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的运动第2课时课件-地理高一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人教版.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第二课时
下图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 若该地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 ・A 地温度高,气压低
B. 垂直方向气流:A 处上升,B 处下沉
C ・B 地温度低,气压高
D.水平方向气流:由A 流向B
2. 若A 位于海洋,B 位于陆地,则此时( )
A.为白天,吹海风
B.为白天,吹陆风
C ・为夜晚,吹海风 D.为夜晩,吹陆风
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愈短,其能量被大气削弱的愈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愈多, 太阳
辐射强度愈大。
读图回答5~6题。
・丙 乙 ? ± --------- »大 太阳辐射经过人气路程的长短 3・甲、乙、丙、丁四地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分
别是(
A. 甲地、乙地
B.乙地、丙地
C.丙地、丁地
D.甲地、丁地
4・产生乙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①天空多云 ②降雨天气 ③位于山地的南坡
④位于山地的北坡 ⑤位于阴坡 ⑥位于向阳坡
A.①③④
B.②④⑤
C ・①②⑤D.①②④
下图表示某一高度上的气压分布,A 、B 为等压线,P A >P B o 读图,回答5〜6
题。
大 d 太
阳
辐
射
强度
5. 若此地在南半球,则C 点的风向可能为()
A.西南风、南风
B.东南风、南风
C. 西北风、北风
D.东北风、北风
6. 若此地位于高空,则C 点的风向可能为()
A.西风、南风
B.北风、南风
C.东风、北风
D.东风、西风
7・下图所示的四幅比例尺相同的等压线分布图中,按风力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读形成某半球近地面的气压场及各种力的示意图,完成8〜9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气压场位于北半球 C.图中等压线数值L1VL2
D. 图中F3是使风向向左偏的地转偏向力
9・图中促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
A ・Fi
B ・F 2
C. F 3
D. F2、F3 的合力
读北半球某地等值线示意图,图中数据①,②〉③'④〉⑤。
据此回答10-12
题。
图中F2是使风力增强的地面摩擦力
A- a B. b
C ・c
D ・d
11. 若该图为等压线示意图,b 点的风向和甲处的气压场分别为()
A.北风高压
B.西风高压
C.北风低压
D.西风低压
12. 若该图为等风速线示意图,则图中a 、b 、c 、d 四点风速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 a>b>c>d
B. d>c>b>a
C. d>a>b>c
D. c>b>a>d
13. 下图为北半球高空气压分布图,图中MN 为等高面。
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 、B 、C 、D 、E 五处,气压相等的是 ________ 三处;气压最高的是 _________
(2)甲乙两处冷热不均,甲、乙两处中受热的是 _______ 处,冷却的是 ________ 处。
假若 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时,则甲、乙两处中的 _________ 处位于海洋。
10- 若该图为等压线示意图
, 则在氛b. c 、d 四点中风力最大的是(
处; 气压最低的是 处。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近地面,甲处气压比乙处___ ,丙处实际风向是刮风。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此图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环流侧视图,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是城市中心。
若丙处为绿地,
A. 净化、增湿
B.增温、增湿
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 (选择填空)
C.减湿、减温
D.净化、增温
14.读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① _________ ,② ________ ,③ _________ ,④ _________ 。
(2) 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________ ,其方向是 ________ 。
(3) 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___________ ,此时,①与③的关系是
(4) 实际大气中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_________ 。
此图表示地区在 ________ (南或北)半球,
理由是 ________ o
(5) 图中M 、N 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原因是 1 004
1 006
1 008
1 010 1 012
• N
1・【解析】图为近地面等压面,A处等压线向高空弯曲,说明同海拔高度A气压值大于B 气压值,水平方向A流向B。
A处为高压,气流下沉,气温低。
【答案】D
2.【解析】若A位于海洋,B位于陆地,依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温度大于海洋温度,则此时为白天,吹海风。
【答案】A
3・【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的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经过大气的路程最短,太阳辐射最强;丁地太阳辐射强度最小,经过大气的路程最长,太阳辐射最弱。
【答案】D
4・【解析】乙地的太阳辐射虽然经过大气的路程不太长,但太阳辐射强度较小,这可能与当地多云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有关;也可能与该地位于阴坡有关,由于不知该地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因此无法判断阴坡是南坡还是北坡。
【答案】C
5-6.[解析】由P A>P B可知,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且由高压指向低压,如果在南半球近地面,综合考虑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风向为西南风;如果位于高空,则不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南半球向左偏转成南风,北半球偏转成北风。
【答案】5.A 6B
7・【解析】比例尺相同的四幅图中,表示的实际距离也相等,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
【答案】C
8-9.[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风压关系。
在近地面,大气运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由图可知Fi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它与等压线垂直,且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因此等压线数值L I>L2,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F2是使风力减弱的摩擦力,其方向与风向相反;F3是使风向向左偏的地转偏向力,因此应位于南半球。
【答案】&D 9.A
10〜12・【解析】若该图为等压线示意图,从图中等压线的分布可知,d处等压线最密,故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也最大;b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东南,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会形成北风,甲处在气压场中心,等压线数值由内向外降低,为高压。
若该图为等风速线示意图,由题干中①>(勃>3>④〉⑤及a、b、c、d在图中的位置即可判断出风速的大小关系。
【答案】10.D 11・A 12.A
1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基本原理,海陆风,城市风。
第(1)题,读图,等压面上的点气压相同,所以气压相同的点是B、D、E三处。
A与D在同一竖直方向上,A点海拔低,所以气压最高。
C与E在同一竖直方向上,C海拔较高,气压最低。
第(2)题,读图,甲处是上升气流,为低压处,受热处。
乙是下沉气流,为高压,是冷却处。
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时,北半球是夏季,陆地气温高气压低,盛行上升气流,海洋则相反,所以乙是海洋。
第(3)题,根据前面分析,和图中箭头方向,判断甲处气压低。
根据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结合图中的方向,丙处吹东南风。
第(4)题,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的气温高,是上升气流,所以甲处是城市中心。
绿地对城市空气起净化、增湿、降温的作用,A对,B、C、D 错。
【答案】(1)B、D、E A C
⑵甲乙乙
⑶低东南
⑷甲A
14.【解析】实际大气中特别是近地面空气运动,在三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斜穿等压线。
风力的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有直接的关系,单位距离内的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因此N地的风力较大。
【答案】(1)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2)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3)平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成一夹角北风向向右偏转
(5)N N地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