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第二届国际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其他题型全国通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其他题型
155.选择下列属于蛛形纲的动物和符合蛛形纲动物的特征。
(1)种类:
A 蝎子
B 土鳖
C 龙虾
D 剑水蚤
E 螨和蜱
F 避日蛛
(2)物种数目:
A 约100万种
B 约35000种
C 约20000种
(3)A 身体明显分为头、胸、腹
B 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
C 体节成为体区,分头、胸、腹,许多种类有几丁质的头胸甲
(4)A 无触角 B 有1对触角 C 有2对触角
(5)A 有上颚和下颚 B 有螫肢和脚须
(6)A 胸部有3对足 B 头胸部有4对足 C 身体具5对足
(7)A 足为单肢型 B 足为双肢型
(8)A 在头胸部有不同数目的单眼(从1~2对至6对,通常4对)
B 有2种类型的眼,复眼(多数种类有)和单眼
C 通常为复眼(在很多种中)或不成对的眼(在无节幼虫中)
(9)A 神经系统类似原始节肢动物,甚至像环节动物,有脑、腹神经索、胸部和腹部神经节
B 神经系统集中,背神经节(脑)包含了头脑神经细胞,在一些种类某某留有一个或多个腹神经节
(10)唯一能辨别声音的无脊椎动物
(11)A 排泄系统为马氏管
B 排泄系统为触角腺或颚腺
C 排泄系统为基节腺和马氏管
(12)A 有2种不同的呼吸系统,气管和/或书肺,一些小型种类既无书肺又无气管
B 用鳃呼吸
C 用气管或体表呼吸
(13)血液中有呼吸色素
(14)A 发育过程中有不完全变态或完全变态
B 多数种类的发育过程中有变态,确定的幼虫、无节幼虫、从卵中孵化
C 直接发育或经变态
D 成虫和幼虫一般均蜕皮
E 成虫不蜕皮
156.将下列昆虫前的写在所属的昆虫目之后:
昆虫目:
(l)同翅目(2)直翅目
(3)脉翅目(4)鞘翅目
(5)半翅目(6)鳞翅目
(7)膜翅目(8)双翅目
昆虫:
①步甲②尺蛾③螟蛾④赤蛱蝶⑤蚜蝇⑥龟蝽⑦虻⑧莞菁⑨叩头虫⑩胡蜂○11胃蝇○12杨蛱蝶○13赤眼蜂○14豉甲○15夜蛾○16寄蝇○17蟋蟀○18蝗虫○19蚜虫○20吉丁虫○21蚁○22蝼蛄○23草蛉○24蚁蛉○25蝉○26褐蝽○27树蜂○28黑卵蜂157.在下图箭头所指处写出适当的细胞染色体数目:n,n+n,2n,3n,4n。
158.本题给出了生物之间7种相互关系类型的名词,并绘出了5幅生物之间相互关系图(见下图),请将名词与图对号,即把图号标在所属名词之后。
①中性②偏害③偏利(共栖)④互惠共生⑤寄生⑥捕食⑦竞争
159.将下图上的a~m换成下列适当的数字:
①子宫腔②子宫颈③子宫肌层④子宫内膜⑤阴道⑥绒毛膜⑦绒毛膜绒毛⑧胎盘⑨羊膜⑩羊膜腔○11脐带○12尿囊○13残余卵黄囊
160.指出与下列科相适合的花图解(见下图):
①木兰科②毛茛科③蔷薇科④豆科⑤十字花科⑥唇形科⑦茄科⑧百合科⑨兰科⑩禾本科
161.解答下列遗传学问题:
(1)黑色小鼠与白色小鼠杂交,第一代杂种是灰色的(agouti性状)。
第一代杂种杂交后发生分离,9灰︰3黑︰4白。
找出亲本、F1和F2的基因型并以相应的符号填写在下示方框内。
(2)猫的黑毛基因和红色基因都与性别相关,它们都位于X染色体上,而且彼此间是不完全显性,它们在一起形成玳瑁色。
一个玳瑁猫生了5个小猫:l个红色;2个玳瑁色,2个黑色。
红小猫是雌的。
判断雄猫亲本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小猫的性别和基因型,填写在方框
内。
(3)纯种褐色的长耳狗与白色长耳狗杂交,后代杂种是白色的,杂交第二代发生分离,12白色︰3黑色︰1褐色。
在下列方框内填写它们的基因型。
参考答案与解析
155.(1)A,E,F正确,它们分属于蛛形纲的蝎目、蜱螨目和避日目;而土鳖属昆虫纲,龙虾属甲壳纲,剑水蚤也是甲壳纲。
(2)B正确,蛛形纲在节肢动物门中是仅次于昆虫纲的一类,目前比较新的资料估计有6000种以上,此题3个选择中只有选B才最为近似。
A的近100万种是世人估计昆虫的种数。
(3)B正确,A和C不正确。
蛛形纲与肢口纲相似,身体分为头胸部与腹部,而且均有几丁质的外骨骼,不是只在一些种类的头部。
(4)A正确,B和C不正确。
因节肢动物中有一对触角的是唇足纲、倍足纲和昆虫纲,有2对触角的是甲壳动物。
(5)B正确,A不正确。
蛛形纲的口器是有螫枝和脚须的。
(6)B正确,A和C不正确。
蛛形纲动物头部与胸部愈合称头胸部,有4对足。
胸部有3对足的是昆虫,而身体具5对步足是节肢动物肢口纲的特征。
(7)B正确,A不正确。
蛛形纲是螫肢亚门,属节肢动物中较原始的类群,原始的附肢呈双肢型,而附肢为单肢型则是比较进化的节肢动物的特征,如唇足纲、倍足纲和昆虫纲的附肢就是单肢型。
(8)A正确,B和C不正确。
此三问关于复眼和单眼涉及节肢动物的几个纲。
C描述的是甲壳动物的特征,即大多数成体具1对复眼,而在无节幼虫期则普遍有一个中眼。
B描述的特征符合昆虫纲的情况。
A描述的是蛛形纲的一般特征,但也有些蛛形纲动物无眼。
(9)B正确,A不正确。
蛛形纲动物中除蝎目尚有分节的神经外,其他各目的神经系统均已集中。
而A描述的特征则符合昆虫纲等一些节肢动物。
(10)不正确。
虽然蛛形纲中有的动物有在表皮上的感觉裂缝,可感受声响的震动,但昆虫的机械感受器即可感受声音,如直翅目,鳞翅目等昆虫的身体上就有感受声音的鼓膜器。
(11)C正确,A和B不正确。
节肢动物中以马氏管作为唯一的排泄器官的有唇足纲、倍足纲、昆虫纲等,其代谢产物主要是尿酸,是对陆生生活的适应。
以触角腺或颚腺作为排泄器管的是水生的甲壳动物。
蛛形纲动物则具两种排泄器官——基节腺和马氏管。
基节腺的排
泄方式与肢口纲相同,而马氏管又是陆生种类具有的,这正说明蛛形纲是节肢动物中从水生向陆生生活过渡的一个类群。
(12)A正确,B和C不对。
蛛形纲是节肢动物中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呼吸系统也与排泄系统一样同时有两种,既有气管系统,又有囊肺,囊肺即水生肢口纲的囊鳃在蛛形纲动物中内陷后形成的。
少数个体很小的种类则仅靠体表进行气体交换,如某些螨类。
(13)正确。
蛛形纲动物的血液含有血蓝素。
(14)E正确,A,B,C,D均不正确。
蛛形纲动物没有蛹期,也就是说没有完全变态,故A不对。
无节幼虫存在于甲壳动物,所以B不对。
直接发育是指不经幼虫阶段,蛛形纲动物中有些种类行卵胎生,如蝎目,但仍不是直接发育,故C也不对。
蛛形纲动物幼虫蜕皮,但成虫不蜕皮,D也是错误的,只有E才是正确的选择。
156.(1)同翅目;○19,○25
(2)直翅目:○17,○18,○22
(3)脉翅目;○23,○24
(4)鞘翅目;①,⑧,⑨,○14,○20
(5)半翅目:⑥,○26
(6)鳞翅目:②,③,④,○12,○15
(7)膜翅目:⑩,○13,○21,○27,○28
(8)双翅目:⑤,⑦,○11,○16
157.(1)褐藻巨大的植物体为2n的孢子体。
(2)绿藻(衣藻)植物体为n。
(3)带有配子体的石松抱子体,a为配子体(n),b为孢子体(2n)。
(4)生有颈卵器托的地钱(雌配子体),a为颈卵器已发育的孢子体(2n),b为孢子(n),c为指状芒线(n),d为雌配子体(n)。
(5)伞菌,a为菌柄,由双核菌丝组成(n+n),b为担孢子(n),c为初期菌丝(n)。
(6)藻类植物的囊群,a为孢子体(2n);幼小孢子囊为2n;b为孢子(n)。
158.A.⑤;B.③;C.⑤;D.④;E.⑦。
图A是巢寄生关系,即一种甲虫(隐翅甲科)靠分泌一种与蚂蚁信息素极为相似的化学
物质而混入蚂蚁巢中进行生存和繁殖,其成虫和幼虫完全靠蚂蚁喂养,这与杜鹃鸟的巢寄生现象极为相似。
图B是偏利(或共栖),藻类植物生长在蟹壳上对藻类有利而对蟹类无害也无利,这符合偏利的定义。
图C是类寄生关系,一只姬蜂正在用很长的产卵器往隐藏在树干中的天牛幼虫体内产卵,类寄生是指昆虫对昆虫的寄生,最终将导致被寄生昆虫的死亡。
图D 是互惠共生关系,这种关系对双方都有利,图为海葵定居在寄居蟹的贝壳上,被寄居蟹带来带去,可不断改变取食地点,提高捕食率,而海葵触手上有毒的刺细胞可为寄居蟹提供保护。
图E是竞争关系,两只雄性长角羚正在为争夺配偶而进行仪式化战斗,竞争通常是指同种个体和不同种个体之间对资源的争夺,资源可包括阳光、水分、营养物质、食物、配偶、空间、营巢地等。
竞争的结果往往是强者胜弱者败,甚至是一方把另一方完全排除掉,即所谓竞争排除原理。
159.a.①;b.③;c.④;d.⑥;e.○12;f.○13;g.⑧;h.⑦;i.○11;j.⑩;k.⑨;l.②;m.⑤。
160.根据图解所表示出花被(或萼片、花瓣)的数目、排列以及是否联合,雄蕊数目、排列方式以及雌蕊情况(离生或合生,胎座类型),判断其适合的科为:A.⑨;B.③;C.⑥;D.②;E.①;F.⑧;G.④;H.⑦;I.⑤;J.⑩。
161.(1)
F2得到9︰3︰4的比例,这是典型的非等位基因互作的结果,属于隐性上位。
根据F1的灰色和F2中灰色鼠占9份,可以容易地填出它们的基因型。
在这里顺便提及小鼠毛色遗传的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目前已知至少涉及4对基因。
本题只涉及2个基因,可作如下理解。
“agouti”性状是指在毛尖处有一白色的环,用基因A表示,A表示有这一性状,a为无这一性状。
B为黑色性状,b为无色。
A和B基因同时存在时,是在黑色毛的毛尖上有一白环,因此总体观察呈灰色。
(2)
题意中已指明这两个基因之间“是不完全显性”,因此是一对等位基因。
设B为黑毛色基因,对性基因为b,因此X B Y为♂黑色,X b Y为♂红色,玳瑁猫肯定是X B X b,而且一定是雌的(除非有一个猫是X B X b Y,这是雄的玳瑁猫,十分罕见)。
F1中有一红色雌猫,其基因型应为X b X b,因此亲本雄猫一定是X b Y。
其他个体可依此而推测出基因型和性别。
(3)
首先根据F2的特殊比例(12︰3︰l)就可以判断,这是两对因子杂种在子二代分离时9︰3︰3︰1的一种变化。
同样,根据12︰3︰1的比例,应当知道这是一种显性上位的作用。
因此,该题可作如下理解,基因B控制毛色为黑色,b为褐色,但A基因是一种对B或b起抑制的基因,有A基因存在时,B或b基因都不起作用,而a基因则没有这种作用。
所以12/16中的白色应为(9/1 6AB)+(3/16Abb),3/16的黑色显然是aaB,而褐色应为aabB亲本既然为纯种,必然是aabb和AABB的基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