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新型的连云港港区公路集疏运管理体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
第3期CHINA PORTS
港口纵横
在连云港港口集疏运体系中,公路运输占有重要地位。

以2008年统计数据看,公路集运量和疏运量分别达到1432.53万t 和1208.88万t ,占当年水路、铁路、公路3种运输方式的所占比重分别为22.61%和18.12%,与铁路集疏运基本相当。

因此公路形式的集装箱运输在连云港综合运体系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连云港公路集疏运管理现状
港区建有公路卡口3处,目前委托保安公司进行日常管理;港内码头公司多为多元化投资。

相对于日益增长的公路运输发展要求,连云港港口公路集疏运管理尚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1.业务管理水平较低
港口公路集疏运业务分散,各码头公司自行运作,相关管理体系缺失,业务集约化程度不高;运输作业相关经营主体缺乏相应的信息系统予以支撑,已有的一些信息系统也未能实现信息共享和整合;运输委托、卡口进出、港内作业等业务环节信息不畅。

随着港口发展,车辆滞港和效率问题将逐步突显,不仅加大了管理难度,更影响公路运输效率和通过能力。

2.货运安全问题突出
(1)卡口设施薄弱,技术保障手段缺乏卡口是进行货运保安稽核的重要场所,但目前还未建立有效的车辆监控和记录技术手段,车辆、人员、作业等相关信息难以有效掌控和分析判断。

(2)车辆港内作业与卡口稽查信息脱节卡口目前处于人工管理状态,车辆在港实际作业信息特别是件货装载信息、磅房衡重信息等,卡口无法及时获知和有效复核,信息脱节,实际上难以发挥稽核功能。

这些不足都可能让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在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又严重损害港口信誉和形象。

3.体制缺陷
(1)卡口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港区卡口委托保安公司管理,人员素质低,责任心弱,且卡口人员本身工作情况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和手段,直接影响卡口对公路运输二次稽核功能的发挥;出现违法案件后,码头公司、卡口、公安执法部门等实体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透明和联动监督机制和手段。

(2)公路集疏运管理宏观体制缺失
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业务管理职责不明,制度缺失,缺乏统一管理;二是缺乏公路集疏运管理和维护所需资金的合理来源机制;三是港口卡口、道路等路产设施资产规模快速扩大,但相关资产管理体制不明,不利于统一管理。

二、建立新型公路集疏运管理体系对策针对连云港公路集疏运管理现状的问题和缺陷,我们应建立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新型公路集疏运管理体系。

1.总体思路
针对港口公路集疏运的问题和要求,同时结合体制机制的优化,通过RFID 电子车牌、GPS 、网络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港区卡口管理的电子化;通过建立车辆监控、进行信息系统开发并与码头业务系统集成、建设港口公路货运交易服务平台等措施,实现港口公路集疏运管理的网络化、实时化,透明化,并为港口物流业者提供交易信息服务。

整体上有效公路集疏运改善作业效率与货运安全水平,提升港口公路集疏运承载能力,更好地支撑港口发展。

2.完善卡口技术手段和设施
具体包括:
(1)建立基于光学识别的卡口车辆记录检测设施,实现对进出港车辆无条件识别、监控和记录,为车辆通行管理提供基础技术手段;
(2)建立基于RFID 电子车牌的车辆监控系统。

以货运车辆为重点,集疏运车辆统一安装
建立新型的连云港港区公路集疏运管理体系
撰文
王兴好
2010
第3期CHINA PORTS
港口纵横
RFID 电子车牌卡(分“长期卡”、“临时卡”等)。


辆经过信息注册、审验、资格认证后贴上RFID 卡(不可拆卸,外地车辆发放临时卡),以RFID 卡作
为该车在港内的唯一可信标识,杜绝普通车牌管理缺陷;
卡口、磅房等处架设RFID 读卡器,车辆信息均以读取电子车牌后所获的信息为准,并可现场核对;
通过相应的信息系统,通过电子车牌将车辆与作业信息进行实时绑定关联,同步实现卡口通行与稽查功能,有条件的卡口还可建设二次复核衡重设施。

(3)建设完善相应的信息系统
第一步,结合RFID 技术,以加强卡口进出港管理为重点建设“公路运输管理系统”,实现车辆登记、审验、注册认证、发卡、进港审验拍照记录、出港审验拍照记录、警务处理、信息统计分析等。

其间将从码头业务系统中抓取相关装载信息(件货、集装箱)和衡重信息(散货),实现进出门信息与生产信息系统整合,进出门信息与码头生产信息系统协同运作,逐步形成“电子出门证”,实现联动稽核,透明共享。

第二步,在上述基础上,整合港口公路货运交易服务需求、警务管理分析需求、设施资产管理需求、决策分析需求等,逐步扩展建成“港区公路集疏运管理与服务信息平台”。

3.优化相关管理体制和机制
(1)明确码头投资多元化情况下的卡口和公
路集疏运管理运作资金来源
港区卡口管理承担着港区卡口的稽核管理功能,机构运作和相关设施建设维护需要一定的资金保证;随着南疏港道路和东疏港道路的建成使用,包括道路、照明、交通设施、警务设施等方面的建设维护将是一笔可观费用。

目前港区道路、卡口等相关设施主要由集团投资建设和维护,在当前码头投资多元化情况下,必须确定较为可行的相关资金来源机制。

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一、集团拨款、二、码头公司保安费、公共设施建设维护费用等相关资金转移支付;三、收取适当的相关服务费。

(2)优化卡口管理体制
一是必须提升卡口工作人员劳动素质使之
能够与卡口技术手段和设施相适应,充分发挥其功能;二是建议引进独立第三方承担港区卡口的稽核管理功能,进一步规范运作管理,并在码头公司、卡口、公安执法等部门之间有效实现信息透明和联动监督机制。

(3)宏观体制建议
在优化卡口管理体制,加强公路集疏运业务管理的基础上,建议组建港口道路货运交通经营管理机构,一方面可实现经费使用或运营活动集约化经营,另一方面对路产路权统一管理,做到成本透明可控,提高投资效益。

4.应用效果分析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使连云港港区的公路集疏运管理体系初步建成和完善,并将发挥较为突出的应用效益。

(1)提高港口公路运输运作效率
在基本不影响通过速度的前提下,实现实时掌握在港车辆的数量、型号、属地、车辆外观、进出港任务、实际作业情况等相关信息,通过相关的信息系统和服务平台,码头的货运信息在码头公司、货主、口岸物流企业之间也将获得充分的共享,有效改善车辆滞港情况,提高公路集疏运效率。

(2)保障安全
通过车辆智能识别与监测等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彻底改变当前卡口完全依赖人工管理的现状,结合体制、人员的优化,将对车辆套牌、骗货、虚假衡重等现象起到较强的打击作用,同时提高联动执法水平。

总体上将提高货运安全水平,实现卡口管理功能的突破,保障港口信誉。

(3)应用效益分析
相关设施和信息系统上线后,将有效打击盗货、骗货现象的发生。

据不完全统计,2005至2009年间,港口每年发生盗骗货价值近600万元,并且损失很难挽回,给港口声誉造成了不良影响;同时,还可以规范港口公路运输市场,提高港口物流服务企业的业务运作能力;第三,还可提高车辆在港作业时效,直接提高码头设施和资源的利用率,仅此两样效益加起来即将是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按照连云港港目前运营情况,各项效益测算如下:
降低公路物流人力成本,包括单证处理、统计、稽查等各类岗位,可节约人力成本100万元;
2010
第3期CHINA PORTS
(上接第6页)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以保持健康快速发展为首要任务,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和资源整合为强大动力,以推动制度、管理和技术创新为重要手段,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为根本保证,立足做大,关键做强,把集团公司建设成为华南地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活力的现代化港口物流龙头企业,打造成世界级综合性港口经营人。

到2015年,港口建设投资超过150亿元,新增通过能力1.2亿t,总资产和营业收入均比2008年翻一番;作业效率、服务和信息化水平、环境质量领先地区同行;资本运营与服务品牌相结合的战略拓展取得实效,股份制改造和企业上市目标实现,经济运营指标达到或接近国内同行业一流水平。

国务院《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推进包括广州港等一批枢纽型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完善与现代物流区相匹配的基础设施,带动广东建设世界一流的物流中心。

这就要求我们勇于创新,迎接新的挑战,把广州港集团真正打造成世界级综合性的港口经营人。

港口纵横
提高港口车辆作业效率10%以上,提高码头泊位利用效率2%以上,新增直接利润340万元;每年货运安全效益500万元。

物流信息增值运营效益250万元。

从间接效益看,通过本系统的建设,港口获得了完善的卡口基础设施及配套系统,港口公路运输将进入统一有序管理新局面,将推进港口信息化将达到一个更新水平。

同时,从技术角度来看,建设基于RFID、智能交通等信息技术的港区卡口系统在港口行业具有较大的创新性,为连云港港口实现下一步发展目标将起到重要的保障和支持作用。

三、关于相关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探讨
1.总体建议
港区卡口管理是目前近期公路集疏运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需要重点突破。

其存在的问题可以概要总结为3点:一是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和设施;二是已有或将要建成的相关设施,当前管理主体预计也难以切实发挥应有效益;三是即使发挥了应有效益,在目前的体制下,码头公司、卡口、公安执法部门等实体之间也难以建立有效的信息透明和联动监督机制。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引进独立第三方承担卡口运作管理职能,该机构应符合以下要求:一是具有较高的人员素质和规范的企业管理,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运作管理能力;二是对技术的应用具备较强的理解、使用、创新能力,能够善于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业务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三是具有利益无关性,便于介于码头公司和公安执法部门之间有效实现信息透明和相互联动监督机制。

2.一种参考运作方案
(1)机构设置:由港口集团组建“道路货运交通经营管理公司”,由该公司结合技术方案制定公路集疏运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承担公路集疏运管理主体功能;集团路权路产相关资产委托“道路货运交通经营管理公司”经营管理。

(2)管理层级:“道路货运交通经营管理公司”由通信信息公司托管。

负责人由通信信息公司现领导成员兼任,另设置专职负责人1名(待遇参照集团中层助理),由通信信息公司抽调正式员工和按一定标准招聘的外聘人员共同组成卡口工作人员队伍。

日常行政由通信信息公司代管。

(3)任务、职责和业务规划:近期,以卡口规范化管理、建设应用相关技术手段以尽快发挥稽核职能为首要任务;第二步,建成港内公路集疏运信息服务平台,开展相关信息资源的集约化运营服务;远期,通过理顺相关体制,实现对路权路产实施统一管理和其他经营服务。

(4)费用来源:相关费用预算主要包括设备资产性投入、日常运营费用、服务运营收入等。

经费来源包括3个方面:一、集团拨款;二、港口保安费用以及向驻港单位收取的公用设施建设维护等费用的转移支付;三、经营运作收入,包括以适当方式向货运车辆收取的通行服务费用以及货运交易信息服务等其他服务收入。

一定时期内,费用来源将以前两种方式为主。

(作者单位: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