句,绝不可能即席挥就那篇《滕王阁序》。

高明的文学家在熟读前人文章的基础上,不但能向前人借词、借句,还能借气、借势,翻出新意。

文章相因,从司马迁到韩愈、柳宗元,再而苏轼、欧阳修,总是在不断地学习,创造,再学习,再创造。

你看,人们现在不是多记住了秦、王等后人的名篇佳句,倒忘了杨、庚等前人的旧作吗?这正说明文学在继承中前进。

我们应该多记多背最新最美的诗文,好去提高语文水平,到时也会压倒秦观、王勃。

(1)找出下列词语中表现“飞”的意思的字。

①燕剪春风:________
②鹰击长空:________
③雁横烟渚:________
④莺穿柳浪:________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

(3)第②段中指出语文学习可分三步,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每步不超过8个字)
(4)第③自然段中画线句“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中的“干柴”、“火种”和“会着”,在文中分别具体比喻的是什么?
(5)本文提出背书对写作有三种好处,请用简洁语言加以概括。

(每条不超过10个字)
(6)本文第③自然段和第④自然段分别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7)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背书与语文”的看法。

50字左右。

三、作文 (共1题;共5分)
13. (5分)家,是早出晚归的住所,是日夜思念的故乡,是精神栖息的殿堂……回家,是过程,是情结,是觉醒……回家,从家人的喜怒哀乐中感受亲情,从故乡的离别团聚中体味牵挂,从精神迷失回归中找寻寄托……回忆你记忆中最难舍的“家”,叙写出你的故事,抒发你的情感,分享你的感悟……
题目:回家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能出现影响评分的校名、人命,如不得不出现,请用×××代替。

④不得抄袭或套作。

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 (共8题;共39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答案:7-2、
答案:7-3、答案:7-4、答案:7-5、
考点:
解析:
答案:8-1、
答案:8-2、
答案:8-3、考点:
解析:
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69分)答案:9-1、
答案:9-2、
考点:
解析:
答案:10-1、
答案:10-2、
答案:10-3、
考点:
解析:
答案:11-1、
答案:11-2、答案:11-3、
答案:11-4、
考点:
解析:
答案:12-1、答案:12-2、答案:12-3、答案:12-4、
答案:12-5、
答案:12-6、
答案:12-7、
考点:
解析:
三、作文 (共1题;共5分)答案:13-1、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