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秘书管理工作的探析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教学秘书管理工作的探析与实践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不断深入和教育模式的大众普及化,高校教育管理如何更好、更快、更有效地适应并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发展正成为各高校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
这无疑也对身处在教学管理一线的教学秘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教学秘书应如何应对挑战更快适应时代发展、如何加快改进自身存在的不足更好为教学服务、如何加速实现自身与时俱进、自身可持续的内涵发展,更快实现转型等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1 教学秘书的主要工作职能
教学秘书作为现代高校教育管理活动最基层的实践者、管理者、服务者和信息反馈者,其工作职能如图1所示。
2 高校教管工作存在一些的问题及对策
在高校日常教务管理工作中,教学秘书不仅要疲于应付繁、多、杂、琐碎的教学常规管理,而且还要时刻高度警惕并杜绝教学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
而如今面对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以及教学层次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教学秘书工作中往往会遭遇以下一些问题:
2.1 课程重修管理不到位在重修工作中常出现的以下问题:①学生未按要求办理重修申请。
②已安排学生重修的,学生未去重修;已上重修课的学生,但未去参加重修考试;未办重修申请的,却去上重修课并参加了重修考试。
③影响重修工作量核算。
对于重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教学秘书首先要及时准确发布重修报名通知,并要事先汇总本院系重修学生名单,然后通知相应学生办理重修手续。
在安排任课教师后,要及时将重修上课安排表交至任课教师并通知相应学生要按要求上课。
在重修课程考试时,严格实行考试签名制和携带考试证件制,这样可实现考试违纪登记、缺考通知、防止替考、未办理重修的学生参加考试。
2.2 全校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定性不明确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每个学生在毕业之前必须修满相应的学分方能毕业并取得学位。
一般来说,专业课课程由院系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开设,学生是可以修满学分。
但是,难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上,因为部分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定性分类不明确,使得学生毕业之时发现该选修的学分没修满,而可以不选的课程却修的过多。
从而造成了很多学生只得通过办理通识教育选修课补、改、退选申请,这无疑给教学秘书、学生制造了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高校教务相关部门需制定一个详细可行的通识教育选修分类表,让学生能够更清晰地修满课程,获得学分。
另外,不同种类与同类别的选修课程要尽可能的多、丰富,让学生有的选、可以选报。
不要因课程开设单一而造成选修人数过多,造成限选或无法选修的情况。
2.3 学生对专业发展规划认知惨淡由于缺乏对所学专业方向发展的指导和专业技术、技能需求分析,很多大学生对于自己所学所选(仅凭借字面含义或感觉去选择)的专业方向知之甚少,更甚至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将来能干什么,以致造成了许多学生学习迷茫、不知所学,甚至厌学。
因此,院(系)教学秘书应积极配合院系领导,加强学生专业方向发展规划的指导,引领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以致用。
尤其是即将要实行大类招生政策,只有让学生弄清了专业发展方向,才能更好的培养适应专业发展的创新型、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2.4 高校教务管理素质要与时俱进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如何实现自身素质跨越发展、陪养社会所需人才已成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
不管是对于高校的顶层设计者还是基层的教务管理者,首先思想上要敢于正视挑战,紧扣时代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自身内涵发展,构建起宏观调控策略,进而实现与时发展;其次,在教学管理方式上也须不断革新,既要贯彻以生为本、以师为精,也要坚决奖惩分明、
优胜劣汰;既要凸显应用、办出特色,更要遵循发展规律,质量优先原则[4]。
只有这样高校教务管理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