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中考生物专题十生物与环境复习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与环境》
一、自主先学
(一)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1.不同生物有不同的生活环境:水、陆、空中,炎热、寒冷地方几乎到处都有生物存在。

2.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种内:互助、斗争(狮子间争夺配偶)
种间:互利、寄生、捕食、竞争(稻田的谷类和稗草之间)、共生
二、生物对环境的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
非生物因素:阳光(万物生长靠太阳),空气,水,土壤,
生态因素温度(大雁南迁),重力等
生物因素:影响该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
2.生物影响环境。

例如,植物增加空气的湿度、蚯蚓改良土壤
3.生物适应环境:表现在形态和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保护色—动物有与环境色彩相似的外形与色斑。

如变色龙
表现在拟态—动物的外形与色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

如竹节虫
外形特征警戒色—动物的斑纹起到警戒敌害、保护自己。

如毒蛇的斑点
三、生态系统
1、组成: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产者:绿色植物,能利用阳光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础
生物成分消费者:动物,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以生产者为食,能促进
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分解者:微生物(细菌和真菌)。

将动植物的遗体及排泄物(有机物)
分解为无机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其中农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受人为的制约比较大。

这些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氧气、二氧化碳、水会在全球流动,动植物也会从一个生态系统转移到另一个生态系统,如鸟类的迁徙。

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

它为生物提供基本的生存条件—阳光、水、营养物质。

4.生态瓶:用一个无色的500ml的玻璃瓶,里面加入400ml的水和少量的尿素,放入新鲜的水草、
2—3条小鱼和几个螺蛳。

用软木塞塞住瓶口。

(1)要保证瓶中有足够的氧,生态瓶应放在有阳光的地方。

(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不放水草不行,因为水草是生产者。

(3)小鱼、螺蛳是消费者。

5. 食物链特点:①多由绿色植物开始②第二环节通常是植食性动物
③其它环节多是肉食性动物
生物防治:利用的天敌要只吃害虫,不吃庄稼、树木,易饲养和使用。

森林医生——啄木鸟农田卫士——猫头鹰
6.食物链与食物网不仅反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还反映了物质与能量的流动情况。

能量流动规律:绿色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
7.生物间的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流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

8.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有限度的。

9.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首先是生物物种和数量上的相对稳定。

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多,其调节能力、或者抵抗外力影响的能力就越强。

反之,结构越简单,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就越弱。

10.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氧气,超过了呼吸作用的需要,排放到大气中;而且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产生的氧气是大气中氧气的根本来源。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呼吸作用、燃烧、分解
11.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是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体内的。

12.动物的食性:植食性、肉食性、杂食性
二、合作助学
根据下列食物网图回答,
(1)该图中属生产者的是,属消费者的生物共有种.。

(2)此食物网中含有条食物链,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3)若该生态系统中的鹰、蛇、狐等受到保护,则的数量会减少,而的数量会增加
三、拓展导学
市场上现在有一种作为家庭摆设的玻璃生态球,球体密封,里面灌
水,底部有泥沙,水中生活着绿
色水藻和几条小鱼。

请根据这个生态球的情况,分析以下问题:
(1)这个生态球应放在的地方,这样可以使水藻进
行;
(2)绿藻为小鱼提供和,小鱼为绿藻进
行,所以两者都能生存;
(3)要使绿藻和小鱼能长期生存,生态球中还必须有,它能分解,为绿藻提供。

四、检测促学
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生物圈仅由植物和动物构成
D.生物圈指生物活动所能达到的范围,包括月球
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热带雨林
B.草原上的羊群
C.整个太平洋
D.一个养鱼池
3.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生产者的是()
A .树木 B.杂草 C.粮食作物 D.蘑菇
4.在探究环境因素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时,若作出的假设是“霉菌适宜在潮湿、养分、氧气充足的环境中生活”,那么,该探究活动应设置几组对照实验()
A. 1组 B. 2组 C. 3组 D. 4组
5.所有的生态系统,其成分一般都包括()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生产者和消费者
C.非生物的物质、能量和消费者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6.下列各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大兴安岭林区 B.太湖中的鱼、虾 C.公园中的松树 D.长江中的中华鲟7.下列叙述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B.草原上的所有青草
C.土壤中的所有微生物 D.海洋中的所有生物及海水、阳光等非生物因素8.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最主要的是()
A.消费者 B.分解者 C.生产者 D.次级消费者9.下列关于食物链的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阳光青草兔子狐狸 B.树叶瓢虫食虫兽C.草羊狼 D.青菜菜青虫燕子10.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11.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沙漠中仙人掌的叶特化成刺
C.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 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