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家书屋经验交流会汇报材料[精选] (5)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家书屋经验交流会汇报材料[精选]农家书屋工作汇报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丰富广大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幸福城农场十二连“农家书屋”建成使用,书屋占地面积虽不大,但相关书籍和设备齐全。

“农家书屋”启用后,为了更好地为职工服务,书屋始终把“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宗旨贯穿到各项基础服务工作之中。

启用初期,职工对其的接受程度仅限于新奇,等这股热乎劲过了之后,几乎无人问津。

近年来,职工虽然受教育程度有了较大提高,但由于缺乏各种新型实用技术,无论是从事种养业,还是进城务工,都受到诸多制约,干的是体力活,挣的是辛苦钱。

为了解决“农家书屋”一度出现门可罗雀的情形,为了能够让“农家书屋”发挥其存在的价值,让职工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和新型实用技术。

为此,幸福城农场十二连干部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抢抓机遇、巧解难题。

在国家重视教育文化建设之际,我连队将“农家书屋”和“职工文化技术培训学校”相结合,组织开展了多期以“富不读书富难长久,穷不读书穷根难除”为主题的连队实用技术培训和专题讲座,让村民掌握了一部分文化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并且通过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让职工认识到作为一个现代农民不光要有体力,更要有文化、懂知识、会
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好一个现代新型农民。

现在的十二连“农家书屋”已经成为职工吸取知识,传送信息,勤劳致富的桥梁,成为职工提高生产、生活质量的1
通道,成为传播知识的驿站。

二是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首先,为了确保书籍和音像制品做到管理规范,使借阅服务工作更加贴近读者,书屋严格遵循图书分类排架规则,对200余册图书和20余张音像制品进行了全面整理,实现了严格规范排架。

其次,为了使书屋规范有序开展,连队上选出责任心强,有管理能力的村代表专门对书屋进行管理和维护,坚持按时开门和办理有关借阅手续。

第三,制订农家书屋借阅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严格借阅登记和归还登记制度,以此来规范服务行为,做到“借阅有程序,本本有去处”,达到了规范化管理的工作标准。

三是强化培训、文明借阅。

为了提高“农家书屋”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更好地为职工服务,连队各个干部商议,适时组织连队职工进行借阅培训。

根据连队借阅条件的现实情况,凭有效身份证或户口本即可借阅图书,每次限借一本,每借出一本书缴纳10-20元押金,图书归还时还给借阅者,图书一旦丢失,押金则转为图书赔偿款。

此外,在借书时,还要记录下借阅人的联系方式,以便在借阅期满时催还,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图书的流失。

为了更好的帮助借书人借到一本合适的图书,图书管理员根据读
者的需求会帮助其选择图书。

四是结合实际、适时开放。

为了发挥“农家书屋”的真正作用,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以解决村民看书难、看报难的问题,培养村民阅读习惯,提高广大职工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更好的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让职工更好地掌握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幸福城农场十二连“农家书屋”以“农忙时节抓生产,农闲时节抓知识”为主制定了“农家
书屋”开放时间,形成了村民想看书时有书看的良好氛围。

幸福城农场十二连“农家书屋”现已成为村民开展“学习读书活动、收看科技知识讲座”的有效平台,“农家书屋”切实发挥出了实效。

不仅如此,农家书屋还成了农家孩子的第二课堂,很多孩子放学后,都会到书屋读书或写作业,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生活,更激发了连队孩子的读书热情。

“农家书屋”成了连队学文化、学科技、了解致富信息的俱乐部,成为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移风易俗和倡树新风的阵地场所,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有力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