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建筑设计说明模板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设计说明模板
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余姚市规划局提供的肖朗路东侧,丰悦路南侧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规划用地红线图
2、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设计任务书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4、《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5、《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2003年版)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005 9、《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10、《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12、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2003、J10310—2003 1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14、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
1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J114-2001 1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7、《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18、《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05 19、《宁波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甬政发[2007]77号 20、其它规行的有关国家和余姚的法规、规范及规定
二、工程概况
1、余姚城西工业园一期安置房位于余姚经济开发区城西工业园。

城西工业园区位于余姚市西侧,距离余姚市中心仅约5公里,交通便利,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

2、余姚城西工业园安置房一期(第一区块)新建工程西临城市主干路——肖朗路,北侧丰悦路为次干路,南侧的丰茹路路及东侧的河角路为城市支路。

基地东侧与南侧地块以后均作为住宅用地开发,基地北侧用地则作为商业金融用地开发。

基地西侧为城西工业园开发建设指挥部。

整个地块被规划河流一分为二,北区地块用地面积43445平米;南区地块用地面积32851平米,地块内土地现状主要为农田、村庄,小部分为河流,土地平整.基地中的规划河流目前为水泥路。

该工程居住区部分以多层住宅和高层住宅为主,并配以相应的物业用房、商业用房,工程总用地面积76296?,总建筑面积187571?,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37332?,地下建筑面积50239?.
多层住宅层数为6层带阁楼(底层为自行车库)和4层带阁楼(底层为商铺及自行车库),高层住宅为10层、11层15层、18层不等,地面一层均配非机动车车库,商业用房为1或2层的多层建筑,地下室为一层。

多层、高层住宅的耐火等级为二级,商业用房的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室的耐火等级为一级.
高层建筑类别为二类。

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裂度为6度。

地下人防的防护等级为6级甲类二等人员掩蔽工程。

三、设计理念
1、紧扣小区的主题,结合场地独特的地理特征,营造和谐的社区环境。

2、打造功能完善,交通便捷,空间丰富,配套设施齐全的新型社区。

3、建筑立面追求庄重朴实、简约时尚,现代典雅的建筑风格。

4、营造景观优美,层次分明,总体规划
一、总体布局
该工程地块位于余姚经济开发区城西工业园区,整个地块被规划河流一分为二。

根据地形的特色及规划的退让要求,设计时将多层布置在用地南侧,高层布置在用地北侧,沿东,南,北三面布置沿街商业用房,在地块的南侧和地块的北侧各设置一个小区主路口,在地块东侧设置次路口,小区内部设置环形车道.
1、住宅布局:
住宅按南低北高的布局形式,南面地块以多层为主,沿河设置一排小高层;北面以小高层和高层为主,通过点式和板式的布局形式,充分利用沿河景观和中庭的设置,布局活泼,适应地形。

整个小区建筑高度呈南低北高的态势,有利于日照和空间形态。

2、商业布局:
在东、南、北三面设置物业经营用房及商业用房。

其中南地块商业用房为一层,北地块商业用房为二层,北面的沿街商业通过入口广场的设置与对面的商业金融用地相呼应,形成整体的商业街区。

3、地下室:
在地块北区和南区,各设置了一个大型的中心地下室,作为小区的地下集汽车库和相应的配套设备用房。

住宅下部多设置为设备用房。

地下室层数为一层,总建筑面积50239?,南区地下室20212?,北区地下室30027?,部分住宅下面和部分机动车库战时作为人防防护单元使用.
4、其它功能布局:
1)物业管理办公用房,消控室以及环网室均设置在33#楼中,南区电视电
信机房设置在3#楼中。

主次入口均设门卫。

根据规划要求,社区用房由城西工业园开发建设指挥部另外总体安排.
2)整个小区总共设计了7个配电房,北区有3个公变和1个专变,分别设置于21与26#楼之间, 31#楼, 29#楼以及23#楼,南区有2个公变和1个专变,
分别设置于1#楼,4#楼以及14#楼。

垃圾工具间设置于1#楼,面积37平米左右。

二、交通及流线组织
1、小区的主入口设置在地块的南侧和地块的北侧,次入口设置在地块的东侧,小区内部设置环形通道,再由主环路上各支路到达各建筑单体,在环形通道内部相对人车分流,机动车进入小区后就近直接进入地下汽车库或在环形通道上行驶。

在小区的沿街和小区内部设置部分地上机动车停车位;在住宅的一层设置非机动车库,每个非机动车库均保证使用面积在4平米或4平米以上。

2、在小高层及高层的四周设置环通的消防车道或沿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并在建筑的长边设置消防登高场地,消防登高面长度大于高层建筑周长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的长度,且在该面设置楼梯出口,消防环道和消防登高面设置均满足规范要求.
三、空间组织
本规划根据地形的特色及周边环境的考虑,通过不同空间的组织,形成独具特色的总体布局。

1主次入口特色明显。

北面的主入口通过入口广场及商业进深的处理,形成一个开敞的主入口空间,同时通过入口公共用房的设计,使空间在这一点上又有所收敛。

北面的主入口空间收放自如,同时与对面
的商业金融用地相呼应,形成整体的商业街区,独具特色。

南面的主入口尺度宜人,空间开敞,另有特色.东面的次入口通过过街楼的形式形成次入口空间,并与高层的中心景观相呼应。

各入口空间处理各不相
同,且各具特色。

2、各空间收放自如,围合不同的景观特色。

总体规划在空间景观组织上注重特色空间的处理。

由北至南,各空间各不相同。

北地块首先通过入口广场的设置,形成独具特色的入口空间景观形态;由入口广场进入小区,中心组团区建筑通过点式与板式的围合,形成开敞的集中绿地空间;同时南北地块建筑通过规划河道的景观设计,形成带状的沿河绿地景观空间;而南面地块多层建筑也通过围合,形成了一个长方形的中心绿化景观空间,同时各幢建筑单体间也相互形成宅间组团绿化空间。

这一系列从北到南的不同景观空间确立了小区独特的空间品质。

四、景观设计
1、商业景观:商业景观结合街道来设计,属商业氛围强烈的公共动态景观,以花坛、商业树种、商业广告、指示牌及商业建筑一道构成。

沿地块周边城市道路的景观绿地结合停车位来布置。

2、住宅景观:居住景观由中心绿地,宅间绿化及架空层绿地三种类型组成。

主次分明、闹静得当。

配以宜居的植物品种和花卉、草坪;并结合小区 1).泵组采用隔振基础;
2)。

水泵进水管、出水管设置可曲挠橡胶接头和弹性吊、支架,减少噪音及振动传递。

3).水泵出水管止回阀采用消声缓闭止回阀,减少噪音和防止水锤。

4)。

本工程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防止对城市污水管道造成淤塞。

5)。

地下层潜水泵坑均采用防臭密闭人孔盖,其中生活粪便污水潜水泵坑设独立通气管并伸至屋顶之外,使室6、厨房油烟经组织后高空排放。

七、总体规划最终以规划局审批为准。

第三章建筑设计
一、住宅建筑设计:
本工程住宅由多层、小高层、高层组成,多层层数为6层带阁楼(底层为自行车库)和4层带阁楼(底层为商铺及自行车库),所有多层住宅均为一梯两户户型,小高层建筑10、11层的住宅,每单元设置一部楼梯和一部电梯,高层
建筑 15、18层的住宅,每单元设置一部楼梯和两部电梯(兼作消防电梯)。

所有多层和高层底层均设一层非机动车停车库.
套型设计:套型面积设计由60~70平方米、80~90平方米、100~120平方米、130~140平方米不等,各套型配置比例满足安置设置要求。

住宅设计最终以规划局审批为准。

二、商业建筑:
商业为一或二层,一层层高4.5米,二层层高3.3米,为一通二的商业服务网点。

商业建筑设计最终以规划局审批为准。

三、地下室:
在小区北区和南区下部各设置了大型一层地下室,地下室平时为汽车库,住
宅下部多为设备用房,局部主楼下设公共自行车停车库平战结合,部分住宅下部和部分汽车库战时作为人防使用。

整个地下汽车库设1214个车位,其中北区地下室805辆,南区409辆。

北区设置了三个汽车库出入口,南区设置了两个汽车库出入口.汽车库层高3。

8米,车库上部平均覆土1。

2米,以满足绿化种植的要求,汽车库通过汽车坡道和直通地面的采光通风井,直接进风和排烟,除人防区外汽车尾气结合建筑高空排放。

四、无障碍设计:
所有住宅出入口、电梯侯梯厅,小区道路、停车位、商铺均考虑无障碍设计,并满足无障碍的使用要求。

五、消防设计专篇
1、消防定性
所有住宅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室的耐火等级为一级.高层住宅为二类建筑。

2、消防通道与登高场地
小高层、高层住宅部分设置大的消防环道,或沿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并在建筑的长边设置消防登高场地,消防登高面长度大于高层建筑周长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并在该面设置楼梯出口,消防环道和消防登高面设置均满足规范要求。

3、消防间距
1)该工程设计时,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的消防间距按消防规范的要求进行。

多层与多层山墙之间的消防间距不小于7米;高层与多层山墙之间的消防间距不小于9米;高层与高层山墙之间的消防间距不小于13米.
4、防火分区
1 )住宅部分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

单元式住宅的单元之间的隔墙按防火墙
进行设计,上下层之间的窗槛墙高度控制在1.2米;塔式住宅,上下层之间的窗槛墙高度控制在0。

8米。

地下汽车库(包含部分住宅下部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均控制在4000?以内,北区汽车库设三个汽车坡道,南区汽车库设两个汽车坡道。

5、安全疏散 1)住宅部分
12层以下的住宅每单元设置一部楼梯和一部客梯。

12层及以上的住宅每单元设置一部防烟楼梯和两部电梯(均为消防电梯)。

所有的高层住宅楼梯均通到屋顶.
2)地下每个防火分区均设两个安全出口。

安全疏散宽度和安全疏散距离均满足规范要求。

地下汽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均设两个独立的安全疏散出口。

七、人防设计专篇
该工程在地下室内设置战时人防,人防等级为六级甲类二等人员掩避场所。

人防建筑面积的计算:
1、新建10层(含)以上的民用建筑:主体部分按标准层建筑面积计算,
裙楼部分按主体投影建筑面积的3%计算。

2、除第一条以外的拆迁安置房等政府保障性住房建筑:按人均掩蔽面积不低于1.0平方结建(户均按3.5人计算)。

3、除一,二条以外的其他民用建筑:累计建筑面积在2000平方(含)以上的:按建筑面积的3%计算。

4、每个人防防护单元面积控制在2000?以内,每个人防防护单元设两个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的宽度和距离均满足人防规范要求.相邻人防防护单元之间设人防连接口相连。

5、人防设置采用平战结合的方式,平时做为机动车库和设备用房,战时通过临战封堵等转换措施转换为战时人防掩敞部。

其中应建人防面积9600平方米,实建人防面积9623平方米,共设5个防护单元,固定电站面积为444平方米.
八、节能设计专篇
(一)设计依据
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2、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2003 J10310—2003
3、《宁波市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技术措施》2005甬DBJ01-16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5、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 (二)节能技术措施
1、该工程按以上标准的要求,在屋面、外墙、门窗、架空层等部位进行节能设计,并达到各项节能指标的要求,具体做如下: (1)平屋面做法(从上到下)
a、40mm厚C20细石混凝土随捣随抹(双向)
b、隔离层,挤塑聚苯板保温层(40mm厚)
c、防水卷材一层
d、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找坡2%(最薄80mm厚)
e、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钢筋混凝土楼板 (2)坡屋面做法(从上到下)
a、水泥瓦防水层:挂瓦条30X30(h),顺水条40x30(h)@500,瓦屋面构造详国标00J202-1。

b、隔离层,挤塑聚苯板保温层(40mm厚)
b、找平层:40mm厚C20细石混凝土随捣随抹(内配双向钢筋网,同板面预留钢筋扎牢);
c、保温层:40mm厚挤塑板保温层;
d、防水层:防水卷材一道;
e、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钢筋混凝土楼板 (3)外墙身做法 a、20mm混合砂浆 b、240mm粉煤灰多孔砖 c、界面剂
d、25mm无机保温砂浆
e、3mm抗裂砂浆(钢丝网)
(4)内墙:a、分户墙为24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b、本图套内隔墙仅为示意,实际建造并不实施.
(5)架空层楼板做法(由下到上) a、涂料
b、3mm厚聚合物砂浆(网格布)
c、25mm厚无机保温砂浆
d、胶粘剂,钢筋混凝土楼板
e、15mm厚水泥砂浆基层 (6)门窗
住宅玻璃门窗采用断热铝合金窗中空玻璃,入户门采用保温门. (三) 节能节水措施
1)、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水件.
(1)、公共卫生间采用感应式水嘴和感应式小便器冲洗阀. 2)、各用水部门均采用计量收
费(1)、住宅每户设户用水表一只. (2)、商场设集中计量水表一只。

(3)、绿化用水采用微喷滴灌方式浇洒,并设置单独用水计量装置。

(4)、水池、水箱溢流水位均设报警装置,防止进水管阀门故障时,水池、水箱长时间溢流排水。

(5)、给水系统采用竖向分区方式控制最不利处用水器具处的静水压不超过0.45Mpa。

入户管水压大于0.30Mpa者设减压阀。

(四)电气节能
1、采用高效节能灯、荧光灯等绿色环保光源,按国家标准配置灯具;合理有效地控制照明设施;并对荧光灯、气体放电灯单灯就地补偿。

2、公共照明采用多种有效控制方式.
3、选用节能型变压器以降低变压器自身损耗;选用合适容量的变压器,尽量使变压器运行在最佳负荷率.
配电系统保持三相平衡;采取抑制谐波电流措施;分区域或功能进行电能计量。

(五)、暖通节能设计
合理布置风机位置,使风机服务半径不过大。

所选风机单位耗功率满足节能规范要求。

建筑室内装饰装修做法待施工图阶段与建设方协商后再定
九、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4、计算程序:
本结构设计程序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编制的《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进行分析计算。

二、结构设计
第四章结构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设计规范、规程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程》《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浙江省标准)《宁波市建筑桩基设计与施工细则》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2、地质情况
待提。

3、设计条件: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6度
GB50009—2001) GB50010—2010) GB50011-2010) GB50223—2008) GB50003—2001) JGJ137-2001) GB50007—2002) JGJ94-2008) JGJ3-2010) GB50108—2008) DB33/1001—2003,J10252-2003)2001甬DBJ02-12)
(GB/T50476-2008) 1、荷载取值
下述屋面(非上人屋面) 0。

5 kN/?屋面(上人屋面)
2。

0 kN/? 消防车车道(无人防)地下室顶板 20 kN/?消防疏散楼梯 3.5
kN/?普通楼梯
2。

0 kN/?车库(仅为小轿车)及通道 4.0 kN/?自行车停车库
2。

5 kN/? 空调机房、变压器房 8.0 kN/?电梯机房、通风机房 7。

0 kN/
?卧室、客厅、餐厅 2。

0 kN/? 卫生间:有浴缸
4。

0 kN/?无浴缸
2。

0 kN/? 阳台 2。

5 kN/?商铺 3。

5 kN/?库房
4.0 kN/?
(2)施工阶段荷载(临时) ?0.000层 5。

0 kN/? 裙房屋面
5。

0 kN/?
(((((((((( ( (
(3)横向荷载
风荷载: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本工程基本风压标准值0。

5kN/?,高层取
0.55kN/?,地面粗糙度按B类考虑,风载体型系数取1。

3.
地震作用: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06-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本区域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

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2、结构选型及抗震等级:
15,18层住宅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三级、剪力墙四级; 10~11层住宅为框架—剪力墙(少量)结构:框架三级、剪力墙三级;多层住宅、商铺为框架结构:框架四级.
本工程剪力墙厚取200、240,楼盖均采用现浇梁板体系.
三、基础形式及桩型选择:
本工程建筑物下拟采用桩基础。

具体桩型及工艺待地质报告出来后再作详细分析.基础埋深除满足给排水及各建筑功能要求外,高层建筑尚应满足基础埋置深度要求.
四、伸缩缝、沉降缝的设置
1、对上部结构建筑长度超过规范要求的,设置伸缩缝或后浇带以防止建筑开裂。

当上部结构层数相差较多时,有条件的则设置沉降缝(兼温度缝),建筑要求不能设缝,通过桩基的变刚度调平设计来调整建筑不均匀沉降。

2、本工程地下车库体量较大,平面不规则,且有的位置上部建筑层数相差较多,柱荷载差别较大,故采取设置后浇带的方式来调整温度应力及不均匀沉降.同时在混凝土中掺适量膨胀剂来适当抵抗大体积混凝土引起的收缩变形。

五、构造措施
1、本工程结构设计遵守《宁波市住宅现浇板裂缝控制技术措施》最小板厚
不小于100mm.
2、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

3、加设温度筋。

六、结构材料选用
1、混凝土强度等级:C25~C35
2、钢筋:钢筋HRB400级、HRB335级、HPB300级
3、型钢、钢板、钢管:Q235B、Q345B.
4、焊条:焊条E43型、E50型
3、砌体:?0。

000以下砖基础采用MU10混凝土实心砖,M7.5水泥砂浆砌筑。

?0。

000以下地下室中给排水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规程。

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4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
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50140-2005
7 《汽车库、修理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8 本项目建筑、结构、暖通、电气和总图等专业提供的作业条件图和设计资料。

二、工程概况
余姚城西工业园一期安置房(第一区块)西临城市快速路——肖朗路,北侧丰悦路与南侧的丰茹路及东侧的河角路均为城市支路。

地块东侧与南侧地块的用地以后均作为住宅用地开发,北侧用地则作为商业金融用地开发。

西侧为城西工业园开发建设指挥部。

整个地块被规划河流一分为二,北区地块用地面积43445平米;南区地块用地面积32851平米。

三、设计范围
1 本工程红线以表5.4.1-
2 4.2 室外消防给水工程设计 1.室外消防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

2.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0L/s。

3.室外采用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合用管道系统.共设有10套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其间距不超过120m,距道路边不大于2。

0m,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5.0m.管材采用管 8413.46(1+0。

96lgP )
(t+22.51) 0.71
2).设计重现期:P=2a
3).设计降雨历时:t=t1+mt2 ,m=2 4)。

地面集水时间:t1=10min 5)。

地面综合径流系数:取Ψ=0。

65
6).室外道路边适当位置设置平箅式雨水口、收集道路、人行道及屋面雨水。

7)。

本工程范围内雨水管设数根排出管,排入城市雨水管道。

8).雨水管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橡胶圈接口。

五、建筑物内给水排水设计
5。

1 生活给水系统 1).系统设置:
采用市政管网直接供水。

2).管材:立管采用涂塑钢管,丝接或者卡箍连接。

5.2 生活污水系统
1.室内采用粪便污水与废水合流排水管道系统。

2。

室内地面层(?0.000m)以上的生活污水重力流排出;地面层(?0.000m)以下的污水采用管道汇集至集水坑内,用潜水排污泵提升后、排入室外污水管道;废水采用排水沟汇集至集水坑内,用潜水排污泵提升后排至室外雨水管道。

3.为保证较好的室内环境,超过11层的污水管道系统设有专用通气立管。

4。

排水管道除地下层机房内为明装外,其余部分均暗装在管道井、吊顶或墙槽内。

5。

排水管采用UPVC排水塑料管,黏结。

5。

3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1。

暴雨强度公式与室外雨水排水设计相同, 2.设计参数:
1)。

设计降雨历时:t=5min
2).设计重现期:P=10a;安全溢流口设计重现期:P,50a
3).屋面径流系数:Ψ=0.9
3。

屋面雨水采用内落式重力流雨水排水系统。

屋面雨水由87型雨水斗收集经雨水管道排
至室外.
4.室内雨水管采用UPVC排水塑料管,黏结. 5。

4 室内消防工程设计
1。

本工程为公共建筑,设置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喷系统以商场和地下车库为标准按中危险级?级进行设计。

2。

消防水源及消防用水量
1).消防水源为本建筑内地下室内的消防贮水池.
2)。

火灾持续时间:消火栓系统为2h,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1h。

3).地下室设有有效容积为V=108m3 消防贮水池一座,完全满足室内一次灭火用水量的要求.水池为钢筋混凝土水池.
3.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
1).室内采用临时高压制消火栓灭火给水系统。

消火栓系统供水由城市供水管网供给。

2)。

本建筑物内设消火栓进行保护。

其布置保证室内任何一处均有2股水柱同时到达。

灭火水枪的充实水柱为10m。

3)。

每个消火栓箱内均配置DN65mm消火栓一个、DN65mm L25m麻质衬胶水带一条,
DN65×19mm直流水枪一支、启动消防水泵按钮和指示灯各一只,自救消防卷盘一套.
4).在本工程最高建筑物屋层设有高位消防水箱,有效容积18m3,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

保护范围
(1)。

地下汽车库等场所。

(2)。

采用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

设计参数
(1)。

按中危险?级设计。

(2)。

喷水强度8L/min?m2,作用面积:160m2;持续喷水时间:1h;最不利点喷洒头工作
压力0.1MPa。

(3)。

系统设计用水量按30L/s计. 3)。

系统设计
(1)。

本工程在水泵房内设湿式报警阀,每个报警阀担负的喷洒头不超过800个。

(2)。

喷洒头:车库采用直立式玻璃球喷洒头,动作温度为68?、K=80。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每个防火分区或每层均设信号阀和水流指示器。

最不利点设置末端试水装置。

(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二台加压泵,贮水池位于地下室水泵房内。

二台水泵为一用一备,互为备用。

(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共设二套消防水泵接合器,供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取水向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补水.
(8)。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平时由屋顶消防水箱设专用水管至报警阀前供水管,保证系统压力。

发生火灾时由给水加压泵从水池取水加压供水。

为保证最不利点的喷头压力,还设置了消防稳压设备。

(9).为了保证系统安全可靠,每个报警阀组的最不利喷头处设末端试水装置,防火分区的最不利喷头处,均设DN25mm试水阀。

六.移动式灭火装置
1)。

变配电用房内按中危险级设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2)。

其余部分均按严重危险级设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式灭火器。

七、节水节能措施
7.1 节能节水措施
1)。

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水件。

(1)。

公共卫生间采用感应式水嘴和感应式小便器冲洗阀. (2)。

各用水部门均采用计量收费(3)。

商场设计量水表。

(4).绿化用水采用微喷滴灌方式浇洒,并设置单独用水计量装置。

(5).水池、水箱溢流水位均设报警装置,防止进水管阀门故障时,水池、水箱长时间溢流排水。

八、环境保护措施
1)。

给水支管的水流速度采用措施不超过1.0m/s,并在直线管段设置胀缩振动传递。

2)。

泵组采用隔振基础;
3)。

水泵进水管、出水管设置可曲挠橡胶接头和弹性吊、支架,减少噪音及振动传递。

4).水泵出水管止回阀采用消声缓闭止回阀,减少噪音和防止水锤. 5).本工程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防止对城市污水管道造成淤塞。

6)。

地下层潜水泵坑均采用防臭密闭人孔盖,其中生活粪便污水潜水泵坑设独立通气管并伸至屋顶之外,使室内环境不受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