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教材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课时分层作业6 哈姆莱特(节选)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06《哈姆莱特(节选)》朗读精讲+知识点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06《哈姆莱特(节选)》朗读精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d4bfcea2b160b4e767fcfb9.png)
知识清单1、《哈姆雷特》是由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
2、戏剧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
3、《哈姆雷特》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悲剧艺术手法,代表着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4、《哈姆雷特》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5、作品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同英国黑暗的封建现实之间的矛盾,揭露了英国封建贵族地主阶级与新兴资产阶级之间为了争夺权力而进行的殊死较量,批判了王权与封建邪恶势力的罪恶行径。
6、《哈姆雷特》是悲剧的集大成者。
哈姆雷特与奥菲莉亚的悲剧性爱情是其中重要的悲剧元索。
7、该作品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和娴熟的艺术技巧而著称。
8、除了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语言运用的适当与精美,《哈姆雷特》的另一个显著的艺术特色就是它情节的丰富与生动。
9、《哈姆雷特》之所以成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首,不仅仅在于作品最后的悲惨结局,同时还在于作品带给人们沉重的反思,对哈姆雷特命运的反思,对当时文艺复兴时期社会背景的反思。
人物形象★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出身高贵的丹麦王子,从小受人尊敬且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无忧无虑的生活使哈姆雷特成为一个单纯善良的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者。
父亲死后的这段时间的经历,哈姆雷特的思想有了重要的转变,他努力克服自身的缺点,变得很坚定,他打算奋起反抗,哪怕以生命为代价。
哈姆雷特是一个悲情式的英雄,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即使充满了复仇的怒火,他也不滥用暴力。
他对生活由充满信心到迷茫到再次坚定,在磨炼的过程中他通过亲身的经历和自己的思考来提升自己。
在磨炼中他变得坚强,变得不再犹豫,做事果断,他要通过自己的奋斗来改变命运。
★克劳狄斯:丹麦现任国王。
他是哈姆雷特的叔父,在哥哥死后继任了王位。
克劳狄斯是莎士比亚刻画的一个丑恶的人物形象。
第6课《哈姆莱特》(节选)课时作业(含答案)
![第6课《哈姆莱特》(节选)课时作业(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066a2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3.png)
第6课《哈姆莱特》(节选)课时作业题型一:课内阅读选择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她应该是当之无愧的感动中国瞩目人选,她的勇气与善良之举,正是引领时代风气的动人细节和大爱无畏的瞬间定格。
B.“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说明读者的认知水平不同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是有差别的。
但是无论怎样,哈姆莱特是一个悲剧形象,这是毋庸置喙的。
C.《中国人的性格》一书直言不讳地指出了中国人性格中的突出弱点,首当其冲的便是过于看重虚无的面子,执着于面子上的那些繁文缛节,甚至不惜以此牺牲利益。
D.就说这组获奖作品吧,这坐车的和拉车的神情大不相同。
旁边的路人呢,有穿戴阔绰的,也有身无长物、挠着脑袋一副艳羡神态的……这些动作、神态,都得传递出来。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
他一共创作了154首十四行诗,其中《十四行诗集》最为著名。
B.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有《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和《亨利四世》,喜剧有《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等。
C.《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五幕悲喜(正)剧。
剧本描写一对青年男女因家族间的世仇而不能联姻,结果自杀的故事。
D.戏剧文学的两个重要内容是戏剧冲突和戏剧语言。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中国的戏剧是杰出的,北京的山水人物和戏剧表演,更是举世闻名。
②经过创巨痛深的甲午战争和庚子事变,清政府由被动走向主动,开始借鉴和吸收西方法律,改变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传统架构,建立诸法并重诸法分立的近代法律体系。
③有人说,开发商修了桥,自己的房子更好卖了,开发商对此并不回避,并明确提出,企业需要建桥时的一言九鼎,更需要后期发展的恪守诚信,服务至上。
④生活中辐射无处不在,除电视机外,电脑、手机等物品也会产生电磁辐射,但这些电器的辐射功率都不大,对人体的影响不足为奇,基本在安全范围内。
2021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必修下册学案:第2单元 6 哈姆莱特(节选) (含解析)
![2021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必修下册学案:第2单元 6 哈姆莱特(节选)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60e4a74431b90d6d85c734.png)
[语言建构]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迷惘.(wǎnɡ) 虔.敬(qián) 鞭挞.(tà) 皮囊.(nán ɡ) 怪诞.(dàn) 嫁奁.(lián) 陨.落(yǔn) 延宕.(dàn ɡ) 吮.吸(shǔn) (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抹⎩⎨⎧涂脂抹.粉(mǒ)抹.布(mā) (2)禁⎩⎨⎧关禁.(jìn )禁.不住(jīn ) 2.语境辨析法(1)对于这种不正当竞争行.(xín ɡ)为,行.(háng)家里手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端倪。
(2)林冲被解.(jiè)差押着一路前行,内心里面的苦闷总是难以排解.(jiě)。
二、写对字形 (1)⎩⎨⎧wǎn ()转wǎn ()惜手wàn () (2)⎩⎨⎧chóu ( )躇波tāo ( )zhù( )造 (3)⎩⎨⎧shēn ()吟shēn ()手chēn ( )面(4)⎩⎨⎧fěi ( )谤fēi ( )红咖fēi ( ) [答案] (1)婉 惋 腕 (2)踌 涛 铸 (3)呻 伸 抻 (4)诽 绯 啡三、积累词语1.理解辨析(1)吝啬·吝惜二者都有过分爱惜财物的意思。
不同的是,“吝啬”主要指当用的不用,贬义词;“吝惜”表示珍惜,中性词。
(2)消遣·消磨“消遣”多指以娱乐、游戏来消闲解闷,如到河边去钓鱼消遣,借下棋消遣;“消磨”多指意志消沉而无所事事,如消磨时间,消磨岁月。
(3)变幻·变换“变幻”指不规则地改变,内容方式很不稳定,多指抽象事物,如“风云变幻”“变幻莫测”;“变换”指事物的一定形式或内容替换成另一种,如“变换位置”“变换方式”。
(4)举世瞩目·举世闻名二者都有“全世界都知道”的意思。
不同的是,“举世瞩目”侧重于被关注;“举世闻名”侧重于名声大。
2.明确词义(1)紊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神魂颠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涂脂抹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虔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鞭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甜言蜜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烟视媚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听其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杂乱;纷乱。
第2单元 第6课 哈姆莱特(节选)-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第2单元 第6课 哈姆莱特(节选)-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be8f60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0.png)
[运用] ①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不用再掩饰自己的错误了, 还是老老实实地承认吧。
②大雪掩盖了大地,我们已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3.涂脂抹粉·文过饰非 [辨词] 二者都有“掩饰”的意思。涂脂抹粉:涂胭脂,抹香 粉,修饰容貌,比喻对丑恶事物进行粉饰。文过饰非:掩饰过失、 错误。“涂脂抹粉”的适用对象是丑恶的事物,“文过饰非”侧重 于过失、错误。
试探后密谋:②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答案] ①奥菲利娅试探哈姆莱特 ②派哈姆莱特去英国
任务探究一 矛盾的王子,生命的哀歌 ——分析人物形象,鉴赏戏剧冲突
[任务导引] 《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的经典形象,无疑是世人所关注的焦 点。哈姆莱特一生的经历折射出他内心的凄厉和壮烈。莎士比亚在 世界戏剧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存在,他作品中的戏剧冲突尤其能体现 时代或者说社会环境与人物自身性格之间碰撞出的激烈火花。
[运用] ①不管他怎样 涂脂抹粉,也掩盖不了他的丑恶本质。 ②有的人生前尽量为自己树碑立传,文过饰非 ,很少有像瞿秋 白同志这样坦荡无私、光明磊落的。
4.举世瞩目·举世闻名 [辨词] 二者都有“全世界都知道”的意思。举世瞩目:全世界 的人都注视着,形容影响很大。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 常著名。“举世瞩目”侧重于被关注,“举世闻名”侧重于名声大。
课文节选的是第三幕第一场,写奥菲利娅奉命前来试探哈姆莱 特,哈姆莱特装疯应对,奥菲利娅信以为真,异常痛苦。波洛涅斯 坚称哈姆莱特是为爱发疯,克劳狄斯却心怀鬼胎,准备假英王之手 加害哈姆莱特。
哈 (姆 节莱 选特 )试国哈探王姆莱国 ①特王和 识奥 破试菲探利娅内 装的心 疯父独 卖亲白 傻设下圈套情 性 语节 格 言生 鲜 形动 明 象
《哈姆莱特(节选)》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哈姆莱特(节选)》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eb377c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e.png)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
莎士比亚作品成了一种有代表性的西方文字符号,①
延宕 戏剧用语,指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紧张的剧情推进过程中,作者将 矛盾各要素加以融合与选择,以副线上的某一情节或穿插性场面,使冲 突和戏剧发展受到抑制或干扰,从而使情节运行达到暂时的缓和,事实 上却加强了矛盾的尖锐性和情节的紧张性,也激发了观众强烈的期待心 理。对于“延宕”,学术界一般都视之为哈姆莱特的独特行为。
4.本文的戏剧语言有哪些特点?
① 运用长篇内心独白来揭示人物复杂而隐秘的内心世界。表现哈姆莱特感情灼热、 忧郁彷徨的长篇独白,在揭示他内心矛盾的同时,展示了莎士比亚词汇的丰富和生动。 如哈姆莱特关于生死问题的著名独白,就展示了他复仇过程中痛苦的心灵冲撞。
② 运用人物之间强烈的对比性语言,来突出人物形象。有正反面形象之间的对比, 也有正面同类人物之间的对比。如哈姆莱特的激情、深沉与克劳狄斯的阴沉、邪恶, 哈姆莱特的矛盾、优柔寡断和奥菲利娅的单纯、深情惋惜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 的语言都适合各自的身份地位及个性特点,真可谓各如其人,各有个性。
3.对于哈姆莱特这一角色,争议最多的是他迟迟不行动起来为父亲 报仇的原因。哈姆莱特行动迟缓的原因是什么?
主观原因:哈姆雷特是人文主义者,也是个人主义者,他的斗争是孤军奋战, 失败也就是必然的。这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客观原因:他所处的时代还没有提供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敌我力量的 对比还过于悬殊,这就造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 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因此,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剧情梗概
《哈姆莱特》讲述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对谋杀他的父亲、骗娶他的母 亲并篡夺了王位的叔父进行复仇的故事。父亲的死让哈姆莱特悲恸,母 亲的不忠使他绝望,哈姆莱特万念俱灰,意欲自尽,父亲的鬼魂却来对 他揭发了叔父克劳狄斯杀兄娶嫂和篡夺王位的罪恶,并要他复仇。哈姆 莱特具有崇高的人文主义社会理想,然而人性的堕落和现实的黑暗使其 深感理想的幻灭。他要重整乾坤,因而装疯与克劳狄斯进行殊死斗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第二单元 6 哈姆莱特(节选) (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第二单元 6 哈姆莱特(节选) (2)](https://img.taocdn.com/s3/m/515b860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d.png)
6 哈姆莱特(节选)课后篇一起巩固一、夯实基础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匍.匐(pū)意旨.(zhǐ)轻蔑.(miè)祈祷.(dǎo)B.怪诞.(dàn)踌躇.(chú)迷惘.(wǎng)延宕.(dàng)C.暴虐.(nuè)难堪.(kān)虔.敬(qián)紊.乱(wěn)D.劝诱.(yòu)嫁奁.(lián)陨.落(yǔn)横.暴(héng)项,“匍”应读“pú”;C项,“虐”应读“nüè”;D项,“横”应读“hè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投资不仅需要长远的眼光,还要有对时代节奏的把握。
但我可能是一个不赶趟的人,每次别人指点我如何变现,我都虚怀若谷....地听着,内心不胜惶恐。
B.现在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纸质媒体已经四面楚歌....,如若不想方设法挖掘其核心竞争力,很有可能被时代淘汰。
C.共享单车虽然方便,但是当骑行距离较远的时候体验并不好,后续出现的共享电动单车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产品,但过了这么久共享电动单车却依然不瘟不火....。
D.为了丰富文体活动,更深刻地理解话剧,班级组织演出《雷雨》,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获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项,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
敬辞,表示对人的敬意,不能用于自己。
B项,四面楚歌:形容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使用正确。
C项,不瘟不火: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使用对象错误。
D项,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不合语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打开莎士比亚戏剧集,如同打开百宝箱,使人眼花缭乱,处处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闪现着艺术的光芒。
B.法国时间7月9日,中国戏剧迎来了高光时刻——孟京辉版《茶馆》在阿维尼翁IN戏剧节上演,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和专家媒体一起见证了中国当代戏剧美学跨时代的一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第2单元 6 哈姆莱特(节选) (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第2单元 6 哈姆莱特(节选) (2)](https://img.taocdn.com/s3/m/48a2fef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f.png)
6 哈姆莱特(节选)课后训练·巩固提升会应用必备知识基础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翻译虽是不同语言文本间的转换,但优秀的译作断然不是简单的,而是在另一种语言环境中完美地展示原作的神韵,使其还魂重生。
译作如同翻译家的婴儿,被悉心呵护。
这一富于高度创造性的劳作,译者非殚精竭虑、而不能臻于完美之境。
如果说原作有点像作曲家涂抹在纸页上的五线谱,翻译者则好似演奏家,将奔腾回荡在作曲家心胸中曼妙绵长的乐音让各种乐器源源不断地传达到人们的耳畔。
乐谱一旦落笔定形,后人无法随意更改,但演奏却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版本,众多演奏者有自己不同的处理方式,这也造就了不同的演奏风格。
他们,有时实难分出高下。
文学翻译亦复如是,对原文的体悟,译者自身的生命体验,对母语的创造性运用与开拓,在字里行间融为一体。
可以说是译者让莎士比亚披上了汉语的外衣,在汉语语境中还魂重生。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B )A.如法炮制处心积虑星罗棋布各有所长B.依样画葫芦苦心孤诣密密匝匝各有所长C.如法炮制处心积虑密密匝匝各行其是D.依样画葫芦苦心孤诣星罗棋布各行其是解析:依样画葫芦:照别人画的葫芦的样子画葫芦。
比喻单纯模仿,没有创新。
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
此处是说翻译不是单纯的模仿,应选“依样画葫芦”。
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此处是说译者翻译的时候煞费苦心,是褒义的语境,应选“苦心孤诣”。
密密匝匝:很稠密的样子。
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
此处形容的是文字如同五线谱一样密集,应选“密密匝匝”。
各有所长:各有各的长处、优点。
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
此处是说演奏家各有各的长处,应选“各有所长”。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C )A.翻译者则好似演奏家,各种乐器将奔腾回荡在作曲家心胸中曼妙绵长的乐音源源不断地传送到人们的耳畔。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必修(下)课时作业:2.6 哈姆莱特(节选)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必修(下)课时作业:2.6 哈姆莱特(节选)](https://img.taocdn.com/s3/m/4587033e551810a6f4248658.png)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00年前,中国大地________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以磅礴之力________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信心,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中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多地体现为“家国情怀”。
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________,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
”()。
五四时代的青年们心怀天下,为济世救民,不惜________,慷慨赴难。
秉承五四精神,家国同构,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和奋斗动力,最终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这是五四精神最大的当代价值,也是我们对五四运动100周年最好的纪念。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C)A.爆发鼓动临危受命夙夜在公B.暴发鼓动挺身而出舍生取义C.爆发鼓舞挺身而岀舍生取义D.暴发鼓舞临危受命夙夜在公解析:“爆发”,①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
如火山爆发。
②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
如爆发革命,爆发战争。
“暴发”,①突然发财或得势。
②突然发作。
如山洪暴发。
本题中,第一处横线,根据语境,此句是说五四运动突然发生,且与革命、战争有关,因此应该选用“爆发”,排除选项B、D。
“鼓动”,是指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他们行动起来,含贬义。
“鼓舞”,是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褒义词。
本题中,第二处横线,根据语境,可知此处所填词语要与“信心”搭配,因此只能选用“鼓舞”,排除选项A。
“临危受命”,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挺身而出”,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本题中,第三处横线,根据语境,此句是说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主动地、勇敢地站出来奋起抗争,而不是被动接受任命,因此应该选用“挺身而出”。
《哈姆莱特(节选)》-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哈姆莱特(节选)》-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9665c3d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96.png)
莎士比亚
激趣导入
莎士比亚认为,戏剧“仿佛要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 面貌,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 他遵循着这一创作原则,创作的作品广泛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和欧 洲其他国家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作者名片
伟大的戏剧天才——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1564—1616), 英国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流传下 来的作品包括37部戏剧、2首长叙事诗和154首十四行诗,其作品广 泛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等各方面的 情况。他的戏剧在欧洲戏剧发展史和文学发展史上都占据着十分重 要的地位。代表作品有《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罗密 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
文学常识
话剧 话剧指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20世纪初传到中国,是一门综 合性艺术,剧本创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缺一不可。话 剧艺术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舞台性。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 作用有二:一是利于演员表演剧情,二是利于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
第二,直观性。话剧首先是通过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 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再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 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
◆曾国藩和左宗棠都是晚清的重臣,两人名气都很大,朝廷多以“曾左” 并称他们二人。曾国藩要比左宗棠大,并且曾经对左宗棠予以提拔。 但左宗棠为人十分自负,没有把曾国藩放在眼里。有一次,左宗棠很不 满地问身旁的侍从:“为何人都称‘曾左’,而不称‘左曾’?”一位侍从大胆直 言:“曾公眼中常有左公,而左公眼里则无曾公。”侍从的话让左宗棠深 思良久。
写作技法
善用比喻 莎士比亚善于运用比喻等形象化的语言,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 感情的变化。如奥菲利娅在谈到哈姆莱特的变化时,就用了一连串的 比喻句:“我是一切妇女中间最伤心而不幸的,我曾经从他音乐一般的盟 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 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这段话就 极富抒情性和形象性。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必修(下)作业课件:2.6 哈姆莱特(节选)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必修(下)作业课件:2.6 哈姆莱特(节选)](https://img.taocdn.com/s3/m/7ea1e35571fe910ef02df8a4.png)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A.《哈姆莱特》《李尔王》《奥赛罗》《威尼斯商人》是 莎士比亚创作的著名的“四大悲剧”。 B.马克思、恩格斯曾提出“文艺创作要莎士比亚化”,高 度肯定了莎士比亚的艺术成就。 C.欧洲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D.在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文学作品还有意大利薄伽丘的 小说《十日谈》、法国拉伯雷的小说《巨人传》、西班牙塞万提 斯的小说《堂吉诃德》、英国乔叟的小说《坎特伯雷故事集》 等。
7.根据下面的内容,以单句的形式为“悲剧”下一个定义。 ①悲剧是戏剧的主要类型之一,被各国戏剧家广泛采用。
②悲剧的基本特点是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
其悲惨的结局。
③古代的悲剧发源于古希腊祭祀酒神的仪式。
④当时悲剧的内容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史诗。 悲剧是 发源于古希腊祭祀酒神仪式,大都取材于神话、传 说和史诗,以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 结局为基本特点,被各国戏剧家广泛采用的一种主要戏剧类型 。
暴虐.(nuè)
D.迷惘.(mǎng) (chóu)
吝.惜(lìn)
懦.夫(nuò)
淫. 消遣. 祈祷. 踌.躇
解析:A项,“淫”应读“yín”;C项,“虐”应读 “nüè”;D项,“惘”应读“wǎng”。
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要是哈姆莱特在________他自己的心神的时候,做了对不起 雷欧提斯的事,那么就不能算是哈姆莱特做的,哈姆莱特不能承 认。那么是谁做的呢?是他的疯狂。既然是这样,那么哈姆莱特 也是属于受害的一方,他的疯狂是可怜的哈姆莱特的敌人。当着 在座众人之前,我承认我隔屋放箭误伤了我的兄弟;我现在要向 他请求大度________,______我的不是出于故意的罪恶。
《哈姆莱特(节选)》-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哈姆莱特(节选)》-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8c40aa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1e.png)
仇
王子察觉奸谋后是如何做的?对于国王、雷欧提斯,他决定做些什么? 你从中可看出哈姆莱特怎样的形象特点?
我不该在雷欧提斯之间
真
失去了自制,因为他所遭遇
诚
的惨痛,正是我自己的怨愤 的影子。我要取得他的好感。
善 良
哈姆莱特的成长记录
A、充满理想的快乐王子 B、理想破灭、精神忧郁、思想危机 C、深入思考、寻找出路 D、在思考中行动
全剧简介
第一幕
老王鬼魂显现,告知哈姆莱特自己是被克劳狄斯害死的, 这是复仇的缘起。
第二幕
国王克劳狄斯心怀鬼胎,派原为哈姆莱特之友的罗森格 兰兹等人对他展开试探。
第三幕
克劳狄斯进一步利用哈姆莱特的恋人奥菲利娅对哈姆莱 特试探的同时,哈姆莱特佯装疯癫,通过俳优所演的戏证 实了克劳狄斯的恶行,并为复仇误杀了正在偷听他和王 后谈话的弄臣波洛涅斯
——雨果
哈姆莱特不单只是个悲剧英雄,而且是一个多
思想的少年。
——梁实秋
哈姆雷特挑着理性的灯笼在寻找大写的人。
——苏联·阿尼克斯特
“从天性上说,哈姆莱特是一个强有力的人,他精力充沛, 灵魂伟大,他在软弱时也是伟大而强有力的,因为一个精神 强大的人,即使跌倒,也比一个软弱的人奋起的时候高 明。” ———别林斯基
哈姆莱特的母亲企图劝说他忍让,却受到了他 的指责,激愤中哈姆莱特误杀了情人奥菲利娅 的父亲。狡猾的克劳狄斯这时派哈姆莱特出使 英国,背后命人暗地将他处死。哈姆莱特察觉 内情后中途逃回丹麦。回来后知道情人奥菲利 娅因父死、爱人远离而发疯落水溺死。哈姆莱 特悲愤交加,中了奸王的毒计。奸王利用奥菲 利娅之兄雷欧提斯为父复仇的机会,密谋在比 剑中用毒剑、毒酒来置哈姆莱特于死地。结果, 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王后饮了毒 酒,奸王也被刺死。王子哈姆莱特临死嘱托好 友传播他的心愿。
6《哈姆雷特(节选)》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6《哈姆雷特(节选)》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d54776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e.png)
性格特点:忧郁厌世,软弱迟疑,优柔寡断
人物形象
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
哈姆莱特是一个富有理想,敢于行动的人,勇敢、 果断使得他具有“英雄”的个性,但文中也可以看出他 的迟疑、忧郁、孤独。
他既是一个身负为父报仇、扭转乾坤重任的英勇、 果断的王子;又是一个具有“延宕”、迟疑、多虑性格 的忧郁王子。
合作探究
哈姆莱特——雷欧提斯 (杀父“害”妹之仇)
哈姆莱特借戏演戏,“戏中戏”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试探叔父克劳狄斯杀父娶母、篡权夺位之罪行。
哈姆莱特对奥菲利亚说的话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哈姆莱特故意坐在奥菲利娅身边装出一幅因痴情而精神失 常的样子,胡言乱语。目的是让人们尤其是国王认识到哈姆 莱特是因为恋爱失意而疯了,从而放松对王子复仇的警惕。
讨论:在你的眼中,哈姆莱特是一个怎样的人?
两大特征:
忧郁 延宕 (犹豫、拖延)
善良忧郁的王子 愁容满面 沉默寡言 性格也有明朗的一面,诙谐幽默
忧郁厌世、软弱迟疑、优柔寡断 聪明机智,有勇有谋,敢爱敢恨
(不求统一,言之有理即可)
克劳狄斯
·封建君主的残忍 ·阴谋家的阴险 ·伪君子和善的虚伪 老奸巨猾、诡计多端
HAMLET
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 一千个哈姆雷特。
——恩格斯
活着,还是去死,这 真是一个值得思虑的 问题。
——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
哈姆莱特
宁可不要100个印度,也不能没有莎士比亚。
作者介绍
在西方世界,一般人家必备的两本 书,一本是《圣经》,一本就是《莎士比 亚全集》。1984年选举世界10名伟大作家 莎士比亚名列第一。
全剧情节梗概
第一幕:老国王鬼魂显现,告诉哈姆莱特自己是被克劳狄斯害死的,这是复仇 的缘起。
部编语文必修下同步练习:第6课哈姆莱特(节选)
![部编语文必修下同步练习:第6课哈姆莱特(节选)](https://img.taocdn.com/s3/m/e78acb0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2.png)
第6课哈姆莱特(节选)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几百年来,莎士比亚诗歌和戏剧的魅力一直像磁石般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
莎士比亚是敏锐的学习者,又是伟大的创新者。
①__________的一个突出例证是悲剧《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的故事最早见于《丹麦史》,流传多年,复仇这一情节俗套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舞台上②__________。
然而在莎士比亚笔下,这两者都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丹麦王子哈姆莱特被剧作塑造成敏感多思的人文主义者,浓墨重彩地表达了一位理想主义者单枪匹马重整乾坤的企图。
莎士比亚写戏不拘泥于要求行动、时间、地点一致的“三一律”陈规,也不太介意悲喜雅俗之类的划分。
因此,他的历史剧主人公能时而现身宫廷,时而出没沙场,情节③__________;他的喜剧和悲剧不是单纯的,而是错杂的混合体。
莎士比亚在表达他对历史、现实及人性的考察和认识时,以正面形象寄托自己的理想,也常常借各色人之口让多种社会思想和话语同台“表演”,百家争鸣。
举个例子,喜剧《威尼斯商人》中有三条线索的情节交错发展,而且人物的思想、性格和表现都包含很多彼此抵牾的复杂成分,体现了作者思想深处的困惑和局限。
莎士比亚的早期剧作喜欢用富丽堂皇的词句,后来的成熟作品则显得更得心应手,不仅能用丰富多彩的语言贴切而生动地表现不同人物的多重特色,而且能以④__________的词句传达不同人物复杂的感情和思想。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各项中,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B.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D.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面的内容,用单句的形式给“悲剧”下定义。
新教材高中语文课时检测六哈姆莱特(节选)(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下册
![新教材高中语文课时检测六哈姆莱特(节选)(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6d9d90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1a.png)
*哈姆莱特(节选)(50分钟,47分)一、基础达标(3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在 ______的年代,野生动物的确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但自从进入农耕文明,很大部分人已经不吃野味。
现在怎么还有野味消费?卖家的心态很容易______,无非是“利字头上一把刀”,但买家为什么就“吃”心不改呢?说好吃肯定是牵强的。
我们的先祖把能够驯化的物种进行________、培育,势必是依照口味进行的选择和淘汰,没道理把难吃的养起来、好吃的放生。
至于营养价值,更是没有数据支撑。
但为什么要吃呢?基本可以总结为两点,一是缺,二是玄。
吃野味,某种程度上就在于它稀缺。
如果穿山甲、猕猴窜得满街都是,猪和羊生活在深山老林,恐怕吃猪和羊也会成为“时尚”。
另一种原因就更显荒谬,是因为“玄”。
中国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______ 强调看重“天然”,在传播的过程中甚至异化为一种“玄学”。
典型代表就是“药引子”,“童子尿”是最简单易得的,难度大者如《杨家将》中六郎昏迷,大师开出的药引子居然是太后鬓角的三根头发。
小说毕竟是小说,现实中偏偏就有人信这个邪,相信虎骨去风湿,相信吃狼能壮胆,相信“以形补形”。
我们必须牢记的是,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犹如一张大网,每个物种都是网上的一道经纬,对人类来说,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使这个大网上发生孔洞,任何每一个孔洞都是绝对危险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茹毛饮血揣测筛选仅仅B.筚路蓝缕揣测选用过于C.茹毛饮血揣度筛选过于D.筚路蓝缕揣度选用仅仅【解析】选C。
茹毛饮血:指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
筚路蓝缕:指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第一空应选“茹毛饮血”。
揣度:估量;推测。
揣测:推测,猜测,是对事物的发展及结局的判断和猜想。
第二空应选“揣度”。
筛选:利用筛子进行选种、选矿等,现泛指通过淘汰的方式挑选。
选用:选择使用或运用。
课时作业22:第6课 哈姆莱特(节选)
![课时作业22:第6课 哈姆莱特(节选)](https://img.taocdn.com/s3/m/9da4e871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94.png)
哈姆莱特(节选)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一个是混双卫冕冠军,一个对世界冠军头衔充满渴望。
在鹿特丹世乒赛的赛场,曹臻和张超是当之无愧....的最佳搭档。
②他是搞保卫工作的,他一住下,马上就明白自己已失去自由,非常生气,又莫名其妙....,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始终没有参加会议。
③会谈后,美方对于第一天“十分高兴”,认为双方在会谈中避开了外交上的繁文缛节....,以务实的方法来建立沟通的桥梁。
④“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多少带有一些主观的感情色彩,但无论如何,哈姆莱特是一个悲剧形象,这是毋庸置喙....的。
⑤第一次见到王师傅便喜欢上了她,那轻柔的嗓音,那甜美的微笑,一看便知是个一团和气....的人。
⑥秋白同志经常对自己求全责备....,要求很严格;人们一提到他,总会夸起他大公无私,光明磊落。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③D.④⑤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警钟月刊》刊登了一篇报道一位“贪内助”钱迷心窍,利令智昏,积极帮助甚至鼓励丈夫敛财受贿,结果把丈夫推向犯罪深渊的过程,提醒官员家庭引以为戒。
B.米兰·昆德拉说过,如果小说有某种功能,那就是让人发现事物的模糊性。
这说明小说这种文体,不是要将世界简单化,而是将看似简单平凡的事物复杂化。
C.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膜拜、羡慕、崇敬,而在于自己对社会、对历史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何种贡献。
D.紧急避险造成损害,是指行为人在遭到紧急危难的情况下,为避免或救护一个较大的合法权益使之不受损害,不得已而对较小的利益所致的损害。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哈姆莱特》的第一个冲突是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的矛盾冲突。
_____,是以哈姆莱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新人与以克劳狄斯为首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殊死搏斗,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第二个冲突是哈姆莱特内心的矛盾冲突,从表面上看,这是何时复仇,怎样复仇的焦虑,实际上它是哈姆莱特的人文主义理想的动摇和坚守,是新旧思想的抉择,同样是无法调和的。
高中语文课时作业6哈姆莱特节选含解析部编版下册
![高中语文课时作业6哈姆莱特节选含解析部编版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eccc80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d.png)
课时作业6 哈姆莱特(节选)第一课时基础巩固一、积累运用1.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一项是(D)①记者在现场看到,总理在一个临时搭起的帐篷里,打着手电筒,________今晚的救灾工作。
②市民吐槽5年买房的________历史,被房产中介忽悠成家常便饭。
③受到诸多政策因素、制度因素的制约,理财产品市场发展尚不规范完善.创新理财产品的结构设计是________解决的问题.A.部署心酸亟待B.布置辛酸急需C.布置心酸急需D.部署辛酸亟待解析:“部署工作”和“布置工作”都是正确的说法,只是所述范围不同。
“部署工作”是对大的范围而言的,且具有统领的意思。
而“布置工作”通常所指的范围较小,内容也较为细致.“辛酸”,辣和酸,形容痛苦悲伤;“心酸",心里悲痛。
“急需”,动词,紧急需要;“亟待”,副词,表示急迫。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A.《哈姆莱特》浓墨重彩地塑造了一位企图单枪匹马重整乾坤的年轻理想主义者的迷惘、痛苦和悲怆。
B.莎翁最大的贡献不在于他接受现成的变化,而在于他对这一时期英语词汇的最大胆的创新,并且用他的作品将新创的词最广泛地传播开来。
C.莎士比亚大约在1588年前后开始写作,或是改编老剧目,或是独立创作,几年后便声名鹊起。
D.哈姆莱特的复仇事件是被放置在一个错综复杂的极为矛盾的环境中.既担负着复仇的使命,又承受着亲情、爱情、友情等复杂感情的折磨。
解析:A项,主宾搭配不当,“塑造"可改为“表达”;C项,“大约”“前后”语意重复,可删去“大约";D项,缺主语,“担负”的主语不是“事件”,应在“既担负着”前面添加“哈姆莱特”。
3.在下面语段横线处填入的语句,衔接最紧密的一项是(C)生存还是毁灭,________.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________。
课时分层作业 6 哈姆莱特(节选)—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课时分层作业 6 哈姆莱特(节选)—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e03f85c4b0717fd5370cdc22.png)
课时分层作业(六)[基础运用层]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匍匐..(pú fú) 意旨.(zhǐ)暴虐.(xuè)B.祈祷.(dǎo) 轻蔑.(miè) 难堪.(kān)C.怪诞.(dàn) 忏.悔(qiān) 踌躇..(chóu chú)D.迷惘.(wǎnɡ)延宕.(dānɡ) 虔.敬(qián)B[A项,“虐”应读nüè。
C项,“忏”应读chàn。
D项,“宕”应读dànɡ。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你们烟视媚行....,淫声浪气,替上天造下的生物乱取名字,卖弄你们不懂事的风骚。
(眯眼看,慢慢走,形容新婚妇女举止安详)B.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拖延)C.你们不能用迂回婉转....的方法,探出他为什么这样神魂颠倒,让紊乱而危险的疯狂困扰他的安静的生活吗?(回旋曲折)D.他承认他自己有些神经迷惘..,可是绝口不肯说为了什么缘故。
(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该怎么办)A[A项,“烟视媚行”的意思在此处应是形容扭捏不自然的样子。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英国人,乃至许多西方人,早已把莎士比亚戏剧当作可以生生不息地解读各种基本文化命题的精神源泉。
B.作为文艺复兴时代的伟大代表人物,莎士比亚不仅是伟大的创新者,而且是敏锐的学习者。
C.几百年过去了,《哈姆莱特》这部戏剧的魅力无穷依然深深地吸引着无数的人。
D.塔可夫斯基认为《哈姆莱特》是“所有艺术中最伟大的天才之作,就感召、崇高和简朴而言,相比之下没有别的剧本可与《哈姆莱特》比肩”。
A[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莎士比亚不仅是敏锐的学习者,而且是伟大的创新者”;C项,主谓不搭配,可改为“《哈姆莱特》这部魅力无穷的戏剧”;D项,重复累赘,删去“相比之下”。
2023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2单元6哈姆莱特节选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下册
![2023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2单元6哈姆莱特节选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2d37f2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9b.png)
第6课 *哈姆莱特(节选)基础积累练一、基础清单化预练1.读准字音。
(1)单音字①迷惘.( ) ②虔.敬( ) ③鞭挞.( ) ④嫁奁.( ) ⑤罪孽.( ) ⑥戕.害( ) ⑦吮.吸( ) ⑧忏.悔( ) (2)多音字①尹大拿是抗战胜利后在自己的处.( )所被处.( )死的。
②养好牲畜.( )是发展畜.( )牧业的根本。
③民族耻辱的创.( )痛我们铭刻在心。
如今,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中,我们更加体会到科技创.( )新的意义。
2.辨明字形。
(1)⎩⎪⎨⎪⎧wǎn( )转wǎn( )惜手wàn( ) (2)⎩⎪⎨⎪⎧chóu( )躇波tāo( )zhù( )造(3)⎩⎪⎨⎪⎧shēn( )吟shēn( )手chēn( )面 (4)⎩⎪⎨⎪⎧fěi( )谤fēi( )红咖fēi( )3.判断成语运用正误。
(1)古希腊神话中,有位名叫纳西索斯的俊美男子,他有一天在水面上看见自己的倒影,瞬间神魂颠倒....,便日日流连湖边,望着自己的影子,死后化作水边娇艳的水仙花。
( ) (2)无论是《拾玉镯》中烟视媚行....的玉姣,还是背篓摆摊的苗族女子,乃至苍莽远山与旷野泊船,他的画无一笔传统程式,却又有非常诗化的东方意蕴。
( )(3)现在的某些媒体为了传播正能量,在宣传英雄模范人物时过多地涂脂抹粉....,这不但没有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反而损害了英雄模范人物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 )二、语基习题化细练4.下列各句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雷欧提斯,我的剑术 已久,只能给你帮场。
(2)不,我们不要害怕什么 ;一只雀子的死生,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
(3)尊贵的哈姆莱特,让我们互相 ;我不怪你杀死我和我的父亲,你也不要怪我杀死你!A .荒废 预兆 饶恕B .荒废 预示 饶恕C .荒疏 预兆 宽恕D .荒疏 预示 宽恕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到了文艺复兴的晚期, ① 产生的是私欲的泛滥和社会的混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作业(六)[基础运用层]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匍匐..(pú fú)意旨.(zhǐ)暴虐.(xuè)B.祈祷.(dǎo) 轻蔑.(miè) 难堪.(kān)C.怪诞.(dàn) 忏.悔(qiān) 踌躇..(chóu chú)D.迷惘.(wǎnɡ) 延宕.(dānɡ) 虔.敬(qián)B[A项,“虐”读nüè。
C项,“忏”读chàn。
D项,“宕”读dànɡ。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你们烟视媚行....,淫声浪气,替上天造下的生物乱取名字,卖弄你们不懂事的风骚。
(眯眼看,慢慢走,形容新婚妇女举止安详)B.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拖延)C.你们不能用迂回婉转....的方法,探出他为什么这样神魂颠倒,让紊乱而危险的疯狂困扰他的安静的生活吗?(回旋曲折)D.他承认他自己有些神经迷惘..,可是绝口不肯说为了什么缘故。
(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该怎么办)A[A项,“烟视媚行”的意思在此处应是形容扭捏不自然的样子。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英国人,乃至许多西方人,早已把莎士比亚戏剧当作可以生生不息地解读各种基本文化命题的精神源泉。
B.作为文艺复兴时代的伟大代表人物,莎士比亚不仅是伟大的创新者,而且是敏锐的学习者。
C.几百年过去了,《哈姆莱特》这部戏剧的魅力无穷依然深深地吸引着无数的人。
D.塔可夫斯基认为《哈姆莱特》是“所有艺术中最伟大的天才之作,就感召、崇高和简朴而言,相比之下没有别的剧本可与《哈姆莱特》比肩”。
A[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莎士比亚不仅是敏锐的学习者,而且是伟大的创新者”;C项,主谓不搭配,可改为“《哈姆莱特》这部魅力无穷的戏剧”;D项,重复累赘,删去“相比之下”。
]4.下列各句所运用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尽管你像冰一样坚贞,像雪一样纯洁,你还是逃不过谗人的诽谤。
(排比) B.难道美丽除了贞洁以外,还有什么更好的伴侣吗?(反问)C.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对比)D.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
(比喻)A[A项不是排比,是比喻。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一直以来,有关哈姆莱特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
理想和现实的冲突让哈姆莱特难以承受,让他不得不把自己生活的国家看成最坏的一间牢狱,不得不装疯卖傻隐藏自己,更不得不出言重伤他敬爱的母后。
A.他对复仇的行动为什么踌躇和拖延是被学术界争论最多的话题B.学术界把他在复仇的行动上为什么踌躇和拖延作为争论最多的话题C.争论最多的话题是学术界对他复仇的行动为什么踌躇和拖延D.学术界争论最多的话题就是他对复仇的行动为什么踌躇和拖延D[通读选项可知,B项和C项表述有误,应首先排除。
把握语段的意思和横线前后语句的句式特点、表述主体等,可知A项“被”字句填入横线中,前后句意不连贯,而D项与横线前后内容衔接最紧密。
故选D项。
]6.莎士比亚的语言往往具有一种排山倒海般的力量,这得力于他对长句的运用,试仿照下面的一段台词续写给定的句子。
例句:我用国王的名义,向英王提出恳切的要求,因为英国是他忠心的藩属,因为两国之间的友谊,必须让它像棕榈树一样发荣繁茂,因为和平的女神必须永远戴着她的荣冠,沟通彼此的情感,以及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重要理由,请他在读完这一封信以后,不要有任何的迟延,立刻把那两个传书的来使处死,连忏悔的时间都不要准。
我以生命的名义,向人类提出恳切的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续写和仿写的能力。
从“向人类提出恳切的要求”来看,下面的内容应与保护自然相关,顺着这一思路,按照所给示例的格式来写即可。
[★★答案★★]因为自然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因为我们的生命必须依赖于自然,必须让它像刚出水的芙蓉那样不受污染,因为只有这样它才能用最洁白的乳汁滋养我们的生命,实现彼此的和谐共生,以及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重要目标,请在听完我这一番表白之后,不要有任何的迟延,立即行动起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不让它遭受蹂躏。
7.为了打造“书香校园”,某校开展了阅读名著系列活动。
下面是某班同学写的一段名著导读推荐词,这段推荐词在语法、文学常识等方面存在一些错误,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莎士比亚作品它是西方文学史上的一座难以企及的高峰。
几百年来,莎士比亚那魅力无穷的戏剧和小说像磁石般吸引着一代代读者。
他笔下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情节、华美灿烂的语言令人回味无穷。
他的作品放射出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芒,以及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二句中的“戏剧和小说”有误,莎士比亚并不创作小说;最后一句“放射”只能与“光芒”搭配,所以应在“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前加上谓语“体现了”并去掉“以及”。
[★★答案★★]①“戏剧和小说”改为“戏剧和诗歌”(或“戏剧”)。
②“以及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改为“体现了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
[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莎士比亚(罗密欧及鲍尔萨泽持火炬、铁锄等上)罗密欧把那锄头跟铁钳给我。
且慢,拿着这封信;等天一亮,你就把它送给我的父亲。
把火把给我。
听好我的吩咐,无论你听见什么瞧见什么,都远远地站着不许动,免得妨碍我的事情;要是动一动,我就要你的命。
我所以要跑下这个坟墓里去,一部分的原因是要探望探望我的爱人,可是主要的理由却是要从她的手指上取下一个宝贵的指环,因为我有一个很重要的用途。
所以你赶快给我走开吧;要是你不相信我的话,胆敢回来窥伺我的行动,那么,我可以对天发誓,我要把你的骨骼一节一节扯下来,让这饥饿的墓地上散满了你的肢体。
我现在的心境非常狂野,比饿虎或是咆哮的怒海都要凶猛无情,你可不要惹我性起。
鲍尔萨泽少爷,我走就是了,绝不来打扰您。
罗密欧这才像个朋友。
这些钱你拿去,愿你一生幸福。
再会,好朋友。
鲍尔萨泽(旁白)虽然这么说,我还是要躲在附近的地方看着他。
他的脸色使我害怕,我不知道他究竟打算做出什么事来。
(退后)罗密欧你无情的泥土,吞噬了世上最可爱的人儿,我要掰开你的馋吻,(将墓门掘开)索性让你再吃一个饱!帕里斯这就是那个已经放逐出去的骄横的蒙太古,他杀死了我爱人的表兄,据说她就是因为伤心他的惨死而夭亡的。
现在这家伙又要来盗尸掘墓了,待我去抓住他。
(上前)万恶的蒙太古!停止你的罪恶的工作,难道你杀了他们还不够,还要在死人身上发泄你的仇恨吗?该死的凶徒,赶快束手就捕,跟我见官去!罗密欧我果然该死,所以才到这儿来。
年轻人,不要激怒一个不顾死活的人,快快离开我走吧;想想这些死了的人,你也该胆寒了。
年轻人,请你不要激动我的怒气,使我再犯一次罪。
啊,走吧!我可以对天发誓,我爱你远过于爱我自己。
因为我来此的目的,就是要跟自己作对。
别留在这儿,走吧;好好留着你的性命,以后也可以对人家说,是一个疯子发了慈悲,叫你逃走的。
帕里斯我不听你这种鬼话;你是一个罪犯,我要逮捕你。
罗密欧你一定要激怒我吗?那么好,来,朋友!(二人格斗)侍童哎哟,主啊!他们打起来了,我叫巡逻的人来!(下)帕里斯(倒下)啊,我死了!——你倘有几分仁慈,打开墓门来,把我放在朱丽叶的身旁吧!(死)罗密欧好,我愿意成全你的志愿。
让我瞧瞧他的脸:啊,茂丘西奥的亲戚,尊贵的帕里斯伯爵!当我们一路上骑马而来的时候,我的仆人曾经对我说过几句话,那时我因为心绪烦乱,没有听得进去。
他说些什么?好像他告诉我说帕里斯本来预备娶朱丽叶为妻。
他不是这样说吗?还是我做过这样的梦?或者是我神经错乱,听见他说起朱丽叶的名字,所以发生了这种幻想?啊!把你的手给我,你我都是记录在厄运的黑册上的人,我要把你葬在一个胜利的坟墓里。
一个坟墓吗?啊,不!被杀害的少年,这是一个灯塔,因为朱丽叶睡在这里,她的美貌使这一个墓窟变成一座充满光明的欢宴的华堂。
死了的人,躺在那儿吧,一个死了的人把你安葬了。
(将帕里斯放入墓中)人们临死的时候,往往反会觉得心中愉快,旁观的人便说这是死前的一阵回光返照。
啊!这也就是我的回光返照吗?啊,我的爱人!我的妻子!死虽然已经吸去了你呼吸中的芳蜜,却还没有力量摧残你的美貌。
你还没有被他征服,你的嘴唇上、面庞上,依然显着红润的美艳,不曾让灰白的死亡进占。
提伯尔特,你也裹着你的血淋淋的殓衾躺在那儿吗?啊!你的青春葬送在你仇人的手里,现在我来替你报仇了,我要亲手杀死那杀害你的人。
原谅我吧,兄弟!啊!亲爱的朱丽叶,你为什么依然这样美丽?难道那虚无的死亡,那枯瘦可憎的妖魔,也是个多情的种子,所以把你藏匿在这幽暗的洞府里做他的情妇吗?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我要永远陪伴着你,再不离开这漫漫长夜的幽宫。
我要留在这儿,跟你的侍婢,那些蛆虫们在一起。
啊!我要在这儿永久安息下来,从我这厌倦人世的凡躯上挣脱厄运的束缚。
眼睛,瞧你的最后一眼吧!手臂,作你最后一次的拥抱吧!嘴唇,啊!你呼吸的门户,用一个合法的吻,跟网罗一切的死亡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吧!来,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现在赶快把你的厌倦于风涛的船舶向那巉岩上冲撞过去吧!为了我的爱人,我干了这一杯!(饮药)啊!卖药的人果然没有骗我,药性很快地发作了。
我就这样在这一吻中死去。
(死)8.下列对文段的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罗密欧与帕里斯格斗后,准备殉情前的这段独白充分表现了主人公的思想性格。
B.作者借罗密欧之口,把朱丽叶的坟墓比作“灯塔”和“华堂”,寄托了作者浓郁的追求自由和幸福的人文主义思想。
C.“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充分暗示了新生力量在同旧势力作斗争时,付出的代价是苦涩、巨大的。
D.“眼睛,瞧你的最后一眼吧!”这里的“眼睛”和后面的“手臂”“嘴唇”是指朱丽叶。
它们组成的排比句,表达了罗密欧的眷恋之情。
D[D项,“眼睛”“手臂”“嘴唇”并非指朱丽叶,而是指罗密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