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太尼椎管内麻醉的镇痛效果及锥体外系反应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7 Vo1.17 No.2
116
·药物与临床·
芬太尼椎管内麻醉的镇痛效果及锥体外系反应分析
韩雪枫
(内蒙古科尔沁区清河镇卫生院 麻醉科,内蒙古 通辽 028000)
0 引言
患者在临床进行部分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采用手术的方法进行,而进行手术则多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麻醉和镇痛,来帮助手术效果得以体现;目前临床中使用的麻醉药物较多,但对于不同患者起到的效果不尽相同。

相关研究指出,芬太尼椎管内麻醉的镇痛效果较好,因而我们积极展开研究。

本次我们对我院2014年7月到2016年3月间接收的80例手术患者进行麻醉镇痛,根据其分组进行芬太尼的使用,旨在提高其临床麻醉效果,同时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现将详细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4年7月到2016年3月间接收的80例手术患者进行麻醉镇痛,征得患者同意后,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共80例患者中不包括患有严重精神病等可能对本次研究产生影响的疾病患者,80例患者中不包括依从性较差者,同时不包括对本次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80例患者均对本次研究充分知情,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
2.5~67.5岁,平均年龄(42.31±2.45)岁;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2.0~66.5岁,平均年龄(42.64±2.95)岁;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因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盐酸布比卡因干预,首先对患者进行静脉通道的建立,同时对患者的心电图、血压、等均进行检测,使用盐酸布比卡因0.5%对患者给予,同时密切观察患者临床情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芬太尼干预,芬太尼用量为50μg对患者进行给予[1];两组均观察患者的身体反应消失后开始进行手术。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0~3分为轻度疼痛,4~7分为中度疼痛,8~10分为重度疼痛,评价其用药的镇痛效果[2];同时观察患者的锥体外系反应,对两组所得结果均进行统计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χ—±s)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采用t进行检验,检验后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2.1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

观察组镇痛效果高于对照组,即重度
具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下表1。

2.2 两组锥体外系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3例锥体外系反应,患者情况为肌肉震颤、呼吸困难、精神紧张,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嗜睡情况、1例乏力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两组比较χ2为5.25,P>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临床在对于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严重疼痛等情况,影响手术效果,同时延缓患者恢复,因此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必须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减少患者的痛苦,同时帮助患者在手术后得到及时有效的恢复[4]。

椎管内麻醉就是将麻醉的药物注入到患者的椎管腔隙内,阻断或减弱患者的神经传递,从而减少患者对于疼痛的感知。

一般而言通过椎管内麻醉均可收获较好的镇痛效果,但容易引起相应的锥体外系反应。

本次对照组所用盐酸布比卡因是临床常用的一种镇痛药物,使用后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患者起到麻醉的作用,但对于手术时间较长或患者情况较为复杂的患者,却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

芬太尼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镇痛药物,对患者使用后起效较快,且药物效果较好,但根据患者不同也会产生一定的呼吸抑制等情况[5]。

本次分析结果中显示,观察组镇痛效果高于对照组,即重度疼痛患者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出现3例锥体外系反应,对照组2例不良反应,组间比较P>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说明通过芬太尼的使用,对于患者的镇痛效果能够进行明显的提升,但同时会对患者产生锥体外系反应,而对照组虽然无锥体外系反应,但同样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提示我们芬太尼使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芬太尼椎管内麻醉的镇痛效果良好,同时会产生一定的锥体外系反应,因而在临床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考虑是否进行使用,以期提高临床的麻醉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宝红,孙金梅,李红梅,等.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椎管内麻醉
应用于初产妇自然分娩的镇痛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7):75-65.
[2] 周艳,柯常青.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用于股骨骨折椎管内麻醉前
镇痛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14,42(1):59-60.
[3] 杨建英.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用于股骨上段骨折椎管内麻醉前
镇痛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55-56. [4] 朱学芳,毛晶晶,程媛媛,等.术后芬太尼静脉镇痛效果的预测及前
瞻性个体化用药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2014,34(2):78-80.
[5] 薛晓妮,池桂红.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效果及
对母婴安全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5):2089-2092.
摘要:目的探究芬太尼椎管内麻醉的镇痛效果及锥体外系反应。

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到2016年3月间接收的80例手术患者进行麻醉镇痛,征得患者同意后,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盐酸布比卡因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芬太尼干预,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高于对照组,即重度疼痛患者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出现3例锥体外系反应,对照组2例不良反应,组间比较P>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芬太尼椎管内麻醉的镇痛效果良好,同时会产生一定的锥体外系反应,因而在临床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考虑是否进行使用,以期提高临床的麻醉效果。

关键词:芬太尼;椎管内麻醉;镇痛效果;锥体外系反应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7.02.097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