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语文配套练习参考答案
21?桃花源记?配套练习册答案
一、1.B2. (1)咸全、都〔2〕缘沿着〔3〕寻随即,不久〔4〕规方案3.〔1〕“要〞通“邀〞邀请〔2〕“止〞通“只〞只有。
4. C5.〔1〕交通:古意为交织相通;今意为交通运输。
〔2〕妻子:古意为妻子和儿女;今意专指男人的配偶。
绝境:古意为与人世隔绝的境地;今意为山穷水尽的地步,没有出路的境地。
〔3〕如此:古意为像这样;今意为这样。
〔4〕无论:古意为不要说,更不必说;今意为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不管〞。
6.〔1〕C〔2〕C〔3〕A〔4〕C7. (1)问/所从来〔2〕后/遂无/问津者〔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8. B9. (1)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美妙生活,厌恶黑暗的社会现实,同情劳动人民等方面答复。
〔二〕1.(1)春天收蚕丝,秋天收获了却不用交赋税。
〔2〕荒草遮蔽了与外界的交通,鸡鸣狗吠互相唱和。
2.与“土地平旷……并怡然自乐〞一段文字一致。
3.描绘了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转乱,自食其力,和平宁静,古朴自然,怡然自乐的社会情境。
22?短文两篇?配套练习册答案
一、(1) xīn (2) tái (3) rú(4) dú (5) fán (6) yū (7) zhuó (8) xiè2.〔1〕有名〔2〕灵异〔3〕这〔4〕香气〔5〕形体、身体〔6〕应当〔7〕隐居的人〔8〕亲近而不庄重3.略4. D5. C6.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二、〔一〕1.〔1〕这。
〔2〕香气,这里只品德高尚。
〔3〕官府的公文。
〔4〕博学的人2. A3.何陋之有?4.龙、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二〕1.宋周敦颐2.〔1〕多〔2〕洗涤〔3〕立〔4〕少3.〔1〕我唯独喜欢莲从淤泥中生长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洁身自好、不追求名利的君子之风的赞赏与追慕,也表达了作者对贪慕荣华富贵的世俗风气的鄙视。
6.托物言志。
23?核舟记?配套练习册答案
一、1.mǐn shǔ wǎng yí sǎn xuān rán zhě yǐ jí jì zhuàn 2.(1)因:顺着,就着象:模拟,文中指雕刻。
〔2〕赠〔3〕代词,它,指代“中轩敞者〞。
〔4〕语气助词3.“甫〞同“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4.〔1〕做,雕刻。
是。
有刻有。
〔2〕叫〔3〕〔东西的〕头。
端正。
〔4〕与“无〞相对,表示存在。
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5.只个扇个支个帧串个6.一般来讲,文言文有数词而无量词,现代文那么数词、量词都很多;文言文的数词可放在名词后,现代文的数词习惯于放在名词前7.D8.〔1〕说明总——分——总空间正面反面中间船头船尾〔2〕大苏泛赤壁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赤壁赋? ?后赤壁赋?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技亦灵怪矣哉9.C二、〔一〕1.〔1〕拿〔2〕说话〔3〕极〔4〕相类似2.?核舟记?描绘了“核舟〞这一雕刻品的形象,
说明雕刻家的构思巧妙,赞美其高超的技艺,显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雕刻品主题:大苏泛赤壁。
3.说明核舟体积小,突出雕刻技艺精湛。
4.对联是东坡的诗句,与作品主题相符合,暗示了核舟的背景、主题,增添了艺术情趣。
5.“各具情态〞。
6.总计核舟的人、物、文字数目,赞叹雕刻者的技艺高超。
〔二〕1.〔1〕职业〔2〕适逢〔恰逢、正赶上〕〔3〕分开2.C3.暂且拿些你所制作的扇子来,我会替你开张起来的。
4.父亲去世或“父适死〞;扇子卖不出去或“所制不售〞;在扇子上写字作画或“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
24?大道之行也?配套练习册答案
一、1.jǔ mù guān fèn wù zhǎng2.(1)“与〞通“举〞选举〔2〕“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3.〔1〕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回归大道古义:政治上的最高理想今义:大路贼古义:害人今义:偷东西的人4.B5.〔1〕学习,培养。
修长。
〔2〕雕刻。
是。
〔3〕能人。
可以。
〔4〕职业。
长度单位。
〔5〕以……为子。
子女。
〔6〕女子出嫁。
回来。
6.D〔“亲〞“子〞名词作动词,奉养,抚育。
〕7.〔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8.(1)礼记·礼运儒大同〔2〕大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3〕贤能德才兼备〔4〕谋盗窃乱贼外户而不闭二、〔一〕1.中心是“天下为公〞。
大道,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2.〔1〕信:诚信。
睦:和睦。
〔2〕憎恶。
〔3〕奸邪之谋。
〔4〕兴起。
3.“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4.天下为公、老有所终、选贤与能、夜不闭户等。
5.开放型试题,不求统一答案。
破绽如无视物质文明建立,无视法制建立等。
〔二〕1.〔1〕识辨〔2〕答复〔3〕都〔4〕确实、确实〔5〕除去〔6〕用2.〔1〕这儿肯定是秦朝牢狱所在的地方。
〔2〕于是就派人把“怪哉〞虫捉来放到酒中,过了一会儿这虫子就化掉了。
3.传说中因人含冤怨愤而变成的虫子,在酒中就会化掉。
4.东方朔的讲解,含有劝喻汉武帝要宽待百姓的意思。
25?杜甫诗三首?配套练习册答案
欣喜假设狂的心情,表现了诗人渴望国家统一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当诗人一听“收蓟北〞的消息后,“初闻涕泪满衣裳〞——欢喜得泪流满面,以泪写喜,更是喜极而泣、悲喜交集的最生动的写照。
“漫卷诗书喜欲狂〞——由流喜泪而呈喜态,写出了此时此刻诗人内心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狂喜之情。
“白日放歌须纵酒〞——由呈喜态而放声高歌、纵酒痛饮。
“青春作伴好还乡〞——这里是由欣喜假设狂到迫切思归。
最后两句仍然写“还乡〞,是想象中详细的回家道路,更让人想见诗人归心似箭的急迫而喜悦的心情。
全诗喜始喜终,一贯到底,给人以强烈的快意。
上册?第五单元综合练习?配套练习册答案
一、1.〔1〕A〔2〕B〔3〕A〔4〕A〔5〕A〔6〕A2.阡陌huò馨jì sǎn ruò3.(1)以〔之〕为异,认为〔它〕奇怪。
〔2〕作标记〔3〕生枝蔓〔4〕以……为子。
4.〔1〕代桃花林的景象〔2〕主谓之间,不译。
〔3〕那〔4〕代核舟
5.〔1〕与举推举〔2〕简拣挑选〔3〕要邀邀请〔4〕诎屈弯曲
6.例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7.〔1〕诗史诗圣〔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修睦
8.D
9.〔1〕作为向〔2〕作标记作标记〔3〕寻找不久〔4〕极致消失10.〔1〕√ 〔2〕×〔3〕√ 〔4〕√11.〔1〕会当凌绝顶〔2〕恨别鸟惊心〔3〕妇啼一何苦〔4〕水波不兴〔5〕草色入帘青〔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8〕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二、〔一〕1.〔1〕类〔2〕全,都〔3〕邀请2.A3.〔1〕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或: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2〕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或:这个人为〔他们〕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
4.热情好客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5.寄托了作者对和平〔没有战乱〕的向往,对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
〔二〕1.〔1〕更加〔2〕玩弄〔3〕应当〔4〕美妙到了极点2.D3.B4.〔1〕对于莲的喜欢,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2〕一天,〔我〕和几位好友一起,在湖边的亭子中欣赏荷花。
5.〔1〕雨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雨后:鲜艳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2〕例一: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
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例二:我喜欢称荷为“花中仙子〞。
因为被雨水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三〕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澄澈,宁静,不世俗堕落,不轻薄急躁。
3.在纷繁繁忙的世俗生活里,我们要把持住自己,不妖随波逐流,怀着一颗柔软的心去感受纯真、美妙和崇高,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清明、充实、自由,让自己的生命得以延伸。
4.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抒发了对生命的感慨、思索,对自我的审视,澄清;对美妙、真实的回忆,对崇高、自由的向往。
26?山峡?配套练习册答案
一、1.quē chóng xī sù fā jiān tuān dào bǎi shù zhǔ kōng2.(1)“阙〞通“缺〞,中断。
〔2〕上。
〔3〕快。
〔4〕连续。
3.〔1〕B 〔2〕A 4.〔1〕重叠隐蔽〔2〕沿溯〔3〕朝暮〔4〕啸鸣〔5〕凄哀5.“阙〞通“缺〞空缺6.〔1〕假如。
〔2〕有时。
〔3〕即使。
7.B二、〔一〕1.〔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3〕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1〕指代从白帝到江陵。
〔2〕指代怪柏3.由山到水。
表现祖国壮丽的风光。
4.侧面表现山高江窄。
印证“每至……久绝〞所写山峡秋景之凄凉,渲染一种萧瑟气氛。
5.〔1〕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2〕水大流急。
〔3〕景物清幽。
〔4〕环境凄凉。
6.略〔二〕1.那公元前秦惠王伐蜀时的千万征夫要“盘〞,那唐
玄宗李隆基落荒避蜀是抬他的轿夫要“盘〞,那采药砍樵的草民也要“盘〞。
2.比喻火车“盘〞山蜿蜒而上,从侧面看犹如一把打出的折扇或火车道“盘〞山蜿蜒而上,从侧面看就如一把打出的折扇。
3.它吸引人之处在险上,它讨厌人之处也在险上。
或,人们看找它是因为它险,人们抱怨它也是因为它险。
4.“我〞的感受险。
27?短文两篇?配套练习册答案
一、1.C2.(1)入见〔2〕将歇〔3〕欲颓竞跃3.〔1〕介词,到;动词,到〔2〕介词,从;连词,假如4.〔1〕参与共同、一起和〔2〕找不久5.〔1〕步履维艰〔2〕门当户对〔3〕废寝忘食6.〔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顶峰/入云,清澈/见底。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4)盖/竹柏影也。
7.B二、〔一〕1.〔1〕消散〔2〕参与,这里是欣赏之意。
2.〔1〕再也没有能欣赏这种奇景的人了。
〔2〕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3.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夕阳即将西沉的情景;运用借代的手法,突出了鱼儿的活泼之态。
4.全文的引子,引出下文的写景、议论。
5.“美〞字。
描写了山峰、清流、石壁、青林、翠竹、雾、猿、鸟、鱼等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仙都。
〔二〕1.〔1〕考虑,想到。
〔2〕漫步〔或:漫步;走;行走〕2.〔1〕〔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窗户〔非常优美〕,我快乐地起来走出去。
〔2〕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3.〔1〕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2〕自我排遣的旷达〔或遂遭贬仍然旷达〕〔三〕1.〔1〕源头。
〔2〕沿着。
〔3〕是。
〔4〕看,看到。
〔5〕睡〔6〕写2.〔1〕水边山岩上有几十只巨人的脚印,就是人们所说的佛迹。
〔2〕在江心划船,捧弄船桨击起的珍珠似的水珠和月亮沉浸在水里如璧玉般的影子。
3.“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
4.作者对白天所见的风光印象深入,被那优美的风光陶醉,因此不能入睡,故写下此文交给幼子苏过。
5.佛迹院6.水璧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28?观潮?配套练习册答案
1一、1.C2.(1)指农历每月十六日〔2〕用水淋洗〔3〕年〔4〕穷尽〔5〕举枪〔6〕动词,画着文彩〔7〕凭借〔8〕岸〔9〕高3.〔1〕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巧观潮的盛况〔2〕周密宋武林旧事〔3〕仅如银线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4.〔1〕比喻、夸大〔2〕比喻、夸大〔3〕夸大〔4〕引用二、〔一〕1.交代了描写对象及海潮最盛的时间。
点明中心。
2.形:仅如银线。
色:玉城雪岭。
声:如雷霆。
势:吞天沃日。
由远及近。
3.对上文进展形象的概括,增强文章的真实性。
4.参加演习船只多,演习阵势千变万化。
水兵作战技术娴熟,战斗剧烈。
水军战舰在江湖中进展训练,船如潮,波澜壮阔,色彩斑斓,令人心旷神怡。
5.动静结合,相得益彰,使习战场面更加鲜明、逼真。
〔二〕1.“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
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2.吴儿善泅者手持十幅大彩旗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3. A.√B.√C.×D.√E.×
29?湖心亭看雪?配套练习册答案
一、1.gēng cuì hàng dàng dī jiè nán2.(1)断绝,消失。
〔2〕撑,划。
〔3〕鸟兽的细毛〔4〕水汽凝成的冰花。
〔5〕只。
〔6〕哪能。
3.〔1〕?陶庵梦忆?张岱宗子石工陶庵蝶庵居士明末清初?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2〕奇景雅趣〔3〕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余强饮三大白而别4. C5.〔1〕其他的我〔2〕全一个〔3〕断绝与世隔绝〔4〕非常非常6.〔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3〕人声鼎沸二、〔一〕1.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详细经过舟子的话2.湖上影子……而已。
翻译略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由别人口中道出更显出作者陶醉的程度。
4.这是作者的想象,指远处的人望“我们〞。
5.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的称赞,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二〕1.lán chōng dī wán2.〔1〕管乐器的演奏〔2〕到达极点〔3〕美丽,妖艳〔4〕享受3.第一段。
4.这种乐趣给山里的和尚和游客享受,怎么可以对那些忙于功名利禄的人述说呢!
30?诗四首?配套练习册答案
一、1.shǔ péng jì sài yān jīng hè huì jīng xǐ zhǎng péng2.〔1〕出使。
边塞。
〔2〕慰问边塞战士。
〔3〕泛指胡人居住的地方。
〔4〕飘飞的蓬草〔5〕广阔无际的原野。
〔6〕爱。
〔7〕起。
〔8〕扛着。
〔9〕彷徨〔10〕指登楼。
3.〔1〕王维摩诘边塞战地〔2〕太白青莲居士浪漫主义〔3〕潜元亮叙事抒情议论〔4〕去非简斋南北宋之交4.〔1〕带月荷锄归〔2〕萧关逢候骑〔3〕云生结海楼〔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5〕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6〕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二、〔一〕1.比喻。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愤与忧郁之情,抒发了政治上失意的苦闷。
2.作者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愿在黑暗的现实与污浊的官场中迷失自我。
3.“征蓬〞随风飘飞,“归雁〞入胡天,这与作者当时的境遇相似。
作者授命去西北边塞,实那么是受排斥被贬,山高路远的跋涉不正像“征蓬〞与“归雁〞吗?4.李白笔下水含情,通有人性,能“送〞“我〞至万里之外。
〔二〕1.B 2.C〔三〕1.C2.凄凉、悲凉。
3.爱国,抗金保卫边疆。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第六单元综合练习配套练习册答案
对偶要求即可。
二、〔一〕1.宋2.〔1〕考虑,想到〔2〕找〔3〕共同,一起〔4〕形容水德澄澈3.作者巧妙运用视觉上的错觉,外表写庭下“积水空明〞和“藻荇交横〞,实那么写月光的澄澈透明,点染出一个孔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4.既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欣慰,因为拥有高雅的情趣才能欣赏到月夜的
美妙;也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自己空有远大抱负,但是一再遭贬,自然悲凉。
赏月的自得、自豪,其实都是对自己被贬后悲凉心境的自我抚慰。
5.作者不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寻求解脱,这是一种旷达的胸襟。
我们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也应积极乐观,这样才会成为生活中得强者。
〔二〕1.?水经注?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2.C3.B4.〔1〕夏水襄陵……不以疾也。
〔2〕每至晴初霜旦……哀转久绝5.夏季,江水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春冬季节,着意突出青山绿水,回清倒影,泉水瀑布的美丽风光;秋季,作者抓住晴初有霜的早晨这一特定时间,通过描写林寒涧肃,高猿哀鸣且回声长远的情景,突出秋季里山峡的凄清悲凉。
〔三〕1.〔1〕说话〔2〕孔子弟子对孔子的尊称〔3〕志向〔4〕互相理解2.圣人互相理解,哪还用得着开口说话呢?3.圣人相知,岂待言哉?4.未见其人而知其至,见其人而心与志皆见。
〔四〕1.体育场网格状的构架,使它从外观看上去像树枝织成的温馨鸟巢,它像一个孕育与呵护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将来的希望。
2.〔2〕外形构造〔4〕人文意义〔答“人文内涵、文化内涵、象征意义〞均可〕3.例如:〔1〕列数字,例如第2段用一连串准确的数字说明了建筑顶面积呈鞍形的详细情形。
〔2〕打比方,如“滑动式的可开启屋顶如同一个容器的盖子〞,“盖子〞比喻准确、形象地说明了屋顶可开启的特点。
4.理念:科技奥运〔涉及“科技〞“人文“均可〕【补充材料】例如:〔1〕“体育场外壳采用可作为填充物的气垫膜,使屋顶到达完全防水的要求,阳光可以穿过透明的屋顶满足室内草坪的生长需要〞。
〔2〕“‘鸟巢’钢构造所使用的钢材厚度可达11厘米,以前从未在国内消费过〞。
〔3〕“在‘鸟巢’顶部的网架构造外外表贴有一层半透明的膜。
光线通过漫反射,使体育馆场内更柔和〞等。