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江苏专用历史一轮点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5 两次工业革命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限时集训(十五)两次工业革命
(时间:30分钟分值: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19·无锡期中调研)1858年是泰晤士河的“奇臭年”,臭气冲天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连河边议会大厦的窗上也不得不挂起一条条浸过消毒药水的被单。

1878年,“爱丽丝公子”号游船在河上沉没,死亡640人,许多人并非溺死,而是因为喝了污染的河水。

与泰晤士河的污染关系密切的是() A.蒸汽机的发明使用
B.电动机的勃然兴起
C.内燃机的大面积推行
D.汽车飞机的普及率高
A[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造成环境的巨大污染,源于其动力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故A项正确;电动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广泛使用,故B 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内燃机大面积使用,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和飞机普及率高,故D项错误。

]
2.18世纪英国的手工工场中,做出一根大头针大约需要十八道工序,每天一个工人能制造出4800根大头针。

如果他们彼此无关独立工作,一个人一天也做不出二十根大头针。

这对工业革命发生所起的作用是()
A.可以省时省力地完成更多工作
B.将秩序和规律带到生产实践
C.对生铁的需求量有较大的增加
D.专业分工有利于技术的创新
D[根据材料可知分工合作提高效率,这有利于工人进行技术创新,推动工业革命的发生,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

] 3.(2020·常州田家炳中学调研)狄更斯描写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这是个令人绝望的
冬天;我们前面什么都有,我们前面什么也没有。

”这表明了工业革命() A.引发了社会的动荡
B.使民众与政府的矛盾不断加深
C.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导致经济和民众生活产生反差
D[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既强调了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又强调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一方面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贫富分化,即导致经济和民众生活产生反差,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只强调了消极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也只强调了消极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只强调了积极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

]
4.(2020·泰州中学月考)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

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B[材料信息有关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研究视角有:经济角度、政治角度、自然因素角度,这说明对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认识越来越多元,故B项正确;历史研究没有唯一正确的观点,研究角度不同,观点也就不同,故A 项错误;材料中的英国最早具备经济条件、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英国自然条件优越等,这些视角都是基于对英国与其他国家的比较而得来的,故C项错误;后期的研究未必比传统观点更为可信,故D项错误。

]
5.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年),一方面,有贵族宫殿式的庄园;另一方面,则是农人破败的茅屋草舍。

一方面,是工厂主舒适的生活享受;另
一方面,则是失业工人绝望的生存挣扎。

这一时期英国著名的保守党首相迪斯雷利曾把英国说成是一个“两个民族”的国家,“当茅屋不舒服时,宫殿是不会安全的。

”材料主要说明()
A.工业化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危机
B.圈地运动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C.自由主义政策不再适应经济发展
D.英国尖锐的阶级矛盾威胁封建统治
A[本题考查英国的工业革命。

根据材料时间可知是工业革命后,因此材料反映的现象是工业革命发展产生的社会问题,故A项正确;圈地运动与题目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后,英国的自由主义政策促进了其发展,1929年经济危机体现出其不足,故C项错误;英国在1689年已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故D项错误。

]
6.(2020·赣榆海头高级中学检测)下表为1838年英国工业重镇利兹市各行业工种收入概况。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B.机器生产催生了新的技术行业
C.工业革命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国家干预政策调节着收入分配
B[结合“1838年”可判断应该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蒸汽”的力量催生出新的技术行业,故B项正确;“垄断现象”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A项排除;C项说法错误,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工业革命
的发展;国家干预经济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中,故D项排除。

] 7.(2019·南通一模)“它能远距离传输,还能选择利用水力、燃料等多种资源生产,成本低廉。

同时,它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可以传输能量,而且还在于它可以传递信息。

从它开始踏上近代技术舞台的时候起,就同时显示了它为社会充当动脉和神经的双重职能。

”材料反映的科技成就()
A.率先应用于新兴棉纺织业
B.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C.促进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D.推动电力工业的建立发展
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力技术的认知。

依据材料信息“远距离传输”“多种资源生产”“传输能量”“传递信息”“动脉和神经的双重职能”可以判断出是电气技术的特点和影响,D项正确;A、B两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就;C项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技术成就,故排除C项。

] 8.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发明影响了美国生活的各个方面,当时“一个兴旺但不一定富有的城市家庭,不用走出家门就可以发现许多迹象证明工业化对它的生活的影响”。

下列有关佐证,正确的是()
A.电炉取代煤气炉
B.缝纫机由电动到数控
C.电灯代替霓虹灯
D.电冰箱从电动到智能
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电灯、汽车、电报等发明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煤气能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已出现,故A项符合题意;数控与智能化设备均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的产物,体现了信息时代的特征,故排除B、D两项;C项,霓虹灯于1910年问世,是依靠灯光两端电极头在高压电场下将灯管内的稀有气体击燃而发光,它晚于以钨丝为原料的普通光源,故电灯代替霓虹灯说法错误。

]
9.(2019·扬州一模)下表是根据《世界经济千年史》编制的3个国家和世界商品出口实际增长率(1870-1998年)。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B.1913-1950年英国商品出口增长率反映出英国大国地位的丧失
C.1950-1973年世界商品出口高速增长说明世界贸易实现自由化
D.1973-1998年中国商品出口大幅增长是因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A[1870-1913年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此时商品出口增长率的提高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故选A项;1913-1950年英国的商品出口增长率为0,只能说明英国的商品出口增长停滞,而不能说明英国丧失了大国地位,故排除B项;1950-1973年世界商品出口高速增长说明世界经济的发展,不能说明贸易实现了自由化,故排除C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故排除D项。

]
10.19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却出现了多个中心的格局。

出现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英国海外殖民地大幅减少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迅速开展
C.自由贸易政策的普遍推行
D.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B[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出现多个中心格局的主要原因是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速度超过了英国,导致英国独占地位的丧失。

A项不是其他国家发展速度超过英国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第
二次工业革命的迅速开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德发展速度超过英国,因此世界贸易出现了多个中心的格局,故B项正确;C项不是其他国家发展速度超过英国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D项出现的主要原因还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故D项错误。

]
11.(2019·苏北四市一模)埃菲尔铁塔于1887年11月26日动工,1889年3月31日竣工,铁塔的总重量约7000吨,由18038个精密度达到十分之一毫米的部件和250万个铆钉铆接而成。

诗人保罗·韦莱纳竟说它“简直像个长脖子妖妇”,破坏了整个巴黎的艺术形象。

下列对于埃菲尔铁塔的建造说法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工业革命成就②反映了建筑材料重大变革③赢得了国人一致认同④印证了工业化多元影响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B[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

埃菲尔铁塔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体现,故①正确;铁塔用的材料是铁,表明建筑材料的重大变革,故②正确;诗人保罗·韦莱纳竟说它“简直像个长脖子妖妇”,破坏了整个巴黎的艺术形象,说明没有赢得国人一致认同,故③错误;埃菲尔铁塔有人赞成,认为体现了工业革命的成就,有人反对,表明工业化的多元影响,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 12.(2020·昆山调研)《西方文明简史》中指出:“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

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

”上述材料表明()
A.世界开始从孤立走向一个整体
B.西方列强的侵略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
C.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轮船、飞机等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B[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从孤立走向一个整
体,故A项错误;据材料“19世纪末……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故B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初步)形成,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资本输出的问题,不是说明轮船、飞机等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故D项错误。

]
13.(2019·海门一模)下表是1750—188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部分)。

表格数据的变化可说明()
A.
B.中印两国已成为英美的原料产地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制造业格局
D[从表格的时间可以知道推动英美制造业领先世界的是工业革命,垄断组织还没有产生,故A项错误;材料的内容是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没有涉及原料问题,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是在20世纪初,故C项错误;从表格可知工业革命使得英美制造业领先世界,改变了世界制造业格局,故D项正确。

]
14.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从纽约运往英国的小麦,或从孟买运往英国的棉花等主要商品的运费降低了2/3以上;芝加哥和法国之间,一公担小麦运价从1868年的8.23法郎降至1902年的2.16法郎。

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是()
A.蒸汽机的广泛应用B.大规模运输能力的提高
C.通讯技术的广泛使用D.货运飞机的广泛使用
B[从材料“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正值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推动世界各地联系加强,而且使得产品的运费大为降低,便利了商品流通,故B项正确;A 项是动力方面的改进,排除;C项不能降低运费,故排除;货运飞机当时还没有出现,排除D项。

]
15.(2020.兴化中学调研)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开了投资的闸门。

(1901)
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

”导致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大航海时代海外殖民的需要
B.工场手工业改进技术的需求
C.蒸汽时代机器普及的推动
D.电气时代大规模投资的需求
D[本题考查垄断组织。

公司制是一种垄断组织,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大航海时代并没有出现,故A项错误;工场手工业改进技术的需求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推动力,但是公司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故B项错误;蒸汽时代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其生产组织管理形式为工厂,故C项错误;电气时代,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大大提高,生产规模扩大,投资需求提高,公司制即垄断组织应运而生,故D项正确。

]
二、非选择题(15分)
16.(2020·前黄中学、如东中学、姜堰中学联考一)公司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是社会进步的缩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特许公司的出现,显示了在哥伦布、麦哲伦、达·伽马相继发现新大陆之后,政府与商人联手努力想夺取新世界的财富。

这些公司都幸运地拥有皇
家发给的特许状,享有跟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贸易往来的独占权。

也因此它们兼跨了政府部门与民间部门。

……初期,英国东印度公司并不只是一家现代化的公司。

“这个全世界最了不起的商业团体”拥有一支军队,控制世界上一块广大地区,创造出全球最庞大的文职人员,伦敦大半的码头都是在它手上发展起来。

——(英)约翰·米克勒斯维特《公司的历史》材料二1776年3月8日,英国伯明翰,由两个合伙人名字命名的“博尔顿——瓦特”公司,向客户展示了新研发的产品——蒸汽机。

……在纺织、机械、冶金等各个行业中,几乎看不到必须由政府特许才能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尽管公司规模不大,但与重商主义时代相比,有了一个重要的变化:大量生产性的工业公司开始取代传统的商业贸易公司,成为经济舞台上的主角。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材料三今天中国大陆已经有30多家公司跻身于世界500强,包括阿里巴巴、江苏沙钢等民营企业,更重要的是,4 000多万家中小企业支撑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公司由特许到注册,市场由垄断到竞争,经济由封闭到开放,政府权力正在逐步退出微观经济领域,公司正在回归到市场之中。

公司发展需要的外部环境也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包括《公司法》在内的一批民商事法律法规已经颁布实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越来越规范。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
(1)据材料一,概括“公司”的主要特点。

(3分)
(2)与材料一的“公司”相比,材料二的“公司”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公司的发展反映了当今中国的哪些社会进步。

(8分)
解析:第(1)问,“政府与商人联手”可见官商结合,“这些公司都幸运地拥
有皇家发给的特许状”说明政府特许,“兼跨了政府部门与民间部门”“拥有一支军队”可见经济、政治、军事功能兼备,种种迹象表明,这些公司规模庞大,影响巨大。

第(2)问,第一小问变化,“两个合伙人”表明公司由私人自由组建,“公司规模不大”,“大量生产性的工业公司开始取代传统的商业贸易公司”说明材料二中的公司以生产性的工业公司为主。

第二小问原因,抓住材料中“1776年、蒸汽机”等关键信息,可从工业革命、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分析。

第(3)问,题干的中心词是“进步”,从材料三中提取关键信息:“跻身世界500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均得以发展,“经济由封闭到开放”,“公司发展需要的外部环境也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由此展开阐释。

答案:(1)特点:官商结合;政府特许(或垄断经营);经济、政治、军事功能兼备;规模庞大,影响巨大。

(2)变化:私人自由组建公司;规模不大;生产性的工业公司为主。

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自由主义的兴起;民主政治的发展。

(3)阐释:出现跻身世界前列的大公司,反映了中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高;各种类型的公司蓬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由封闭到开放,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公司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社会逐步走向法制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